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為帝王師,鑄萬世之道!

隨後蘇澈將此前和玄宗說的話,大概和李瑛說了一遍,皇帝之所以封他為太子太師,還不是掛職,而是真的老師,雖然沒明說,但意思很明顯。
「太子殿下。」
這一番理論,是純粹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蘇澈站在歷史的長河邊,從上而下的俯瞰整個唐朝,自然輕而易舉找到其中問題所在。
「這一來一回的貿易,便能賺得無數利益。」
這個時期是沒有胡凳的,也沒有椅子。
李隆基此刻聽著這話,仔細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
這些事情,李隆基原本並未仔細考慮。
如果有必要的話,朝廷甚至會將李太白的家屬全部緝拿。
李隆基啞口無言。
「正是。」蘇澈微微頷首。
「見過老師。」李瑛雖然有些奇怪,但還是行了禮。
「可這世界上,風險與收益永遠都是並存的,在享受到如此完美的制度之後,一旦這個制度崩壞,那後果必然不堪設想!」
蘇澈沒有選擇繼續和皇帝抬杠,這沒意義的賭氣要不得,皇帝這麼幼稚,那隻能哄一哄了。
「理論上來說,府兵制既可以免除廣大百姓常征服役之苦,又可以極大減輕官府的軍費,還可以防止野心勃勃的將領擁兵自重,堪稱理想的兵制。」
「老夫豈是貪財之人?」張說義正詞嚴的說著。
聽著這個名字,蘇澈愣了一下,隨後也想了起來,張說之後,就是這張子壽,原名張九齡來當丞相,這傢伙同樣位高權重,屬於唐朝權利天花板的人物。
但李隆基並沒有這麼做。
次年,募取京兆、蒲、同、歧、華等州府兵及白丁為長從宿衛。
太子李瑛看著這個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少年,不由得露出錯愕,完全沒想到父皇給自己安排的太子太師,竟和自己年紀相仿?
張說:「……」
土地兼并破壞均田制,均田制破壞導致府兵制行不通,府兵制的消亡逐漸讓地方節度使擁有了大權,只要大權在手,誰也不會屈居人下,很直接的就威脅到朝廷。
蘇澈被宣入紫宸殿中。
「然而只要滿載而歸,分到他們利潤時,他們就會驚喜的發現,原來這裏面竟是大有可為。」
張說:「……」
而有些人,則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此刻都有些奇怪的看著這身穿黑色長袍,袍身有五寸大的獨科花作為飾物的青年。
雖然有些意外,但李隆基也沒有多想,這李太白畢竟是西域富商之子,有些見識也很正常。
這話一出,太子李瑛幾乎在等著他這一茬。
「只要不盯著看,那就又會回到原來的樣子。」
這話一出,朝堂上下,無不震驚。
《公羊傳·宣公六年》:「靈公望見趙盾,愬而再拜;趙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趨而出。」
此刻李隆基能瞬間想到這種辦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個人才了。
這導致李隆基不得不加藩鎮管理許可權來安撫安祿山。
也不是「非我族群,其心必異」。
蘇澈有些無奈,他感覺自己怎麼就成了全民公敵呢?
「陛下,唐承前代遺風,對於衛士比較尊重,可到武后時,番上衛士往往被貴族官僚借為私家役使,導致天下人皆以充當府兵為恥辱。」
這意思很明顯,是皇帝先和他說廢話,他也回了廢話。
君王也要向臣子回禮,這個禮叫空首禮。
「如若不然,我為什麼能穿著這一身衣服呢?」蘇澈反問。
隨後他招了招手,宦官立刻搬來椅子,李隆基和蘇澈直接開始坐而論道。
他當官,純粹是為了當個官。
如此一來,大大減輕了朝廷在軍隊上投入的壓力。
李隆基這套方法,正是宋朝解決節度使制度的辦法。
「在我看來,土地兼并,有兩種解決辦法。」蘇澈思索片刻,認真說道。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得到了李隆基的寵愛之後,先後生下夏悼王李一、懷哀王李敏、壽王李琩、盛王李琦,女兒上仙公主、咸宜公主、太華公主。
不少朝廷重臣也紛紛向太子李瑛行了禮。
「殿下,陛下讓我成為您的老師,這是有原因的。」蘇澈左右看了看,說道:「我們找個地方長談吧。」
周圍不少官員們紛紛開口問著:「你別問我是誰,你是誰?」
蘇澈又行了一禮,隨後大大咧咧的坐在了這椅子上。
玄宗皇帝直接被震驚了,他根本不認為會有多少問題,這李太白最多說一些細枝末節,無關痛癢的問題,都是朝會之上老生常態,難以解決的弊制。
原本有一條庄康大道放在唐朝的面前,他卻不知道掌握,從而走上更強大的道路,那被反噬,有了安史之亂,逐漸走向沒落,見識再正常不過。
「老夫張子壽!」這人哼了一聲開口說著。
這讓李隆基背脊發涼,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再也不能安穩站在上面,連忙走了下來。
「謝主隆恩!」
均田制的出現,這讓農民擺脫豪強大族控和-圖-書制,轉變為國家編戶,使政府控制自耕小農階層人數大大增多,保證賦役來源,增強了中央集權。
李隆基:「???」
「你就是李太白?」李隆基淡淡問著。
所謂天與弗取,反受其咎!
這話還未說完,李隆基便打斷了他話:「朕繼位以來,勵精理道,鏟革訛弊,打擊世家大族,堅定均田制的執行,使耕者有其田,又何來土地兼并一說?」
「老夫就是。」發須皆白的張說面露不善的看著蘇澈。
他是文壇領袖,是一代文宗,此刻竟然被一個年輕的後生詢問這樣的問題,當時就氣得他差點兩眼一翻,直接昏了過去。
這些日子,順藤摸瓜,朝廷早已經將李太白的一切信息,全部搜羅完畢。
真是個不要臉的傢伙!
蘇澈淡淡一笑,說著:「這就需要朝廷做出表率,由朝廷帶頭。」
「這樣一來,財政大權遲早會被節度使所左右,邊鎮最終會成為駐軍、屯田、商貿、手工業為一體的重鎮。」
一時間議論紛紛,知道內情的人笑而不語,並不願意透露什麼。
這一身衣裳是一品的官員才有資格穿戴,這面生的年輕人,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能站在這裏……
蘇澈卻繼續說著:「陛下,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均田制度和府兵制度被破壞之後,就不得不採用募兵制,可朝廷無法承擔高額的費用,只能將權利下移。」
高高在上的李隆基,享受著自己開創的盛世,聽著那些士人們的奉承吹捧,根本沒想到盛世之下,下層建築卻逐漸腐敗,漸漸土崩瓦解。
「一直以來,這些生意都被少數國人和外邦人把持,他們賺取無數錢財,朝廷能收取的不過一點稅賦。」
若這不是朝堂之上,脾氣暴躁的張說此刻已經準備動手了。
不過。
隨著簡單的行禮環節,朝會開始了。
到了後來,下跪逐漸就變成帶有屈辱性的含義。
蘇澈咧嘴一笑,直接說著:「各位,這些天我鬧得滿城風雨,你們還不知道我是誰?」
上方的李隆基見這傢伙如此自來熟,頓時有些無語,他不是商人之家出身嗎?第一次見到大唐皇帝,竟也不知道害怕和忐忑,反而行了禮后就直接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李隆基在位後期,由於怠慢朝政、寵信李林甫、楊國忠等人。
土地兼并,均田制被破壞,使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那與之息息相關的府兵制也會遭到破壞。
「你就說說如今這天下,禍從何來?為何那般危言聳聽!」李隆基說道。
李隆基好奇問著:「你且說說。」
無論君臣,都是正坐。
「只要看到對外擴張的道路,那接下來繼續海外殖民,繼續擴張,不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陛下,自古以來,君心難測,我當然不過篤定陛下不會治我的罪。」蘇澈無奈的說著:「只不過,我認為,以當今天子的英明神武,絕對不會因為一篇文章而殺一個人才,所以才如此有的放矢。」
宋朝以文抑武,用歲幣來換平安,終究會養虎為患。
「你就這麼篤定我不會治你的罪?」李隆基眯著眼睛看著蘇澈,這眼神極度危險,彷彿隨時要將蘇澈賜死一般。
「你必須得做好。」蘇澈盯著李瑛,不容置疑的說著。
這話一出,李隆基頓時啞口無言,他忽然想到了什麼。
這服軟的話一出,李隆基冷笑一聲,他淡淡說著:「那就要看你是否有真才實學,是否能將功抵過,是否能證明自己是一個人才了……」
被這樣的目光注視著,蘇澈也不好再繼續下去,他用一旁的錦布擦了擦手,便開口了起來。
「陛下,我寫那篇文章,明明寫的是前朝,故事也都是隋朝的故事。」蘇澈笑著說道。
見蘇澈拿起這顆果子,李隆基立刻露出感興趣的神色,這是海外之果,一般人還真不會吃,然而讓他意外的是,蘇澈輕車熟路的撥開果實,吃下了裏面白色的果肉。
一瞬間,不少人就像是看見了瘟神一般,紛紛遠離了蘇澈。
他拖著下巴,幽幽的看著蘇澈。
「某是宋璟,吏部尚書。」宋璟愣了一下,開口說著。
玄宗希望太子來推動這件事情。
均田制是一種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兩種?」李隆基瞪大了眼。
但是,對於壽王而言,這是何其的痛苦與難言。
雖然地主土地並不屬於均田範圍,但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地主階級世家大族的利益。
只不過他的行蹤有些飄忽不定,想抓捕歸案,還需要一些時日。
因為他們的氣場驚人,往往只是一個眼神,就能把普通人嚇個不輕,所以敢在他們面前放肆的人,一般都是肚子里有貨,沒有貨根本站不住腳。
這讓李隆基背後一涼,他眯著眼睛,眼神中儘是殺意。
越是位高權重之人,越是有容人之能。
蘇澈回道:「第二種辦法m.hetubook.com.com,就是將土地兼并這種對內發展,轉為對外發展。」
此刻蘇澈聽著這話,並沒有慌張,他抬頭說著:「陛下,那是以前了,以前如何,現在又是如何?難道朝廷上下,無一人諫言嗎?」
「陛下真要聽?」蘇澈眨了眨雙眼,完全沒想到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不多時,就連太子李瑛都來了,他來到了蘇澈的旁邊,朝著幾位朝廷重臣打了招呼。
太子李瑛直接說道:「那就開商海外,進行海洋貿易,使得朝廷財政豐裕,擁有能承擔募兵之代價。」
不多時,蘇澈看到了當朝太子——李瑛。
誰也沒想到,才一上來,就圖窮匕見了!
一番促膝長談后……
「高宗以後,土地兼并日益嚴重,陛下繼位初期,府兵逃散的情況日漸增多,以致番上衛士缺員,征防更難調發。所以陛下打擊豪強,嚴懲土地兼并的世家大族,同時鏟革訛弊,使得吏治清明,從而有所緩解。」
所以他認為蘇澈是在危言聳聽,自己親手開創這盛世,何來禍事?
此人之才,稀世罕見,想法之刁鑽,思路之清奇,讓李隆基五體投地,對蘇澈佩服到了極點。
也有人沒有離開,比如宋璟,他看著蘇澈,只是一瞬間,似乎就已經明白了什麼。
李隆基此刻瞪大了雙眼,錯愕的直接站起身,他驚愕說著:「何以至此?」
「可如果將募兵的權利下放到節度使收中,長久以往,地方必然會尾大不掉,所以朝廷必須要承擔募兵的代價……」
「這個世界上,從沒有完美無缺,一勞永逸的政策,每個政策都有它的好處,以及它的壞處!」蘇澈不以為然的說著:「敢違抗朝廷之政策,自然是直接殺了,他們的家產,剛好可以用來賞賜給那些不願意遷徙的家族,算是補償給他們的路費。」
為什麼宿衛之數會不夠?
張九齡:「……」
張說咬牙切齒的說:「豎子不足與謀!」
「你豈能直呼丞相之名?真是狂妄無禮之徒!」立刻有人呵斥。
但問題是,這無異於火上澆油,安祿山本沒有準備好造反呢,李隆基直接給了他這個機會,給了他這個權利。
這話一出,這些外邦官員一個個無言以對。
「如何證明呢?」蘇澈問道。
可惜的是,政策哪怕再好,也要看執行的人如何。
「殺了?」李隆基思索片刻,說著:「這會引起大亂子。」
「既然如此,那陛下何必又用這種話來嚇我呢?」蘇澈抬頭看著皇帝,認真問著。
李隆基聽著這話,沉思許久,隨後搖了搖頭,再次問道:「那第二種辦法呢?」
蘇澈抬頭看著皇帝,說道:「陛下,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之上,受田的百姓不繳納賦稅,不服地方徭役,專門負責當兵。他們編入額外的軍籍,稱為府兵。」
雖然太子太師,並不是太師,也就是皇帝的老師,可太子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應該也差不多。
「我明白了。」李瑛認真點了點頭。
「造船,水手,水軍,需要很多很多的錢。」
皇帝在其他時間處理政務,一般都是召集心腹,在偏殿進行會議。
太子太師,這是從一品之職位。
不過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點,節度使制度很難長久。
這讓宋朝獲了個弱宋的名號。
蘇澈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說:「很簡單,陵墓可以修,海商也可以開,如果不願意跟上時代的大流,陛下給他們最後的機會都抓不住,那就進行陵邑制,讓他們後悔都來不及後悔。」
聽著蘇澈這話,李隆基有些無法淡定了。
現在這個時間點,這一切還未發生。
「不願意,殺了就是。」蘇澈淡淡說著。
不多時,宦官搬來了一張桌子,上面赫然是各色靈食靈果,有一些甚至是來自海外的珍品,才端過來,香氣撲鼻,讓人食指大動。
蘇澈認真說道:「治標不治本,治之何用?必須先從土地兼并下手,從問題的源頭解決,先減少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讓均田制得以繼續實施,讓府兵制度重新建立。」
身為太子的李瑛,卻沒有給其母帶來轉機,他的父皇將所有的寵愛給了武惠妃。
蘇澈卻是微微一笑,換了個姿勢,說道:「這就說來話長了,有靈食和水嗎?我慢慢說,你慢慢聽……」
蘇澈繼續說:「與其讓那些世家大族在國內禍害自家百姓,還不如讓他們出海去禍害其他國家。」
李隆基扶額,無語的說著:「來人,賜座。」
宦官連忙將本應該屬於朝廷重臣的椅子,搬了過來,放到蘇澈的身後。
「你又是誰?」蘇澈沒理張說,看了一眼呵斥自己之人,好奇的問著。
蘇澈聽著這話,頓時愕然,他搖頭說道:「如此一來,雖無地方之憂,可強幹弱枝,面對外敵,註定會無力防守,久而久之,國力衰弱,必有亡國之危。」
……
「如和_圖_書此一來,外強中乾,由盛轉衰,是必然趨勢……」
這等狂妄放浪之人,且忍他一忍,就看他能說出什麼話來!
唐是萬邦之主,威名傳播海內外,萬國來朝,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此盛世,卻不加以利用,簡直是最大的浪費!
這個位置。
然而。
《周禮·春官·大祝》,賈公彥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頓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此刻蘇澈被卸了兵器,大步走入殿中,見了皇帝,也不拜,只作揖行禮,便左右看著,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
「當然,即便如此,依舊會有不長眼的地主豪族,會繼續兼并土地,可那些不長眼的傢伙,根本就不算威脅,殺之便可!」
這朝廷中,外邦雖然不多,但也有好幾個,此刻臉色都不是很好的看著蘇澈。
問題在於。
然而李隆基目前只知道如何做,卻不知道具體如何做,他認真說道:「還請先生教我。」
很多時候,更是名存職異,只作為贈官加銜的名號,多為虛銜,並非實職。
一般來說,在朝會上,只有三公級別的人,才有資格被賜座。
楊國忠還把控了上升的渠道,和安祿山的關係越發緊張。
安祿山明白,他這個三鎮節度使將會難以善終,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殊死一搏,直接撕破了大唐山河。
這話一出,眾人皆驚,一個個瞪大了雙眼,錯愕的面面相覷,鬧得滿城風雨,這不是那李太白,還能是誰?
李白的夢想是成為帝王師,實現人生的理想抱負,對真正當大官,手握權柄,反而沒多少興趣。
「修建皇陵?」第一時間,李隆基還沒反應過來,但很快,他明白了什麼,連忙問著:「你是說陵邑制?」
雖然這些文人儒士嘴上說錢這東西太俗了,但沒有一個人會拒絕錢這種好東西,只不過是在嘴上自命清高而已。
此刻皇帝還未來到,蘇澈看了一眼左右大臣,自來熟的打著交道,詢問著對方的尊姓大名。
「好。」李瑛連忙點了點頭。
這是內朝殿堂,屬於偏殿,皇帝通常在這裏接見宰相等朝廷重臣,經常會在這裏商議國家大事。
他們很清楚,如果朝廷真的海外開商,主持海洋貿易,那裡面絕對能賺到好幾座金山,誰會嫌錢多呢?
蘇澈隨手拿起一顆靈果,這是一顆黑紫色的圓果。
「你寫那篇《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挑撥外邦和大唐的對立,挑動國民的情緒,以此文犯禁,惹得長安滿城風雨,你可知罪?」李隆基冷漠的問著。
一上來,太子李瑛便將師傅交代自己的事情說了出來:「父皇,您讓兒臣請查田畝數量,兒臣發現,原本屬於府兵的土地,大部分都已經被兼并,造成流民無數……」
蘇澈無奈的說:「既然你們忠於大唐,那我提出符合大唐利益的建議和理論,你們不應該是開心才對嗎?為什麼要指責我,這是何居心?」
於是就有了進梨園、入道觀、納為妃的故事橋段。
「只要世家大族,地主豪強們離開了原來的地方,那他們對於土地兼并的影響,自然會從瞬間減輕。」
這話一出,那些外邦大官當時就臉色大變,他們連忙說著:「我已是唐人,自然是忠於大唐!」
「將進行土地兼并的世家豪族,進行強行遷徙,讓他們伺奉皇陵,並在陵園附近修建陵縣邑,供遷徒者居住。」
他踱步說著:「如果節度使之制會讓地方做大,那就用優厚待遇,解除節度使的大權,將各地軍隊的精銳抽調到中央,和禁軍實行內外輪換,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再由朝廷派遣的文官分而治之,你看如何?」
所以,即便蘇澈如此放肆,李隆基依舊還是忍耐了下來,他笑了笑,揮了揮手。
他要的是李太白,而不是他的家人。
太子還是李瑛,並沒有武惠妃加害。
蘇澈問道:「我那國富論,你看進去了嗎?學會了幾分?」
因為這種俯伏的動作看著非常像「下跪」,其實是「趴著」,不是「跪著」。
「那是自然!」李隆基點了點頭。
「第一種方法很簡單,也很容易做到,那就是給陛下您修建皇陵。」蘇澈開口說道。
不少外邦大官,此刻質問蘇澈:「你小子,說什麼寧與友邦,不予家奴,到底是什麼意思?」
安祿山獲得無數軍功,可卻無法回到朝廷,無法獲得進一步的封賞。
「你又是誰啊?」
位高而權輕。
「再用那些錢財購買他國的黃金、白銀、銅器、珍珠、鹿茸、香料等等無數國內少有珍奇之物,甚至還能買到崑崙奴……」
「對。」蘇澈點了點頭,緩緩說著:「劉邦建立起這種制度后,漢惠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紛紛效仿。」
很快,當滿堂朝臣到齊,玄宗皇帝也來到了朝https://m.hetubook.com.com堂之上。
李隆基恍然大悟,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油然而生。
「你問這個是什麼意思?!」
此刻一愣,頓時回過味來。
李隆基封蘇澈為太子太師,卻並非是虛職,而是真準備讓他去教導太子。
這些天長安城內風波不斷,一切事皆因這李太白而起。
早些時日,自那第一篇文章出現之後。
李隆基一愣:「對外發展?」
有些人收到了風聲,知道這位是誰,為什麼能站在這裏。
大家都是正坐。
這樣的稽首禮,在在元朝之前,只是禮節儀式,並沒有屈辱性的含義。
李隆基無奈的說:「海外蠻夷之地,尚未開化,瘴氣叢生,他們恐怕不願意啊。」
可如果做好的話,那這件事情就還是皇帝的功勞,太子不過是執行人而已,只有一小部分功勞。
「正是。」蘇澈說。
蘇澈見君王之禮,並不是跪拜,而是作揖,也就是鞠躬。
在古代,朝會不是每天都開,一般王朝建立之初,皇帝比較勤奮每日都上朝,處理各種政務,到了後來,基本就是五到十天開一次朝會。
這時又有一人開口問著:「你說你的文章利於大唐,那就是有利了?」
「既見老師,為何不行禮?」蘇澈看著李瑛,直接問著。
它規定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歸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後還給官府。
此刻李隆基聽著這一番話,再想起此前看到的那篇《富國論》,這一切都似乎聯繫在了一起。
唐玄宗任用天下賢才,這本身並沒有問題。
此刻坐在上方的玄宗皇帝,饒有興趣的看著下面的李太白。
當年玄宗被封為臨淄郡王時,擔任過潞州別駕,看到一個歌妓,這歌妓因能歌善舞而得到李隆基的寵愛,和李隆基生下一個孩子,就是李瑛了。
「只要府兵制度成功維持,那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禍事之一,土地兼并,世家大族不斷兼并土地……」
當越來越多的人得知這人就是那大名鼎鼎的李太白。
「你這是在質疑我們嗎?」
「和你們說不通道理……對了,那個張說來了沒有?」蘇澈好奇問著。
在中國古代,所謂的『跪拜禮』,一直是存在的。
而壽王李琩的老婆,便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楊玉環。
二便是如果出現問題的話,那就直接甩鍋到太子的身上,和皇帝一點關係也沒有。
就在前幾年,宰相張說就以宿衛之數不給,建議召募強壯。
「只需要短短几年,所有人都能看到海洋貿易中所賺取的無數財富。」
蘇澈卻也還了禮,笑道:「見過太子殿下,在下李太白。」
蘇澈面對這幾人的發難,只是有些奇怪的問著:「你們既然是大唐朝廷之官,那我問你們,你們到底是忠於自己本來國家,還是忠於大唐?」
此外,在均田制的基礎上,還創建了府兵制,所謂府兵制,就是兵農合一,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
李隆基皺著眉頭,也咬了一口果子,隨後憂心忡忡的問:「可如果那世家大族不願意呢?」
這話一出,立刻有人呵斥:「朝堂之上談及私利,成何體統!」
他看向蘇澈,開口問著:「那你可有解決之法?」
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逐漸會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幾乎順理成章。
如果不能被順利執行,或者有人阻撓的話,那政策就會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進行。
當蘇澈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大殿之中,來往之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蘇澈道:「我那國富論里寫過,這天下的財富有一定的限額,要麼對內獲取,土地兼并,要麼對外發展,掠奪外面的財富。」
「定是你蠱惑了陛下!」有人咬牙說著。
當然,能不能打過蘇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罷了罷了……
蘇澈笑道:「那不然那些番邦蠻夷,真就為了你那些賞賜,不遠萬里而來?」
聽到蘇澈的名字后,李瑛頓時瞪大了雙眼,驚訝的問著:「原來你就是李太白?!」
然而蘇澈卻準備大談特談,要說很長時間,居然還要靈食和水!
因為這個時期,大家都是有凳子和椅子的。
這話一出,方才還硬氣的幾人,一瞬間沉默了下來。
太子也看到了蘇澈。
因為年老色衰,新鮮不在,趙麗妃逐漸失去了李隆基的寵愛,而李隆基對趙麗妃並沒有恩斷義絕,于開元三年將李瑛立為太子。
「至於開海……」
「原來是這樣……」此刻李瑛這才明白,為什麼蘇澈能成為自己的太子太師了。
「自此之後,就不需要任何勸說,以朝廷為核心,不斷進行海外貿易。」
蘇澈點了點頭,說:「你們現在一個個說得硬氣,真等朝廷海外開商,進行海洋貿易,你們https://www•hetubook•com.com到時候可不準參股進來了。」
不過。
壽王卻不敢反抗,更無力反抗。
「均田制被破壞,府兵制無法維持,只能依靠募兵來維持,兒臣認為這並非是長久之道,對於朝廷的負擔會越來越重。」
「別生氣啊。」蘇澈笑了笑說:「我那國富論,能讓國富民強,你們這些朝廷重臣,國家棟樑,自然可以大賺一筆,跟著賺到盆滿缽滿!」
蘇澈對這個位高而權輕的位置並沒有絲毫的意見,反而很滿意,他本就淡泊名利,李白也是如此。
這一天朝會上。
「只要府兵制被破壞,那就不得不在邊關展開大規模的屯田,就地保障供給,或者允許邊鎮開展商貿活動,維持軍隊開支。」
均田制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小農耕作,土地為國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歸其所有。
李隆基問:「海外蠻夷之地,真的有那麼多的財富?」
隨後,他提拔蘇澈為太子太師。
所以在這偏殿見到皇帝,蘇澈鞠躬行禮,並沒有任何問題。
安史之亂的本質並不是節度使制度的原因。
「這個錢,朝廷帶頭來出,讓那些世家大族,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
可宮中佳麗三千,他偏偏看中了自己的兒媳——楊玉環。
「這些人一開始或許不太情願,但只要你出面,肯定會有人往裡面投錢。」
「可土地兼并之事,乃是千古難題,這如何解?」李隆基繼續問著。
「當軍事、財政、行政等諸多要職,全在節度使一人手中,這就是一方霸主,朝廷政權,也會逐漸名存實亡。」
錯愕之餘,李隆基大手一揮:「招他覲見!」
加上李林甫的去世,導致對節度使的限制更減少了一分。
玄宗就令人徹查這李太白的底細,讓人將他帶到自己的面前。
這麼做會雖然阻止了地方做大,但同樣會讓軍隊戰鬥力變得越來越差,使得兵弱國窮。
讓李隆基沒想到的是,這李太白竟然來到了皇宮外面,主動找上門來了?!
沒有猶豫,李隆基立刻召來了自己的心腹,私語幾句,讓他們立刻展開調查。
他們還真不敢說,自己一點也不想參与進去。
臣子向君王稽首后。
您這燕國地圖也太短了!!!
雖然在唐朝,正坐依舊是正規禮儀,大臣們偶爾也會對皇帝行「稽首」之禮,也就跪拜兩次,但這是比較莊重的環節,大多數時候,並沒有那般嚴謹。
均田制,府兵制,陵邑制,開海經商,以及最後的海外殖民,一環扣著一環,一步緊著一步。
在正坐的基礎上行禮,也就是所謂的跪拜禮,和以後的跪拜,雖然看上去差不多,但實際上還是有些不同的。
一是能看看太子的器量,看看他做得如何,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儲君。
蘇澈又吃了一口水果,繼續說著:
「隨著本錢越滾越大,我們大唐的瓷器,絲綢等珍貴物品,可以在海外換回無數錢財。」
這傢伙甚至連站著都不想站著!
蘇澈見到太子時。
自從武惠妃死後,寂寞的唐玄宗開始尋覓新的愛人。
實際上,這是宋朝吸取了五代十國的教訓,所採取的行動。
這一套制度,環環相扣,可謂相當完善,如果能一直堅持的話,未嘗不是不錯的政策。
隨後,蘇澈認真講解了起來。
能坐卻反而要跪著,這含義自然就慢慢變化了。
「到了這裏,你何必說這種話?」李隆基反問:「難道你認為這天下人都是蠢人,看不出你文章想表達的意思?」
但這樣的稽首禮,只是單純的延伸禮儀,並不是真正的『跪下』。
「可已經被破壞的府兵制和均田制,再想修復,這哪裡是一朝一夕之功?」
當李瑛聽完了蘇澈這一番話后,十分驚訝,同時又有些忐忑的說:「我能做好嗎?」
稽首禮,是臣子拜見君父時所用,正坐后拱手至地,頭也至地。
這話一出,戶部尚書立刻站出來說:「陛下,朝廷的財政無法支持各地募兵之代價,如若果真如此,只能讓地方節度使自行募兵,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朝廷財政是絕不可能維持的。」
「如果讓世家大族們的眼光看向外面的世界,享受到貿易利益,以此作為代價,或者說作為要挾,讓他們停止對內兼并,那幾乎相當於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土地兼并的問題。」
這李太白一上來就找自己的位置,是把自己和當朝重臣相提並論了?
蘇澈此刻說這些,和安史之亂沒關係。
「雖然這種辦法並非一勞永逸,但至少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擔心土地兼并的問題。」
此刻李隆基走了下來。
李隆基只覺得原本前方烏雲密布,此刻瞬間雲霧破開,迅速消散,已是晴空萬里,再無一絲困惑。
蘇澈在那篇《寧與友邦,不予家奴》中詳細講述了隋朝是如何內亂,從而滅亡,可李隆基自信,那些問題,不可能會出現在自己這開元盛世。
一時間,張說臉色更難看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