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羅漢不睡覺

原來,寺門內有兩種木魚,一種是誦經時所敲之木魚,這是圓的,另一種則掛在天階上,其形與一條長魚相似,亦是木製,是僧人在吃飯時所敲之木魚,敲此木魚,用來召集進食集會。白衣使者這一問,悟入尊者又有解釋。

兩個名字,其實是一個譯意,一個譯音和-圖-書,因為梵文「悟」字之讀音為「塞建」,「入」則讀為「地羅」,塞建地羅就是悟入之謂。這位羅漢是印度古代迦濕彌羅國人,是一位古代的論師。所謂論師,即當時解釋佛經理論的導師,因為佛教在古代印度傳播之時,經文尙未統一,故需要僧人研究和解釋經和*圖*書文,負責此一工作的,就是論師。
悟入尊者是一位論師,自然要常常被人詢問,如果口才不好,知識不廣博,悟道不深,就會時時被人問到口啞。有一次,國王派一白衣使者去問悟入尊者,白衣使者問曰:「何以你地僧人所敲的木殼,叫做木魚,魚是長形的,此物是和-圖-書圓形的,點解?」悟入尊者答曰:「此是團圓之魚,你未見過團圓之魚麼?」他取一條雞泡魚出來,雞泡魚鼓起一泡氣,果然變了一條圓形之魚。白衣使者又指一指牆邊所掛之木魚,曰:「點解這一條木魚又長又直?不作團圓狀呢?」
有一位羅漢,手持一隻木魚,但他並不用木槌hetubook.com.com作敲打狀,而是將木槌放於膈肢窩下把它挾住。這個持木魚的羅漢,原來有兩個名字,一名「悟入尊者」,一名「塞建地羅尊者」。
木魚羅漢名悟人
修行學魚不睡覺
他說:「魚是日夜都睁開眼的,不和圖書瞓覺的,寺門掛這一條長木魚在此,表示修行之人,晝夜不寐,以至得道,所以食飯之時,敲它幾下,集會之時,亦敲它幾下,甚至誦經之時,亦敲這個團圓的木魚,無非表示寐食不忘修行而已。」白衣使者為之拜服不已。因有這一段故事,所以在塑羅漢像時,就把他塑成手捧木魚的羅漢,以傳這一段歷史。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