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爾朱派宮女去找女學士杜秋娘。
一九九四年八月六日夜十一時
皇上李純來探望生了小王子的美人。
「太后似要查問,有些宮中秘事是不是已經傳於江左。」
「李中使來此何事?」
「被皇上逐出宮?」
「沒有」,鄭爾朱斷然說,「是她對我沒有恩情。」
躲著去生一個小王子,又恰巧比李忱大嗎?
「鄭太后說,歡迎女學士返京。」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如今,杜秋娘不在宮中,她去了哪裡?
鄭爾朱想,皇上如肯告訴她,就會知道杜秋娘在哪裡了。
鄭爾朱料事如神,杜秋娘端坐草廬而斃。
她想,李錡派人謀殺,杜秋娘通風報信,許是故意送自己一個人情,要為她將來進宮鋪路,也可能藉以獨佔李錡。
五
中使送她回來,留下不少銀子告辭而去,那些銀子,足夠她生活之用。
他們未獲立太子,無法繼位為帝。
當杜秋娘進宮,獲皇上寵愛時,鄭爾朱自悲冷落。她相信,杜秋娘必然在皇上面前告自己御狀,杜秋娘會說,自己忘恩負義。郭妃待她一直不好,也必然在皇上面前,說自己壞話。尤其,郭妃一直擔心自己會生一位天子,這樣,她的兒子李恆,便沒有機會做太子而登基為帝,她也沒有機會做太后了。自己一個人,在https://m.hetubook•com•com兩個人的夾攻下,只有死路一條。
她有些心焦。
只有鄭爾朱一人知道真相。
「這是什麼?」
那是宣宗李忱。
於今,杜秋娘也進宮來。
繼位者是武宗李炎,二十七歲,他是穆宗的第五子,在位六年。
「沒有。」
「光王登基。」
「妳為甚麼問到她?」
這個表妹,極具心機。
「女學士不會赴京。」
杜秋娘明白,鄭爾朱怕她的秘密洩漏,要她回京,目的是殺她滅口。
杜秋娘搖頭,「我已年老不想回去。請奏聞太后。」
「請問,杜學士是不是妳?」
二
「光王是——?」
「她觸怒皇上?」
她一直很注意杜秋娘,派宮女、公公暗中探聽,杜秋娘生個小王子沒有。
把小王子李寧謀殺,裝成是教書的女學士杜秋娘下的毒手,事發後,她將難逃一死。
她是宮中女學士,地方節度使、知府、知縣文武官員,對她極為尊敬。於是,打聽歸期,大家準備像迎駕一樣恭迎。杜秋娘派人傳話,不得迎迓,因此,她回來半月,官府才知道。
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
四
杜秋娘恭皇上之恩,賜回金陵。
鄭爾朱為皇太后,居大明宮。
文宗在位十三年,三十二歲駕崩。
這日,她讀到一首詩,李牧寫和_圖_書的:
「郭太后還好嗎?」
「鄭太后在大明宮就說過了。」
「如不夠用,」皇上說過,「隨時叫地方衙門送給妳。」
「為什麼?」
杜秋娘逐漸變成一個中年婦人,學問更好,容顏卻已老去。
如果要多少,只會多給,不會少付,但她從來未往索取。
她為什麼會服毒?是想偷嚐小王子的補品,卻不知是毒藥,因之致死?
這時,一匹白馬馳來,馬上,是一位來自京中的中使。
「沒有。」李純接著問:「在宮中,妳們有往還嗎?」
他先為皇太叔,而後為帝,他沒有獲封太子。他的生母是皇太后鄭爾朱。相士江斌相得沒有錯,只說她生天子,不說她生太子。
究竟是什麼原因,沒有查出來。
她想到自己寫的那首詩:
武宗李炎駕崩,他有五個兒子,那是杞王李峻、益王李峴、兗王李岐、德王李嶧,還有昌王李嵯。
結果,拒見。
「妳們表姐妹,可以來往的。」
鄭爾朱生了一位小王子李忱。
「你來時,鄭太后有什麼懿旨嗎?」
「我也愛小王子。」
下一位皇帝,是宦官仇士良等所立。
郭太后也為皇太后。
鄭爾朱的兒子李忱,封為光王。
李純笑一笑說:「人言妳會生一位天子,」他懷疑,「他會是天子嗎?」
她的父母去世已久,哥哥杜秋中仍在經商,生活小康。
還是先嚐一嚐是什麼東西,知是毒藥,既不願毒死小王子,也知如不下手,難向m•hetubook•com•com鄭美人交代,於是自我了斷?
「她沒有向皇上說我忘恩負義嗎?」
「半年前,我讓她回江左。」
那位官員滾鞍下馬,拜倒在地,他說:「中使李侯參見女學士。」
有一天,郭太后登勤政樓,這位老太后要自殺,但被攔住。李忱知道後,很不高興,就在這天夜晚,郭太后暴斃。
「皇上,她現在何處?」
「奉皇上之旨來請安。」
李恆之子敬宗李湛登基,他十六歲,做了兩年,昏君無道,被宦官謀殺,本立陳王李成美為太子,典冊未具駕崩,於是,傳文宗李昂,他是穆宗李恆的第二子。
杜秋娘救她,她忘於九霄雲外,她不只恨郭貴妃從前待她嚴厲,尤其恨杜秋娘曾經搶走她的李錡。
「好,」杜秋娘答應,「我收拾收拾,你明天來接我。」
「沒聽說。」
「上李下忱。」
杜秋娘求見而鄭爾朱不見,杜秋娘知趣,也不去了。
「為什麼?」
「皇上,請問,杜秋娘去了哪裡?」
「她未曾說妳一句壞話。」
女學士杜秋娘大名響於宮中。
鄭爾朱聽到惡耗,她驚心動魄,為之寒冷徹骨。這使她不禁又想起了久遠的一件往事:
這時,宮女抱著小王子李忱來見皇上。
「她在哪裡?」
「是。」
「沒有,她是女學士,通情達理,只是想回江左,做一個讀書人,我讓她走了。」
「早晚是一樣。」
三
和圖書一
太子是郭貴妃生的李恆。
她邀杜秋娘相見,有事要向她誇耀。
「沒有。妳對她忘恩負義嗎?」
她聽了便歡喜。
她在山上建一座草廬,在那裡讀書。
杜秋娘沒有封貴嬪,也沒有封美人,皇上李純私底下封她女學士。
「她會自殞。」
杜秋娘知道鄭爾朱為美人,曾兩次去見這位表姐。
「是不是太晚了?」
李純做了十五年皇帝,四十三歲時駕崩。
李侯騎馬離去。
「為什麼紀美人的宮女不做這種事?」
「她是臣妾的表妹。」
鄭爾朱有些失望,「好事情,沒法子告訢她。」
郭太后鬱鬱寡歡,因為皇上李忱對她極為冷淡,十天半月,不理不睬,而對鄭太后,則朝夕省候。
李純讓杜秋娘走了。
「正是。」
「說什麼?」
「還有四位中使在金陵,」李侯說,「我們明天定來接駕。」
她忽然想到一個計謀。
「鄭太后所生?」
她衣著樸素,住在山上,仙風道骨,如同出家人。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皇上有一年多的時間,一直迷戀女學士,她這鄭美人,被冷擱一旁。這樣,她怎麼能生一位天子?因此,她拒見杜秋娘。萬不得已要相聚,她或早去早走,或晚去晚走,不與杜秋娘見面。各安一宮,很少有相遇的機會。
「不知道。」鄭爾朱說。
www•hetubook.com.com「為什麼?」
「補品。」
「我久未出山,未見官府,不知皇上是哪一位?」
太子,原是紀美人所生的李寧,在立為太子後,病魔纏身,十九歲那年,不幸薨。
「太后會不高興。」李侯說。
她害怕,李敏會在死前把這件謀殺案告訴杜秋娘,這是她聽說太子薨,而為之寒冷徹骨的原因。……
回答是:沒有。
李純後宮佳麗逾百人,杜秋娘已經沒有嬌媚可使李純長保愛心了。
憲宗李純駕崩,穆宗李恆登基,他二十六歲,做了四年皇帝,三十歲駕崩。
「她想自殞,未能如願,當夜,人卻暴斃了。」
「她一定很怨恨臣妾,怨我沒有好好照顧她。」
第二天,他和四位中使很晚才上山。
兩天後,宮中發生命案,不是小王子李寧遇害,而是李敏服毒身亡。
元和四年,公元八〇九年。
(全書完)
李純訝異:「我只知妳們同是李錡之妻,不知妳們還是表親。」
「要向那女學士說嗎?」
「正是。」
鄭爾朱的兒子登基為帝,來向自己請安,她想,莫不是鄭爾朱要殺自己?
「杜秋娘沒有說嗎?」
杜秋娘心中一驚,她想,僅是個老女人,為什麼謀害她?
「不知。」
她把毒藥交給宮女李敏,吩咐她:「拌和在參湯中,送往書房給小王子李寧喝下。」
「她不在。」宮人回來時說。
「小王子喝了後再說。小王子未喝之前,妳不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