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系統檢測到現有豬舍空間和欄數配比已經飽和,系統自動終止運行,等到新豬舍建好后,將再次運行大禮包。】
打人的功夫已經修鍊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只是,打人要出錢,他生性膽小,從不主動出手。
物質的豐富,器皿的變化多樣,給中產階級一流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趣。
李績進屋后,手腳也不閑著,在山神廟已經養成了習慣,端盤子、端碗、整理餐具,他樣樣熟練。
這不僅僅都歸結于戰爭的後遺症,還有當時生產力和生產工具的落後,土地的荒蕪貧瘠也是主要因素。
「他哥來了。」身穿緊身裙服的嬸娘,身材成熟的就像南山的柿子,吹彈綿軟。
【生豬養殖大禮包激活8%……】
【生豬養殖大禮包激活10%……】
李玉石端起酒碗,手一直哆嗦著,內心好像很羞愧。
系統又發來一段文字:「圖書推薦——《母豬的生產及產後護理》《種豬繁殖的周期和種豬迭代的基本原理》。」
種豬從無到有,只是一個瞬間。100間新豬圈已是豬滿為患。
兩個時辰的授課,李績也是現學現教,書本上和-圖-書的知識總比實踐積累豐富、全面和系統。
在長安秦王府多半吃著小米和紅薯,吃肉,特別是吃紅燒肉成為奢望。
「嘈——」李績張口就要罵娘,這不是耍我嗎,才打開10%就終止了。
「科學養殖?也難怪系統終止了。」
小李庄距離後山並不遠,兩里地距離,二人邊走邊聊著小時候的話題。
李績抬眼望著嬸娘充滿喜色的眉眼,心道,嬸娘從來沒有這樣高興過。也就是在原主的記憶里,嬸娘很少給他過笑臉。
考察過豬場,李績又安排李艾召集傭工們開展崗前培訓。
李績有點應接不暇,歷史系變成了養殖專業戶,這還需要惡補很多知識。
現實的存在,一個粗砂的大黑碗里倒著渾濁的酒水,這已經是當時小李莊農戶的一種奢侈。
「謝謝二哥——」九歲的小女孩在地上蹦跳著、歡呼著,一股孩童稚氣悠然顯現。
「二哥,你去歇著。」李清音看見李績雙手捧著一碗紅燒肉,怕燙著他,溫婉的說道。
一家人坐下來,嬸娘從櫥櫃里抱出一壇燒酒,這酒還是二叔走時的庫存。
不知不覺,https://m.hetubook.com.com轉過幾個路口,前面就是一片竹林。
國子學府文武兼修,按照武科的級別,李玉石已經突破主辦二級的境界。
李績利索地舉碗,「干!」
「這麼複雜?要是沒有系統的測算,靠人工演算法,還真TM費腦子。」
「叮!」
李玉石把李績面前的碗斟滿酒,農家的生活就是這樣,沒有現成的酒器,不像前世中產階級,喝什麼樣的酒,有什麼酒器。
如今二弟好像換了一個人,器宇軒昂的外貌,滿腹經綸的談吐,舉手投足就像一位將軍。
李績的記憶里,再次出現少年時代的一些印記。
改變人的是環境,而不僅僅是基因排序。
「這是二哥給你買的棉花糖。」李績將一大團棉絮狀的東西遞給清韻。
竹林里他和玉石經常摸鳥蛋、捉鳥,逮兔子。
梁郡刺史、睢陽縣令以及豬場的雇傭工,欣喜若狂。
大唐初期的國庫,並不比大隋帝國前期充盈,直到李二執政中後期,才徹底扭轉連年虧空的局面。
祖上的基業被李一刀佔去五分之四,一間破爛的草房子,就是李績的居所。
自己的年紀要比李績大三歲,受的教育程度要比李繼高的多。
李玉石的學識遠遠超過二弟,如今卻是一貧如洗,心下不免暗嘆。
折騰了一個上午,李玉石站在人群的後面,等著二弟講完話。
嬸娘家的豬肉味,從莊子的西頭一直飄散到莊子的東頭,「誰家燒肉吃的?這麼香。」
好幾次,軍營的生活徹底顛覆了他對王府的印象,後來,他才明白,在前世看過那篇《餓死的唐朝》一文所描述的境況,其實是真實的。
家道中落的時候,就是國之不國之時。癢序廢弛,帝國只保留一間國子學堂,70人的規模,讓其他的學子回鄉自學。
來到李玉石的家,李清音幫著嬸娘整理飯桌,淘氣的清韻,一看二哥回來,立即放下手裡的木馬,撲倒李績的腿邊。
這就是大儒施教的主旨:「文武兼修,重文偃武。」
《論語》里的句子,李玉石也能深諳其道,且,武道精髓吸收極快。
李績的耳邊忽然傳來「哼哼唧唧」的叫聲,1000頭杜洛克種豬已經存放在豬舍里。
系統又給出一串數據:無外乎是m.hetubook.com.com雄豬與雌豬的最佳配比數量,一代種豬、二代種豬以及三代種豬的失本率等等。
從小他就看不起二弟,無論從知識還是家境,李玉石都是佔據優勢。
這難道是基因的遺傳?大爺也不過是大周行伍中的一個都尉而已。
李玉石一度在東都的國子學府渡過金,他的師父就是當時帝國的大儒李慕白先生。
「叮!」
【大禮包激活程序終止中……】
下面接著出現一串說明文字:「豬欄,公豬多以單圈飼養。公豬欄面積為6~7平方米,正面高1.05米,配有1門,高1米,寬0.8米。」
「二弟,來幹了!」他雙手端碗,舉過齊眉的位置,輕輕落下,落到人中的下沿,一手托住碗底,一手扶著碗壁,很斯文的啜飲。
遠處高坡上100噸複合飼料已經整齊的碼放在庫房裡。
飼養員們聽得入迷,聽得認真,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提高養豬技能的敲門磚。
「大哥,飯做好了?」李績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玉石的身旁,他擼擼袖子,一副教書育人的樣子。
戰爭、戰亂徹底毀了李成新一家,顛沛流離,最終葉落歸根,還是家徒四壁。
五和_圖_書月的紅桃,又像三月的桃花。
他的心頭掃過一陣涼意,終究被李清音的羞澀驅散開去。
他費力的搜尋小時路,呈現在眼前的似乎十分陌生。看來原主對自己的少年記憶很少。
「二弟,媽已經把飯做好了。」
【……】
揚手間,一碗酒已經下肚,就連幼妹李清韻靠的這麼近,也沒能看清酒是如何喝下去的。
開壇后,酒香撲來,李清音鼻子動了一下。
一陣少女的體香夾雜在噴香的肉味里,李績有點饞的慌。
喝紅酒用的高腳杯,喝白酒用的酒盅,喝啤酒用的是專用的啤酒杯。
李清音伸出玉手捋捋額前的劉海,杏眼充滿一股柔性美,沒沾一滴酒,面部已經緋紅。
「今天,清揚回家吃的第一頓飯,玉石你要好好敬你二弟幾杯。」她轉臉看著清音,「你也喝幾杯,不是說要謝謝二哥嗎。」
庫房剛才還是空空的,突然之間各類複合型飼料堆積如山。
這是「隔空取物」法術,還是神仙饋贈。人們不知道豬從何處來,也不清楚這麼多的飼料是誰堆放的。
人們就會在飯桌上,讚歎一聲。這聲音多半是羡慕,因為一般人家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能吃上一次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