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盛世煙雲
第1464章 時代陰雲

新朝二十三以來的十幾年間比歷史上的英國工業革命還要進度更為迅猛的變革讓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在精神與認知手上做好足夠準備。傳統農業社會,從明代初年到抗戰時期排除沿海和東北以外的國統區,人均鐵產量幾乎不會有多大變化。維持在人均六兩左右的水平。而新朝二十三年以來的十幾年間,新朝的鐵產量則從十萬噸上下的規模增加到五百萬噸左右的規模,而煤炭產量在傳送帶代替了人力等一系列技術變革后增加到七千萬噸以上的規模。南方新陸地的開發還有鐵路的貫通也為棉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到新朝三十五年,規模以上棉紡織業棉布產量已經達到了二十億匹以上的規模,為歷史1835年英國產量的六倍左右。而近三十年依賴很早就發展起來的絲制業也達到了兩億匹以上的規模,幾乎相當於明治末期日本的二十倍以上,逼近改革開放前中國大陸全國的和圖書產量。在上億人口規模的新朝本土地區,絲綢已經開始代替棉布成為人們重要的消費。而棉布與棉花的消費則更多成為衣被原料及一種補充,更多則是出口海外。
張海當然也在第一時間就了解到廣州「抗工」的事情,而且也知道:這種事情自己即便不做任何處理與批示實際上也將是一種表態,因為在新潮法律體繫上沒有明確說法的事情從中央到地方大多會按照前朝處理這種事情的慣例來進行。因此,早就對這種事情有過預想和準備的張海這一次並沒有沉默,而是做出了明確的秘密指示,第一:從新華周報到個類帶有官方性質的傳媒及官員不允許發表有關廣州抗工任何定性的評價。第二,限制任何民間傳媒對廣州抗工事件否定或負面的評論與定性。第三,禁止當地官方任何機構以武力及流血事件來處理問題。
儘管新朝在產業體系收入體系乃至社會https://m.hetubook.com.com分配上要比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的英國完善很多,生產能力過剩帶來的危機還是終究在新朝三十五年前後來臨。不僅僅蒸汽菓絲和科學控溫養殖在內的絲綢行業雖然還沒有發生嚴重的過度競爭與降價,但是新發展起來的棉紡織業則逐漸開始因為過度競爭而帶來了大範圍的降價。前明時候的銀價購買力大多數情況下要比新朝初年高上不少,棉布的價格也多在五分之一兩左右的規模,而在新朝因為白銀購買力稍有降低,在工業革命前的價格仍然維持在兩錢左右的規模。可是從新朝二十三年到三十五年這十幾年的時間里棉布的價格則下降了一半有餘。幾乎不足一錢的價格就能購買一匹布。儘管動力機械的改進使得棉布的生產效率達到每個勞動力一年能夠生產上千匹布的規模,數十倍於前明時期,可是每個人的凈增加值提供能力卻降低到每人不過五hetubook.com.com六十兩的規模,相比其他很多行當已經不及剛剛開始那樣有暴利可圖了。
棉紡織業的情況如此,遠離東南政治中心主要分佈在海南、雲南、蒙古等地的煤鐵礦場等地就更是如此。同歷史上大多戶情況不同的是,因為新朝在勞動保護和居民分配方面遠遠領先於時代,如果在正常的合法環境下,勞動力的成本也遠遠高於歷史上的近代。拿戰時代的普通英國非熟練工人的勞動成本摺合新朝物價體系每年後入大概摺合八到十兩左右,而次時期雖然不少地方的工人工資都有停止的趨勢,但還是超過歷史上類似發展階段近代英國的三倍之多。如果考慮到在新朝工人階層合法勞動時間的極限包括合法加班在內僅僅每月二百五十個小時,則實際勞動力成本差距在五倍以上。
這些第一時間的批示不知因為什麼原因以很快的速度就傳到了廣州官方以外的民間。僅僅局限於部分廠家企www.hetubook.com•com業的抗工運動一下子擴大化了。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新朝相比大多數政權更為端正而有效的執政也再也擋不住不少人的鋌而走險。在南直隸東南一代雖然還顯然有人敢於冒著的得不償失的風險越軌,不過在關外、舊疆等不少地方卻已經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秘密黑工廠,因為整個產業規模叫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英國更為龐大。在舊疆、關外等不少距離政治中心遙遠距離產地中心卻不算遠的地方童工還是被大量運用起來。並不僅僅是咋在當地做為二等公民的外族群體,從關內拐賣包括兒童在內的人口送舊疆與關外等黑工廠的現象亦是有不少。按照新朝內情部門的估算:舊疆關外等地的棉紡織業實際從業者的規模多達百萬人以上的規模,基本上由成年女工和童工組成。其中漢地諸省拐賣而來的人也多達二十萬以上的規模。
整個消費經濟環境與民眾待遇不同的結果不僅僅勞動成本方面的,和*圖*書這種環境還極大的增加了管理成本,普通勞動者階層在擁有完善保障下的心態也大有不同了。
就這樣,在新朝三十六年的廣州,發生了建朝以來第一次有規模的真正意義上的「抗工」,過去新朝曾經發生過的抗工大多以消極怠工的方式存在,少有人提出明確的談判主張。少有公開而集體性的行動,新朝三十六年開始發生在廣州一帶的「抗工」雖然依舊並沒有伴隨有上街一類的集體活動,卻出現了霸佔工廠、組織累似糾察隊一類的執行機構、明確談判主張等方面的特徵。
在舊時廣州距離東南一帶的距離並不算近,即便在人力螺旋槳的時代也算是半個漢高皇帝遠的地方,可是在蒸汽動力越來越多用於近海航行的情況下過去要七到十天航行半個月左右時間才能往返的地方變成只要四五天的時間就能抵達,而在此時的新朝已經相當成熟的信號塔則讓相隔兩千里距離的長篇通信也往往只在一晝夜的時間內就能完成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