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你以為自己從哪兒來的?
5、起源神話

修昔底德的這項號召,啟發了往後世世代代的歷史學者。他稱他筆下的歷史是「千古適用的資產」,確實也是如此。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於西元一九九〇年初起之時,英國國家廣播電臺做了一件非常特別的事。他們取消了部分夜間常態節目,製播了一系列節目以戲劇化方式朗讀修昔底德所寫希臘人遠征西西里的歷史——雅典城邦注定失敗的帝國主義行動。這件事之所以驚人,不僅是因為竟然有這樣的事發生至今仍令人驚奇,也是因為相較於當時其他各種政治評論,修昔底德的評論顯得分外深刻和悲痛。「千古適用的資產」的批判性分析再度證明正合時宜。
縱使有《伊底帕斯王》這麼深刻又激動心靈的戲劇,很諷刺的是,「希臘神話」在今日卻往往被視為適合學齡兒童的卡通主題。不過,這麼多關於「神話」(myth)的討論都導向希臘,並非意外。在一方面,希臘神話故事和「主宰歐洲文化與政治想像的各種關於希臘的神話」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神話」是在古希臘創立的。「神話」最早是在西元前五世紀被當成一個範疇來討論,當時也是歷史和科學研究興起的時代。要談「神話」與「歷史」,就是要談論我們來自古代世界的思想傳承。然而,要探究神話的來源,也是要概觀探究我們為何與如何述說歷史故事,同時顯示為什麼關於希臘的神話依然具有震撼力。
一旦人們開始辯論神話,不再視之為理所當然,神話就成為我們如何思考過去的戰場。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人給了我們思考的工具,幫助我們在「神話」不再是人人知道和願意傳述的故事之時,思考什麼樣的情況會發生。這些工具就是「神話」和「歷史」的概念。「神話」是希臘人給世人的禮物;「神話」這個概念最早在古代雅典發展出來的。西元前五世紀往往被形容成「希臘啟蒙時代」——在浪漫主義盛行的年代則被稱為「希臘奇蹟」。這個時代之所以特殊,原因是在非常短的時間裡,許多西方世界引以為傲的事就誕生在一個城市之中。雅典創造了民主政體,以及由平民擔任評審員的法庭。他們的劇場催生了伊斯奇勒斯、沙弗克里斯和尤瑞皮底斯的經典悲劇,以及喜劇天才亞里士多芬尼。
《伊里亞德》已經知道過往故事如何發揮影響力。「海克托能輕鬆舉起的岩石,今日就算十個男人聯手也抬不起來。」荷馬這麼說,提醒我們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比故事的聽眾都要來得更結實、敏捷、強壯和美麗。不僅如此,就連史詩中的人物也要歌頌做為他們表率和給予告誡的往昔偉人。「你的男子氣概還不如你父親的一半。」雅典娜女神如此譏諷一名戰士。「學學老梅立傑爾!」阿基里斯的私人教師這麼告誡他。這是英雄追求的名聲,他們不只為了榮譽和勝https://www.hetubook.com.com利而戰,也為贏得詩歌謳詠的「不朽榮耀」。英雄力求成為傳奇故事——人們傳唱這類故事,禮讚讓凡人得以躍升為英雄的偉大行徑。英雄總是希望讓自己成為後世知曉和讚嘆的神話人物。史詩是過去的紀念碑。
將神話和史學兩相對立是很容易的事。修昔底德和他的現代傳人,要求我們選擇科學化歷史做為尋求過往真理的唯一途徑。幾乎沒有人會寧願做神話錯誤意識的奴隸,而不「致力求得真理」。可是,要單獨想像「神話」或「歷史」,卻不想到另一者,是非常困難的事。「神話」和「歷史」這兩個類別是彼此定義的。但更重要的是,不論文化想像多麼認同分析和批判性探問,卻總是運用一再重述和為人所接受的故事。史學家沒辦法根除人類習於創造神話的傾向(中東現況就是很好的例子),無論有再多史學著作,邱吉爾、林肯或聖女貞德仍將是國家神話的主角。我們需要述說自己從何而來的故事,儘管我們也應當準備以批判性的方式仔細分析這些故事。正是因為我們非常需要這些故事來了解當前的情況,如果我們不想一生都過得像個孩子一樣,只會為古老故事感到驚奇著迷,批判性史學也非常必要。
這類雕塑作品將過往的故事擺在公民眼前,讓他們吸收。荷馬的史詩長久以來一再上演,透過文字將過往放入希臘人的心靈。《伊里亞德》和《奧德賽》告訴希臘人他們源自何處。這些英雄是後代家庭與城邦所榮耀和追本溯源的祖先,他們與特洛伊人的戰爭,不但為後代展現追求軍事榮耀的陽剛表現,也顯現出吃苦耐勞的希臘人對抗東方蠻族絢麗又腐化的世界。特洛伊城位處蠻族家鄉——波斯地區,是和希臘人及其珍視之物的敵人。荷馬的《伊里亞德》說的是英勇的阿基里斯,他為了一報帕里斯奪走海倫之仇,攻打特洛伊城,同時在戰爭的過程中與希臘同胞熱烈辯論榮譽和地位的意義,這是一個關於如何成為十足希臘男人的上乘故事。阿基里斯一向是男人中的男人,亞馬遜族的女王潘瑟希莉亞也死在他手下,女王臨死的淒美之貌讓決心取她性命的阿基里斯也不禁動了欲望。希臘人在荷馬的史詩找到國家和文化認同的故事。史詩講述的「過去」,給了「現在」牢固的基礎。
埃爾金石雕述說雅典人從何而來的雅典故事。這些石雕能對雅典人心靈具有獨特的影響力,是因為這是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過往故事。這就是他們心靈的內容。這種神話由於一再重複出現,因而成為一種固定的思考模式。比方說,認為男性優於女性理所當然——這個普遍見於希臘文章、神廟雕塑和家庭生活的原則——就是一個例子。神話是讓一個文化的自我觀顯得自然、必https://m•hetubook•com.com然又適切的機制。我們雅典衛城上就能看到公民神話如何發揮作用,諄諄教誨雅典人他們的民族和城邦從何而來。
亞馬遜族象徵了與農耕為生、父權社會和依歸有序的雅典男性恰恰相反的一切。亞馬遜族,就和神廟北側描繪的半人馬、南側的特洛伊人,以及東側的巨人一樣,都必須被擊敗。神廟四周刻畫的都是希臘人和雅典人戰勝混亂力量的故事。這座由城邦出資所建的神廟,依舊聳立於實際與想像的雅典風景之上,從建築上給人強烈訊息:簡要說明如何當個好雅典人,以及想要維持城邦秩序,需要壓制哪些事物。
不過,西元前五世紀有「希臘啟蒙時代」的美名,更是因為科學、哲學、歷史和醫學這些學門開始形成。人類自有史以來,便想辦法治療疾病和外傷。但一直到西元前五世紀,人類才有學校出身的醫學專家,他們有自覺地討論醫療技術和原理,辯論疾病的生理原因,實驗和測試他們的理論,並且將他們的發現寫成文章。自從人類有了可贏取權力的團體,便有人「從事政治活動」。但一直到西元前五世紀,人類才有政治理論家,他們辯論不同政體的理論,並談論權力和城邦機構的抽象本質。自覺性、理論性的抽象思考和教育機構及規範的發展,造就了「醫學」和「政治哲學」這些學科的誕生。
然而,希羅多德值得我們重視,不只是因為他的著作是關於東西方價值觀衝突的奠基之作——儘管這個對立的故事在當前思考方式中似乎無終止之時——他開啟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也非常重要。他有「史學之父」之名,是因為他想要讓我們所有人都成為史學家。這個意思就是,他不寫那些因為被視為理所當然且有影響力的古老故事,而以具有批判和分析能力的探查者之姿寫作,顯示他並非把任何說法視為理所當然。他要求我們了解事件的原因,而非只是記錄事件。他不時顯現他的思考方式,「我無法確定地說佩拉斯吉人使用哪種語言,但要是從推斷來看……」、「我多方詢問之後,發現……」、「我覺得他們的說法沒有說服力……」、「第二種解釋比較不科學……」。他的記述致力於解釋和分析。當然,一如所有的敘述那般,他所做的敘述把許多事視為理所當然,也運用各種說服法。但他標榜的是探查和批判的理念,他也這樣要求我們。他要我們認真思索事件是怎麼發生的,而哪些因素讓我們成為現有的樣貌。
希臘從一開始,甚至早在荷馬的故事中,就已經有「想像的希臘」。人類總是求助於過去,以獲取當前事況為何如此的象徵和解釋,我們至今仍是如此。我們也有我們的史詩過往(二次大戰期間的不列顛空戰、法國革命分子攻打巴士底監獄、美國內戰期間橫越波多馬克河的重要https://www.hetubook.com.com戰役)和公民神話(英國的村鎮公用綠地、法國的「不|穿馬褲者」,美國的美國夢),我們也有我們的歷史書寫(和希羅多德的作品一樣,也是萌芽中的「國家和文化認同的論述」,邱吉爾所著的《英語民族史》即是一例)。不過,希臘人也創造了「神話」和「歷史」,兩者都是述說過往故事和構築「我們從何而來」的寶貴方式。希臘提供了我們思考過去的典範。
希羅多德書寫希臘勝利——以及希臘特質勝利——的歷史。不過,他其實不像比他所提的強烈偏見那般全然偏狹,而是具有更精微的見解。比方說,他描繪埃及是一個比希臘古老的國家,而且埃及擁有廣泛的知識和專業技術讓希臘顯得非常稚嫩。「希臘自稱卓越超群,實在可笑!」他想著埃及的悠久歷史,如此寫道。他也拿其他的文化做為和希臘人相對照的鏡子,而不僅是反映希臘的優越。希羅多德以犀利的分析力和探查力,指出文化差異的變數,然後把每個要素都用來了解和評估文化常態。這些正面和負面的形象構成一個萬花筒(變換的鏡組模式),然後用此來觀看和思考希臘特質。他透過這些差異,探索何謂正常的界線。何謂希臘人,而非波斯人或其他事物,成了歷史探查的主題。希臘讀者讀他的書是參與一項自我識別的迷人過程。他提供指南,鼓勵讀者將自己放在充滿社會、道德和政治標誌的矩陣之中,然後在這個地圖上找到自己。他的歷史是希臘特質的創造故事,也是「我們從何而來」這個問題的重要答案。
我們免不了既是「承繼來的故事」的奴隸,也是「讓我們成為現有樣貌之埋藏生命」的分析家。神話和歷史在「我們如何了解過去」這個主題上,有著一種動態的緊張關係,而正是這樣的緊張關係讓「你以為自己從哪兒來的」這個問題顯得如此迫切。
這些新形式的思想活動以徹底革新的思潮現身,比較保守的人立即視其為威脅。這些新學門努力要為人所接受,就必須建立權威。一個重要的主張策略就是稱對手為「神話供給者」來貶抑他們。「神話」成了這些新學門不做的事的代名詞。「我提供的,」一位自然科學家宣稱:「是以科學方式觀察和描述的真實世界面貌。我能告訴你物質世界如何運作,而那些關於萬物如何生成的古老故事,只是神話。」神話不再單純指承襲自古時候的故事,更談不上是權威故事。如今「神話」是相對於真實的「歷史」,是需要用真實的「哲學」驅逐之物,是必須由客觀的「科學」取代的東西。神話在西元前五世紀希臘啟蒙時代蒙上的負面色彩,至今仍摻雜在「神話」的概念中:我們現在仍有「只是神話」、「不過是神話」這樣的說法。受到如此的鄙視,神話此後成了愚蠢或有害的故事,而人們應該小心它們https://m.hetubook.com.com所含的不實主張。
希臘啟蒙時代成功地顛覆古老權威,「歷史」這門學科更是旨在改變人們了解過去的方式。希羅多德是「史學之父」,他偉大的著作最早流通於西元前四三〇年代,是首部稱為「history」(歷史)——希臘文「historie」意指「探查」——的著作,古人和今人一致尊他為史學創建人。他寫作的主題是波希戰爭。波斯帝國是當時地中海地區最壯盛的強國,他們的帝王為了擴增版圖,在西元前五世紀中葉兩度侵犯希臘,但希臘人儘管人員遠為寡少,卻兩次都擊退波斯人。這對希臘人而言,是了不起又振奮人心的事件。這是希臘產生國家意識的關鍵時刻。在波希戰爭之前,希臘人並不具「身為希臘人」的共同文化認同。不過在戰後,希臘人不再只是使用共同語言的分散城邦,而興起了一股國家認同感。
希羅多德的歷史不只探查希臘人擊退來犯的波斯人,如溫泉關、馬拉松、撒拉米斯等等的著名戰役,他也遊歷了整個地中海地區,甚至遠及更遠的地區,探索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提到亞馬遜族,他以人類學的角度討論當時居住在西亞地區的亞馬遜族,描述這是一個和平原游牧部族繁育後代的女性部族。他闡述西方希臘文化何以優於東方波斯文化,以此來解釋波斯人敗戰的原因。波斯國王薛西斯被迫認識「什麼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整部歷史的總結啟示之一是「平緩的國度出產柔弱的人民」。相較之下,崎嶇多山的希臘是「人類的好保母」。希羅多德開創了「東方是危險、富庶、墮落、狡猾和具威脅性,而必須打敗的異己」這種西方觀。他描繪的東方意象至今仍是現代西方政治的養分。西方現存最古老的詩作《伊里亞德》,談的就是東西方的衝突。不過,給予現今思想體系所熟悉之東西方衝突之偏狹觀點的,是希羅多德。現代西方從何而來的歷史,就在這套抵制東方的觀點之中。
埃爾金石雕仍是神話和歷史發生衝突的地方。本書開頭提到的米琳娜.美庫莉,以倡導將埃爾金石雕歸還希臘的運動而聞名。在她去世多年後,希臘文化部的網站上仍保有她的相片,相片中,她站在帕德嫩神廟前揮著手,而非心醉神迷的樣態。令人驚奇又悲傷的是,在關於這些石雕應該置放何處的各種優劣兼具的主張中,讓上一世紀創傷累累的國家主義論仍是有效的策略:這些石雕是希臘這個國家與人民抱負的象徵。關於希臘的神話不但頻繁地在歐洲政治和文化扮演一角,而且這類起源神話的力量持續主宰今日世界的政治和文化想像,也許我們就該將這些現象視為一種徵兆。
探查「神話」和「歷史」來自何處,研究希臘如何創造神話和歷史,也許能讓我們看清,這兩種述說過往故事的方式對我們今日的生命有何影響www.hetubook.com.com力。儘管起源神話依然深切影響著國家主義論、政府政策和宗教引起的暴力,若是對「關於希臘的神話如何發揮作用」多一點自覺,可能有助於我們看清「你以為你從哪兒來」這個問題為何需要當前社會的關注和剖析。我們所述自己從何而來的故事,攸關重大。
雅典公民佇立在帕德嫩神廟之前,心中想著荷馬的史詩,就在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找到定位。起碼根據傳統的文化期待,情況應是如此。然而,帶領我們參觀神廟的公民也有可能是一位年輕的知識分子,屬於西元前五世紀新興的詭辯學派。傳統的雅典人會樂於告訴你這些故事是雅典的奠基歷史,但這位盛氣凌人的青年嚮導卻對這些故事採取自覺性的批判,斥之為「神話」——這是說給一般民眾相信的故事,但有見識的人可不會照單全收。
濟慈為之心醉神迷的埃爾金石雕,是一個關於輝煌過去——我們源出的失落時代——的故事。培利克里斯領導下的雅典為頌揚城邦而建立了帕德嫩神廟,這些來自神廟柱頂的橫飾帶石雕,描繪了他們熟悉的英雄神話時代。雅典公民舉目上望神廟的西側,看到的是十四幅描繪希臘人與亞馬遜族對戰的石雕畫面。亞馬遜族這些狂野、騎馬奔馳、厭惡男人和劫掠財產的女戰士,侵略阿提卡(雅典人會這麼告訴你),卻為希修斯所敗。希修斯是雅典的賢明國王,他將阿提卡地區的所有村落和家園統一成一個稱為雅典的城邦。他創立了雅典,這就是雅典之所以為雅典的原因。擊敗亞馬遜族是城邦創建故事的一部分。雅典公民可從衛城眺望對面的阿瑞斯山,亞馬遜族來犯時紮營在此,如今這是最高法院所在地。而歷史就展現在他們眼前。
在下一個世代的史家中,修昔底德是憤世嫉俗、見解犀利,而且長於精闢分析的領袖人物。他描寫雅典和斯巴達的長久爭戰,將希羅多德的探查原則推展到極致。「就大多數的人而言,」他宣稱:「他們對追尋真理的活動漠不關心,只信從隨手可得的資訊。」我們不應該相信「詩作堆砌詞藻、虛浮誇張的詩人……以及想吸引聽者勝於探尋真理的事件記錄者。他們的證據禁不起考驗,時間一久,不可信賴,就成為神話」。修昔底德的尖刻言論凸顯了人們如何創造神話:那些不像我們的平常人,隨便取信聽到的事,愚蠢地相信那些只想取悅聽者的作者所做禁不起檢驗的故事。那種因為古老而被視為神聖的故事,應該被斥為「只是神話」。他主張,人人有追求真理——亦即正確、精準和具有可檢驗性——的思想責任。他要求科學化的歷史,亦即以驅逐神話為目標的歷史。對過往做批判性分析也是古代教給我們的一課。我們擁有的一項文化傳統,就是解析過往和朝向自覺、朝向體認自己在發展歷史中之地位的欲望。要了解我們從哪兒來,我們就需要了解這段重要的歷史。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