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聞風喪膽

李善長擺了擺手,道:「你今日的這番胡,本相記住了,不過想要單靠本相舉薦,坐上相國的位置,也不是那麼容易?」
李善長一嘆,這也正是他頭疼的所在,洪武元年,朱元璋與應天登基為帝,除了一切仿照元朝官職,建立了中書省文武百官,還別出心裁的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名為巡按御史。這些官吏是代天子巡狩,凡吏政、刑名、錢穀、治安、檔案、學校、農桑、水利、風俗、民隱都是其職責考察範圍。金陵城百官稱:「御史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弘治以後,巡按御史的權力更大了,侵奪了許多監察之外的權力,如行政方面「凡有大興革及諸政務、會都、按議、經畫定而請于撫、按若總督」;在軍事方面「地方戰守事宜,巡按得參与謀政」;在治安方面「地方若出現賊盜,巡按要下令和-圖-書征剿,這些人官職不大,權利極大,四處巡視,誰也不知道他們何時就抓住了你的把柄,洪武年初,官員錢宰奉朱元璋之命進行修訂《孟子》一書的工作。一日,錢宰下朝回家,因感工作進展順利,心情頗為舒暢。於是,他便乘興吟詩一首:「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當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第二天錢宰上朝,朱元璋一見他便說,你昨日做得一首好詩。只是我並沒有嫌你遲到啊,我看還是把「嫌」字改為「憂」字如何?錢宰聞聽嚇出了一身冷汗,趕忙磕頭謝罪。朱元璋說:「朕今放汝去,好好熟睡矣」,於是便將錢宰遣送回了老家。這個故事,讓滿朝文武百官對監察御使,聞風喪膽,饒是李善長身居高位,也怕被他們抓著把柄?」
李善長目光一閃,道:「相國乃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百官百官奏摺、m.hetubook•com.com邊關文書、官吏任免、皇帝旨意,都要經過相國,幾乎是半個皇帝,因此,歷朝歷代的皇帝,對相國的任免,從來是慎之又慎,故而選人之時,不斷要才,還要忠、要信、要對皇家威脅最小,這樣的人才能符合聖意,做到君臣一心?」
胡惟庸心頭一驚,盯著李善長:「大人……」
李善長淡然一笑,隨即肅容道:「本相的相國之位一退,必然引起滿朝文武爭鬥,人人都坐上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從而光宗耀祖,統領六部百官,而依我對皇帝的了解,皇帝一定會詢問大臣,其中必定有本相,還有劉伯溫,若是我所料不錯的話,此熱性子高傲,平生自負才學,必然當仁不讓,如此一來,皇帝必定不喜,這樣一來,這宰相之外的詢問你,便剩下本相,到時候本相推舉你進入中書省,從而掌控天下!」
六科給事中的設立是為了監察中www.hetubook•com•com央吏、戶、禮、兵、工、刑六部的一切舉動,所設的官位同樣對樣朝廷六部,朱元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設都給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均從七品,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輔助皇帝處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務。按規定,凡以皇上名義發出的刺敕,給事中要對之進行複核,若有不妥之處,可以封還奏報。全國各地上報給皇上的奏章,六科要根據分工按類抄報各部,並提出駁正意見。六科之官雖然為七品,但權力極大。他們侍從皇上,每日都有一人值班,站在殿中「珥筆記旨」。皇上交派各衙門口辦理的事件,由他們每五天檢查督辦一次,倘若有拖延不辦,或是動作遲緩者,由他們向皇上報告;若各衙門口完成了皇上旨意,便由六科核銷。每逢京官考察自陳政績時,這些給事中還要會同六部進行審核。在考核中,有的官員https://m.hetubook.com.com政績突出而被皇上召見時,一般要由吏部尚書及相關科的都給事共同相陪面見皇上。朱元璋奉行宋代司馬光言:「凡擇言官,當以三事為先:第一不愛富貴,次則重惜名節,次則曉知治體。」在選擇言官的選拔,可謂是慎之又慎,首先,「必國而忘家,忠而忘身之士」;其次,必須正派剛直,介直敢言,而不患得患失,愛身固祿;再次,具有突出的學識才幹,既通曉朝廷各方政務,洞悉利弊動態,又能博涉古今,引鑒前史。除此之外,還須具備一定的仕途經歷,歷練穩重;對於年齡、出身以及文章、詞辯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具體的要求。總之,言官必須具備秉公據實,善辨是非,敢論曲直,既勤且廉等優秀品質,品行、才識不可缺失。這樣的人,任憑誰見都怕。
「大人之言,當真是字字珠璣,讓惟庸眼界大開啊!」
胡惟庸目光一閃,道:「惟庸多謝大人賞識,他日必定回報大https://m.hetubook.com•com人再造之恩?」
若說,就一個監察御史倒也算了,畢竟這個特權也不是天天有,而且這些巡視地方,與他李善長並無多大的影響,最為厲害的還是讓人文風喪膽的六科給事中的設立。
「大人所言極是,這劉伯溫計謀百出,算無遺策,的確是個頭疼的人,今日雖被封為誠意伯,可仍舊是御史中丞,掌管天下御史,言官,想要將他趕出金陵城,還要名正言順只怕不易,何況此人一直清正廉潔,皇帝對他寵信並不下於大人,如果貿然對他發動了攻擊,而又沒有拿出一個傷的檯面的理由,依著皇帝對他的信任,只怕難上加難啊,萬一激怒了他,發動言官,御史攻擊你我,小人倒也罷了,唯獨對大人不利啊?」
李善長道:「劉伯溫、楊憲、汪廣洋三人之中,劉伯溫本領最大,且是浙東首領,對你威脅最大,同樣對陛下的威脅也最大,只要將他趕出金陵城,這若大金陵城,大明的相國之位,非你胡惟庸莫屬!」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