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帶著兩個妹妹逛街

遼東戰場連續三場大戰,哥哥李成新拖著傷殘之軀,仍然奮力殺敵。
氣氛活躍,也許半斤不醉;話不投機,也許二兩就會給樣看。
他給清音、清韻每人一串,自己吃了一串。
李清音張著鮮紅欲滴的濕唇,發出一聲鶯啼般輕嘆。
嬸娘無時不在堅守著男人的尊嚴和女人的規矩。
不知不覺,李績帶著她們來到宋州古街。
嬸娘要準備晚上的餃子宴,李績當然沒有再次邀請。
「那好,清音也去。」李績瞥了一眼紅撲撲的清音,輕聲說道,「二哥帶你們逛街。」
後來,他恨自己,沒能給哥哥李成新擋住那一槍,慘啊!那一槍從哥哥李成新左胸穿過,哥哥當場昏死。
李績和玉石大口喝酒,不一會李玉石就酩酊大醉起來。
李績來到一間雜貨店,買了三串冰糖葫蘆,花去九文錢,找回91文錢,用一根細線穿好,放在衣兜里。
家中添加了人口,李玉石沒法,只好在柴火垛了抽出一根棉柴,用棉花桿當筷子用。
「嬸娘要不等碗筷洗好,也一起去。」
清音看看小攤上鞋幫、鞋底的花樣,準備照著給大哥李玉石做鞋。李hetubook.com.com玉石的腳不斷變大,一雙帆布鞋,已經露出大腳指頭。
來到廟會,不時傳來小商小販的吆喝聲。
最後,包裝布裏面的幾層月餅麵皮,他用手掌捧著吃下,這就算過了一個中秋。
劈臉就打的日子,也讓李一刀毫無尊嚴。嬸娘大家小姐的脾氣,令李一刀如老鼠見貓。
大隋末年,在僻遠的鄉村,女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還是要講的,即使是再窮的人家,這是男人的門面,女人的臉面。
穆婉清好長時間沒有去逛廟會,一來因為家窮,二來,二叔李一刀常年在外,逛廟會人多眼雜,也怕遇到不三不四的閑雜人等。
幾雙竹筷頭部已經發白、發毛。
李玉石看著清音、清韻甜蜜的笑容,心裏一陣高興,轉眼又是一陣心酸。
臟活重活搶著干,家裡有什麼好吃的,自己一點也不捨得吃,都分給兩個妹妹。
唐初的開元通寶銅錢的換算方式,基本上是一兩白銀=1000文錢=1貫(吊)錢。
大唐初年,梁郡歸併宋州管轄,其實調整區劃。
「窮家破吵」,家一旦過得和_圖_書日子不如意,拌嘴和吵架就是常事。
李績起身扶住李玉石的手臂,不至於摔倒。
二叔遠行,也就更加放心。
「正常什麼?不能喝就不要喝。什麼事,都跟人家比,你給你二弟提鞋也跟不上。」
「玉石,去睡吧,沒那個酒量呈什麼能。清揚也不是外人,他不會介意的。」
「媽,大哥不是高興嗎,二哥難得在家裡吃飯,他多喝幾杯,也正常。」
李績將酒碗里的酒一口喝乾,也就沒有倒酒。
飲酒一是靠氣氛,二是靠體能。
小臉蛋洋溢著幸福!
「哇哦,二哥,您好酒量!」
梁郡在大唐初年,改稱宋州,其實是沿用開皇十六年的行政稱謂,隸屬河南道轄制。
與這位堂哥的交集並不是很多。養在閨中人未知,也許她很少出門。
李績實在想不到昔日的大戶,如今破落地讓人心酸。幾個飯碗,黑白不一,大大小小的有好幾種。
這也難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吃了上頓無下頓的日子誰都害怕。
外面的世界,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姐姐清音合體的裙服將浮凸的身形襯托得清新俊雅。
兄弟不和睦、夫妻不m.hetubook.com.com和諧、父子不同道,還不是因為一個「窮」字。富人家有幾戶是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大吵大鬧的。
穆婉清還想再多說幾句,忽然,看見李績的面色毫無喜色,便把後半句話噎住了。
他那一份,又分給了清音和清韻。
這也許當時李清音只是一個豆蔻女孩,與生命的抗爭體會不深。
一雙醉眼似乎迷離,手裡的半截棉花桿,掉落在地上,他竟渾然不知。
「甘甜如蜜!」
李玉石身上的長衫,還是二叔李一刀以前穿的舊服,已經洗的發白。藍色漸漸褪去,留下的只是棉布的本色。
這次回來,令李績意想不到的是,在二叔家還有這麼一股清純的氣息,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一股股青春期的爛漫清純氣息,在周身彌散。
他看著大哥趔趄著走進耳房,打著補丁長衫上不知道何時被油污了一片。不多久,裏面傳出一陣陣鼾聲。
「我也沒多帶零錢。不過,我有辦法。」李績說著,從身上的腰包里摸出一塊碎銀。
「姐姐,我要吃薑糖。」遠處一間作坊里,老闆的吆喝聲傳過來,勾起幼妹的饞蟲,「薑糖,買薑和*圖*書糖嘍!剛出鍋的薑糖,又甜又脆。」
李玉石看到二弟衣錦還鄉,眼下又著手創辦第三產業,大有一飛衝天的氣勢,他想到自己空讀詩書,一事無成,難免心中鬱悶。
幺妹李清韻編織的錯落有致的小辮子,在微風裡搖曳。
「我也去,我都幾年沒有去了。自從父親外出,我和妹妹就沒有去過。」
二叔是個硬漢子,他幾次和李績聊天,說他和哥哥李成新在北周戰場、遼東場戰上的戰績。
李清音替大哥李玉石打圓場,玉石雖然毫無建樹,對清音、清韻姊妹倆還是照顧有加的。
後來李一刀實在忍受不了貧窮,毅然決然離家出走,多半也是因為一個字「吵」。嬸娘和那時大多管家婆一樣,日夜擔憂著生活的拮据。
穆婉清夾了一小塊棋子肉塊放在嘴裏,慢慢地咀嚼。一滴肉汁掛在唇邊,紅潤的嘴唇更加光潔發亮。
「我沒有錢。」李清音嘟囔著,臉上現出一抹紅暈,用眼瞪了一下妹妹。
去年的中秋節,正值戰火正炙熱的時候,他從東都大儒李慕白那裡分得兩塊一塊五仁月餅,他用麻布包好,帶回家來。
嬸娘還是個勤快的主婦,能帶著玉石姊妹仨https://www.hetubook•com•com挺過大隋朝的末世,還就算是有能耐的人物。
幾千年以來的陳規舊俗,有其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李清韻一口咬住一顆糖球,一股鮮甜醇香透過味蕾浸入心脾。
他走出小李庄,沿著一條碎石子路,向宋州城走去。
「到街上不要亂跑,跟你二哥身邊。」嬸娘邊收拾碗筷,邊向李績看看,看看這個侄子的態度。
二里路不算太遠,李清音和幺妹清韻,像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的說著話。
她的眼睛里再次出現一種柔性的美,美得令李績窒息起來。一雙杏眼足以攝人魂魄,可原主的記憶里留下的印象還是很模糊。
「清韻,下午,二哥帶你去看廟會。」
月圓之時,一家四口,將一塊月餅分成四塊。
李玉石從來沒有這樣喝過酒,搖晃著站立起來,「二弟,你慢慢喝,看來我得去睡一會。」
「一起去?我還有許多家務要做,我留下一塊五花肉,下午弄餃子餡,晚上吃豬肉水餃。」
李績忽然想到前世的記憶,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大抵類似這種境況。
怕人說閑話。
隋唐一體,很多郡縣的稱謂還沒有徹底改變,因為,很多地方還在隋朝軍閥世族的手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