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蒐秘
八、我也為所謂香妃再說幾句話

倘謂爭辨的焦點是郎世寧所作,伍彌泰題詩的那幅「木蘭獲鹿圖」,說伍彌泰的詩「可能是蒙文,或滿文,予以漢譯」;以及「乾隆蒐藏的那些郎世寧所繪的畫像,除了大小印章外,多半在裝裱時,在畫後都有大臣在後面題詩。並且例有漢、滿、蒙、回、藏等五種不同文體的文字。」直可謂奇談之尤,根本就不必作甚麼辨解了,不過我還是想告訴姜先生,我們的「故宮文物」月刊,連載過一篇韓和_圖_書北新先生所作「郎世寧繪畫繫年」的文章,凡是郎世寧存在清宮的作品,每一幅都有詳細的紀錄,你不妨檢查一下,你所說的,郎世寧為香妃所作的十一幅畫像,在不在內?韓先生是何說法?
一九九〇年十一月
大約三十年前,我作了一個考據,請胡適之先生看;適之先生以微帶呵責的語氣說:「這種www.hetubook.com.com考據做不得的。」我明白他的意思,「大膽的假設」必須有一個「有可能」的前提,如果根本無此可能,先存成見於胸中,則「求證」必不能「小心」,經不起駁斥,豈非枉拋心力,自討苦吃?
雖然姜先生引了好些例證來支持他的說法,但稽諸可靠的記載,則殊不然,如說有一「阿洪」,向梁寒操先生出示「香妃姓氏世系考錄」,但乾隆年間戍守新疆的旗人七十三,和_圖_書著「回疆風土記」(中華版古今遊記叢鈔卷四十二)則謂:「回子無姓氏宗譜」。至於「香妃墓」及「香娘娘廟」,同時及稍後之人,如七十五著「新疆紀略」;洪亮吉著「伊黎日記」;倭仁著「莎車行紀」;林則徐著「荷戈紀程」,描寫風土極詳,而皆無一字涉及。請問讀者,你是相信年代久遠、記述傳說的梁寒操的話呢?還是求證於名士、名臣的洪亮吉、倭仁、林則徐的親身經驗?
現在我又多明白了和圖書適之先生的一層意思,像這種無中生有的考據,往往會發生誤導讀者認不清歷史人物及真相的後遺症。乾隆一代英主,極重威儀及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他常譴責科舉出身而行止卑汙的臣工:「此豈讀書人之所應為?」若謂承平之世能殺其夫(霍集占);奪其妻(所謂「香妃」),此不但不是讀書人之所應為,而且何以服藩屬之心,而能令其帖然效順?果然如此,以後幾次甘回、陝回作亂,天山南北路及青海的藩部早m.hetubook.com.com就起而響應了,乾隆又有何英主令名之足稱?
姜龍昭先生還要「為香妃說句話」,越說越奇,也越說越荒謬,只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些甚麼?譬如,既肯定「香妃」為「霍集占小王爺之妃」,乾隆囑兆惠「生致之」,而後文又說「香妃之兄圖的和加」,「曾護妹入京」,豈非又是個自己打自己嘴巴的矛盾?
最後要作個聲明,關於「香妃」的問題,在我來說,辨之已明,不必再談;姜先生如仍有話說,我不想再奉陪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