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關中之亂
第五零二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

張遼本是聶壹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散居在馬邑一帶。那麼,張遼的家族為什麼要避怨呢?此事卻要從漢武帝時期的「馬邑之謀」說起。張遼的祖上聶壹,是漢武帝時期的豪商,也是當時有名額馬邑之謀的重要參与者。
張遼一行從馬城出發,首先到了集寧都尉城,這裏地處大青山以西,雁門郡以北,距離張遼的老家馬邑四百多里路程,騎馬三四日間便可抵達。
張遼在集寧城內亮明了身份,然後將兩百屬下分派到各個屯堡和流民安置點,讓他們去尋找那些當初在鮮卑人南下時家破人亡的并州鄉黨,並打出了血債血償的旗號。
計劃本來順利進行,豈料單于在行軍之際,發現城野之間只見牲畜,不見一人,於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個兵堡,俘虜了一名尉史。這個尉史交待了早已有三十多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真相,識破陰謀的單于大驚退軍,漢軍設伏全無用武之地。王恢判斷形勢后,認為已經錯過了襲擊匈奴軍輜重的最佳時機,於是決定收兵回師,「馬邑之謀」遂以失敗告終。
跟在張遼身後的兩百騎,是副將慕容平從驍騎衛中為越騎衛挑選出來的軍官種子,雖然只有兩百人,卻也軍容嚴重,殺氣騰騰,讓道路兩旁的行人不敢直視。
因為馬邑之謀被匈奴人識破,聶壹和他的族人自然為匈奴人所怨恨,為了避免匈奴人的報復,聶https://m•hetubook•com•com壹的後人便改姓為張,繼續在馬邑一帶生活。
那麼,問題又來了。張遼既然不是呂布的部曲,也就用不著委屈自己隨呂娘蓉一起陪嫁到鄴城,要知道只有家將才能像貨物嫁妝一樣被人送來送去,而張遼的身份完全可以離開呂布,自尋新的東家。
張遼把驍騎衛選拔騎兵的標準降低一檔,從這些并州同鄉當中挑選出三千健壯士兵,其餘不符合條件的人也沒有放走,而是讓他們充當輔兵。
有了這三千并州子弟打底,張遼不再急著擴招,而是選定了雲中郡的武泉作為駐地,然後帶著這些新兵前去訓練。武泉的北面就是以往鮮卑人控制和活動的區域,張遼在這裏練兵,既能得到集寧都尉城的支援,又可以讓士兵們天天看到被鮮卑人劫掠焚毀的家園,對於激勵士氣有著明顯的作用。
河東呂布聽說張遼在并州北方風生水起,心中各種羡慕嫉妒恨,可惜他跟張遼之間如今還隔著一個麹義,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鄴城,希望劉和的五根指頭縫裡能漏下來一星半點,也讓他在河東的日子好過一些。
慕容平受張遼所託,返回馬城向張郃申請戰馬和騎兵所用的各種裝備,張郃出手大方,一下子就撥給慕容平五千匹戰馬,還有各種兵器甲胄和後勤物資無數。
當年軻比能率八萬大軍南下攻打幽州時,受到禍害最深的卻hetubook.com.com不是幽州,而是并州。袁紹為了將鮮卑人這股禍水向東引到幽州,故意採取綏靖政策,讓當時的北路都督逢紀棄守北方五郡,將朔方、五原、雲中、定襄和雁門讓與軻比能。
鮮卑人不費一兵一卒佔了并州北方之後,便大肆劫掠,又把許多漢人抓回去做奴隸,後來還驅使漢人百姓充當人肉擋箭牌攻打馬城。經過鮮卑人這麼一番禍害,并州北方五郡徹底傷了元氣,劉和於心不忍,便讓當時的驍騎衛主將趙雲率軍在并州北部收攏殘存下來的并州百姓,然後集中到大青山附近,後來又新建一城,便是現在的集寧都尉城。
杜畿對於張遼的到來表示了歡迎,他現在正在為如何安置這數十萬流民而犯愁,張遼如果能把流民當中那些不安分的青壯全都招進越騎衛之中,倒也能讓他省心不少。今後越騎衛的防區肯定是在并州北方,杜畿此時幫助了張遼,以後張遼肯定會反過來幫助集寧都尉城,這便是雙贏的好事。
張遼在大年初五這天離開了馬城,走的時候身邊只有兩百騎,此時除了張郃之外,誰也不會想到日後等他再回馬城時,卻成了名動天下的人物,身後跟著數萬鐵騎。
這些聚集在集寧附近的并州百姓,說起來哪家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血淚記憶,他們北方的胡人恨之入骨,如今聽說大將軍要組建一支由并州男兒為主的大軍,於是紛紛來頭張https://m.hetubook.com.com遼,幾日時間竟然就有了數千人。
從張遼的出身來看,其實他與呂布的關係並非像侯成、宋憲那些人,當初他在丁原手下時職務是從事,而呂布是主簿,兩人其實屬於同僚,而非上下級。等到丁原死後,董卓把持兵權時,呂布和張遼依然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同為董卓的屬下,只不過呂布的地位比張遼要高一些。董卓死後,張遼作為并州人,不可能跑去投奔李傕和郭汜,只能跟隨了老鄉呂布,但在呂布陣營內的地位卻並不高。
雁門馬邑一帶的豪商聶壹出於對匈奴的熟悉和對西漢王朝邊患不息的焦慮,透過王恢向武帝建議,和親之後漢朝已經取信於匈奴,只要誘之以利,必定能將之擊潰。於是聶壹奉命以自身作餌,親到匈奴陣營,向當時的軍臣單于詐降,更稱自己能斬殺馬邑縣令,迫使馬邑舉城投降,然後可盡得該城財物。單于信其言,又貪其利,便立刻策劃起兵。聶壹回漢后,以一名罪犯的首級訛稱為馬邑長吏之頭,以示時機已至,引誘匈奴軍深入重地。
張遼之所以願意被呂布當成陪嫁送給劉和,卻是因為他在暗中默默關注著大漢的形勢,而劉和毫無疑問就是他心目可以投靠的明主。既然明知道是自己要被送到鄴城,從今歸於劉和帳下,張遼也就犯不著為了一時痛快而背上與呂布分道揚鑣的壞名聲。如果呂布是把他送于袁紹或者別人,張和*圖*書遼肯定不會這麼爽快的同意,甚至在半路上藉機離開都有可能。
對於張遼的這些舊事,劉和早就讓人打探清楚,正因為劉和知道張遼跟呂布只是合伙人的關係,所以他才放心讓張遼自創一軍,並且給了張遼許多便宜行事的權力。在劉和看來,張遼今後跟呂布絕對不會再有半分糾纏,呂布若想憑著昔日的上司身份影響張遼,只會自取其辱。
兩百騎兵雖少,卻也要看跟誰相比。據說當初侯成有馬十五匹,被后槽人盜了去,準備獻給劉備。侯成察覺此時后,追殺了后槽人,並將馬奪回。為了此事,諸將還與侯成作賀,侯成為了招待大家,便冒著呂布的禁酒令在家中私自釀酒五、六斛,差點被呂布砍了頭。丟了五十匹馬找回來都要進行慶賀,兩百百戰精騎豈不是要大宴賓客三日?
現在的集寧都尉城,實際上管理著小半個并州的事務。雁門郡的北部、定襄郡、雲中郡和五原郡的東部,現在都實際歸屬於杜畿的管理。
張遼到了集寧城后,首先拜訪了集寧都尉杜畿。上次遼州初創的時候,劉和選調官員前往遼州,杜畿作為熱門人選,本有機會出任遼州治中從事,但他卻把機會讓給了韓珩。杜畿覺得集寧都尉雖然職位沒有一州治中高,但可以做的事情卻很多,加之韓珩很早之前就跟隨了劉和,資歷和人望也要更高一些,所以杜畿安心在大青山腳下屯田戍邊,安置流民,做出了耀眼的成績。
www.hetubook.com.com正因為張遼與呂布的關係屬於合伙人性質,而非家主與部曲之間的依附關係,所以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賜死時,高順一聲不吭,而張遼卻願意投效曹操。不是張遼的忠誠度低,而是因為他沒有義務死忠於呂布。
張遼年少時便聞名鄉里,被舉為雁門郡吏員,後來并州刺史丁原見張遼武力過人,便召其張遼為從事,命他帶兵往前往洛陽。張遼到了洛陽之後,大將軍何進又派遣張遼前往河北募兵,共得千餘人。可是當張遼募兵還未返回洛陽時,京城中的何進已因剿宦失敗而死,丁原也被呂布所殺,因此張遼招募回來的士兵盡歸董卓所有。董卓死後,張遼統兵歸屬於呂布,擔任了騎都尉。
據《史記》的記載,漢武帝時匈奴請求與漢朝和親結盟,當時漢廷大臣為此爭持不下,韓安國等人支持和親,王恢卻認為應該絕其所求,以兵擊之。結果韓安國一方得到較多朝臣支持,於是武帝決定與匈奴和親。
張遼前來集寧都尉城,便是要在這裏招募士兵。去年并州大旱,加之又發現了瘟疫,并州南部各郡受災的百姓都紛紛逃難,要麼順著壺關向冀州跑,要麼往北面集寧都尉城控制的地方跑,因此這裏現在聚集著數十萬的流民,只要張遼招兵的方法妥當,不愁招不到好兵。
張遼有了士兵和戰馬,雄心勃發,將廣袤的并州北方當成了最好的訓練場,每日帶著士兵在草原上衝殺呼號,騎射賓士,說不出的恣肆暢快。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