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紀末荒涼
感觸出售

「創作於我來說是一種買賣,看市場需要而決定產品類別性能。寫報章隨筆,主要賣感覺;寫歌詞,主要賣文字控制能力;寫評論賣弄挖苦。總之,都是賣,只要有買的就行了。」
聽罷,眾皆譁然。然而,為甚麼大驚小怪?可以m.hetubook•com.com讓眾人看得見的,不管目的如何,已經是一種買賣了,不過通過商業行為買賣關係,誰知道這是創作?不適當處理創作市況,又怎有機會繼續創作?只要不做奸商,不賣贗品就是了。買賣也和*圖*書可以異常崇高,起碼是正當的勾當。
故我常盡力做一個賣文字的人,把各種感觸分配組合包裝成不同系列,分批出售。
——以上,純屬廢話。
「政制改革綠皮書……」毫無認識,一文不值。
「雨停了,要走」之類,和*圖*書老生常談,計折舊率,頂多只值一百字。不過,如果從雨這個意象寫下去,寫得深,也算是舊貨翻新,可值五百字,剛巧抵住報紙專欄一天所需。不過要是寫得太深的話,賣給雜誌較宜,讀者消化力較持久。要是寫得太好,則賣給X周報和圖書最划算,讀者水平較高之故。
我還可以列一張感觸估價單:
這句話當然提供了某種程度的靈感。但我商業頭腦靈敏,早在盤算這番感觸的等價了。
「我不害怕寂寞」典型反面酸性説話,可大做文章,值五百字。
某年某月某人説了某句話m•hetubook•com.com:「雨停了,我要走了。」我沉吟片刻。某人很聰明,問:「是否這句話挑逗起靈感?」唯唯否否,不盡然。只答對了一半。
「暖和的陽光融化後塗滿了窗口……」可塑性頗高,值三百字。
很多次我很誠懇地對人解釋創作的種種:
「廢話」值八百字。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