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蓄勢待發
第18章 一起夜遊東京城

「哦,沒事咱們繼續啊!」趙匡美繼續拉著趙德昭前行了。
樹影婆娑,月兒妖嬈。
只見表演者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絲樂。
告別了兩女之後,趙德昭笑了笑,隨即把手帕揣進懷裡,一行人開始去河邊放花燈了。
今夜的風是柔和的,沒有冬天那般寒冷肅殺,老百姓的心情亦是興高采烈的。
對於趙德昭來說只是來這裏湊個熱鬧的,作為一個現代人恐怕終生無從知道古代是一個什麼樣子,古代的城市街道上會發生什麼,古代人的生活又是怎樣的情形,古人的吃喝玩樂等一切的一切,但是趙德昭無疑是最幸運的一個穿越客,他不僅重生來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世界里,比其他人多出一千多年的知識和見解,還穿越成「唐宗宋祖」的兒子,呵呵,那是多麼的幸運啊!
大概過了幾刻鐘頭,五個人都放完了燈,趙德昭五人繼續穿越在茫茫的人海之中。雖然此時還是五代十國時期,或許是大周國初立,郭威還是勵精圖治的一個皇帝,在他的統治之下,大https://www.hetubook.com.com周國欣欣向榮,國內的環境還是相當的穩定的,但東京城的商業那是顯示出繁華的跡象啊!
人,全是人,趙德昭四人選擇一個最佳的觀賞位置佇立著,靜靜地等待著。一個個緊張的臉色,緊閉著呼吸,急迫的舉止,好似都在迫切等待著什麼。
那些光點由遠及近,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看樣子正急速向鰲山這邊衝來,頗有些「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感覺。
看完了上元節的龍燈比賽,趙德昭他們然後一幫人開始沿著御街欣賞兩側的花燈。
就在那一刻,忽然只聽完御河遠處傳來一陣沉悶的鼓聲,就像開幕會上的宣告著開始的號子聲,緊接著遠處的御河上忽然亮起點點的燈光,雖然晚上的視野不是很清楚,但是還是能夠猜測到有划船的漢子,然後隨著一聲嘹亮的號子聲,倏忽之間遠處的那些燈光竟然開始移動起來。
所謂的龍燈,其實就是一條條狹長的小般,船頭和船尾分別被粘成龍頭和龍尾和-圖-書的燈籠。
拿著事先買好的花燈,趙德昭閉上雙眼,雙手合十,虔誠地默念道,隨後把花燈放到了汴河之中,而趙匡美這貨卻早已經把河燈給放了。
「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這跟詩中所描繪的一個樣啊。
節日的煙火在高空之中一個接一個地奏響了,它們釋放出自己美麗的身姿,留給人們美好的憧憬。
趙德昭撇過頭去,盡量不要讓淚水模糊了視線,也不希望被別人看見,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承受著眼前這一切。
說起木偶戲,木偶戲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街上男男女女的很多,此時此刻正往一個方向趕去,這方向不是往燈會那個方向走去的嗎。於是乎趙德昭提議大伙兒一起去折回白天去的那個地方一起去欣賞燈會。
「昭兒,你怎麼了?」眼尖的趙匡美還是看到了。
剛開始趙德昭還搞不清楚遠處的燈光是什麼,不過隨著一陣陣整齊劃一的號子聲,和-圖-書遠處的燈光也越來越近,原來燈光是一條條水上的龍燈。
無奈趙匡美和趙德昭個子不高,看不到,只得由下人抱著圍觀。
「沒什麼,讓沙子吹眼睛里去了。」
此戲演繹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楊玉環為衛護自己與李隆基穩定的關係,她妒忌、偵審、吵鬧、百般邀寵;而作為天子的唐明皇則是「弛了朝綱,佔了情場」。朝綱廢弛,又引起了野心家安祿山的叛亂和軍民的怨恨……馬嵬坡下貴妃死。
「快,那邊有傀儡戲……」
天下之中,恐怕就屬趙德昭最風流了。
趙匡美對自己的侄兒笑了笑,說道:「這個你有所不知,這是賽龍燈比賽,跟那個還是有區別的。」
花燈再美,也只是一盞燈。
大街的另一邊,此時正圍滿了看客,被擠得水泄不通。
《夢粱錄》中記載到:「凡傀儡,敷演煙粉、靈怪、鐵騎、公案、史書歷代君臣將相故事話本,或講史,或作雜劇,或如崖詞。如懸線傀儡者,起於陳平六奇解圍故事也,今有金線盧大夫、陳中喜等,弄得如真無二,和-圖-書兼之走線者尤佳。更有杖頭傀儡,最是劉小僕射家數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賽寶哥、王吉、金時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戲,往來出入之勢,規模舞走,魚龍變化奪真,功藝如神。」
步行了約一里的路程,終於遠遠地望見了那些流光四溢的花燈。那高大的鰲山,高約數丈,方圓足足佔了半畝地,把寬闊的御河給堵嚴嚴實實,白天的時候就看見那些花燈擺在那個地方,晚上看去就如同一座發光的大山,煞是好看。
「傀儡戲,走,我們去瞧瞧!」說話的幾個人朝著大街那邊跑去。
兩側的街道上全都是觀看鰲山的人,甚至連周圍的房屋、樹和牆壁上都坐滿了人,一個個臉上都帶著興奮的笑容。
「原來這是賽龍燈比賽。」趙德昭漲了些見識。
寬闊的御河上,上百條龍燈船爭先恐後,粗壯的手臂上肌肉糾結,閃著油亮的色彩,看起來很有一種陽剛之美,惹得兩岸的人都是拚命歡呼叫喊。
看了東京街頭的傀儡戲,此時時辰差不多到了戌時,幸好這不是唐朝,不禁止夜市,m.hetubook.com.com趙德昭、趙匡美他們一行人逛了很長的時間,五人也是肚子覺得餓了。
沿著這條商業大道往前走去,這個世界人總是很多的,路上走的全是人,全衝過節的熱鬧扎堆而去。
「四郎,少郎君慢點……」
汴河之水微微地漾起,帶走了趙德昭的思念之情也寄託著他對未來的憧憬。唉,也不知道一千多年後的那個世界里,失去孩子的父母親是否生活地好,一想起這件事情,趙德昭的內心就不安和自責,為今之計只得入了這鄉忘了他鄉。
街道上不但人人都舉著燈,而且兩側的店鋪門前也都扎著花燈。店鋪越大,門前的花燈也就越氣派漂亮,雖然無法與鰲山相比,但也是別具一格,彩燈華麗奇巧,琳琅滿目,甚至連趙德昭都對這些各式各樣的花燈十分驚嘆,兩世為人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繁多的花燈。花燈上是一些「龍鳳呈祥」、「天女散花」、「八仙醉酒」、「飛虹滿園」、「桃園結義」等內容,造型生動。
趙德昭十分疑惑,於是問趙匡美;「為什麼上元節會划龍舟,不是端陽節才划龍舟的么?」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