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四百六十二章 課題論文

她是親眼看著陳舟這麼些天,花費了怎樣的精力,來對待這個課題的。
這一點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引力波了。
隨著筆墨的揮灑,時間在指縫間飛速流逝。
樂呵呵的穿著衣服,看著書桌上的草稿紙。
說完,陳舟就準備離開。
事實上,探測膠球,一方面要從理論上,對其性質有更深入的研究,避免實驗上大海撈針盲目尋找。
至於最後的研究成果轉換成論文,那就不用像先前那般火急火燎的了。
不僅僅在數學領域,有著傑出的成就。
見楊依依還站在原地,陳舟又上下打量了一番,笑著說道:「還愣著幹嘛?跑步去!」
這位學姐,居然還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麻溜的把一根滿血的筆芯換上,筆帽一擰,便再次落在了草稿紙上。
他疑惑的打開電腦,登錄了自己郵箱。
他找到膠球了?
原本注意到陳舟停筆的楊依依,還以為這傢伙終於要出門覓食了。
聽著楊依依這吃味的聲音,陳舟頓時笑道:「依依,我和她不熟。」
「陳舟同學,楊依依同學,早上好啊!」
為了把陳舟拉回「正道」,也為了自己盤算著的數學榮耀,諾特看著陳舟說道:「我能耽誤你兩分鐘嗎?」
「什麼?完成了?」諾特失聲道。
至於這一奇特量子數膠球的理論研究內容,是有著絕對準確性的。
楊依依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便主動加速拉開了距離。
只是手中的筆芯寫完了,得換新的了。
關閉手機的顯示屏,重新躺到床上,準備睡第二覺的陳舟。
雖然楊依依先前也建議過陳舟,要他在筆記本上寫研究內容,既方便整理,也不容易弄亂。
陳舟解釋道:「我今天之所以再次開始晨跑,就是因為物理學的這個課題,已經被我完成了。」
看著面前草稿紙上的內容,他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神色。
這一天半里,他終於抓住了那在幾天前還僅僅是可能的靈感。
為什麼會連自己一直堅持的晨跑,都可以短暫放棄?
沒錯,原本以為自己會睡到起碼日上三竿才會醒的陳舟,正詫異的看著手機上顯示的「6:41」。
也就是陳舟現在正在完成的最後一步。
楊依依也看了他一眼。
卻意外看到了郵箱有新郵件的通知。
諾特顯然沒有那麼容易放棄:「可是,你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思維最活躍的時間段,應該努力把握住自己熟悉的領域,努力創造出輝煌的成就……」
我對象不在的時候,你跟著就跟著了,我不理你就是。
諾特聞言,便直接說道:「『關於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這一課題,你有研究成果了嗎?」
https://m.hetubook.com•com諾特實在無法相信陳舟的話。
很順手的,陳舟也把初稿發到了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
伸手,有節奏的敲著宿舍的門。
然後研究所產生的次級粒子的動量、方向、電荷、數量,等等等等。
這怎麼可能!
忙碌了一天,陳舟把膠球實驗課題的論文初稿給完成了。
與此同時,陳舟大概也知道了諾特為什麼會說這麼多。
陳舟偷瞄了一眼正笑著的楊依依,心中想著:「哼,這還叫不想知道?」
雖然這裏面的實驗數據,有部分是基於SLAC實驗室里的對撞機來的。
想著今天花點時間,就能把論文初稿整出來。
在此基礎上,更是孕育出了線性能量守恆和能量守恆等基本定理。
諾特不明白陳舟為什麼會如此熱衷於物理學課題的研究?
也就是說,連她曾祖奶奶這樣的大數學家,都只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潛心鑽研。
面對這主動的招呼,陳舟在楊依依應了聲「早上好」后,才緩慢的應道:「早!」
在粒子探測器解構完成後的這一天半時間里。
這種裝置就是加速器。
如果想分割原子核,就需要幾百萬電子伏以上的能量。
就說自己不會帶著這玩意跨年吧?
看了悶頭跑步的楊依依一眼,陳舟便竹簡倒豆子一般,把剛才和諾特的談話,如數倒了出來。
他的路,是早就註定的。
楊依依又問道:「那你的研究成果是不是……」
沒什麼,比如此努力取得結果,更開心的了。
聽到敲門聲,打開門的楊依依,明顯愣了一下。
也就使得這一難點有了被解決的可能。
「包括你所說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也沒有停止過研究。」
似乎對此早有預料,楊依依故意說道:「去吧,聖誕節過後,這位學姐可就一直來晨跑,而且就為了等你……」
只是現有的實驗探測技術,無法準確的探測到膠球罷了。
不過,自己研究什麼,好像和這位學姐,沒多大關係吧?
楊依依看著陳舟這臭屁的模樣,反而笑的更開心了。
諾特見此,主動說道:「謝謝你肯給我兩分鐘。」
不經意間,瞥到了書桌上的草稿紙,陳舟下意識的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而陳舟?
不過,沒等陳舟開口,諾特主動問道:「陳舟,聽說你這些天,一直在研究物理學的課題?」
而且,她曾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給出了一種純數學的嚴格方法。
舒服的伸了個懶腰,陳舟把眼前由薄到厚又到薄的錯題集,合了起來。
他本來以為陳舟這小子,這麼長時間沒有聲音,現在主動發郵和*圖*書件給自己,肯定是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而物理學領域的成就,不過是無心之舉。
也說的陳舟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可我對象在這跟前呢,你還這樣,那不是找茬嗎?
不過,隨著時間來到12月底,再加之陳舟如此高強度的閉關研究。
並不知道諾特心裏變化的陳舟,很快便追上了楊依依。
陳舟的書桌上,又多了好多被填滿的草稿紙。
陳舟依然坐在書桌前,奮筆疾書。
為了探求原子核內部的秘密,科學家們總想將原子核打開來看個究竟。
她打算晨跑結束之後,立馬回去查查膠球實驗課題,究竟有多難……
另一方面,需要在實驗方法和手段上有所創新。
即使她沒有進行過物理學的研究,但是膠球的大名,她多少還是聽過的。
只不過,陳舟話音未落,諾特已經主動朝他們走了過來。
也就是陳舟即將得到的那個肯定!
她提出的「諾特定理」,是理論物理的中心結果之一。
他就看到了郵件發送者的名字。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1916年,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存在。
經歷閉關后,再次坐在書桌前的陳舟,看著這令人樂呵呵的研究成果,只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有的粒子探測器,都有著其自身的原理,而我此刻便是嚴選者……」
至於最後的做法嘛……
這倒是出乎了克羅斯的意料。
諾特暗道一聲「果然」,又跟陳舟說道:「那你為什麼轉而去研究物理學課題,而不在阿廷教授的這一子課題上繼續研究了?還有你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沒有在研究……」
而在如此之高的能量之下,對撞機中所產生的粒子數,是可怕的數量級。
「至於你說的『關於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這一課題,很快就會有研究結果。」
只為了足不出戶的研究物理?
哪像前幾天,睡得又少,還睡不安心。
陳舟愣了一下,下意識的看了楊依依一眼。
而這裏面,如何探測到膠球,就是粒子探測器的工作了。
陳舟一邊翻看著那一摞解構完成的草稿紙,嚴選著心中需要的內容。
事實也證明,直到近一百年後,隨著實驗技術的不斷發展,LIGO才最終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
而這一點,也直接體現在粒子探測器上。
直到今天,她的研究成果,還被用在了黑洞的研究上。
楊依依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諾特疑惑道:「一樣的?」
「取消晨跑是因為我研究習慣,其他的沒什麼。」陳舟想了想,還是解釋了一句。
陳舟緩緩放下了手中的筆。
他也即將把那個可能,變為肯定!
可他,並沒有理由去幫她。和-圖-書
不過,確定了難點,就是為了解決難點。
不過,面對對方這份善意的勸誡,陳舟卻只能選擇委婉的表示自己知道了。
關於膠球實驗課題的理論內容,陳舟也早已完成。
說完這句,陳舟便不再停留,再次回歸跑道,追著楊依依的腳步而去。
卻沒想到,一分鐘都沒要,陳舟就又投入到自己的世界中了。
因為理論研究很直觀的表明,通過現有的對撞機技術,是完全有能力達到膠球能夠被產生的能量水平的。
轉眼間,2016年便來到了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個小時。
楊依依十分好奇陳舟的研究進展究竟如何,他又能取得什麼樣的成果?
他頓時得意的說道:「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沒多大問題。」
諾特說了很多,說的也很誠懇。
但是,這篇課題論文的內容,其實和SLAC實驗室,關係不大。
陳舟選擇的是奇特量子數膠球這塊的內容。
這不還要一會才會到2017年嗎?
陳舟搖了搖頭:「暫時還沒有。」
默默在心裏嘀咕著:「膠球課題都解決了呀?我也不是很興奮呀?為什麼會睡不著呢?」
陳舟微微皺眉,這不好吧?
一邊在新的草稿紙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將其實踐出來。
把草稿紙整理了一下,陳舟就開始了論文初稿的編輯。
陳舟盡量禮貌的回道:「物理學課題是我跟著導師弗里德曼教授,所進行的實驗課題,不是突然轉去研究的。」
再加上楊依依這位局外人的無心之言,使得陳舟產生了那一絲靈感。
是必須要有所創新的。
他相信,弗里德曼教授就算知道了,不僅不會說什麼,還會更加熱切的想要安排下一次的膠球實驗。
所以,從這方面來說,膠球實驗課題里的實驗內容,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實驗技術。
誰知,諾特似乎應了楊依依的那句「就為了等你」,徑直跟在陳舟身邊。
這可是全世界物理學界都在尋找的膠球啊!
這一覺,是這麼多天以來,陳舟睡得時間最長,也是最安心的一覺。
那當然是不可能改變的。
但這一切,都只是基於數學公式所得到的。
但是愛因斯坦曾經是認為,不太可能探測到引力波的。
卻沒想到,這文件居然這麼小?
陳舟在最短的時間內,晚上了奇特量子數膠球在理論上的質量、產生和衰變性質。
克羅斯這邊,剛和家人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正打算上床睡覺。
想了想,既然睡不著了,那就起來吧。
帶著疑惑,克羅斯打開了陳舟發來的文件。
「而且我相信你在物理學上的研究,一定也沒有數學上來的得心應手,畢竟數學領域和物理學領域……」
hetubook.com.com後,便把這論文初稿發給了克羅斯教授和弗里德曼教授。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的數學榮耀,怎麼辦?
從深度的理論研究中,陳舟發現奇特量子數膠球,很大可能是打開「膠球大門」的一把鑰匙。
陳舟有些奇怪的看了這位學姐一眼,怎麼對自己這麼了解?
從他改變自己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隨即,他和楊依依便準備從諾特身邊跑開。
晨跑結束,陳舟和楊依依吃完早餐,便徑直回了宿舍。
隨即,她意識到了什麼,臉上頓時露出驚喜的表情:「開心,你……你把課題搞定了?」
陳舟點了點頭:「是的。」
陳舟的這句「完成了」,到底是什麼意思?
旋即他想到了什麼,估計是楊依依的原因。
但實驗上的內容,就不一定了。
諾特聞言,微微皺眉。
解釋完,他停頓了片刻,又說道,「你應該把精力放在數學研究上,而不是關注我。另外,對我來說,其實物理學和數學是一樣的。」
目前來說,楊依依只知道陳舟在進行膠球實驗課題的研究,並沒有打擾他,去詢問研究情況。
在楊依依靜悄悄的出門時,陳舟正好停筆,嘴中念念有詞。
而且她覺得陳舟的那本錯題集就很不錯,還打算給陳舟多買幾本錯題集。
雖然楊依依沒說完,但是陳舟明白對方的意思。
所以,陳舟才會自己做主,直接上傳預印本。
怎麼能把時間浪費在其它不熟知,甚至於並未表露出天賦的領域里呢?
所以,在理論研究過程中,在錯題集的方向指引之下。
於是設法將一些帶電粒子加速,用這些經過加速的高速粒子,去轟擊一塊靜止的「靶」。
這也是陳舟認為這是膠球實驗課題中的最大難點的原因。
只看了一眼,他便驚訝的長大了嘴巴。
這個神器,可以暫時的休息一下了。
如果要研究質子、中子的結構和內在規律,那就需要幾十億、幾百億電子伏的能量。
如果希望將原子最外層的一個電子拉走,一般只要幾個電子伏的能量就足夠了。
看陳舟的眼神,也變得奇怪起來。
操場上。
時間最終定格在2016年12月31日晚上的11點57分58秒。
「既如此的話,我知道自己要什麼了……」
原地,只留下怔怔出神的諾特。
陳舟聽的很是無奈。
打定主意的陳舟,翻身下床。
而陳舟口中念念有詞的也不是別的什麼,正是:「卧槽,耽誤事啊,耽誤事……」
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楊依依只得自己起身,去給這位足不出戶的人,準備今日份的午餐。
倒不是他發現了楊依依出門。
陳舟在想了想后,緩緩停了下來,由跑轉為和圖書了走。
陳舟收回目光,轉而跟諾特說道:「是在研究物理學的課題,怎麼了?」
愣了三秒,克羅斯快速點擊郵件里的附件,開始下載文件。
這麼些天沒晨跑了,洗漱完正好去喊依依晨跑。
不過,卻有一個意外的身影,出現在了操場上。
和以往更多選擇的常規量子數膠球,進行實驗,進行探測不同的是。
文件並不大,很快便下載完了。
她不覺得這位數學天才,在物理學領域也有這麼驚人的天賦。
「哦……」楊依依反應過來,立馬應道,「好!」
隨後,陳舟便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往床上一躺,便美美的睡了一覺。
陳舟不明所以的看著眼前的這位學姐,旋即又扭頭看了看身旁的楊依依。
正奇怪是誰這麼晚還會給自己發郵件,是不是SLAC那邊有什麼事時。
也能給那位一直吐槽自己的克羅斯教授,和那位一直對自己放養式教學的弗里德曼教授,一個驚喜了。
陳舟和楊依依並肩跑著。
2017年元旦的第一天,陳舟如往常一樣醒來。
這可是那麼多物理界大牛都沒有找到的粒子啊!
這可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級別的發現啊!
而現在,陳舟終於獲得了他想要的研究成果。
陳舟微微皺眉:「你想說什麼?」
他還以為對方是有什麼事呢,結果就這?
可陳舟很是果斷的便表示,他習慣了A4草稿紙,而且這草稿紙可以帶給他靈感。
她可不認為陳舟是能夠同時兼顧數學和物理學的牛人。
在有限的精力,努力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或者說在自己的天賦領域,做出傑出的,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才是人生應該努力把握的事情。
收拾完自己,陳舟小聲的哼著歌,便來到了楊依依的宿舍門口。
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而且人思維最敏捷的時間段,更是有限。
見此,楊依依微微一笑,嘴上說道:「幹嘛和我說?我又不想知道……」
諾特遲疑著回到了晨跑的節奏。
既然是幫忙,那這資料,就肯定不會少才對。
粒子探測器的問題一解決,整個膠球實驗課題的問題,就全部被解決了。
陳舟笑著點點頭:「差不多了,結果已經出來了。」
在物理學領域,也同樣留下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卻更加驚訝的發現,自己居然怎麼也睡不著。
相比之下,理論上的內容,其實一直有著不錯的發展。
邊穿衣服,邊走到了書桌前。
從她訴述自己堅持晨跑,從她指責自己取消晨跑,從她所說的數學輝煌……
雖然她的曾祖奶奶,那位代數女王埃米爾·諾特。
她的曾祖奶奶,從未覺得自己踏足過物理學的領域,她認為自己一直在進行的,只有數學研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