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學術生涯
第六百七十五章 陳舟所選擇的合作方式

陳曉仔細的聞了聞,不由得皺眉道:「聞不出來,全是酒味,隱約間,好像有……烤串?」
陳舟計劃在研究院底下設立數學學院、理論物理學院、理論化學學院和理論生物學院。
陳海寧將豆芽塞進嘴裏,不解的看著陳舟。
雖然烤魚鍋的味道,份量都十分不錯。
理論化學學院和理論生物學院,則需要再等等了。
可結果,人影都沒見著。
陳曉頓時沒了興趣:「好吧,還以為去吃啥大餐了呢……」
也可以稱之為,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以及未成立的廬州那邊的研究機構的執行綱領。
不得不說,陳舟在陳曉是否旁觀研討會這件事上的處理,確實令許多人感到佩服。
聽到這話的陳舟,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翻了過去。
剩下陳舟,又鑽進房間,開始了規劃中的研究。
在陳海寧將修改完成的計劃書,發給陳舟后。
畢竟,他主要還是跟著克羅斯這個課題小小組的。
李振邦聞言,輕聲笑了笑,旋即說道:「就是知道我們的陳大教授是一個大忙人,所以我才一早打電話,看能不能約到您。」
因為他相信,華國有著足夠的優質企業,是希望與他進行合作的。
這位科技部門的李局長,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陳舟十分珍惜,也十分看重眼前的,這個叫陳海寧的人。
這所研究機構總歸是要找一些合作夥伴的。
可這絕對算不上是大餐。
但也因此,這些研究人員對於陳舟的處事,更多了一絲佩服。
這個註定令華國難以忘卻的8月,也是註定讓全世界都為之銘記的8月。
李振邦清了清嗓子,正色道:「陳教授,您今天方便嗎?方便的話,我們約個時間,見面聊。」
第二天,陳舟依循著自己的良好生活習慣,一早便起床,與熊浩一起去晨跑了。
也剛好藉助前期積攢下來的影響力,獲得國家更多的支持。
時間,就在這種充實的生活和研究節奏中,逐漸https://m.hetubook.com.com的流逝。
大佬都這麼有信心了,他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除了這些事之外,還有就是陳海寧關於燕京研究機構的計劃書。
當然,先期計劃中,是只有數學學院和理論物理學院的。
晨跑結束,順便給陳曉和克羅斯帶了份早餐。
由熊浩開車,陳舟先將陳海寧送到了酒店。
倒不是陳舟不想一次性搞定,實在是囊中羞澀吶……
「我明白了,陳哥,你放心吧,我一定把這件事給辦好!」陳海寧主動請纓道。
甚至於,除了應用技術的支持外,陳舟還願意合作企業,將一些研究人員,送到他的研究機構里來。
「陳教授,早啊,難得周末,沒打擾您休息吧?」
也沒有再追問陳海寧,讓他回答自己剛才的問題。
陳舟知道,陳曉這小子,蹭大餐是假,想多跟著自己,才是真的。
時間也來到了9月份。
而且,一開始就把標準定的很高,才能讓這所研究機構,長時間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他準備整理出一個詳細的資料,包括他所選擇的合作方式,他所認可的企業條件,等等等等。
在陳舟方方面面的建議下,也終於縫縫補補的完成了。
看著陳曉的背影,陳舟不禁搖了搖頭。
整理這部分的資料,陳舟也需要一個過程。
他倒不是擔心陳舟堅持不了自己的觀點。
陳舟的行為,也引得一眾網友的點贊支持!
他完全不在乎,是否有人會不遵守他的條件,不接受他的合作方式。
也對應著陳舟系統中的,四大自然科學學科。
聽到電話里傳來的聲音,陳舟輕聲說道:「早上好,李局長。你也知道,對我來說,哪有什麼周末不周末的。」
一年一度的開學季,也即將來臨。
真說起來,他不過是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而已。
針對報告中的問題,以及後續研究的方向性問題,陳舟自然也再次來到高能所,開了一次研討會。
從這個名字和_圖_書也能看出來,陳舟是真正準備對標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分資料,更是陳舟成立這些研究機構的原則性文件。
現在的陳海寧,所想的,再也不是什麼成功的商業案例了。
克羅斯與陳曉吃完早餐后,便直接去了高能所。
做就完事了。
過了一會,陳舟才又說道:「海寧,廬州那邊的籌建工作,暫時停下來,還沒到合適的時機。」
逐漸散開,傳到了網上。
反倒是陳舟,還和沒事人一樣。
坐在一旁看著兩人的熊浩,此時心中的想法,反倒是變了許多。
陳舟想了想,說道:「可以。」
在高結這邊,陳曉所參与的工作,實在是太少了。
陳舟搖了搖頭,說道:「那倒不用。」
把陳海寧安頓妥當之後,陳舟與熊浩便返回了燕大。
前有尊重自己弟弟的能力,讓他列席旁觀。
這一次,陳曉倒是沒能夠作為旁聽者參加。
對於李振邦的話,陳舟不置可否。
畢竟,為了避免所有外在因素的干擾,陳舟是打算完全依靠自己,去成立這個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的。
對於陳海寧的擔心,陳舟卻並不怎麼在意。
便接到了李振邦打來的電話。
雖然陳舟有些詫異,但面對李老闆客氣的收費,他倒也沒拒絕。
他甚至與課題小小組的成員們,連夜加班,完成了階段性研究成果的報告。
兩人再次一飲而盡。
陳舟看了看一臉認真的陳海寧,同樣認真的說道:「海寧,我會把我所期望的合作方式,以及我所有的條件,整理出來,發給你。你要記住,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要!不接受合作方式的,一律不要!」
正如熊浩所想的那樣,如果不是珍惜與陳海寧之間的友誼,陳舟大可不必如此。
陳曉已經圓滿完成了,自己在高能所的實習任務。
陳舟被陳曉這話逗的一樂:「對,對,對,喝著啤酒,擼著烤串。」
陳舟聞言,輕聲笑了笑,倒沒多說什麼。
隨即,李振邦和圖書便跟陳舟約定好,上午十點,在他的辦公室見面。
不至於才成立沒多久,就被搞得烏煙瘴氣。
所以,在與高能所的一眾研究人員告別後,陳曉也就待在燕大里,為開學做著準備。
聽到陳舟的話,陳海寧所有的擔心,也徹底煙消雲散。
看了看已經走到的食堂,他直接說道:「李局長,你有什麼話,就直接說吧,我還等著買早餐呢。」
從先前所發生的那些事來看,華國其實也是希望學術界,有一些積極的改變的。
聽到這話的陳海寧,沒有絲毫的猶豫,他鄭重的點了點頭:「陳哥,我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事實上,陳舟心裏所選擇的合作方式,也沒有那麼苛刻。
「好嘞!」陳曉應了一聲,腳步輕快的去洗澡了。
這次,不是陳舟先說了,而是陳海寧主動說道:「陳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是我想的太過於簡單了。」
陳舟也將自己所整理的,有關合作方式,篩選條件,基本原則等等的資料,發給了陳海寧。
對於陳舟這夢想般的研究機構,他只想按照陳舟的想法,和陳舟一起,去實現它。
只不過,相較於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陳舟準備成立的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是沒有歷史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院的。
電話掛斷後,陳舟不由得笑了笑。
注意到陳海寧困惑的目光,陳舟解釋道:「既然當地政府部門和一眾企業都有合作的想法,那我們也就沒必要一棍子打死。」
在這種情況下,他所籌建的研究機構,反而算是順應了這種趨勢。
事實上,對於李振邦的這個電話,陳舟一點也不意外。
聽到陳舟的話,陳海寧沉思了一會,說道:「陳哥,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先保留合作的可能?」
一早起床晨跑的陳舟,剛跑完,還沒走到食堂呢。
頓了頓,陳海寧咧嘴笑道:「還是我的思想覺悟跟不上呀……」
就著這個話題,陳舟也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先說給了陳海寧聽。
現有實事求和圖書是,客觀對待。
這一點,倒是令熊浩再一次刮目相看。
憑什麼能夠獲得一位諾獎加菲獎大佬,如此的厚愛呢?
身體是做任何事的前提。
就為了第一時間,將報告發給陳舟。
畢竟,相比于廬州,燕京可要複雜的太多了。
兩人回到宿舍時,克羅斯和陳曉已經回來了。
回到自己的房間,陳舟想了想,便又坐到了書桌前。
陳舟與陳海寧,算是徹底的說開了。
他擔心的是,燕京這個地方,真的能容得下,陳舟想要的這所研究機構嗎?
說完,陳曉便準備去洗澡睡覺了。
一頓烤魚,一頓酒。
而陳舟計劃籌建的研究機構名稱,也被確定為了——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
這件事也再一次,從燕大的校園網,從那個傳說故事帖開始。
陳海寧看了看陳舟,也倒滿酒杯,端了起來。
旋即,陳舟說道:「你好好聞聞,我吃的啥……」
這一次,陳海寧主動端起了啤酒杯。
所以,他只整理出來一小部分,便洗漱睡覺了。
一聞到陳舟滿身的酒氣,陳曉就叫道:「老哥,你是不是出去吃大餐了?為什麼不帶我一個?」
正好,陳舟順便把計劃書帶著,讓這位李局長給參謀一下。
高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也終於做了出來。
「嗯。」陳舟點點頭,繼續說道,「雖說實驗應用的研究機構,成立的時間還早,但趁著這些人的熱情,倒是可以做一些先期的準備工作。」
而對於陳海寧來說,陳舟所表達的感情,也令他為之動容。
只不過,這些研究人員,需要符合他的條件就是了。
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是單純的只針對自然科學的理論研究。
所以,陳舟便對陳海寧說道:「燕京這邊,你不用擔心,你把計劃書做好之後,發給我,我來解決所有問題。」
只不過,還沒走兩步,他又回過頭來,笑著對陳舟說道:「哥,我覺得喝酒擼串也不錯,下次還是喊我一個吧……」
畢竟,這段時間里,關於他籌建和-圖-書研究院的事,早已經傳開了。
陳海寧也一樣,一仰頭,把啤酒喝完。
因為從這段時間,陳舟所參加的晚宴來看,這位陳教授的酒量,應該很一般才對啊?
有趣的是,在研討會開始時,一眾的研究人員,還在期待著陳曉的出現。
不管陳舟預期的實驗應用研究機構,在什麼時候成立。
陳舟也就在等著,李振邦什麼時候來找他。
陳舟這樣一說,陳海寧也就理解了。
9月2日,星期天。
也就是,陳舟真正苛刻的地方,在於他的條件。
一共四大基礎科學學院。
陳舟對於自己所說的「一律不要」,是沒有絲毫擔心的。
結果,不出陳舟所料,李振邦的電話打了過來。
陳舟只是再次開了一瓶啤酒,給自己倒滿,又端起了酒杯。
陳舟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沖陳海寧點了點頭:「我相信你。」
也因此,這段飯結束的時候,陳海寧一如上次一樣,又喝多了。
可現在……
陳舟愣了一下,旋即沒好氣的說道:「行行行,下次喊你。」
看著沉默的陳海寧,陳舟倒沒有繼續說下去。
只不過,說到燕京這邊,準備先期成立的,主要有數學和物理學等理論學科的研究機構時,陳海寧還是表現出了一絲擔心。
他只是把滿杯的啤酒,再次一飲而盡。
要不然,那些應用型研究技術,該怎麼去實現它的應用價值呢?
這部分的資料,可不單單算是陳海寧,在之後考慮廬州研究機構問題的指導性材料。
臨走時,烤魚店的李老闆,還十分客氣的給陳舟打了個半價。
雖然有些不舍,但他的志向,還是希望在數學上,能夠創造些什麼。
可以開始為之後研究機構的合作,提前做出篩選的前期工作。
現在,正好趁著陳海寧這次去廬州,所引起的關注,以及這些人想要與陳舟進行合作的衝動。
但有一點,熊浩可以確定的是。
陳海寧夾了根烤魚鍋里的豆芽,點頭應道:「明白,我明天就打消這些人,所有的合作意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