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總的是牽纏
「了」

大抵因為難得,才說「我笑了」而不說「我笑」。因為忍得久了,才說「我哭了」而不說「我哭」。
我常常在自己的初稿中撿拾一個個「了」字。結果不得了。一大堆,好了,知道了,不會再錯了,太過分了。了得多https://m.hetubook.com.com了,事事便顯得沒有餘地,結束便結束,完畢便完畢,一目了然,一一了斷,了卻,了結,了事。
「死了」、「走了」、「完了」、「紅了櫻桃碎了心」,多少有點意猶和圖書未足,不想如此了事的意味。
一定是發生了太多事情了,而這些事情又已經有了「了局」了,所以才反反復復「了了了」起來。
「了」字加強已經成事的味道。於是有一個時期,我便十分害怕,何以稿紙上的「和_圖_書了」字漸漸多起來呢?
當然,「是」字也是十分厲害的。事實已成定局,不着大量「是」字,如何表達箇中的堅毅?
發生的經已發生,要結束也已結束,是了,是這樣了。
一定有過很多變動,又有過很多感嘆,最後終和-圖-書於吸口氣,下了一個又一個「了」字。
從前還不察覺,看過張愛玲給她前度愛人的留言,才懂得這一切。
大家看「你是早已不愛我了的」一句何等佶屈,張還是不厭其煩加上一個「了」字。
她説:「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愛和圖書我了的。我是經過一年半的時間考慮,惟彼時以小劫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了。」
「我不愛你」可能只是戲言,「我不愛你了」卻使人驚心動魄,似乎已經過一番掙扎,才毅然決定,一說出來,卻了無轉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