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

畢竟,此刻王猛所部大軍已經控制了扶余王城的內內外外,就連扶余王宮的大門前,都駐紮了一支晉軍兵馬。
扶余王聞言,連忙站起身來,並帶著眾臣子迎了上去。
大量的軍隊盤踞在扶余王城周邊,每日消耗糧草巨大,但晉軍後方在源源不斷的將糧草運輸過來,扶余王也負責籌集了一部分,另外,三韓、沃沮和高句麗都籌集了部分糧草押往扶余王城方向,所以,大軍的糧草供給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王猛笑了笑,輕聲道:「本將聽說大王與濊貊王、還有挹婁王關係很密切,並曾聯兵增援燕國,想來交情應該是不錯了。」
扶余王蹙眉道:「本王當然知道讓濊貊王和挹婁王歸附大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此刻除了全力以赴的勸說他們,本王還有其它的選擇嗎?」
在扶余王城方向,王猛從親兵的口中得知慕容恪答應投降大晉,心頭大為高興,並立即讓麾下的人馬做好受降的準備,待慕容恪的兵馬一到,便正式接受慕容恪的投降。
「晉軍已經控制王城,若是王猛強行在扶余推行州郡化。我等又如何能夠阻止他呢?」一名臣子無奈的說道。
扶余王聞言,心頭一顫,定了定神,連忙說道:「將軍說笑了。小王能有什麼密謀,不過是與眾臣子商議如何籌集糧草,以支援將軍罷了。」
眾燕軍將領見慕容俊的意思也是讓燕軍投降大晉,便全都釋然了,他們此刻人困馬乏缺少糧草,已經對戰勝晉軍不抱有任何幻想了,十余萬燕軍最佳的出路便是向大晉投降。
隨後,慕容恪率領麾下的近十萬燕軍兵馬,拔營向扶余王城方向行去,準備正式向王猛投降。
王猛點了點頭,輕聲道:「沒錯,本將就是這個意思,不知大王覺得是否可行。」
王猛略微思索了片刻,正色道:「濊貊與挹婁都是北方小國,且與扶余關係密切,如今,扶hetubook.com.com余已經歸附大晉,若讓扶余王勸說濊貊王和挹婁王,說不定可以兵不血刃的讓他們歸附大晉,如此,就省卻我們繼續向北進軍了。」
「我等愚鈍,求將軍賜教。」韓勇謙遜的問道。
「大王。濊貊王與挹婁王皆是桀驁不馴之輩,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歸附大晉,只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一名臣子蹙眉說道。
王猛全然不在意他們心頭的不舒服,看向扶余王,正色道:「本將今日前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大王幫忙的,不知大王可願意。」
在扶余王城休整的這些日子里,王猛與麾下的部將,經常在一起討論北方的局勢,尤其是韓勇,最喜歡與王猛談論當下的局勢,並每次都有收穫,對王猛也更加的佩服,甚至要拜王猛為師,但卻被王猛拒絕了。
「將軍的意思是讓小王勸說濊貊王和挹婁王歸順大晉嗎?」扶余王正色說道。
「不知將軍要小王幹什麼?」扶余王忐忑的問道,身旁的眾扶余臣子,也全都伸長了耳朵,想要知道王猛有什麼事情需要扶余王幫忙。
而在裁撤之後。燕國的近十萬大軍僅存有五萬,但這五萬燕軍卻是精銳之師,戰力絲毫不弱於晉軍,由慕容恪負責統領。
「將軍高明,末將還是欠考慮了。」韓勇豪爽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看法。
「將軍,慕容恪麾下的近十萬兵馬是燕國最後的力量了,慕容恪投降大晉,燕國便徹底的被解決了,下一步我們是否繼續向濊貊和挹婁行軍。」一名部將看向王猛,正色問道。
眾扶余臣子聞言,皆無奈的低下了頭,顯然,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扶余王麾下僅有的三四萬兵馬完全無法匹敵晉軍精銳,為此。只得按照王猛的意圖辦事,就算日後王猛在扶余推行州郡化,他也是毫無辦法,因為,大晉的實力太強大了,他只要反抗,就必然hetubook.com.com會落得橫死的下場,若是一直順從大晉,說不定還可以做一名快樂的逍遙王。
「大王,若是扶余變成晉國的一個州。那我扶余豈不是亡國了。」一名臣子蹙眉說道。
而王猛之所以不立即向北用兵,而是讓扶余王勸降濊貊和挹婁,一是大軍勞師遠征,打到扶余已經非常辛苦了,若是繼續向北用兵,對糧草的消耗還會加大,而且,還會造成士兵進一步的疲憊和傷亡,若是可以讓濊貊和挹婁主動歸降,就省了很多事兒了,另外,就算扶余王不能成功勸說濊貊王和挹婁王歸附,大軍仍舊需要繼續北進,則也算是先禮後兵了,對大晉的聲望非常有利。
改編好燕軍之後,王猛便開始安頓各支部隊,讓他們在扶余王城周邊駐紮下來,並嚴令他們不許擾民,否則軍法處置。
「哈哈!王將軍來了,快裏面請。」扶余王客氣的邀請道。
「大王,王將軍來了。」一名臣子看見王猛走了過來,輕聲提醒道。
在慕容恪的近十萬兵馬抵達扶余王城之後,王猛正式受降了他們,並對這批燕軍進行了重新的整編,將年齡過大和過小的燕軍將士全部裁撤,並將他們和十余萬燕國百姓一起安頓在王城周邊的村落,讓他們和扶余百姓共同生活。
見扶余王開口拒絕,王猛有些不悅,並正色說道:「濊貊與挹婁曾率軍增援燕國,並與我大晉為敵,若其選擇歸順大晉便可以平安無事,只需年年納貢即可,若其不肯歸順,則我大晉雄師將揮師北上,將濊貊與挹婁滅國,並在北部建立州郡,如此,則可以永久的佔有北方的土地,不過,既然北面建立州郡,扶餘國夾在大晉州郡之間就顯得非常礙眼了,到時候只怕也要改為州郡,而大王將被任命為大晉刺史,成為大晉的官員。」
扶余王與麾下的臣子聞言,卻全度不高興了,他們辛辛苦苦的為晉和_圖_書軍籌集一些糧草。以作為對晉軍救援王城的回報,不料王猛卻要將他們籌集的糧草送給投降的燕軍,這讓他們非常的不舒服。
「大王,王猛這是在威脅我們,我們扶餘人絕對不能答應。」一名臣子很是憤慨的說道。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你的想法也是沒錯的,這是我大晉最終的目標,但需要一步步的實施,絕對不能採取雷霆手段,要在不知不覺間,逐步將北方諸國改成州郡,你的錯誤只是太急躁了一些,不明白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
王猛自然看出了扶余王表情的緊張,不過,他絲毫不太在意,因為此刻他麾下的兵馬已經控制了扶余王城,所以,他並不害怕扶余王耍什麼小陰謀,因為不論什麼樣的陰謀,都無法對他構成威脅。
扶余王聞言渾身一震,並立馬就明白了王猛的意圖,身旁的眾扶余臣子,也隱約的感覺到了王猛的想法。
「將軍英明,這件事讓扶余王負責是最合適不過的,相信扶余王一定不會拒絕。」部將點頭說道。
「是嗎?那真是太好了。有大王支援糧草,本將就不用為近十萬燕軍降兵的糧草問題而發愁了。」王猛高興的說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末將今日又長見識了,哈哈!」韓勇興奮的笑了起來。
「將軍息怒,小王願竭盡全力的勸說濊貊王和挹婁王,讓他們歸附大晉。」扶余王終於表示要幫忙了。
王猛笑了笑,大步向扶余王所在的王宮行去,並不用通報就走了進去。
「將軍有所不知,小王與濊貊王和挹婁王交情並不深,只是作為鄰國,互相有些聯繫罷了,讓小王前去勸說他們歸順,只怕他們未必願意,如此,豈不壞了將軍的大事。」扶余王顯然不太情願接受這樣的任務,因為他覺得成功的機會不大,尤其是挹婁地處極北之地,山高皇帝遠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如何能夠一句話讓他和-圖-書們歸附大晉呢?
王猛笑了笑,看向韓勇與眾部將,正色道:「你們應該都知道,本將從遼東乘船前往三韓的時候,僅有三千精銳兵馬,但卻連續征服三韓、沃沮和高句麗,而這三方勢力最弱的也有數萬雄兵,加在一起更是近二十萬,本將區區三千精銳,如何能打得過這麼多的敵軍兵馬,但本將卻成功的收服了他們,你們是覺得這都是本將麾下三千精銳的功勞嗎?」
此刻,扶余王正與幾名心腹臣子商議當前的局勢,眼下,扶余主力已經被燕軍消滅,城內有戰鬥力的兵馬僅有三四萬而已,而晉軍王猛所部足有十八萬大軍駐守在王城內外,這讓扶余君臣感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晉軍主力駐紮在這裏,就意味著在扶余王城。是晉軍主將說了算,而不是他扶余王說了算,畢竟,誰有實力誰才有話語權。
王猛咧嘴一笑,正色道:「好,本將相信大王一定可以成功的勸說扶余王和挹婁王,讓他們誠心歸附我大晉,告辭。」說完大步離開扶余王宮。
在王猛走後,扶余王與麾下的眾臣子皆是面面相覷,他們皆被王猛的州郡化思路嚇壞了,併產生了深深的擔憂。
扶余王思慮良久,終於分別給濊貊王和挹婁王各寫了一封信。並派遣兩名最得力的臣子,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二國,將親筆信交給濊貊王和挹婁王,並負責在他們面前訴說晉軍的厲害。讓濊貊王和挹婁王不敢違逆大晉的招降而主動歸附。
「是啊!將軍,扶余等國現在歸附大晉,並不能肯定他們日後不會反叛,讓他們的大軍存在,對大晉總是一種威脅。」一名晉軍將領,跟著說道。
王猛認可的點了點頭,正色道:「不錯,本將正是恩威並施,才輕鬆的收服了三韓、沃沮和高句麗,若是本將一開始就斬盡殺絕,則三千大軍寸步難行,本將也極有可能力戰而亡啊!」
「將軍,雖然我們已經讓眾和圖書小國歸附大晉,但他們的國王仍在,軍隊也仍舊存在,若是有一日,他們突然反叛大晉,我軍豈不要繼續派軍征討,如此,我軍現在所做的事情豈不是白費了。」韓勇看向王猛,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一聽王猛有將扶余改造成大晉州郡的企圖,扶余王立馬就緊張了起來,他作為扶余王可以有很多特權,是威震一方的一國之君,若是將扶余改為州郡,則他就僅僅是大晉的一名官員而已,威望將大大降低,同時,隨時有被罷免的可能,而且國王可以世襲,而大晉的刺史卻不能,所以,扶余王內心是極為反對將扶余州郡化,只是他現在實力不濟,不敢表現出過分的憤慨罷了。
王猛笑了笑,開口道:「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不過,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來,不能一下跨兩步,否則會把腿劈傷的,這個道理,你們似乎不太明白啊!」
王猛笑了笑,輕聲道:「大王與眾臣子在此密謀何事呢?」
扶余王嘆了口氣,正色道:「現在王猛還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只要本王說服濊貊王和挹婁王歸附大晉,王猛在短時間內就不會隨意推行州郡化,我扶余就不會亡國。」
而且。王猛已經開始招降燕軍,若是燕軍順利投降,則近十萬燕軍也會在王城周圍駐紮下來,這樣一來,他這個扶余王還算的了什麼。扶余王國的地位何在。
韓勇蹙了蹙眉,正色道:「末將有些明白了,是將軍恩威並施,在打敗三韓兵馬之後,並沒有將三韓王殺死,而是用優厚的條件招降了他們,從而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跟隨將軍,並一同攻打沃沮,而在攻下沃沮之後,將軍又故技重施,對沃沮王大加籠絡,進而白白得到了沃沮的三萬大軍,並一同向高句麗發起進攻,若非如此,僅憑將軍麾下的三千精銳,未必是高句麗大將軍高尚麾下兩萬五千大軍的對手,如此也就不能擊敗高尚,並進而攻佔丸都城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