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關中之亂
第五零一章 二張會馬城

張遼想到陷陣營最終的悲慘結局,不由嘆息說道:「訓練陷陣營的代價太高了,跟養蠱差不多,是用上萬士兵的生命練出來的。只是就算如此,也逃脫不了覆滅的命運。在絕對強大的力量面前,任何小股精銳部隊都無法發揮作用,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無數的普通士兵。」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慕容平負責從驍騎衛士兵當中挑選一批種子,而張遼則跟在張郃的身後沒日沒夜地操練。按照劉和的設想,新組建的越騎衛兵源主要分為三部分,部隊的主體是并州本地的漢家子弟,另外再從內附的南匈奴人和河西羌人當中各自挑選數千青壯加入。
張遼抵達馬城后,張郃首先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居然是驃騎大將軍劉和。
張郃對於面前這位比自己小了十幾歲的本家表現出來的態度很滿意,想要弄清楚驍騎衛天下第一的訣竅,不掉幾層皮,怎麼可能?張郃聽說過張遼的戰績,也知道他出身於并州騎兵,但若是張遼不能放下昔日那些榮譽和戰績的話,又怎能帶出一支全新的并州騎兵呢?
張郃頷首,露出讚許的笑容。「文遠說的非常好,算是看到了根子上面。這個問題我也是最近兩年才徹底悟透徹的。按照大將軍的說法,真正的天下強軍,必定是有信仰、有文化和會訓練的部隊。沒有信仰的軍隊,不知道為什麼作戰,也不知道為誰作戰www.hetubook.com.com,遲早都會敗亡。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指望一群連『仁義禮智信』怎麼寫都不會的士兵去做到『仁義禮智信』,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願望。會訓練的部隊,不會過度壓榨士兵的生命,更不會做那些毫無意義的事情,這就可以讓部隊保持旺盛的戰鬥力。當然了,對於一些特殊的士兵,訓練時要採取超常規的辦法,苦練也是必不可少。就像高順將軍當初統領的陷陣營,據說這裏面的士兵每個人都能做到以一當十,十分厲害。」
張遼為什麼要去馬城?因為驍騎衛的軍部便設在馬城,他要過去向張郃求教,把驍騎衛積累的經驗都學過來,這樣就能保證從一開始越騎衛的建軍思路就跟驍騎衛在同一個層次,以後追趕起來也就不會太過吃力。
劉和對張遼寄予厚望,他親自給張郃寫信,暗示張郃毫不保留地教張遼,不要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情會發生。張郃收到劉和的這封信時,不僅沒有半分不痛快,反而意識到自己可能要繼趙雲之後,成為劉和麾下第二個獨當一面的統軍都督。既然趙雲在南面獨當一面,那麼很顯然以後劉和會留張郃在北方獨當一面,又或者讓張郃率軍進攻一個方向。張郃現在教會了張遼,日後說不定張遼就會歸在他這一路,所以張郃只盼張遼能從自己這裏多學去一些本事。
劉和對和-圖-書高順、侯成和張遼三人的任命,有所側重。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張遼這次恐怕是要一飛衝天,而高順的位置也不錯,居然成為空懸已久的訓練司負責人,還兼領著近衛營統領的職位。
在座的都是從軍多年的老行伍,酒桌上談論的話題三句話不離本行,有人回憶當年千里奔襲直搗受降城的往事,有人緬懷跟隨大將軍激戰長安時的情景,張遼的身份特殊,便只顧與人斗酒,也不多言。
侯成也不是那種野心太大的人,他雖然羡慕張遼,但也就此為止,只要能有一份體面的差事,然後隔三差五地從大將軍府中搞一兩壇薊城特釀大飽口福,侯成覺得這日子也算快活。
高順當日可以率領陷陣營八百死士面對李傕麾下千軍萬馬死戰不退,張遼可以率孤軍出城將被圍的宋憲和魏續營救出來,後來又在驪山腳下與李傕激戰,兩人都是憑著真本事才得到劉和的青睞。反觀侯成則有些不怎麼突出,當初在長安城外還被張綉殺得大敗,只能逃回長安。
張遼回答說:「將軍方才提到的這幾條確實存在,而且毫無誇大,但吾以為這卻不是驍騎衛與眾不同的地方。只要是善於帶兵的將軍,軍紀肯定嚴明,我敢說幽州其他各軍的軍紀未必就比驍騎衛差。精良的裝備確實是取勝的重要條件,甚至可以幫助大軍輕鬆取勝,但這絕對不是一支強軍的立軍之本。就算現在給西和-圖-書涼騎兵配備與驍騎衛同樣的裝備,甚至是更好的裝備,我敢斷言獲勝的還是驍騎衛。至於先進的戰術,在我看來,戰術沒有先進落後之分,只有成功的戰術和失敗的戰術之分。戰場形勢瞬息即變,所謂先進的戰術未必就適應具體的每一場戰鬥,而再好的戰術,也必須要領會意圖的將軍和士兵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劉和在底層當兵鍛煉結束,便在馬城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大練兵活動,正是這場大練兵掀開了幽州軍隊改革的大幕,也把幽州軍隊帶上了強軍之路。
劉和對於張遼的想法完全贊成,他也不希望張遼全憑一腔激|情做事,一上來就急急忙忙地把隊伍拉起來,然後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四處亂撞,在吃了很多的虧之後才明白究竟該如何做。磨刀不誤砍柴工,現成的老師就在馬城,張遼如果還不知道好好利用,那他就不是歷史上那個威震逍遙津的張文遠了。
五根手指伸出來有長短,劉和不可能對三人一視同仁,有能力的便得重用,能力一般的,也只能得個普通職位。
張郃講的便是劉和當年在馬城下底層當兵的事情,雖然劉和那次的當兵鍛煉時間並不長,中間還不連續給自己升了兩次職務,但隨後發生的事情卻是直接改變了當時幽州軍隊的命運,甚至直到現在也沒有人可以超越。
張遼思索片刻,鄭重回答:「以吾所見,驍騎衛成為天下強軍絕非偶然,而是和*圖*書佔住了三條。第一條,上至將軍,下到士兵,他們都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第二條,驍騎衛中將士幾乎人人識字,就連那些烏桓士兵和鮮卑士兵都會寫簡體的漢字,這在別的軍隊中簡直是無法想象的;第三條,驍騎衛的訓練方法獨特,既不是那種不顧惜士兵生命的蠻練,也不是走過場的假練,而是一切以實戰需要出發的巧練。」
張郃有意考校張遼,出聲問道:「文遠,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你能發現驍騎衛成為天下第一強軍的訣竅么?」
時間轉眼就到除夕,這天按慣例不用出操和訓練,除了輪值的將士,其他人都可以原地休整,到了晚上還會有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等著大家。張郃讓人備下豐盛的酒菜,然後派了傳令兵去將張遼和慕容平請來,加上驍騎衛幾名副將,大家一桌坐了,吃年夜飯。
「文遠既然已經將我驍騎衛的精髓學到了,開年之後便去并州北邊招募士兵吧,你本就是雁門那邊人,相信可以得到并州子弟的支持。我這邊會盡量提供幫助,無論要人還是要馬,只要我能拿得出來,都不會空了你的手。」
張郃肯定不是為了拍劉和的馬屁才給張遼講這個故事,因為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根本不需要這麼做。張遼聽完張郃的故事之後,只撂下了一句話。「張將軍,文遠從今日起便搬進驍騎衛重騎營與普通士兵同住,還請將軍賜教!」
張郃與張遼的一番m.hetubook.com.com談話就此結束,後來被收錄在了講武堂的教案之中,成為無數年輕軍官學習思考的典範。
驍騎衛軍中的士兵便是由幽州漢軍子弟為主,然後以烏桓騎兵和內附的鮮卑人為輔,這樣的部隊構成既保證了忠誠度,也保證了戰鬥力,而且也為民族融合起到了示範作用。
稍微有些失落的恐怕只有侯成,他在呂布帳前時地位可比張遼要高,現在只混了一個訓練各軍斥候的差事。
張郃不置可否,反問張遼:「難道你不覺得驍騎衛的軍紀十分嚴明,裝備十分精良,戰術十分先進?難道這些就不是吾軍成為天下第一強軍的訣竅?」
「將軍提攜教導之恩,文遠沒齒不忘,日後若是有用得上越騎衛的地方,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慕容平作為當年馬城訓練團弓弩營的教官,在驍騎衛當中還是很有威望的,因為當時只有表現最好的弓弩手才有機會被挑選進入騎兵營接受趙雲的訓練。只是慕容平好說歹說,那些昔日的學兵,如今的中層軍官都不願意離開驍騎衛,因為他們擔心兩年之內沒有仗打。慕容平被逼的沒有辦法,只好給這些昔日的屬下攤派任務,讓他們推薦一些有潛力的底層什長和伍長出來,作為越騎衛的骨幹。
近衛營有了高順,劉和便將慕容平放了出去,讓他作為張遼的副手,協助張遼創建越騎衛。張遼得了任命,幹勁十足,都顧不得在鄴城過年,帶著慕容平就往馬城直奔而去。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