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投筆從戎
第90章 初獻奇計

見兵不血刃連下兩座小城,雖然只是兩座小城,也是挺大的進步。金正雷禁不住心裏大喜,道:「看來這份勸降書的威力還是挺不小的,真可謂片言能抵數萬之師啊!」便立即當庭打賞了岑應黃金五十兩……
宋奇正要起身回答,忽有一個聲音笑著介面道:「元帥,勸降即是攻心之法。屬下覺得不如向敵城散發勸降書,讓敵方主動開城來降,如此才能兵不血刃進城。」宋奇循聲望去,原來說話的是坐於左側首席的主簿岑應,此人年紀在四旬上下,面貌可親,眼眸中精光若隱若現。
「啊?」金正雷聽聞游永將軍戰死沙場,立時雙眉緊鎖,眸色深沉,臉上又陰雲密布,長嘆了口氣,望著前方的山頭茫然若失……
次日,在平州刺史府舉行了一次緊急軍事會議,一張長長的桌案,兩旁環坐著數十位戰將。金正雷雙手撐在長案上,眼噙熱淚,徐徐掃視諸將的臉,聲音略顯嘶啞,一字一噎道:「打一個平州城就死傷這麼的將士,讓我痛心不已!各位將軍謀士們請想一想,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在攻城野戰時少死人?」
想到這裏,宋奇心裏大不自在,偷眼四顧,還好沒人注意到這些細枝末節。
聽了探子的彙報之後,金正雷的兩道劍眉擰成了一股打結的繩m.hetubook.com.com子,額頭中間擠出兩道深深的溝紋,憂心忡忡地想道:「一個小小的平州城都拿不下,還怎麼拿下陽州?」遂命大軍加速向前行軍,向平州城直撲而去……
兩天後,大軍開進了平州城。在這裏,金正雷給游永將軍及戰死的其他七千四百九十一名將士舉行了一個隆重的追悼儀式,並親自撰寫了一篇誄文,為死去的將士追功表德,祭奠時親自誦讀誄文,誦畢,金正雷痛哭流涕,泣不成聲,把三軍將士感動得熱淚盈眶。
對於凌雪充任中軍,大家無話可說,畢竟她是凌鶴來的女兒,可以說當今皇上能登皇位,如今元帥能坐帥位,都要歸功於凌鶴來的行刺成功,這一點眾人心知肚明。
金正雷的目光亦隨著眾人的目光,轉向坐在會議桌後排的宋奇和凌雪,問道:「凌中軍,宋參軍,不知你們對此次攻城有何高見?」
三路大軍接連攻下幾座小城后,會師于平州城下。平州城是大軍進入偽北陳的第一座大城。那平州城守將叫伯虎,是原東宮禁衛軍指揮正使,現在官拜平州刺史之職。此人勇猛善戰,有萬夫不擋之勇。
金正雷聽了,默默點頭,他心裏也知道,打仗哪能不死人?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那些將軍www.hetubook•com•com的功勞都是踩著累累白骨而成就的。他之所以這樣說,只是想讓屬下知道他有一顆愛兵如子的心。他見眾人並無良好建議,便搖頭嘆氣道:「本帥並沒有說不死人,只是想盡量少死人。不知眾將有何高見?」
金正雷聽了微微頷首,向宋奇問道:「攻心之法?不知具體如何攻心?」
果不出岑應所料,接下來那座小城的守將主動投降,再下一座小城守將雖不降,卻被手下的兵卒綁了來投降。
出征以來,宋奇任參軍,凌雪任中軍,每逢重要的軍事會議,他倆都列席參加。
身旁的凌雪起身說道:「我贊同宋參軍所講的攻心之法!畢竟北陳國的軍民本來就是我們大陳國的軍民,只要我們喻之於理,動之於情,我想北陳國的軍民一定會轉而支持我們的。」
金正雷的征北大軍開出長寧城不到十五天,三路大軍先後傳來捷報,已經拿下三關:左翼先鋒左甲將軍已經拿下土橋關!右翼先鋒游永將軍已經攻下雙水關!前部正先鋒金在道將軍已經佔領金牛關!
勸降書上寫道:「偽逆陳去山大逆不道,父死不葬,擅離禁宮,不孝之極。為一己之私,置天下百姓不顧,割裂大陳,妄自稱國,肇起兵端。我大陳國天下兵馬大元帥金正雷奉皇上https://m.hetubook.com.com之命,受天下黎明百姓之託,帥十萬王師討平叛賊。王師到處,開城則安,頑抗則危。降者免死,附逆者必誅。勿言言之不預也。」云云。
收到金元帥的「先勸降,後攻城」的指令之前,金在道和左甲又攻下了平州到連州中間的兩座小城,不過他們手下也死傷數百將士。來到第三座小城下,他們才收到元帥的最新指令,便依照指示先把勸降書抄寫數十份,綁在箭頭,分別射入城裡。
眾將見元帥如此說,皆無語搖頭,且一齊把目光轉向坐在末席的宋奇。
「殺敵壹千,自傷八百!戰爭自古如此!」南宮垂攤開雙手,搖頭道。
他向金正雷拱手施禮,微微一笑道:「元帥有好生之德,此乃我軍將士之萬幸,也是陳國百姓之萬幸。兵法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屬下覺得不如採取攻心之法。」
那金在道,左甲,游永等幾個將軍都是金正雷這十多年來交往的猛士,現在則成為陳國的有名上將,一路斬將奪關,建立奇功,為金正雷的復讎大業掃除障礙。
前部正先鋒金在道將軍最先抵達平州城下,敵將伯虎開關迎戰,兩人戰有三十個回合,金在道漸漸抵擋不住,被伯虎一刀砍斷馬腳,摔倒在地上,伯虎欲要補上一刀結果其性命,幸好左甲將軍及https://www.hetubook.com.com時趕到,從伯虎刀下救出了金在道將軍,左甲將軍與伯虎打了約二十幾回合,也不是那伯虎的對手,便且戰且退,撤回了大營。
「打仗又不是兒戲,哪能不死人?」左甲將軍啞然失笑道。
而接下來的十來天並無捷報,只有關於前線戰況的消息。通過探子的往來彙報,金正雷對前線的戰況了如指掌:
那探子以急速的語氣敘說當時前線的戰況,道:「三位先鋒官會合在一起,經過會商,決定採取佯敗之計,把伯虎引入埋伏圈打伏擊,然後趁其不備取下平州城。不過…在打伏擊戰時,游永將軍追擊欲逃的伯虎,被伯虎回馬一刀斬殺于馬下,那伯虎遂隻身逃出了埋伏圈……」
宋奇說完這句話,立即想到這主意乃是失街亭的馬謖曾經提過的,心裏一跳,暗自忖道:「我是怎麼回事啊!三國演義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我爛熟於心,我為什麼偏偏說起自己最瞧不起的馬謖的主意?難道我也是個虛有其表言過其實的人?」
大軍急行了兩日之後,一個探子迎面飛馬而來,還在一箭之遠處便立馬高聲遙報道:「元帥!我軍已經拿下平州城!」
金正雷聽了這捷報,連忙勒住戰馬,陰鬱的臉色頓時明朗多了,沉聲道:「說詳細一點!」
金正雷甚為滿意,心裏喜道:「不錯不錯。按照這樣www•hetubook•com•com的進度,不出三個月,我軍就可以攻下陽州,捉拿逆首偽平帝陳去山。」
「要想不死人,除非不打仗,打仗免不了死人!」金在道聳了聳肩道。
但是對於宋奇任參軍,則有很多人心裏不服氣,甚至背後甚有微詞。宋奇乃一介布衣寒士,初來乍到,寸功未立,驟然升任參軍,而且每次都列席重要軍事會議,與百戰功勞的他們平起平坐,豈不令人生氣。他們不能對元帥的安排說三道四,但是他們可以暗中抵制宋奇,讓他出乖露醜。
金正雷聽了,頻頻點頭,遂轉首對岑應道:「岑應先生,就由你起草勸降書,緊急傳發給前方將軍。讓他們照令執行,先勸降,後攻城。」
此時大家都將目光一齊投向了宋奇。他們想看看這位宋奇到底有何德能忝居參軍之位。
見元帥問到自己的意見,知道不說不行,連忙深吸一口氣,定了定慌亂的心神,刷地站起身來,緩緩掃視全場,在掃視全場的過程中,他快速梳理了一下腦中的思路。宋奇數讀三國演義,對三國裏面的計謀爛熟於心,對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也了如指掌,出一兩個計謀也難不倒他。
宋奇生平第一次參与如此重要的軍事會議,心裏十分激動,他一直都是側耳靜聽,不發一言。見大家都把眼光投向他,他的心陡然緊張起來,臉也刷地一下紅到脖子根。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