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幕無時無刻不是戲,看着即使再感動,也恐防只是一場細膩仿真的演出,心理負擔極重。只有看新聞報道,鏡頭下每個片段才最接近真和圖書實,放心觀賞。當然,一大堆咪包圍下的發言人,表情談吐内容,總難以脫離表演的成分。一個人在驚惶失措的表現,才和-圖-書值得我們相信,故新聞人物頻用手掩面的場面,格外有真實趣味。記者招待會便太假了。
回鄉人名字用響亮的聲音介紹,身分地
https://m.hetubook.com.com點心願一一披露,隱然有當上主角的風頭。一枝有意或無意間突現在熒光幕一角的咪,便叫人甚替探親人難過。卅
和圖書八年來親人相見,竟要在鏡頭的監視下步步為營,那主角還得在咪下說些感人的説話,你的髮白了,從前那棵榕樹呢?而且要忘記鏡頭外的打燈設備,收音器材,
和*圖*書
攝影工具,還有鏡頭内一眾圍觀的村民。其實無一不是演出。
基於這個理由,實在不願看見無線新聞部把台灣人回鄉探親的片段大肆宣傳,活像一套重頭劇的處理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