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反轉(18)

王德快步走出太極宮。
李績抬頭向李麗質看去,腹語道,看你如何回答……
誰也沒有料到李二會來這一手,這不是「卒然問焉而觀其知」嗎。
「還是委託他人吧,這樣也好避嫌。」李績忙忙推辭道。
李元昌與李承乾關係密切,李承乾在長安時,他們倆無論早晚都在一處遊玩。
「那好,我同意靖王爺的建議。讓晉王遙領齊州都督。」
李二見長樂公主見到朝中大臣,毫無拘束之態,她與李績的婚約之事,朝中大臣也都舉手表決的。也就是說,一致同意李二的決定,他能捨得寶貝閨女,大臣們只是表個態,還有哪個大臣不識抬舉,敢提反對意見。
能傷了靖王爺的人,可能還沒出世吧。
李二吩咐公公王德,「告訴長孫沖,準備車馬,做好安保工作。確保靖王爺人身安全。」
要不是并州賑災失職案件發生,也許,李績已經和李麗質舉行過結婚儀式了。
也就是說,「第二次玄武門事件」絕對不能出現。
改運,本師尊還是有一套的。誰讓自己是個和-圖-書小相師呢。山神廟那副對聯,可不就是吹牛逼的。
王德心裏喜得就像抹了蜜,這個陛下,高興昏頭了,靖王爺身懷絕技,內力過人,這道家修為,別說是長安縣,就是整個京畿道,也無人能比。
李承乾還揚言道,「我當皇帝,有人規勸,立即誅殺,頂多殺數百人,大家就會自動停止。」
「那只有靜觀其變了,師尊,請您派人暗中監視京城之變,發現結黨營私者,可先斬後奏。」
就是長孫無忌這位最親密的老臣,也不敢發出雜音來。
長樂公主進來,看見李績,一臉的驚詫。
一個笑的帽子掉在地上,一個笑得口水流出嘴角。
他是李二的老弟,李承乾是太子。身邊的官員都不敢規諫勸他們。
李績只好重新坐下。
簫瑀也常常耳聞。
「恭喜靖王爺,晚上我請客,給靖王爺祝賀一下。陛下你也參与,長安縣春熙路上那家酒店可有特色了,出去吃吃喝喝,放鬆一下。」
簫瑀見機行事,趁機說道,「靖王爺李績,身為河南道人hetubook.com•com士,對齊州府情況比一般人熟悉,加上此次平亂有功,應該給予嘉獎。老臣建議,仍由靖王爺代為監管齊州治理,等晉王成年後,再行實職。」
「哈哈哈!這大河馬都出來了,真是笑死我了——閨女,你可真逗啊——」
「得嘞!陛下,我這就去安排。」
李績喝了一口老君眉,接著說道,「李承乾暫時不可回京,因為漠北王庭一日不可無主。魏王李泰雖然多才多藝,深受賢弟寵愛。但,他若有奪嫡之心,就要嚴加防範了。禍起蕭牆,只要宮廷內部不亂,大臣的議論左右不了您的決策。」
李麗質哪裡見過父皇如此開心過,整日里都是一臉的嚴肅勁。
至於推薦魏王李泰,也有的要推薦晉王李治,那個漢王李元昌,蠢蠢欲動,慫恿太子返京奪權這些言論,事情未明了,一時也無法下結論。
李績起身,彎腰施禮,雙手接過這把寒氣逼人的玉石寶劍。
他依然笑呵呵的,看著李績,又看看寶貝閨女,突然提高嗓門,哈哈道,「長和*圖*書樂,你曉得的,當時靖王爺接連與東突厥和薛延駝作戰,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我和魏徵商議,將你許配給靖王爺。我想當面問一聲,你如今反悔嗎……」
李績正要告辭,忽然,公公王德走了進來,低聲稟報道,「陛下,長樂公主覲見!」
「那好,讓長樂公主進來,師尊你也就別忙出去。一起見見公主。」
「那帝國的儲君之位,師尊有何建議啊?」李二順口問道。
更沒有見過簫瑀這個老夫子,如此洒脫。
「唉!簫特進,怎麼又婆婆媽媽了,我的性格你又不是不了解。你就不要賣關子了。有建議就直說。」
李二看著長樂以這樣的口氣和李績說話,愕然問道,「長樂,你認識靖王爺。」
「何止是認識,咱們還是校友呢。那時,他好像基因變異,長得又高又壯,活像大河馬。」
玩刀弄槍,有恃無恐。
「哈哈!我勒個去——老夫還是第一次見到長樂公主這麼幽默、風趣,將來誰娶了去,可就會快樂一生嘍——」
簫瑀看看李績,笑道,「陛下,臣有一和-圖-書條建議,不知道該講不該講?」
李二說著,將一把尚方寶劍雙手送給李績。
「眼下有人認為李承乾是一位賢能的儲君。也有不同的聲音說,李承乾腿有毛病,說他不具備繼承大統的資質。梁州都督漢王李元昌,上次來拜見我,還勸我儘快讓位,說什麼魏王李泰要奪嫡。要趁太子遠在漠北的時機,搶佔太子位。如果真有這事,這個李泰,也是辜負了我的寵愛。」
……
吃喝玩樂,恣意作為。
想到此,李二決然而定,今日不說,還等到何時呢。
她天真爛漫,櫻桃小口一張一吸,哈哈就說開了,「父皇,我說的是真的。新生報到那天,他嚇哭了很多女同學和小孩子。當時,那長相,嘿!長相很兇的。也不知道咋了,這一趟去并州捉妖,居然變回來了。我到奇怪了哈。」
有不聽命令的,就命他張開手腳,抱住大樹,李元昌和太子親自上前,持鞭毒打。
李績暗暗驚訝,歷來奪嫡兇險無比,儲君之位輕易不可易主。
李績見簫瑀不吱聲,便打破僵局,「陛下,他人的話https://www.hetubook.com.com,也只能參考參考。太子腿腳不好,不影響治國安邦。這都是他人的猜測。」
不過,這些皇子如果都急於奪權搶位子,說最先搶灘登陸,鹿死誰手,那還要看看誰的運氣好。
李二見王德出去,話題又回到起先的議題上來,作為父親,對自己的幾個皇子,他都很關心。皇子再多,那也是心頭肉。他不想在皇位安排上出現紕漏和差池。
沒等李績表態,簫瑀一轉身,滿臉堆笑,對著李績又是彎腰,又是作揖,態度極其恭敬。
簫瑀和李二同時大笑。
「好好,靖王爺就不要再推脫了。晚上,我們同去。」
「大塊頭,你變了!」
「陛下,容我回去好好推演推演。運程與星象息息相關,國祚不可妄議。蝴蝶效應不得不防。」
不過,這些必定是捕風捉影,又沒有親眼所見,他也不好發表高論。
他的話音一落,大殿里寂靜無聲……
李二倒是個爽快之君,忙道,「簫特進的建議,我看,中。就這麼定了。靖王爺,能者多勞,您身兼數職,對帝國的穩定有益。有意的事,為何要推辭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