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制衡皇權

明朝首輔這個職位其實細究起來,權力來源並不是職位本身,而是看誰擔任這個內閣首輔。
張居正來擔任,權勢自然絲毫不輸于漢唐時期的宰相,完全可以用「相權」去約束限制皇權。可換一個人擔任,就只能成為執行皇帝意志的工具,就好比明末崇禎時期,內閣首輔更換就跟走馬觀花似的,這種首輔配得上「宰執天下」四個字嗎?
只不過明良帝年幼,加之沈憶宸似有似無的去「挑戰」皇權,做出一些先斬後奏的逾矩之舉,來坐實內閣首輔身為朝廷首腦的獨立決策權。
「先生,你是想要拜相,來制衡朕嗎?」
一時間明良帝朱見清,都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是直接呼叫侍衛進來問罪沈先生,還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把這句話視作一句無心之言。
原因就在於明良帝朱見清心中,已經覺醒了「唯吾獨尊」的帝王意識,自己很多凌駕乃至於僭越君權的行為,激發了皇帝本能的抵觸。
「不,制衡皇權的不應該是我,而應該是萬民。」
「沈……沈先生,無需……無需多禮……」
其實很早之前,沈憶宸與明良帝講述西方故事的時候,就提過議會系統的存在跟意義。
「先生,你是說歐羅巴的議會?」
「臣已舉薦商輅商中堂,臨時接替內閣首輔一職。」
面對這個問題,明良帝朱見清腦海中回想起先生曾經的教導,無法用簡單的是或者不是,來定義這些前朝帝王。
可能是長久下來對老師的尊重跟畏懼,讓明良帝朱見清不敢對視沈憶宸的眼神,目光躲躲閃閃的偏向一邊開口道:「那為何接替內閣首輔這樣的大事,先生不稟告于朕。」
可問題無論選擇哪種,明良帝朱見清都感覺到自己對於沈憶宸萌生出一股懼怕,彷彿曾經的那些照拂教導都變成了一種假象,沈先生打倒曹伴伴就是為了獨攬朝堂!
不過這樣也好,與其走到矛盾不可調和的決裂地步,還不如趁著明良帝年幼https://m•hetubook•com•com階段,雙方能深入談論一下皇權的本質,說不定能扭轉對方的觀念。
但要壓制皇權退步,與百官達成共識,就得把內閣首輔的職位跟人剝離開來。就算沒有「三楊」、沈憶宸這樣的「權臣」擔任,內閣首輔依然可以做到統御百官,決策軍國大事,這才是真正的相權復興。
沈憶宸不緊不慢的描述,讓明良帝朱見清徹底的平靜下來,開始思索著老師提出的問題。
明良帝朱見清確實天資聰慧,很快就理解了沈憶宸的意圖,不過這也跟他常日的教導分不開。
「需要。」
「朕……記得。」
「越是達成各種文治武功成就的帝王,他們的威望就越高,滿朝文武就越無人敢於提出反對意見。但帝王也是人,不可能永遠不會犯錯,往往當他們發現錯誤的時候,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
當然,那時候沈憶宸僅僅當一個故事來講述,並沒有剖析權力劃分等背後深層意義。結果沒想到明良帝卻記在了心中,立馬就把沈憶宸的話語給對照上了。
待小太監收拾完畢退出乾清宮,明良帝臉上擠出一抹笑容道:「不知先生前來所為何事?」
看著明良帝朱見清這副模樣,沈憶宸掛上了一副溫和的笑容,就如同以往來乾清宮講學時候一樣,語氣輕柔的說道:「陛下,不知您是否還記得,臣與您說過許多前朝帝王的故事,以求做到以史為鑒。」
「如果仿照閣部大九卿廷議的模式,從整個大明範圍內推選士農工商各個階層的數百人,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廷議,賦予律法跟軍國大事的最終決策權,某種意義上是否能代表萬民的意志呢?」
倒是沈憶宸很快就穩定下來,走到御案面前朝著跪在一旁的小太監吩咐道:「把屋內紙屑清掃一下,你就先出去吧。」
「根本原因在於缺少制衡。」
沈憶宸認為真正的「相權」,應該具有以下必要條件,一和_圖_書是可以直接參對皇帝,擁有對於軍國大事的議政權。第二點是擁有就文武百官的考核、任免、賞罰等檢察權。最後一點便是不通過皇帝表態,擁有完全獨立的決策權。
「先生前往邊關作戰,那內閣誰來主理朝政?」
「先生……朕……我……」
「陛下,你有想過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別看沈憶宸現在權傾朝野,事實上他目前做出任何決定,依然要走票擬批紅的流程,得到皇帝的最終拍板才算是程序正確。
已舉薦?
等待時機成熟之後,那便是通過立法的形式,來達成與天子共治天下的協議,給華夏數千年下來不斷膨脹的皇權,套上一副牢固的枷鎖!
面對這句話,沈憶宸同樣愣神了幾秒,他瞬間明白了為何皇帝在曹吉祥死去的這段時間裏面,性情彷彿發生了一些變化,並且與自己的關係也出現了些許生疏。
什麼?
本來明良帝朱見清就有些心緒不寧,此時更是一股無名之火湧上心頭,他抓起桌上的字帖狠狠撕碎,然後用力的拋向前方。
這就是為什麼,沈憶宸讓商輅做這麼多事情的原因,就是為了向天下人表明,類似事情我沈憶宸能去做,商輅同樣能做到,亦或者再換一個內閣首輔,他還是如此!
看來曹吉祥的背叛,給明良帝朱見清內心帶來了很大的創傷,並且提前激發了他身為帝王的天性猜疑,以至於不信任身旁的任何人。
「沒錯,臣已經通告閣部大九卿出征事宜。」
「沈先生,你要率部出征?」
只不過這一次,明良帝心中卻浮現出一種反感,自己身為帝王都還沒有說話,為何臣子卻可以指使宮中宦官辦事。並且屋內沒有第三人在場,萬一再出現諸如曹吉祥那樣的狼子野心之輩,天子安危如何保障?
沈憶宸笑著點了點頭,看來自己這麼多年對於明良帝的教導,終究突破了四書五經的傳統儒家思維限制,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沒錯,正是和_圖_書議會。」
「想要從根本上扭轉這個缺陷,那麼就得對皇權形成制衡,允許朝堂中存在反對的意見。」
面對沈憶宸露骨的詢問,明良帝朱見清再度緊張的結結巴巴,想要解釋或者說掩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可卻無法做到成年人的虛偽。
聽到這個詞彙,明良帝朱見清愣了一下,這意味著舉薦決定成為了既成事實。可問題是自己才是擁有決策權的皇帝,沈憶宸卻用閣部大九卿的廷議來取而代之了嗎?
小太監趕忙從命,以往沈憶宸過來給皇帝講學,也是兩人單獨相處偏向於一種輕鬆的氛圍。
沉思良久,朱見清覺得自己無法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於是拱手向沈憶宸道:「還請先生賜教。」
聽到「沈元輔」這三個字,明良帝朱見清手下意識抖了一下,一滴墨汁落在雪白的宣紙上面,暈染成了一個黑團,作廢了這張即將要寫完的字帖。
還沒等明良帝朱見清回話,看著他臉上那慌張無比的神情,沈憶宸就自顧自的詢問了一句,同時嘴角浮現出一抹無奈的苦笑。
乾清宮內,明良帝朱見清正在練字,不知為何這段時間他總感覺不時會有一種心慌心悸的感覺,只能通過練字這種方式來平復自己的情緒。
難道曹伴伴臨死前的那句警告是真的,沒有誰在權勢面前還是個忠臣,連沈先生都抵禦不住誘惑選擇背叛朕嗎?
「是,沈元輔。」
沈憶宸用最簡潔的語言,把要呈稟的事情講述了一遍,這番話聽在明良帝的耳中,他臉上立馬浮現出驚訝的表情。
「先生,難道這不需要朕同意嗎?」
「萬民如何制衡朕?」
「那陛下您覺得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昏庸嗎?」
「也可以不需要。」
為何古代諸多帝王,前半生英明神武,後半生卻昏庸無道呢?
明良帝朱見清不可思議的反問一句,要知道沈憶宸可是堂堂內閣首輔,大明朝廷實際上的主宰者,怎會選擇像個武將勛戚一樣親臨戰場。
明良帝朱m.hetubook.com.com見清畢竟只是十來歲的孩童,沒有辦法很好的掩飾自己慌張情緒,言語有些結結巴巴。
前者在民智未開的封建王朝,必然會遭致天下反對,站在道義大勢的對立面。就算成功了,當沈憶宸沒有了手中權勢,一切都有很大概率死灰復燃。
恰巧沈憶宸此時,沒有等待小太監的回稟,直接邁步跨入了乾清宮的門檻見到這一幕。這一瞬間他與明良帝朱見清四目相對,兩人眼神中都閃現出一抹意外跟驚訝,還是沈憶宸首先反應過來,拱手行禮道:「臣,見過陛下。」
後者就沒什麼好說的,古往今來挑戰皇權的傳統下場。
畢竟明良帝這些年下來,除了接受四書五經的傳統教育,還接受了沈憶宸那些來自於後世的先進思想。如果他能真正理解了什麼叫做「民貴君輕」,日後就不必再上演一場師生反目。
「始皇帝橫掃六國,推行書同文、車同軌,奠定了後世王朝大一統的基礎,堪稱千古一帝。可是他戰後卻沒有做到休養生息,不聽勸告苛政虐民,終至二世而亡。」
「陛下,您認為臣的存在,已經威脅到皇權的統治了嗎?」
聽到沈憶宸後面冒出來的回答,明良帝朱見清整個人都呆立在原地,古往今來除了那些準備謀逆的權臣,哪還有正常臣子敢於這樣回稟天子的。
「啟稟陛下,北方邊疆于少保發來急報,韃虜各路出擊千里犯邊,意圖對我大明邊關百姓跟產業進行掠奪破壞。臣已經召開了閣部大九卿會議,決定立即派遣駐紮在京郊大營的兵馬前往邊疆,親領諸部揮師北伐展開全面反擊!」
沈憶宸臉上那抹熟悉的笑容,讓明良帝朱見清慌張的內心得到了安撫,點了點頭應道。
就在這個時候小太監走了進來,朝著明良帝朱見清稟告道:「萬歲爺,沈元輔前來覲見。」
到時候要麼就是沈憶宸大權獨攬,強行改革皇權體制,要麼就是身敗名裂,背上一個亂臣賊子的罪名。
事已至此,沈憶宸毫不和_圖_書遮掩的拋出了自己的「暴論」,他很清楚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與朱見清說出來,等到數年之後北伐結束,面對已經長大成人的皇帝,就不會存在今日這樣的對話基礎。
「可是漢武帝晚年卻沉迷鬼神之說,巡遊各地揮霍無度,以至於民亂四起,單單關中流民就高達兩百萬之多。還聽信讒言一手打造巫蠱之禍,導致太子自殺國之動蕩。」
當然,這些背後蘊藏的想法,沈憶宸不會跟商輅細說。交待完官場改革的方向之後,他便轉身離開了文淵閣,前往明良帝朱見清居住的乾清宮,稟告閣部大九卿廷議的決策內容。
想要跳脫歷史的周期律,那麼就必須與明良帝本人達成放權的政治妥協,至少得在他心中種下一顆「制衡」的種子。哪怕以朱見清現在的年紀,可能無法理解沈憶宸的意圖,總好過有朝一日的兵戎相見。
明良帝朱見清喃喃了一句,他終究還是沒有太深的城府,把心中的不滿給表達了出來。
沈憶宸給了一個簡潔直接的回答,同時用著複雜無比的目光,直視著明良帝朱見清的眼神。
「漢武帝雄才大略,對內加強集權頒行推恩令,對外封狼居胥滅國無數,他的赫赫戰功給予了一個民族的稱號,從此無論朝代更替吾等皆稱之為漢人!」
皇帝需要的是臣子請求同意,而不是事後告知!
說實話,他早就已經預測到,自己會有跟皇權統治產生衝突的那一天。只是沈憶宸沒有想到,這一天會到來的如此之早,來的如此突然。
「唐宗宋祖同樣晚年出現了昏庸舉動,還有諸如唐玄宗前後判若兩人的表現,差點引發大唐亡國。」
當這個念頭冒出來的時候,明良帝隨之而來的是感到一種慌張,沈元輔可謂是亦師亦父,這一路走來整頓朝綱匡扶社稷,乃是自己跟大明的股肱之臣,怎能這樣去懷疑沈先生?
說實話他根本就沒有問罪沈憶宸的想法跟打算,純粹是在情緒的影響下開口質問,卻引發了完全脫離掌控的結果。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