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吃喝
偏見3 大叔喜歡在戶外扯屁

飲酒過量,真的快樂。
開會喝酒,靈感特多。
喝酒配菜,很有學問。
只跟好友喝酒,不為生意陪酒。
喝酒不可發瘋,這是基本道理。
喝酒需要膽識,但是不能過頭。
酒醉才知最愛,酒醒需要被愛。
家裡永遠少一瓶今晚想喝的酒。
旅行最重要的就是喝當地的酒。
飲酒誰要開車,只想直接睡覺。
大叔老黃這批文章在結集出書前曾在平面雜誌連載,有兩件事讓人抓狂:第一個是不能罵髒話,因為有礙善良風俗,這對於私下真情流露用髒話串連長句對話的我來說,是創意無法表達的折磨;第二個是只要提到跟飲酒有關的文字,版面上就要出現一定比例的警語,對從靈魂深處熱愛喝酒的大叔來說,這是接近戒嚴時代的白色恐怖。但是中年大叔不是叛逆文青,早已過了武裝革命的年紀,只能寫幾句唱反調的反警語,跟酒友們分享……這裡先寫十句。
當晚上十點發表會結束,我們從誠品台大店三樓走到一樓,隔著馬路就看到敏佳的休旅車停在對面,趴踢正式開始,只要伸手到後車廂拿罐飲料,旁邊找個位置或站或坐,就是超有氣氛的露天酒趴。幾年過去了,記得最清楚的就是一群人隨興坐在台大校門廣場聊天喝酒的畫面。
半年前這塊地方蓋出了一個小木屋模樣的工寮,雖然沒有正式完工,但是我們又迫不及待地去了兩次:第一次還是在戶外烤魚,第二次在小木屋室內架烤爐直接燙豬腳和煎魚。戶外烤魚這次非常隨興,原本只是要純哈啦,但是工寮攝影師正好有新鮮的魚,直接生火來烤。更剛好的是,有人帶了艾雷島阿貝(Ardbeg)這支十年單一麥芽威士忌(總編我出門就是會帶酒),那個下午我喝到這輩子最好喝的阿貝。後來有一次去工寮,主廚朋友有參加,在木屋內料理,吃https://www.hetubook.com.com喝了一整個下午,非常過癮。我想,大叔的Outdoor Eating&Drinking,戶外吃喝閒扯一定會繼續續攤的。後來攝影師工寮變得很有名,一大堆媒體朋友去採訪,問了很多建築技術啦、城市人接近自然啦、自己動手做……之類很專業的問題,說真的,這樣的報導我一篇都沒辦法從頭到尾完整看完。對我來說,工寮就是我和酒友們吃喝的天堂樂園,他們太執著在物質形式的創造和世俗靈魂的逃脫,所以看不到我們這群酒友們珍惜這樣場所的吃喝活動和即興創作。

攝影師新書發表,書店外露天酒趴

都蘭

都蘭餐桌所在的小屋內部空間配置就是為了吃喝,做菜的人跟吃喝的人隔著料理平台共處一室,環境對了,置身其中的杯盤鍋碗都跟著有高級感。


夏天的東海岸真的很熱,大白天完全沒辦法在戶外待太久,除非是待在有風吹的戶外,樹下的長椅最適合午睡了,吹自然風真的很舒服。


東海岸的星星,就是這樣戲劇性的演出。大叔在室內吃飽,爬上屋頂繼續吃喝,嚴格規定不可在屋頂喝醉,要自己清醒地走下來進屋躺平。


冬季到屋外聊天其實很冷,烤火必要,好友和酒精也必要。我總是說得多,幹天幹地幹社會幹客戶幹不知長進的資深編輯,繼續追酒喝。

https://www.hetubook•com•com

感謝攝影師蓋出工寮,提供大叔戶外吃喝

此外,酒友們常會分享一些台灣新土產好酒,例如嘉義舜堂酒業的水果蒸餾酒(口味多到你無法想像,芒果文旦柳橙檸檬……),超順易入口,提醒一下千萬記得酒精度是45度喔;或者台中霧峰農會的初霧燒酌,酒精度是38度。一群好友週末下午在某個戶外工寮做這些有益身心的事(知青大嬸怎麼可能同意大叔這樣的論點呢),大叔覺得這真是人生最幸福的事了。這些食物、這些飲料、這些朋友、這些感情、這些滋味、這些場景……常在我心。
幾次去都蘭經驗太過美好,但是久久才能進行一次,怎麼辦?在我們這群大叔過日子的台北附近,有可能複製這樣的戶外吃喝經驗嗎?因緣際會,幾年前攝影師敏佳在北海岸金山附近,開始興建一個占地不大的簡易工寮,我們從幾年前的冬季開始勘景考察,當基地還是一片積水泥土狀態,幾位大叔們分工合作把一張很大很大的藍白帆布撐開當作臨時屋頂,利用周邊的樹木當作支撐。然後搭建臨時餐桌和廚房,進行都蘭酒友會之北台灣聚會。
沒有木屋的金山

工寮就是山路彎進去的小平地,酒友們動腦筋搭出臨時屋頂,用好幾根長木條把藍白防水布撐開,擺上臨時的桌椅,接著就開始吃喝。


辛苦撐開遮雨布當作擋雨的屋頂,只為了暢快在戶外吃喝。酒友們各司其職,有人煎魚有人整理,黃總編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開酒開酒開酒。


酒友們各自準備食物酒精,會畫畫的人挑的辣椒小魚特別好吃,顔色形狀都特別生猛詩意。來路並不特別,就在他家旁邊的傅統市場。


從工寮往遠處看可以看到對面的山,在道樣的戶外環境打屁特別有靈感,每個人的酒量都變得特別好,吃到的食物也特別地好吃。
https://www.hetubook.com.com
然後我們就開始迷上了這樣的事。過去幾年我們這群酒友跟著蘑菇創辦人嘉行大哥去都蘭吃喝,晚餐後的續攤通常就是在小屋子外面的「院子」聊天和喝酒。所謂的院子其實就是一小塊上方有遮蔽的空間,放了張漂流木長椅,白天可以睡午覺,或者邊抽菸邊聊天;雖然夏天的戶外真的很熱,不過風吹過來真是舒服啊。某次去都蘭天氣有夠好,晚餐後爬到屋頂看星星,並且繼續喝高粱或威士忌之類的烈酒,扯屁之餘互相提醒一定要清醒地爬下屋頂才是好咖。

附錄 關於飲酒警語的大叔建議

在都蘭受到啟發,在金山從零開始

大叔喜歡在戶外和*圖*書吃喝的意思,很多人搞不清楚,或者說多數人是用個人的生活經驗去推論(誰不是呢?通常只要判斷修辭就能感受你在我這邊還是對面)。尤其是大嬸之類的熟|女知青最煩,她們自成一國,覺得大叔愛喝酒不上進。在我看來,與其說大叔不想理大嬸,其實是大嬸在她們的世界外頭蓋了一道高牆,把大叔認為有趣的事隔在外面。算了,她們覺得我們認為有趣的事很無聊,那就讓她們這樣認為吧!
所謂的戶外,不必是高山或海邊;對大叔來說,只要不要困在室內空間就是了。試舉一例,老戰友陳敏佳攝影師幾年前出版個人攝影文字作品《屋頂上》,在誠品台大店辦了一場新書分享會,這場是書籍上市後的第一場,概念上就是首映趴踢的意思。因此,所有酒肉朋友那個晚上在乎的都不是在誠品台大店三樓那個動線單調、觀眾容量有限的現場,敏佳老師到底說了什麼,而是趴踢之後要去哪裡吃喝。
有木屋的金山工寮吃喝

在北海岸某個山路轉彎,就會抵遠工寮,麻煩的是常常找不到路。抵遠後就是生火烤食物,今天主角是艾雷島的阿貝,酒杯和盤子有搭。


從下午開始準備生火烤火到夜晚,吃喝仍繼績,一位酒友新買的登山帳在木屋旁邊搭了起來。歡迎品牌找我們拍型錄或廣告,我們很熟練。


在工寮進行食物燒烤,生火和烤魚方式都非常原始,直接上就是了。那天因為廚師朋友沒來,有點擔心會搞砸,後來烤好的魚很好吃。


在戶外營地生火,好友作伴,用手直接抓烤魚,搭配單一麥芽威士卡,吹過來的是山谷裡飄來飄去的自然風。幸好有工寮,不必跑都蘭。
和圖書
這就是我被酒友們催促一定得把這樣的事寫出來的創作動機,大叔的心事好多人不懂,那加減說一點就好,就說這麼一點點。特別懷念工寮還是平地一無所有的那個階段,那時候我們真的是亂來亂搞,這樣的青春特別值得懷念。
通常這類重要的人生大事,都是由有豐富經驗的執行總編輯我本人規劃採買調度。不過那天敏佳自己想出一招徹底把我打敗,他把他的休旅車後面整個打平,後座放了兩個大桶子,桶內裝滿冰塊,把幾十罐啤酒和軟性飲料丟進去。最有創意的還不是這個,他交代擅長勘景的資深左右手(這時候最大的敵人是校門口的警察),把車子開到新生南路三段和羅斯福路四段交叉口的台大正門廣場旁邊紅磚道的慢車道臨時停車。
類似的聚會我們進行了好幾次,環境雖然簡陋,但是吃的喝的還是相當豪華:煎過牛排(酒友會長為了週日下午操作,之前幾天在家猛練,一輩子燒飯給他吃的媽媽看不下去,飆他說為了跟朋友吃牛排,認真的態度比準備考大學還拚),也採買過附近龜吼漁港的漁獲直接料理,漁港某個小店的炒花生超級下酒。啤酒至少一手,這是基本,一開始先喝氣泡白酒(不必買法國香檳,總編我個人偏好義大利款),接著喝紅酒,兩三瓶常常不夠喝;再來是威士忌,海鮮多就配日本三得利酒廠的白州,不必追求年分,白州清爽口感和簡單料理過的海鮮是三星等級的搭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