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方消息

他都希望能夠得到陳舟的幫助。
對於MAA的宗旨,以及弗朗西斯所致力於的事業。
說完,陳舟還嘿嘿的笑著。
不管怎麼說,他是國家「萬人計劃」的一份子。
希望陳舟可以更進一步,切實的解決掉這個,懸在華國人心中的困難。
陳舟首先點開了張億唐的郵件。
不對,最受歡迎的學生。
這些消息都是郵箱郵件的提示。
陳舟頓時正經的說道:「我在想你啊……」
對此,陳舟簡單的回復了一下。
張億唐也不回自己的學校了,又開始跟陶哲軒研究起了一個新的課題。
他很想說,你想要粉絲的話,我把自己微博的粉絲,分點給你啊?
看著陳舟的模樣,楊依依促狹笑道:「不敢不敢,我可沒有什麼貢獻哦。最多讓我摸摸你的獎牌。」
陳舟沒有急著點開,他在想這人會是誰。
現在正朝著千萬的數量級進發。
陳舟實在想不到這人會是誰,索性不再多想,伸手點開了郵件和圖書
大部分是關於國家「萬人計劃」的事。
通過郵件,陳舟才知道,這兩人現在居然還在一塊。
但姚彤彤的用詞,也和阿廷教授一樣,只是說了大概率會是陳舟獲獎。
然後打開陶哲軒發來的郵件。
所以,陳舟措辭嚴謹的回復了這封郵件。
畢竟,關於哥猜的研究,只能說是剛起步。
所以,這個消息,基本上被證實了。
看了一眼郵件的內容,陳舟略顯詫異的說道:「居然是他?」
弗朗西斯的郵件,倒很簡潔。
陳舟也只有在楊依依面前,才會流露出這種嘚瑟的表情。
看完郵件,陳舟的心中也是大定。
再之後,就是弗朗西斯教授的郵件了。
經過多方打聽,再加上從那位朋友那裡連番的套取,終於確定了這件事的準確性。
陶哲軒說的基本上和張億唐說的一致。
想想自己,都已經把這事拋在腦後了。
以及他有沒有把握,解決這個令華國人,魂牽夢縈https://m.hetubook•com•com的難題。
內容就是陳舟將要獲得柯爾數論獎的事。
最後,還剩下這位不知名人士的郵件了。
陳舟回復了郵件,表示感謝。
反正,他自己絕對沒有去弄過。
楊依依見此,白了陳舟一眼:「你啊,整天都在想什麼呢?」
他大概快成為,最受歡迎的數學家了。
楊依依:「……」
陳舟於是把阿廷教授帶來的消息,跟楊依依全部複述了一遍。
楊依依聽完,立馬高興的說道:「恭喜咯,大數學家,居然拿了國際性的數學大獎。」
另外幾封郵件,就是分別來自張億唐、陶哲軒兩人,以及MAA的主席弗朗西斯教授,和一位不知名的人士了。
對此,陳舟無奈的搖了搖頭。
不管是法爾廷斯、德利涅、郎蘭茲,還是阿廷、弗里德曼,亦或者數學四大刊的編輯們。
而且張億唐還告訴陳舟,頒獎的話,大概會在11月底12月初的樣子。
可沒想到和_圖_書的是,剛打開電腦,剛打開電腦,就有一堆提示消息彈了出來。
這次的評獎委員會裡,就有張億唐。
實質性的進展,確實還沒有。
除了這些詢問進展情況的,就是華國科技部門發來的郵件了。
這些郵件中間,還夾著另外幾人的郵件。
許多人都在問他,關於哥猜的研究,進展到哪裡了。
就不是關於陳舟申請哥猜課題的了。
而是陳舟才收到消息的柯爾數論獎。
想了想,陳舟回復了一封感謝的郵件,並表示自己從導師這裏,也得到了相關的消息。
卻沒想到,這位連採訪自己,都十分艱難的姚記者,還能記得自己的事。
回到宿舍,陳舟就打開電腦,準備查一查柯爾數論獎的獎金,到底是多少。
這裏面,自然有姚彤彤發來的。
主要就是告訴他,哥猜的課題經費,已經批下來了。
這個微博認證,陳舟也不知道是怎麼被貼上去的。
自從上次把小道消息透露給了陳舟,她就一直關注著https://m.hetubook•com.com這件事。
陳舟打開郵箱,粗略的掃了一眼。
楊依依笑著不說話。
他現在只能改變自己。
張億唐的用詞,就要比阿廷教授和姚彤彤的用詞,要肯定很多了。
這時,陳舟就發現了一件事。
對於來自國家的官方慰問,還是要慎重對待的。
陳舟都和他們有過郵件往來,所以不會出現不知名人士的郵件。
遠不像先前剛來麻省理工時,除了參加過報告會的學生,很少有人認識他。
和他相熟的人,他都留有郵箱信息。
同時,預祝陳舟取得好的成果。
只是表達了希望和陳舟好好交流的願望。
「那必須的!我可是小楊老師教出來的哦。」陳舟稍顯的有些嘚瑟,「所以嘛,軍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周圍人對他的關注度,明顯的升高了許多。
實在是令他無比的心痛。
現在的他,可不具備改變世界的能力。
陳舟故意做出大方的模樣,擺了擺手道:「這還不好說嗎?等我和-圖-書領到了,就把獎牌給你摸摸哈。」
上次的事情,使得他的博客,掉了一大批的粉絲。
張億唐這次倒不是討論素數問題了,而是恭喜了陳舟。
頓了頓,陳舟才恍然大悟道:「哦,不對,把獎牌給你抱著,然後我抱著你。」
說起來,陳舟微博的粉絲,早已突破百萬了。
對於這封郵件,陳舟稍微犯了點難。
要不是阿廷教授提起,他都快忘記這事了。
他現在的微博認證,還是燕大的學生呢。
對這封郵件,陳舟的回復,就要正式一些了。
這就令陳舟有些感慨,果然有實力的人,在哪都會受到不一樣的關注。
並且,還用文字實打實的勉勵了一番陳舟。
當然,這次陶哲軒明明白白的說了,絕不和陳舟搞什麼競賽了。
「那另一半是什麼?」楊依依疑惑的問道。
大餐解決完,陳舟和楊依依手牽手,在麻省理工的校園裡溜達了一會。
對於姚記者的上心,陳舟還是很感激的。
這位燕京日報的記者,對此事還是很上心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