第八部 帝國
38、新城市(西元一八五五~一八六○年)

當蒙提費歐里成為第一位造訪聖殿山的猶太人時,帕夏派了一百名士兵護送他——讓他坐上轎子,如此才不至於違反猶太人不得進入聖殿山與站立於至聖所的禁令。蒙提費歐里協助耶路撒冷猶太人的使命並不輕鬆。許多猶太人仰賴救濟維生,因此當蒙提費歐里決定結束救濟,好讓他們能獨立謀生時,這些猶太人在盛怒之下跑到他的營地鬧事。隨蒙提費歐里前來耶路撒冷的外甥女潔米瑪.席貝格(Jemima Sebag)寫道:「說真的,如果再這樣下去,就連我們的營帳也不安全!」蒙提費歐里不是每項計畫都能順利進行,他始終未能從雅法鋪設鐵路,但他這趟旅程確實改變了耶路撒冷的命運。他成功說服蘇丹讓他重建一七二○年被摧毀的胡瓦會堂,更重要的是,他獲准購買耶路撒冷土地讓猶太人定居。蒙提費爾里出資重建胡瓦會堂,並且開始物色要購買的土地。
蒙提費歐里生於義大利利佛諾,但他的財富是在倫敦證交所擔任「猶太經紀人」賺來的。他身分的提升有賴於他與茱迪絲的幸福婚姻,茱迪絲同時也是拿塔尼爾.羅特希爾德的小姨子。他社會地位的提升與財富的增加,只是做為幫助他人的憑藉。一八三七年,他被維多利亞女王封為騎士,女王在日記裡說他是「一名猶太人,一名優秀人士」,而蒙提費歐里則是在日記裡祈禱這份榮譽「能成為猶太人日後得享福祉的前兆」。此外,「我很高興自己的『耶路撒冷』旗幟能驕傲地飄揚在大廳裡」。蒙提費歐里富有之後,就開始減少對生意的投入,轉而致力於為英國猶太人爭取政治權利!在這方面,他的連襟拿塔尼爾或他的外甥萊恩尼爾也成了他的競爭對手。不過,最需要蒙提費歐里的地方其實是海外,各國皇帝與蘇丹視他如英國大使,而他也表現出豪不疲倦的勇氣與能力,但過程中也經常遭遇危險。如我們所見,他到大馬士革和穆罕默德及蘇丹見面的事使他聲名大噪。https://www.hetubook.com.com
一八五七年六月,蒙提費歐里五度來到耶路撒冷,這回他帶著風車房所需的物資前來,一八五九年,開始興建風車房。蒙提費歐里最後並未設立醫院,而是設立接濟貧窮猶太家庭的濟貧院,後來又稱為蒙提費歐里住宅。這棟建築物一眼就可看出屬於維多利亞時代風格,紅磚、雉堞、仿傚英格蘭郊區的中世紀俱樂部建築。當地人用希伯來文稱這棟建築為Mishkenot Shaanim——快樂住宅——不過一開始他們便遭到盜賊的襲擊,居民們一點也不快樂,往往必須回到城裡才睡得安穩。風車房起初確實生產了廉價麵包,但很快就因為猶大地區少風與缺乏維修人員而故障。
梅爾維爾描述摩西.蒙提費歐里爵士時表示:「這位克羅伊索斯——一名高齡七十五歲的高大男人,他坐著由騾子載運的轎子從約帕動身。」他身高六英尺三英寸,年紀還不到七十五歲,但要從和*圖*書事這趟旅行的確稍嫌年邁了些。蒙提費歐里已經有三次冒著生命危險前來耶路撒冷,他的醫生已經警告他不要再去耶路撒冷——「他的心臟虛弱,而且血中帶有毒素」——但他與茱迪絲無論如何還是繼續前往,隨行的還有他們的侍從、僕役,甚至有專門為他們烹飪符合猶太教教規食物的廚師。

摩西.蒙提費歐里:「這位克羅伊索斯」

一八五五年七月十八日,當蒙提費歐里終於看見失落的聖殿時,他儀式性地撕裂身上的衣物。之後,他在雅法門外紮營,數千名耶路撒冷居民圍住他,高聲歡呼並對空鳴槍。芬恩先前計畫讓猶太人改信,卻屢次受到蒙提費歐里的阻攔,因此這回芬恩接待他時多所冷落。反觀自由派總督基雅米爾.帕夏(Kiamil Pasha)卻派禮兵舉槍向蒙提費歐里致敬。
基督教的傳遞福音者與猶太教拉比都夢想著猶太人的回歸,而這是蒙提費歐里的貢獻。新猶太富豪的龐大財富,特別是羅特希爾德家族,激起了這樣的想法:如迪斯雷利所言,「希伯來資本家」將買下整個巴勒斯坦。羅特希爾德家族是國際政治與金融的仲裁者,他們在巴黎與維也納的影響力不下於在倫敦。雖然他們受人懷疑,但他們仍樂於捐助金錢與協助蒙提費歐里實現他「長久以來的夢想」:「耶路撒冷終將成為猶太帝國的首都。」一八五九年,鄂圖曼駐倫敦大使提出建議之後,蒙提費歐里討論了購買巴勒斯坦的可能,但他感到懷疑,因為他知道新興的英國猶太菁英忙於購買鄉村地產以實現他們在英國生活的美夢,對於購買巴勒斯坦的計畫興趣缺缺。最後,蒙提費歐里相信,他鍾愛的「以色列民族復興」並非政治所能解決,最好是聽任「神明安排」——但一八六○年,他的小蒙提費歐里區的成立,標誌著城牆外新猶太人城市的出現。此時距離蒙提費歐里上次訪問耶路撒冷已有一段時間,而且克里米亞戰爭也已結束,耶路撒冷再次成為列強競逐的焦點:羅曼諾夫王朝、霍亨索倫王朝、哈布斯堡王朝與英國王公彼此競爭,他們在傳統的帝國遊戲中添入了新的考古科學。和_圖_書
蒙提費歐里長久以來的事業搭檔是他的妻子,活力充沛且擁有一頭鬈髮的茱迪絲。茱迪絲稱她的丈夫「蒙www•hetubook•com.com提」,夫婦感情甚篤,儘管他們曾在拉結墓祈願,卻未能生下一男半女。撇開他的猶太人身分與盾形紋章上以希伯來文寫的耶路撒冷字樣,蒙提費歐里的優點與缺點,與一般維多利亞時代顯貴並無不同。他住在公園巷的華麗豪宅,以及藍斯蓋特設有雉堞的哥德復興式建築裡,他在後者蓋了一間會堂與一座獨特而雄偉的陵寢,完全仿造拉結墓建造。他的語氣冗長而浮誇,他的正直少以幽默感修飾,他的專橫風格帶有某種虛榮,在他的雄偉建築外觀後藏著他的情婦與私生子。事實上,他的現代傳記作家揭露他在八十幾歲時,與一名十幾歲的女僕生下一個孩子,再次證明他的精力過人。
就連位高權重的反猶太人士也對蒙提費歐里讚譽有加:當尼古拉一世為正教會與專制統治發起聖戰時,他也開始壓迫數百萬俄國猶太人,蒙提費歐里前往聖彼得堡,他堅稱俄國猶太人是忠誠的、勇敢的與高尚的。「如果他們跟你一樣的,那當然無話可說」,尼古拉客氣地回答,但毫無收回成命的意思。蒙提費歐里也會以嘲弄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立場:當他趕到羅馬去阻止一起反猶太人的圖謀時,一名樞機主教問他,羅特希爾德付了多少黃金讓蘇丹禁止「血誹謗」。「不會比你的僕人幫我把外套掛起來拿到的小費多。」蒙提費歐里回答。在倫敦的晚宴上,一名反猶太貴族當著他的面稱讚日本是個美好的國家,因為它「既沒有猶太人也沒有豬」。蒙提費歐里回道:「那麼你跟我都應該去日本看看,這樣日本人就能看到猶太人跟豬了。」hetubook•com•com
對於耶路撒冷以及離散各地的猶太人來說,蒙提費歐里儼然成為一名傳奇人物,在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這位富有的維多利亞時代男爵除了擁有近似殖民地總督的威望,身為猶太人,他也義無反顧地援助同胞,絕不背棄猶太教。蒙提費歐里在英國的獨特地位,使他具有非凡的權力:他橫跨新舊兩個社會,既能與王室公爵、首相和主教相善,又和拉比與金融家交好。在莊重的道德觀與福音派希伯來文化居於主流的倫敦,蒙提費歐里是維多利亞時代猶太人的理想典型。夏夫茨貝里勳爵寫道:「這位偉大的老希伯來人,可比許多基督徒好多了。」
蒙提費歐里在耶路撒冷尋找適合購買的土地,此時一個與他有著長年交情的耶路撒冷家族願意協助:就連法官也稱他是「摩西民族的驕傲」。與他有著二十年交情的阿加(A hmed Duzhdar Aga)賣給他位於城牆外介於錫安門與雅法門之間的土地,代價是一千金英鎊。蒙提費歐里立即把他的營帳移到新土地上,並且計畫在這裡設立醫院與興建一座肯特郡式風車房,這樣猶太人就可以自己製作麵包。在離開之前,他希望帕夏能幫他一個特別的忙:猶太區的惡臭在每個西方人寫的遊記中都曾提到,其原因來自於穆斯林的屠宰場,而且屠宰場的存在也反映出猶太人較為低等的地位。蒙提費歐里希望能遷移這座屠宰場,而帕夏也答應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