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學術生涯
第五百一十九章 你是想整一個實驗室嗎?

陳舟微微一愣,旋即輕聲笑了起來。
陳舟的房間里。
然後,CERN找他,向他拋橄欖枝,也絕口不提實驗計劃的事。
原本一臉嚴肅的貝爾托盧奇,被陳舟的笑聲搞得一陣莫名。
電腦打開后,陳舟還沒來得及看,手機便響了起來。
陳舟饒有興趣的看著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這樣的人,都有值得去學習的地方。
正不正式對於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不重要,重要的是陳舟這個年輕的天才物理學家,有了留下的可能。
直到這兩場研討會全部結束,陳舟和弗里德曼一行人結束了全部的學術交流時。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張一凡:「這又是四十三所的課題?可看著不像啊?探測器的材料?」
等到陳舟也端了杯茶,坐到兩人面前後。
大的主題,自然是關於新物理的追尋問題。
其能量狀態可與宇宙大爆炸后不久的狀態相比。
陳舟回道:「我在歐洲啊,在CERN呢,實驗室的話,整一個很貴嗎?」
至於原因嘛,這些人肯定不單單是為了膠球來的。
他不解地問道:「陳舟博士,你笑什麼?」
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一起,再一次找到了陳舟。
虧得他一直默默打聽CERN後續的實驗計劃,可就是打聽不清楚。
可偏偏,這兩人不是抱著平常心來的。
宇宙有96%的質量是天文學上無法觀測到的,這些到底是什麼?
研討會上,SLAC的精英們就與CERN的精英們,進行了一場強強對話。
更有各個國家,人數不在少數的研究人員,也湊了這個熱鬧。
陳舟:「是是是,所以,我這不是又來找你幫忙了嗎?」
同時還為了陳舟這個人,陳舟的研究經驗而來。
CERN所吸收的人才,也算可觀。
他本來以為這會是CERN展示自己,藉機吸收人才的一個會議。
陳舟的這兩句話,就跟之前一樣官方了,一點也不給他們可乘之機。
張一凡嘴裏又問了一遍:「那你現在在哪呢?還有,你找到實驗室了嗎?還是說,你是真的想整一個實驗室?」
而CERN的粒子物理學家們,就開始利用質子和-圖-書碰撞后的產物,探索物理現象。
在大主題研討會上,各露鋒芒,展示自我的弗里德曼一行人,在這裏全然成了陪客。
所以,CERN希望能夠留下這個,被物理學界某些人稱為「具有物理學領袖氣質」的人才。
等到貝爾托盧奇說出「茶」之後,他才跟著說道:「茶……」
最後,還是CERN的研究主任貝爾托盧奇博士,親自出面與陳舟進行了一次溝通。
米徹·約翰斯通既然作為學術顧問代表,接待了陳舟他們。
其實,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或者說CERN這麼重視陳舟的原因。
不過,在兩人離開時,陳舟也告訴了兩人。
畢竟,LHC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魅力,可是擺在那的。
「要不是因為你之前幫我一起整理過四十三所那個課題的資料,我才不會找你呢……」
這也是CERN,乃至所有對撞機實驗室,存在並探尋的永恆課題。
「茶!」
米徹·約翰斯通也是疑惑的看著陳舟。
兩場研討會,各自展示自己最新的研究進展嘛。
當然,想是這樣想,他自然沒有這麼說,萬一這是陳舟想要帶他一起飛呢?
悄悄給米徹·約翰斯通遞了個眼神后,貝爾托盧奇索性直接說道:「陳舟博士,在接下來的實驗計劃中,我們將在LHC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最高能量下,進行一次質子對撞實驗,不知道你感不感興趣?」
因為從之前的交流來看,陳舟可是對CERN並不怎麼感興趣的。
饒是一手將大主題研討會推上更深層次高度,對膠球的研究遠比陳舟所花費時間要長的多的弗里德曼。
旋即兩人同時改口。
只不過,他一個人獨享的可能性不大就是了。
因為研討會的進程,超出了他的預料。
張一凡沒接這話,只不過他的心裏活動很精彩。
貝爾托盧奇:「茶。」
徑直走到桌子前坐下,打開電腦,準備看看CERN後續的實驗計劃。
在參觀完對撞機實驗室后,他們進行了兩場學術研討會,歷時近10天。
他十分懷疑,陳舟是隨便找個課題想法,來跟他開玩笑的……
因為大主題研討會所討論的主題,實在是太大了,也太m•hetubook•com•com繁雜了。
微微搖了搖頭,陳舟不再去想這些。
說實話,這個大主題研討會給陳舟的印象,還是蠻深的。
大型強子對撞機將兩束質子,分別加速到14TeV的極高能量狀態,並使之對撞。
而且,這很公平。
米徹·約翰斯通:「咖啡。」
在CERN的學術交流期間,不出陳舟所料的,CERN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雖然這其中,多少有些反過來展示的模樣。
早這樣不就好了嗎?
只有陳舟,這個CERN重點關注的人員,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
只不過,除了禮貌性的交流之外,米徹·約翰斯通啥也沒問出來。
CERN的研究實驗計劃,他可以參与,但不會以CERN研究員的身份。
膠球的主題,在這擺著呢。
有更高維度的空間存在嗎?
這也是為什麼原定的兩場小研討會,會進行近10天,直到CERN後續實驗計劃要開始時,才結束的原因。
畢竟,有些東西,和本人探討,遠比從論文上得來,要記憶深刻的多。
陳舟解釋道:「其實,你們跟我說任何CERN的輝煌,LHC的強大,都是我不關心的。與其那樣,倒不如把你們的實驗計劃給我看一看。」
CERN的不少主任級別的粒子物理學大佬,對撞機實驗室的大佬,也都出席了這場研討會。
這兩人,要是把他看的平常一點,或許還好溝通一些。
張一凡聞言,明顯沉默了一下,才說道:「大佬,我才剛做畢業論文呢,你讓我跟你去研究粒子加速器上探測器的材料?」
要不然,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怎麼可能會二次上門?
無外乎人才二字。
在小主題研討會上,也比不上陳舟的影響力和發言權。
只說等陳舟看完實驗計劃后,給他們一個答案就行。
更為重要的是,陳舟說了,這是符合他預期的對撞機實驗室!
在弗里德曼的學術交流計劃未結束之前,他也是不會參与CERN的課題實驗的。
「那可不是你找著我幫忙的?那可不虧了我的幫忙,虧了我下載的文獻資料?」
只要陳舟留下了,那他們就覺得,他們有能力使陳舟從他口中的「參https://m.hetubook.com.com與人員」,變為「正式的研究人員」。
「喂,陳舟,你現在在哪呢?你就跟我聊材料學的課題?按你的描述,你是想整一個實驗室嗎?還是說,你打算……」
也因此,這個小主題研討會,全然變成了陳舟的講座一般。
畢竟,21歲的物理學和數學雙學科超級天才,實屬罕見!
這也是CERN一直期待的東西。
在CERN後續實驗計劃開始的前一天,陳舟和弗里德曼一行人結束了全部的學術交流。
陳舟疑惑道:「有什麼問題嗎?」
任何浮夸而不實際的東西,都是吸引不了他的。
而這個更深層次的探討領域,便是LHC所希望揭開的幾個謎團。
等等等等。
聽著對面嘰里呱啦一連串的問號,陳舟輕聲笑道:「我就是跟你討論一下,發給你看看,你怎麼這麼多問題?」
更何況,現在的物理學界早已傳開了。
畢竟,他是抱著遊學增長閱歷的目的,來到這裏的。
為何物質與反物質是不對稱的?
最終,陳舟再一次收割了一波掌聲,以及一波崇拜,方才結束了這一研討會。
那在邀請陳舟時,他自然也是率先去探底的。
陳舟摸出手機,看了一眼,按下接聽鍵。
不可否認的是,CERN擁有著不少的物理學天才。
卻一個也沒有。
這時,原SLAC的研究人員,也基本上確定了是去是留。
貝爾托盧奇依舊有些沒明白陳舟的意思。
對此,兩人雖然有些驚訝,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陳舟有些好笑的說道:「你們到底要喝什麼?」
「喝咖啡,還是茶?」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有90%的可能,將會授予陳舟。
但同時,這也代表了陳舟對CERN的認同。
只可惜,最終的溝通的結果,並沒有能夠讓貝爾托盧奇博士滿意。
「有什麼問題,你不知道?你讓我一個本科還沒畢業的,跟你搞這個?你以為我是你嗎?」
奔著科研和實驗本身去聊,說不定早就聊出結果了。
陳舟解釋道:「不是四十三所的課題,是關於粒子加速器的探測器材料的。」
說完之後,似乎覺得不太準確,陳舟又解釋了一句:「應該說,符合我對CERN這裏的基本www•hetubook•com.com預期,有著國際高能物理學中心的樣子。」
當然,陳舟也並沒有把話說死。
因此,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想要在陳舟離開之前,再嘗試一次。
在這之後,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也就沒有再找過陳舟了。
隨即,貝爾托盧奇笑著說道:「我這就讓人把後續的實驗計劃發過來。」
兩場研討會的主題,一大一小。
聽到這話,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對視了一眼,俱是從對方眼裡看到了一絲無奈。
至於小的主題,則是按照原定的研討會計劃,對SLAC的膠球實驗,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討論。
除了弗里德曼,在場無一人,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可以與陳舟相媲美。
陳舟看了兩人一眼,輕輕點了點頭:「CERN擁有世界上最大對撞機的使命,便是通過對撞實驗,解開物理學一些未知的謎團,為物理學界尋找新物理。」
送走了兩人之後,陳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聽到米徹·約翰斯通這句在之前就問過的話,陳舟不禁笑道:「還好吧,符合我對對撞機的基本預期。」
米徹·約翰斯通也說道:「陳舟博士,你早這樣說啊,我還以為你們華國人都比較含蓄呢……」
這次大主題研討會,所圍繞的自然是LHC這個大型強子對撞機。
手機另一頭的張一凡,明顯愣了一下,旋即便笑罵道:「別以為你現在是物理學大佬,又是數學大佬,我就不敢說你了?什麼叫要不是?」
陳舟收斂笑意,看了看兩人,說道:「貝爾托盧奇博士,米徹·約翰斯通教授,我是在想,你們早點這樣坦誠一點,不就行了嗎?」
因此,聽到陳舟的話,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頓時覺得有戲。
這還是陳舟第一次,在兩人面前,坦然地誇讚CERN。
而且,跟著弗里德曼的一行研究人員,也沒有落下,盡情的發表著自己的想法。
在陳舟給他們倆泡茶的間歇,兩人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
陳舟微微搖頭:「華國人不會在科研的事情上含蓄。」
那兩人,畢竟還在等著自己的答案呢。
聽到這話,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俱是愣了一下。
張一凡:「……」
粒子是否hetubook.com.com有相對應的超對稱粒子存在?
頓了頓,陳舟好似恍然大悟道:「是會耽誤你畢業論文嗎?」
米徹·約翰斯通這回不說話了。
聽到對方的回答,兩人不約而同的扭頭看了看對方。
「陳舟博士,你的意思是,你對這個實驗感興趣?」
這就令陳舟有點小煩。
也使得這段時間,一直十分興奮,並且略有些用力過猛的米徹·約翰斯通,一下子蔫了。
自然的,這場小主題研討會,就是陳舟的show場了。
「咖啡!」
米徹·約翰斯通率先說道:「陳舟博士,這次參觀我們的對撞機實驗室,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但米徹·約翰斯通卻想到了自己得到的消息,關於陳舟打聽CERN後續實驗計劃的消息。
「還有就是,你們找我的時候,直白一點就行。不用老想著旁敲側擊,試探我的想法,那樣做的意義不大。」
米徹·約翰斯通便又追問道:「那你覺得CERN開展的實驗計劃怎麼樣?」
當然,在SLAC關停對撞機實驗室,CERN繼續獨大的今天。
陳舟的話,說的挺直白的。
聽到米徹·約翰斯通的聲音,貝爾托盧奇也猛地想到了什麼。
這也是21世紀最重要的兩個字。
「從已知的歷史實驗來看,CERN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我覺得CERN在實驗安排上,做的並沒有什麼問題。」
頓了頓,看著明顯鬆了一口氣的兩人,陳舟又說道:「不過,我還是那句話,我不會加入CERN,成為正式的研究人員,至少現在不會。」
卻沒想到,隨著弗里德曼的發言,直接把研討會的調調,提高到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探討領域。
因為,陳舟想都沒想,就拒絕了CERN的邀請。
而且,令陳舟更沒有想到的是。
「如果有我感興趣的實驗,我自然會想要加入這個實驗的研究團隊。而不是因為過往的歷史。」
希望藉此尋找標準模型預言的希格斯粒子,探索超對稱、額外維等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
但是像陳舟這樣,一個21歲便領導SLAC對撞機實驗室研究人員,完成了膠球實驗,並成功發現膠球的人。
真要從參与人數上來說的話,小主題研討會的參与人數,遠遠要多於大主題研討會的人數。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