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結網比武,藝鬥群雄

肅王召見露蟬,問了幾句話。楊露蟬說:「並非來投託謀生,也不是挾技求名。不過末學後進,學得內家拳技,到處訪求武林先輩,一示本門的拳名,二請各家的指正;總而言之,是訪學。因聽人說:天下的武林名家,都會集在王府,所以才冒昧投謁,懇請賜教。」話是很謙卑,骨子裡的勁竟十足的硬。武教師曹化龍等一聽口氣,這個瘦小的人竟是特來較量武功的,好大的膽子!幾個武教師略作商量,就請肅王答應下來,並問露蟬,那一天較技,怎麼較量法?露蟬說道:「弟子出師日淺,本不敢在名家面前獻醜,可是鉛刀末技,實在盼望名家不吝指正。不過,武林較技,難免失手傷人,弟子竊想,既不願為人所傷,也不願傷人,還請王爺恩典。」肅王點了點頭。但肅王深悉世情,洞知江湖武士習慣,口頭儘管如何謙抑的,動起手來,誰也不甘示弱。當武教師的為了飯碗和名聲,那有不暗中拚命的?這個楊露蟬卻說出這樣話來,不知他安的是什麼意思,因即問道:「這意思倒很好。只是你們動武比試,要想分出強弱,就不得不用力;既然用力,就難免失手傷人。你說的比武不傷人,那又想什麼法子,才能辦到呢?」
肅王和各親貴來賓,當時只震驚於楊露蟬的拳術神奇,見所未見,目睹這司菜太監提曹教師出網,只想是本府的人罷了,但卻把楊露蟬嚇得一驚。這太監矯如遊龍的身法,登懸空之網,托浮置之盤,左手提人,行所無事,這非有登峰造極的輕功,難以到此地步。在這一怔神之際,楊露蟬雙眸直注視太監的背影,卻把曹武師「訂期再會」的忿語,一字也沒聽入。(曹武師連鋪蓋也沒帶,飄然出府,遠求名師深造,期雪今日之恥。)楊露蟬傻子似的眼望著廳房,肅王已請露蟬上去問話。楊露蟬一面走,一面想,這像是「八卦遊身掌」。師傅曾經說過,是外家所創,融合點穴、擒打、短打、輕身術於一爐,乃是當代的絕學。露蟬入王府獻藝,本非冒昧的舉動,原有成竹在胸,而現在,竟遇見意外的勁敵了。楊露蟬由從人引導,進了廳房,那上菜的太監正站在一旁。肅王道:「楊露蟬,我雖沒練過多久功夫,但是素好此道,略知門徑。你的功夫已得剛柔相濟之妙,這很難得!我要留你在這裡多盤桓幾天,府裡還有些人要請教你,你可以跟他們試試。」又一指那個太監道:「這個人也會兩手,他也想跟你比量比量。」說著笑了,道:「難為我府中還有這麼一個能人,我竟沒有留心。」
結果,下場之後,這人竟與董海川打了個平手;隨後與楊露蟬過招,也打了個平手。眾人莫不驚奇盤問,這個人哈哈一笑,到底沒留名,飄然引去。有人說,這個人是個飛賊,有人說不是,九城五十多位拳家,竟沒人曉得此人來歷。
楊露蟬雙拳一抱道:「董師傅多見笑!弟子學會了一手太極拳,奉師命來到京城,觀光訪藝。實不相瞞,弟子絕沒有爭名奪利的心,不過師令諄諄,教我到天子腳下,向各派老師討教。我看董師傅使的是八卦掌,你這門拳術和敝派一樣,現在都不大時興。董師傅,咱們現在就要過招,請你摟著點,彼此點到為止。現在外家拳盛行一時,我盼望咱這兩家拳也能亮出來,如果弄得兩敗俱傷,董師傅,這恐怕彼此都不相宜。」董海川一聽,噗噗笑了。「沒動手,就先講和嗎?這個小矮個兒,他倒詭!」立刻答道:「請吧,你哪,楊師傅的話我明白啦,敢情你是奉師命進京開派的,我董海川可不然,我也不想創牌匾,我也不想爭名奪利,我不跟你湊趣,隨便走兩招罷啦。你也摟著點,我可是沒吃教師爺的飯,也沒有教師爺的本事。你把我扔在網裡頭,那也不大好看!」兩人說擰了。楊露蟬哼了一聲,心中不悅,立刻抱拳請招道:「好,我的話遞到了,董師傅你請賜招!」董海川搶行一步,面東一站,立即一煞腰,雙肩抱攏,雙手如抱嬰兒,立掌當胸,指尖、鼻尖、腳尖,「三尖相照」,掌不離肘,肘不離胸,一掌應敵,一掌護身,右掌往左臂一貼,展開了「八卦遊身掌」的開式來。
楊露蟬微微一震,急觀敵勢,這八卦掌竟與我太極拳如此相似?心中作念,二目凝神,立刻雙手一垂,亮出「無極含一氣」的起式,隨一煞腰,和_圖_書轉成了「攬雀尾」。董海川也似一動,把楊露蟬的拳招打量了一眼,往左一斜身,沿繩網遊走起來。楊露蟬立刻走行門,邁過步,也往右遊走。兩下裡盤旋一週,才往當中一合,彼此都不肯搶先發招,於是合又復分,又走了一圈。楊露蟬雙目緊追著敵蹤,見董海川翻身反走,拳式不變,卻是右掌微往前推,左掌回縮。這一走行門,活步眼,露蟬又見出董海川腳下的步法,全按著先天八卦的圖式,轉折圓滑,四梢歸一,果然是個勁敵。兩個人連聚三次,連分三次,仍未發招。(按著本門的手法,兩派都是以靜制動,後發待敵。)董海川忽然叫道:「楊師傅,你遠來是客,咱們別溜啦,請你發招吧。難道非教我動手不成嗎?」楊露蟬應聲一笑道:「也好,我就遵命吧!」往前一縱步,到了董海川的面前。
楊露蟬不願樹敵結怨,更不願恃技傷人,他說了這話,早已想出一個法子來。請在把式場中,四面張上絨繩織就的細網,把網繃起來,當中留出兩丈見方的空地。「我們比較拳技,就在網當中的空場內動手。我們各憑所學,要把對手擲在網上,那才算勝。如不墜網,在場中就有失著,也不算敗,還可再打。失著摔倒,有網兜著,也絕不會重傷。王爺請看,這法子可以使得嗎?諸位師傅願意這麼練嗎?」肅王道:「好。」王府執事人等立刻預備起來。王府武師搖頭咧嘴,不以為然:「這是什麼招,比拳又怕傷,不打好不好?」可是口頭這麼說,也答應了。「結網比武」事屬創聞,又傳說是鄉下新來的一個不知名的拳家出的主意,這個拳家還要歷會武林各派名師。這件事立刻傳遍九城,各王公親貴多養著武師,也都要來看看。到比試時,肅王正要誇示各王公,在廣廳中設筵款待眾賓。各府武師踴躍參加,彷彿奪武魁一樣。
觀眾愕然,有的竟沒看清胡三元怎麼失的招。胡三元在網中掙扎不起來,楊露蟬慌忙過去相扶,連說:「承讓!承讓!」胡三元一聲不語,扭頭出了王府,連衣服都未拿。第三位八仙拳齊洛唐上場;走過幾招,也被擲入網內。這一天的決賽,楊露蟬大獲全勝。肅王很歡喜,決定要聘楊露蟬為王府武教師,同時也把董海川陞為武教師。董海川拜謝了,楊露蟬仍說:「要等比賽完畢,方肯受命。」於是到了第二陣、第三陣,楊露蟬歷會各家都是大獲全勝。好在每天只鬥三個人。是不怕力盡的。在這第二、第三兩場,共鬥了七個人。其中有一個地趟拳王曼青,雖然落敗,未被楊露蟬擲入網內。第三場的末一場,臨時來了一位不知名的拳師,也請決鬥;眾人全不認識他。問他姓名,他只說:「等著會過了楊師傅,我再留名。」董海川過去請教他,很客氣的跟他敘話,他也是不說。董海川深恐此人來意不善,楊露蟬也許力乏;他便搶先邀住了這人,要替楊露蟬先應付一場。
這時,一位行家向一位貝勒說道:「貝勒爺,這兩個人可要不好!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看他們都要累壞了。」這位貝勒也是行家,說了一聲:「哦!」湊到主人肅王面前,把這話說了出來。肅王點頭稱是:「罷戰,罷戰!」「罷戰,罷戰!」王府管事奉王命把兩人止住。肅王很歡喜,吩咐從人,要把兩人叫來問話。楊露蟬跳出網外,向觀眾說了聲:「獻醜!」抹了抹汗,和董海川互說欽仰的話:「承讓!承讓!」交相欽服。在起初,董海川因自己一生遭際坎坷,激得滿腔牢騷,實在把楊露蟬看不入眼,抱著人前顯耀的心思,要想當場戰敗露蟬,也把他擲到繩網裡,教他作法自斃,「請君入網」。但等到連鬥數十招,漸由輕敵轉成欽敵。這個小矮個兒,瘦猴似的人,居然敵得過我二十多年的苦功夫?欽重之心油然而起,敵愾之氣潛然消釋了。現在兩個人拉著手,互叩師承,互道景慕,竟親近起來。
楊露蟬和張相謙,互相打量了對手,繞場一週,立即開招。張相謙施展開他的五行拳。這種拳法,看斜是正,看正是斜,以五行為主;又有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等招式,專以變化取勝。張相謙認為楊露蟬體格單弱,必是以巧降力;他現在要用小巧的功夫,來和楊露蟬纏鬥。一來一往走了十幾招,張相謙陡然覺出楊露蟬身使臂,臂和_圖_書使掌,掌心似有黏力;不只一味誘招敗敵,另外還有柔以克剛的潛勁。於是他慎重發招,小心應敵;不求有功,先求無過。他的意思,要以久戰,耗敗了瘦小的楊露蟬。卻不料這一來,上了太極拳的當!幾個照面之後,張相謙竟陷到被動地步;自己想持重,楊露蟬的招處處進逼;自己竟受了牽制,漸漸要展不開手腳。張相謙有些心慌,圈外旁觀的朋友,也替他著急;有人喊出聲來,教他改守為攻,千萬不要久耗受制。張相謙果然見危改計,把拳風一變,要搶先招。連峰拳鋒,改守為攻,一個「大摔碑手」,照楊露蟬打去。楊露蟬不慌不忙,往後微退,旋即提手上勢,運用「海底針」、「扇通背」「進步搬攔捶」,照張相謙攻去。張相謙不肯後退,挺身硬抗;突然被楊露蟬一個「攬雀尾」、「進步繃擠」、「進步栽捶」,眼看著把張相謙扔到繩網裡去了。全場叫起了一聲暴喊,原來太極拳不只是靜以制動的柔勁,也還有進步搶攻的硬功。張相謙慚然下場,他的朋友有的就抱怨他不該改招,應該跟楊露蟬堅耗到底。張相謙搖頭道:「這個小矮個,真有兩手!總是我學藝不精,料敵太易。」悄悄的退出場子,捲鋪蓋回家了。
楊露蟬到今日才藝成出師,屈指離家已經十四年了。在這悠久年光中,他只回了兩次家。這一日重返故土,謹依師言,便道往訪盧五。鐵掌盧五師傅早已出獄,這時他已五十多歲,快六十的人了,白髮蒼然,非復當年氣概。楊露蟬身獲絕技,除了承師傅「餵招」,跟師兄「試招」外,還不曾正式與人交過手。這一次以武林晚輩之禮,請見盧五師傅,也費了一回事,才得相見。敘談之下,面請試拳。盧五師傅端詳楊露蟬的形容,說道:「楊師傅,你和我過招嗎?」推辭了一番,隨又一笑道:「我老了,不中用了。」把他的掌門弟子喚來道:「馮起泰,你陪楊師傅走幾招。」馮起泰把眼一張,笑道:「楊師傅,我們這場子不值得踢,一踢就收。我們敝家師年高,早不練了,小弟可以陪你走走。」兩個人下了場子,楊露蟬身歷艱苦,處處矜慎,雖然是登門訪藝,卻辭色謙退,也無心取勝,只想看一看無極拳的招術。馮起泰卻動了疑,一開招,便施展以柔克剛的手法,要誘露蟬上當。
曹化龍虛實莫測,用了招「腿力跌盪」,刷的一個盤旋。這一手在「十八羅漢手」中,是最為得勢的招術。楊露蟬沉機應變,用借勢打勢,以巧降力之功,容個曹武師把招術撒出來,不能再變化了,便霍然往左一跨步,「跨虎登山」,把曹化龍的「腿力跌盪」的勢子破解了。倏又一變招為「十字擺蓮」,反來傷曹武師的下盤。曹武師驀地吃驚,忙用「移身換步」,剛剛閃開了露蟬的右腳,雙掌猛往右一推,立即應招還招,用「雙陽塌手」,手指發出來,已沾著楊露蟬的背衣。莫道雙掌全用上,只容他把這少林掌法「小天星」的單掌掌力登上,楊露蟬一生盛名便從此斷送。楊露蟬卻識得這招的厲害,往前一個「倒轉七星步」,閃開了,攻上去,鐵臂輕舒,噗的把曹武師的腕子刁住。太極拳借力打力,牽動四兩撥千斤,只微微往外一帶,左手往曹武師的背上一按,輕飄飄沒看出怎麼用力,右掌只似往外一展,曹武師那麼龐大的身軀竟倏地被露蟬舉起,疾如星火,楊露蟬一個旋風舞,曹化龍身失憑藉,有力難展,噗登地被擲在繩網上。觀眾嘩然大噪。
但是,在場的別位武師,很有與曹化龍門戶相近,聲息相通的,見楊露蟬一個外鄉漢子,居然把外家拳打破,從此外家拳在京城的威名掃地無餘,就暗暗不服氣。十幾個武師低低私議,推出兩個人來。功夫自然是最好的,上前請求與露蟬比試。便有一個黑大漢,忍耐不住,逕直來到楊露蟬身旁,叫道:「楊師傅!」楊露蟬正要上廳,聞聲回頭一看。這黑大漢說道:「楊師傅武功超奇,在下十分欽佩。如果不嫌棄,在下也學兩手笨拳,也想請教請教。」又一個赤紅臉的教師,湊上來也道:「楊師傅,在下是我們四爺的教師。在下學會了兩手長拳,如果楊師傅沒有累的話……」楊露蟬詫然,側目看了看,又看了看四周。只見那邊還有三五個教師模樣的人,摩拳擦掌,啾啾唧唧,似乎也要過來www.hetubook.com.com。楊露蟬登時微微一笑。今日的楊露蟬不是當年的楊露蟬了,點頭笑道:「這是二位師傅賞臉。不知二位師傅是一齊上,還是分著來?」
到了第二天,果然九城的拳師,鬥拳的、不鬥拳的,全都聚攏來了;在王府外號房登名掛號,齊集校場。王公貴人就由肅王延入正廳,說起拳賽這件事;在旗的闊人們全都興高采烈,以為比鬥蟋蟀有趣多了。談笑之間,王府司閽呈上名簿來,九城拳師到了五十多位,其中想跟楊露蟬決鬥的,已有七名之多。貴客中也有帶拳師來的,共有四名;此時也由他們的東家,替他們說出名字,都寫在一張紅箋上。肅王一笑站起,陪同貴客,往鬥拳場走去。時辰已到,正在午膳前一個時辰。楊露蟬由董海川陪伴來到,先向主人肅王請安。肅王命人把比賽人的名單,給楊露蟬看過,一共十一人。依昨日預先約定的辦法,每次只鬥三人,十一人分為四次;前三天,每次與三個人比拳,末一天與兩個人比拳。這十一個拳師,都是馳名京城的方家,代表著內外家各種宗派。自然這些人藝業有深有淺,卻都有絕技,堪以自立。楊露蟬來京不久,訪問不周,幸而有這新交的朋友董海川,給他做了指南針;暗暗告訴他許多話,可以作量敵制勝的參考。楊露蟬很是感謝。
楊露蟬一面展開精熟的太極拳手法,一面體察無極拳和本派的異同。走了七八招,馮起泰竟已處在受牽制的地位了,不但不能以柔勝,反倒手忙腳亂,變成招架之勢了。盧五師傅吃了一驚,忙吆喝道:「楊師傅住手,我道是誰,原來是太極陳的高足來了,足下不是大名叫露蟬嗎?」楊露蟬應聲收招,盧五師傅過來,拍著露蟬的肩頭道:「請到裡邊坐吧。咱們是自己人,這可誰也不能較量誰了。」任憑楊露蟬如何請教,盧五師傅不肯與他動手。楊露蟬恪遵師訓,自不能出冷語相強,便一笑而罷,長揖告別。那個開店的教師穆鴻方,露蟬乍出陳家溝,也曾找了去,穆鴻方卻已死過兩年了。楊露蟬回家掃墓,遍訪親友。在家小住經年,料理家務,然後依著師傅的指示,為要觀摩別派拳技,復又漫遊各地,歷訪各派。
這位少林武師曹化龍身高氣雄,楊露蟬卻身形瘦短,相形之下,如虎鬥狐。楊露蟬將太極拳的開門式「無極含一氣」一立;曹化龍用「平拳」當胸,左拳橫搭著右掌虎口,腳下踩短馬樁。楊露蟬一看曹武師所立的架子,是少林寺南支嫡傳,不敢輕視,仍本靜以制動,逸以待勞的拳勢,垂雙手,凝雙眸,靜觀敵人。曹化龍把眼一張,立即踏「中宮」,走「洪門」,欺敵直近,往前走三步,往後退半步,這正是少林的宗法,卻倏然一縱身,一出手,就是少林派「十八羅漢手」「金豹露爪」,一掌打來,招快力猛,掌風極重,果然名下無虛傳。楊露蟬容敵發招,把太極起式「無極含一氣」一變,轉為「攬雀尾」,左掌一撥敵腕,右掌突然換出來,用「七星手」還招迎敵。兩個人在網隙空場,一來一往鬥起來。曹化龍連走十餘招,已覺出敵人不可輕視。於是他一個「金龍探爪」,手指一點露蟬的雙目。露蟬往回一撤步,曹化龍左掌走空,刷的一個「蟒翻身」,「大摔碑手」,斜翻左掌,照露蟬的小腹擊去,掌風迅捷。楊露蟬忙用「斜掛單鞭」,右掌往下一沉,猛切曹武師的脈門。
這一番比試與剛才是一剛一柔相對,現在是一穩一疾相搏。兩個人棋逢對手,各展絕招,輾轉相鬥,兩不相下,瞬息間,連拆了二三十招。在外家拳盛行的當時,各王公親貴和各門派的武師,屏息旁觀,只看見太極拳的沉穩,八卦掌的迅疾,不由人人稱奇。於是往返相鬥,耗過很久的時光,兩人仍不分勝負。凡較拳技,如逢高手相對,那就誰也尋不出誰的破綻,打起來倒不見驚險,反如演戲一般,點到為止似的。這一招才發出,被敵人識破,自己就趕緊收勢變招;那一招剛要轉變,敵人迎頭先擋上來,自己這一招便陡然收轉。繩網中但見楊露蟬、董海川穿花也似遊走,打到極處,只見人影亂晃,不聞一點抬手頓足的聲息。外行看了,還不覺怎樣,內行卻看得矯舌不已。兩個人不分勝敗,耗來耗去,在各人精熟的招術下,自然不會有敗招;在強敵對抗的局面下,自然也不敢hetubook•com•com誘敵取巧。彷彿僵持住了,兩個人全收起搗虛抵隙的戰略,變成了耗時煞戰的苦鬥。兩個人漸漸的全都出了汗,兩個人全都起了懼敵之心,唯恐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招失敗,本門的盛名便要掃地。雖然鼻窪鬢角見汗,可是誰也不肯先下。
場中仍張開了繩網,依名單,第一位五行拳張相謙,第二位猴拳胡三元,第三位八仙拳齊洛唐。楊露蟬請董海川引領自己,先和張相謙見了面。張相賺是靖公府的護院拳師的領班,今年才四十二歲;生得胖而矮,黑面圓臉,氣勢雄渾。兩個人客氣了幾句話,隨即入場開招。王公親貴都站在北面高台上看比賽;東南西三面是平地,用繩立竹竿圍上;圈外是各王公的侍從職事人等,和不比鬥的拳師們。
繩軟,網飄,曹武師六尺之軀球似的飛擲落網,被彈得連騰起兩次,方才實落仰臥在網上,乍沉乍浮,剛一掙扎,卻又滾墜。楊露蟬轉身對廳,向肅王告罪。就在這一剎那頃,身旁襲來一陣勁風。急回頭,只見一個擎菜盤的太監——右手托著一個大菜盤,盤中熱騰騰的擺著四個菜,一碗湯——如飛躍上繩網。腳踩網繩,如履平地;右手托盤,左手把曹武師輕輕一提,竟從繩網上提起來。人登網上,那網並沒看出怎樣吃重來,依舊是載浮載沉的。那人翻身一縱,已到了露蟬立身之處。這司膳太監滿口京腔,向露蟬說:「楊老師,好俊的功夫,好大的膽量,真摔王府的教師!我求求我們王爺,回頭我來領教。」說時,把曹武師一撒手,曹武師挺然立住,把個臉臊成紫茄。就見這太監左臂往右手托盤一托,暗用「龍行穿手掌」,身形似箭,飛上台階,進廳房獻菜。這是一個猛勁。
正說著,董海川忽然搶上一步道:「胡師傅、蔡師傅,人家楊師傅可是以武會友。二位如果願意比量,這麼辦,我和楊師傅一個對一個,奉陪你們二位。我們兩個人可都打累了,二位是生力軍,二位手下留情。」惺惺惜惺惺,現在董海川竟暗助著楊露蟬,要賈其餘勇,把兩個敵人擰到自己身上一個。但楊露蟬眼珠一轉,早有打算,口中說:「不要緊。」搶上一步入大廳,到主人肅王面前,請示道:「王爺,小民技拙力薄,剛才已經請教過兩位了。這兩位也想和小民比試;請示王爺定一個日期,那一天比試?小民情願奉陪,每次暫以兩三個人為限。」一句話把乘疲邀戰的兩個武師的狡謀,輕輕的給了當頭一棒。肅王微微的笑起來,說道:「好吧,明天你們再比試。」當天,肅王把楊露蟬留下,賞了一桌酒席,就命董海川等作陪。又命人詢問楊露蟬的身世、師承,此番來京,是求名,是求利,還是別有他謀?楊露蟬一一如實說了,乃是奉師命觀光帝京,遊學問藝。肅王聽了,知道他是求名,因又問:「可肯應聘,做王府的教師麼?」楊露蟬很謙虛的說:「此時不敢驟承恩寵,等著跟此地各位名家,一一請教過了,再行效命。」肅王聽罷,微微一笑。吩咐侍從人等,給各王公府邸送信,明天仍在本府,廣召有名拳家鬥技。特設小酌,請各王公親貴蒞臨觀戰。
王府的管事暗助著本府武師,對肅王說:「這個姓楊的不知怎樣來歷,也許沒有實學,來到這裡矇事。」肅王笑了笑。本來各親貴養著武師,也和收古董、養清客一樣,正是要藉此誇富鬥勝,消閒解悶;遂不聽管事的話,照樣懸下利物,教這些武師下場比武。那外家的名手曹化龍在京城已經人傑地靈,與別的武師互相結納,頗通聲氣。此時與各派拳家相率來到廣場,彼此間都有關照。楊露蟬卻由薦主陪來,孤零零只他一個人。曹武師向結好的繩網瞥了一眼,微然一笑道:「楊師傅,你這也太小心了。我們誰跟誰也沒有深仇大怨,不過點到為止,誰還真傷害誰不成?就不結網,我們也絕不肯摔壞好朋友的。」楊露蟬微笑頷首。在許多人圍觀中,各人結束上場。曹化龍短裝束帶,騰身一躍,從網上跳入圈裡,把手一點道:「來,楊師傅,你遠來是客,就請進招。」楊露蟬也脫去長衣,向上一拱手,又向周圍一揖,緩緩的走進圈來。兩個人略一遜讓,立即發招。
這個太監不禁失聲微喟了一聲。這個太監就是那有名的董老公,姓董名海川。他時乖運蹇,空懷著「八卦遊身掌」絕技,竟不見容於世俗,埋沒和-圖-書於閹寺多年。他懇求王爺,准他下場,和楊露蟬的太極拳一較長短。肅王哂然許諾,便命二人下場比試。王府中的人嘖嘖稱奇:「咱們府裡上菜的老董原來會打拳呀,快看看去吧!」聚攏來許多人,擠擠挨挨,貼牆根站著看。楊露蟬瘦小身材,也被人指指點點,詫以為奇。楊露蟬穿一身短裝,紫花夾衫,紫花褲,頭打包頭,腰勒緊帶,腳登薄底快靴,完全是武師打扮,身形短小,卻雙目凝神。徐徐走近繩網邊,往旁一站,仔細打量對手董太監。董太監跟了過來,此時也已結束停當,脫去長衫,露出了藍袷襖,破砍肩,肥套褲,腳下一雙挖雲便鞋。卻生得好高的身量,兩人一併肩,竟比露蟬高半頭。細腰扎臂,赤紅臉,粗眉巨眼,把小辮往脖頸上好歹一繞,撇著京腔,一指繩網,向露蟬發話道:「楊師傅,請你進網……你主意真高,難為你怎麼想來!」
到了末一天第四陣,楊露蟬該和最後兩個拳師比鬥了。此時楊露蟬的威名已然喧騰眾口。這兩個拳師臨時怯陣,悄悄託人向楊露蟬說明,只試過手,不要真鬥。楊露蟬含笑答應了,只算是虛比了兩場,未見勝負。跟著,楊露蟬在半年內,又戰勝了幾個成名的武師,從此太極拳的威名,震動武林。楊露蟬到底受了肅王府的聘請,和董海川成了莫逆的朋友。這兩個人就在京城,創立「太極」、「八卦」兩家的拳術;教出來的徒弟,桃李盈門,聲聞大河南北。
這一年,忽然接到同門八師兄祝瑞符的來信,邀他入京觀光。京中朝貴當時正流行一種風氣,多養著武教師,摔跤比拳,爭雄鬥力,好像是表彰剛德,實在和半閒堂養蟋蟀無異。但是拳家爭名好勝,也免不了入人彀中。現在京城獨讓外家拳執著北方武林的牛耳,旁門別派竟無法立足。肅王府武教師曹化龍拳技出群,正是少林派的名手。楊露蟬經同門汲引,輾轉得入肅王府獻藝。薦者把露蟬獨得內家之秘的話形容了一番。肅王聽了,不由詫異;見了楊露蟬,詫異更甚。楊露蟬瘦小的體格,清奇的相貌,絕不像個大力士。王府中聽說有力者薦來太極門的能手,人人要來請教。而楊露蟬據言要遍訪武林各派的名手,這越發的鬧轟動了。許多武師說:「這個人未免有點不知自量!」卻不知楊露蟬正是有為而來,奉師之命,要在燕都樹立太極門一家的拳學。
緊跟著第二場開始。猴拳胡三元不容楊露蟬喘氣,急遽上場。這胡三元,由他的同門知友,代替他想了許多制勝的陰招;務要他一戰成功,可以稱霸九城。這時楊露蟬正要出場,向宅主人報告一聲;胡三元立刻搶上來,迎面攔住。叫道:「楊師傅,別走,還有我呢!請你不吝賜教!」楊露蟬看了他一眼,說道:「你閣下可是胡師傅?請你稍待。……」胡三元叫道:「講定的規矩,一天鬥三人,等甚麼?」話未說完,竄上去,「黑虎掏心」,就是一拳;刷地一伏腰,又是一腿。這一拳一腿,非常的迅速。楊露蟬慌忙閃過。兩人遂打起來。胡三元是個長身量大漢,卻精熟猴拳;把腰一佝僂,眼灼灼,臂屈伸,掬手、挫腿,拳風如驟雨驚電,奇三槍地往上攻。四面觀客正在凝神觀看,卻不料猝出意外,楊露蟬連連退步;僅只一轉身,一揮手之際,這猴拳名家胡三元像駕觔頭雲似的,騰地凌空飛起。撲登的落在繩網之中,幾乎把繩網砸到地面。
楊露蟬把太極拳拆散了用,一照面是第二十手「高探馬」,右掌猝擊董海川的上盤。董海川左掌往外一穿,右掌「遊龍探爪」斜劈楊露蟬的右肩頭。楊露蟬「退步跨虎」,忙用左掌往董海川的掌上一掛,身隨掌走,避敵反攻。董海川急用「八卦遊身掌」的「二路翻身」往後一退,兩下裡合而復分。兩個人各將身形展開,捷如飄風,往左略一盤旋,又復回身獻招,接觸在一處。董海川猱身進步,一個「猛虎伏樁」,探掌來切露蟬的左臂。露蟬用太極拳二十七式「野馬分鬃」,一拆董海川的掌勢,變勢進招,用第十四手「倒攆猴」,反擊董海川的下盤。董海川「遊身掌」倏一變式,「劈雷墜地」,右掌堪堪擊中露蟬的左腿「環跳穴」。露蟬喝聲:「好!」展開二十九式「提手下式」,借勢拆招,掌挾寒風,照董海川小腹「關元穴」一展,董海川刷地退開。兩個人互相盯了一眼,登時又湊到一處。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