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8章 淮安府的新生

此番清軍撤軍把大量淮安本地的軍民都擄掠走了。
揚州、蘇松的話也是極富豪奢之地,情況只能說比南京稍好一些,資源也是相當的緊張。
京畿重地不多儲備些糧食怎麼能行?
綜合來看,淮安是最適合的選擇。
也就是清廷現在沒人用了,不然怎麼也不會讓寧完我來挑大樑啊。
他打算將這件事單獨寫一份奏報,命人送去京師呈給太皇太后看。
但幾十萬人喬遷也不是動動嘴皮子那麼簡單的事情。
若是政策寬鬆,這些漢人又可能蹬鼻子上臉,繼續索取更多的利益。
事實上,蘇克薩哈一直覺得寧完我處理內政的能力很差,更多起到的是一個謀士的作用。
除此之外,淮安距離山東最近,風俗習慣也最接近山東。
當然,這畢竟是一支大軍,不是蘇克薩哈動動嘴唇就能辦到的事情。
一時間出現了許多無主荒地。
這當然和京師位於此有很大關係。
故而抵達淮安的第一刻起www•hetubook.com•com於七便命手下將士們在開墾荒地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訓練。
蘇克薩哈知道山東的糧食危機已經到了即將爆炸的地步,所以第一時間寫了一份摺子命人火速送往京師。
這兩地的士兵加在一起足足有五萬人,不是個小數目。
登萊沿海,許多百姓都是漁民。
經過蘇克薩哈的初步了解,不算那五萬南面來的潰軍,如今山東的綠營兵都有十萬人。加上五千總督標營,五千巡撫標營,和他帶來的四萬滿蒙八旗各兩萬人,現如今山東已經有十五大軍。
何況這督糧官本就有錯。
主子殺奴才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也是天經地義的。
故而於七他們不光需要開墾荒地,還得第一時間搭建房屋。
「大哥,最後一批屋子已經搭好了,這樣大伙兒就再也不用忍受風吹雨淋了。」
雖說因為沿海的原因,有不少鹽鹼地,但良田也有。
清軍從淮安撤退的時候一和-圖-書把火把淮安各地燒了個精光。
至於淮安就完全不同了。
不得不說朝廷這次給山東義軍的支持十分厚道了。
蘇克薩哈覺得是時候恢復順治初期的政策了,絕不能由著這些漢人為所欲為。
「要我說明年一開春朝廷就會北伐。」
所謂知恥而後勇,所有山東義軍的心裏都憋著一口氣。
……
五萬人就是五萬張嘴,山東如今又糧食緊張,蘇克薩哈就想著能不能把這包袱丟到別的地方去。
畢竟蘇克薩哈是主子,督糧官是奴才。
他就是一塊磚,皇帝陛下需要他出現在哪裡他就會出現在哪裡。
山東這個爛攤子已經夠折騰人了,若是還把這支潰軍留下就像是一排炮仗,隨時可能爆炸。
那一刻他便暗暗發誓一定要對皇帝陛下效死力。
……
倒是從淮安和徐州來的潰兵讓蘇克薩哈覺得有些頭疼。
兵不在多在精。
一年免除賦稅意味著明年生產的所有糧食都歸山東義軍自行支hetubook.com.com配。
好在原材料充分,人多力量大,很快屋子便被搭好。
蘇克薩哈斬殺督糧官這件事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
……
……
這種屈辱感時刻支配著他們,讓他們明白自己必須要復讎。
糧食已經這麼少了竟然不第一時間稟報,也從側面反應出寧完我對糧食儲備不關注。
相信太皇太后和朝廷能夠明白他的苦衷,有所權衡的。
於七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有了屋子便有了家啊。這樣人心就能安定下來了。」
南直隸的話沿海無外乎揚州、淮安、蘇松幾地。
應天府地狹人稠,人口眾多。加上湧入了不少災民,承載力已經近乎到了極限。
入關之後,在經歷了最初的跑馬圈地和逃人法之後,清廷的政策趨於寬鬆,以至於有些人忘了尊卑貴賤,覺得朝廷人善可欺。
於七、王二麻子領導的山東義軍最終被大明皇帝朱由榔安置在了這裏。
仇恨就是一顆種子,只要埋下去就會不和_圖_書斷生長生根發芽。
雖然他們不知道何時能夠復讎,但一定要做好準備,這樣機會出現的時候他們就能抓住。
蘇克薩哈很慶幸康熙皇帝讓他來了,他若是不來山東真的要出大問題。
譬如北直隸的糧食儲備就很充足。
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這也是朱由榔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
努爾哈赤統治時期,對遼東漢人進行大清洗,殺的遼東漢人十存其一。
最好的做法就是就近安置。
最近也是最好的選擇就是河南。
只有如此才能應付各地頻繁的起義,只有如此才能在明軍大舉進攻的情況下穩穩守住山東。
加上提供種子和耕牛,於七直是感動的熱淚盈眶。
南直隸,淮安府。
再把幾十萬山東軍民安置在這裏非得漲破了不行。
逼得太緊,他們則可能像山東各地那樣輪番起義,弄得朝廷一頭包。
首先,山東軍民肯定不能安置在應天府。
可他們心中沒有絲毫的竊喜,相反覺得很是屈辱。
和圖書而朱由榔想從沿海各府中挑選出一地來。
把於七等人安置在這裏,他們適應起來不會有任何的難度。
有這麼多兵蘇克薩哈心裏卻不踏實。
這當然是失職瀆職。
他將糧食短缺的情況又添油加醋了一番,相信主子爺看到後會第一時間撥糧的。
王二麻子信誓旦旦地說道:「屆時我一定要追隨大哥好好表現一番。咱弟兄也好久沒有活動手腳了,也該練吧練吧了。」
只有糧食問題得到解決了,蘇克薩哈才能沉下心來處理叛軍的事情。
稍頓了頓,他繼而接道:「耕牛都分發下去了吧?朝廷給了我們這麼多的支持,我們可不能浪費。」
作為經歷過遼東時期的老旗人,蘇克薩哈十分清楚對漢人既不能逼得太緊,也不能太過寬鬆。
於七等人登萊潰敗后經由海上輾轉出逃,最終逃出生天。
他要對軍隊進行整訓,最大程度的提升清軍的戰鬥力。
丟掉江南后整個北方各省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但是還是有的稍好一些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