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投票權重怎麼分

「我們應該制定一個標準,來判斷什麼樣的藩屬國和領地,才有資格拿到聯盟投票權。」
在聯盟會議上討論的事情,所有國家無論贊成還是反對,都只有一票投票權。
荷蘭和義大利雖然不太服氣,但是看看那幾個兩張票國家,自己還真打不過,也就只能忍了。
那肯定會讓露西亞憤怒,並且對英國懷恨在心。
第二天的會議開始后,與聯盟本身框架相關的討論就開始了。
這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載體,也是所有代表最關心的東西。
只要大家投票權不一樣多,那就肯定會有矛盾和地位差異。
別國艦隊本來就去不了那些地方。
歐羅巴真的是他媽的一盤散沙啊!
除了大明可以使用一票否決權之外,普通反對票達到三分之一以上,相關事務也會被否決。
以後大明提出任何事情,只要泰西各國中有一個也投了贊成,那就直接可以通過了。
自己九叔都給他搞了那麼長時間的捧殺了。
無論是露西亞和奧斯曼還是普魯士,都很可能會被大明拉攏過去。
現在很多人思考的重點,可能已經不是大明需要拉攏幾個國家推動決議通過了。
同時考慮爭取兩張票的難度,葡萄牙最終也忍住了。
十九這個的數量顯然是專門選的,加上大明默認的一票,總共二十票。
朱靖垣對此早有準備,好整以暇的聽完了他們的要求。
皮特心中考慮,露西亞有可能會幫大明投票,所以下意識的想要提出意見,不能給露西亞三張票。
但是,現在已經回不去了。
因為這些相對公允的地方,就是給其他各個普通國家制定的,以後他們都要經常受到相關規定的管轄。
「那只有用另外一種方案了,也不給藩國投票權了,直接給每個國家不同的票數。
就算露西亞、奧斯曼、普魯士三國,加上他們要到的票都贊成也還不夠。
現在再回去一人一票,他們反而無法接受了。
朱靖垣對皮特就挺無奈的,對英國國王也挺無奈的。
「首先在現有方案的基礎上,給英屬天竺、美利堅、法屬加拿大、西屬墨西哥投票權。
總票數四十七張,一件事情要投票通過,需和圖書要超過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二,也就是三十二張。
如果現在這些國家索要投票權都給他們,那泰西總票數就達到了二十三張。
泰西幾個沒有殖民地的國家,發現別人額外索要投票權,那自己也不能幹看著。
然後頗為嫌棄,還些好笑的說:
聯盟常設的討機構直接叫「國際聯盟會議」。
只有荷蘭沒有插嘴。
不直接要大明降低投票權,而是給自己增加投票權,降低大明投票權的同時,給自己國家爭取地位。
給了露西亞和英國並駕齊驅的地位,露西亞的尼古拉王子和韋德梅耶都比較滿意。
「我希望會議暫停,我們需要時間內部討論,需要與國內溝通。」
盟主國固定為大明不更換,副盟主國每兩年更換一次,不選舉,由所有國家輪流擔任。
這樣也不會變得更加麻煩。
「同時大明藩國票數要增加到二十一票。」
「如果給了安哥拉,以後其他國家在墨洲開拓殖民地,是不是都要給投票權?
露西亞給烏克蘭、波蘭、立陶宛三個地方要投票權。
於是奧地利帝國給下屬匈牙利王國要投票權,普魯士給已經吞併的巴伐利亞王國要投票權。
關鍵是,這是要把露西亞往大明那邊推啊!
但是馬上又反應過來,現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不能那麼做。
就是把大明領土周圍那些海域,所有靠近陸地和群島的海域,都給囊括進了大明的內海範疇。
朱靖垣直接抬手制止說:
「我不認可,你們法國自己評估一下,你們是殖民開拓能力比英國強,還是本土實力超過露西亞?
於是皮特開口了:
理由看上去也很充分,大明的藩國有投票權,我們的殖民地和其他領地也要有投票權。
對泰西各國而言,相對均衡了一些。
皮特腦海裏面思量國這些事情之後,就陡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這個規則看上去非常保守,反對相對容易而通過困難。
「不過你們也不用氣餒,我認為這個投票權不應該是固定的,應該是根據國家發展調整的。
「露西亞、不列顛各三張票。
在皮特心中哀嚎的時候,法國的塔列朗開口了:
而且,這個公約文m•hetubook•com.com字上並沒有明確說出來,這些條款是專門給大明制定的。
這次是英國首相皮特首先提出了要求:
比大明這邊還多三張。
皮特心中思考這些事情,表情憂愁的有點扭曲了。
這隻是把實際控制明確下來,讓其他各國全部承認而已。
大明自己有二十八張,如果能拉攏露西亞,那額外再找任何一個國家就可以了。
能夠早點明確受到大明的管理和保護,對於普通的合法貿易商人而言絕對是好事。
避免這種情況的方法,就是大明最初的方案,泰西各國全部一國一票。
但是這跟泰西各國沒什麼關係,根本不會影響他們的直接利益。
塔列朗明顯一愣,然後葡萄牙人直接開口了:
「大明既然在公約上要求,要給大明的主要藩屬國聯盟席位和投票權。
大明的代表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顯然是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幕。
在大明草擬的公約上,籠統的要了十九個投票權,但是沒有說明要分給哪個藩國。
所以單純看公約條款並不會令人感覺到委屈。
但是,大明額外要求,自己這邊有一定規模的藩屬國,也應該得到投票權。
「你們給墨西哥、天竺這種地方要投票權也就算了,安哥拉這種地方怎麼能要投票權?
幾個殖民地國家也覺得,內陸國拿個行政區出來要票,實在是有點過分。
國際聯盟公約的相關會議,主要就是各種規定細節的上的討論。
「執行也需要成本的,執行過程也是個扯皮的過程。
讓各個國家的代表互相扯皮,互相妥協,最終拿出大家都接受的標準來。
大明如果公然把大明洋划進內海,可能會顯得稍微有點過分。
那些地方本來就是大明完全掌控的海域,周圍幾百海里甚至幾千海里都沒有別的國家。
比如說,關於領海的公約中,有一章關於海域所有權的特別規定:
「我也不遮遮掩掩,這種投票權說是給藩屬國的,其實就是我們各國自己操控的。
法國為北殷洲加拿大殖民地要投票權,葡萄牙為自己的墨洲安哥拉殖民地要投票權。
這種操作只會更加的加大各國之間的矛盾!
和_圖_書葡萄牙同樣有點難以接受,但是這次要比較的對象不是大明了,而是其他的泰西國家。
朱靖垣攤了攤手說:
普魯士、奧斯曼、奧地利、西班牙四國,也都能夠接受兩張票的地位。
當初就不該增加自己的票,而是要去壓大明的票。
「大食王殿下,我認為我們法蘭西也應該有三張票。」
這看上去顯然是不公平的,明顯是給大明特別制定的條款。
別國商船要去大明貿易的話,本來就要接受大明的管理,按照大明的要求航行。
讓西班牙站在自己上面,普魯士都很難接受,更不用說露西亞了。
朱靖垣說的很直接,也很扎心,現場的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
還是等會議結束之後去跟各國說明利害吧。
「我們覺得可以。」
包括北殷洲北部群島、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中南半島、整個南洋群島、安達曼群島、天南大陸,這些地區中間圍出來的那些海域。
任何事務想要獲得通過,都需要拿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讓三分之一反對無法實現。
也沒有什麼常任理事國,大明直接擔任固定的「聯盟盟主」,擁有對任何事務的一票否決權。
「那我們英國的美利堅地區,以及天竺地區,也應該享有投票權。」
這片被包圍的海域就是屬於對應國家的內海。
朱靖垣卻直接擺手說:
「我們大明要二十八張。」
撒丁義大利給已經兼并的西西里王國要投票權,奧斯曼給長期統治希臘和保加利亞要投票權。
泰西各國總票數超過大明,那是百分之百不可能的。
按照大明擬訂的聯盟框架草案,由於聯盟內沒有大量小國當觀眾,所以沒有理事會和大會的區別。
關鍵是,英國的殖民地加起來,還沒露西亞本土大,憑什麼你三張票,我露西亞只有一張?
「按照你們這個標準,大明也給所有省份和所有的藩國都分配投票權?
投票權其實象徵著聯盟中的地位,投票權越高地位就越高。
這絕對不可能接受。
好幾個代表都是愣了一下,然後馬上計算這種狀態下的各種情況。
「巴伐利亞、匈牙利、烏克蘭這種本土地https://www.hetubook.com.com區,怎麼能夠額外拿投票權?
只是其他國家基本不可能實現「完全包圍一片海域,且周圍五百海里沒有其他國家」的條件而已。
畢竟大明洋東邊還有一塊西班牙的殖民地。
「法蘭西、普魯士、西班牙、奧地利、奧斯曼各兩張票。
這個方案提出,現場再次安靜了那麼幾秒鐘。
露西亞、普魯士這種國家,已經有了自己地位高於另外某幾個國家的心態。
有些明顯不怎麼公允的地方,反而沒有什麼人提起來。
大明都願意給露西亞三張票,你英國人不願意給,你算老幾?
所以露西亞、奧斯曼、普魯士馬上立場鮮明的表示反對。
「我建議以後每五年做一次重新評估和調整。」
其他的國家也是同樣適用這些條款的。
如果獨屬於一國的陸地和島嶼,完全包圍了一片海域。
而是自己應該拿到什麼樣的地位。
「我現在有兩個方案,可以供大家選擇。
「我們的很多藩屬國,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超過你們泰西大部分國家本土的。
設四個副盟主國,大明的藩屬國分享兩個名額,泰西各國及其主要藩屬國分享兩個名額。
相比最初的要求退了一步,但是只要說服兩個國家,甚至一個國家,就能推動一項議案通過,仍然讓泰西各國擔憂。
正好是十個泰西國家的兩倍,直接佔到總票數的三分之二了。
皮特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大明的藩屬國只要了十九張票,這真的已經是非常克制的了。
所以法國的塔列朗站出來說:
這片海域內部沒有其他國家領土,環繞它的所有陸地和島嶼之外五百海里內,也沒有其他國家的領土。
這英國王國也不來個臨陣換將。
不直接要二十一票,是大明自己拿出的誠意,也是因為泰西各國不可能接受。
同時這片海域之外,仍然有公海區域,可以供更遙遠的國家通行,前往其他海外領土。
在其他的地方,其他國家都要用六海里的標準算領海,但這裏實際上變成了兩百海里的標準。
但是,這些討論的重點,集中在了國際海峽、標準領海寬度、管轄和通過權利等相對公允的地方。
「撒丁義大利、葡和_圖_書萄牙、尼德蘭各一張票。
「有標準,然後按照標準執行,那當然是好事,但標準太複雜了就不好執行了。
所有的代表馬上算了一下,朱靖垣這樣安排,大明要從泰西各國爭取到兩張票,才能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
比剛才的方案難度略高一點,必須要拉攏兩個國家了。
大明的票數和其他國家相差太大了,這真的是個無奈的事實。
自己雖然沒有海外殖民地,但是自己的國家也是幾部分組成的。
當天的會議結束之後,各國的代表回去繼續研究公約條款,內部討論和醞釀的更多的想法。
關鍵是,這麼簡單的方法竟然還真的能夠生效。
「好吧,今天會議就到這裏……」
那這些陸地和島嶼之間的距離只要不超過兩百海里。
即便是二十張票,泰西各國也不敢接受,在泰西各國中找一張票太容易了。
普魯士也跟著表示了贊成,普魯士是爭取改變的。
同時默默的準備,全力開拓墨洲的殖民地,等後續再想辦法提升地位。
關鍵是,泰西各國並不是都能接受這種投票權數量象徵的國家地位。
大明想要推動聯盟決議通過,就必須從泰西各國中爭取到九張票,這難度可以說直接上升了。
他們昨天下午內部討論過之後,今天馬上就出來提要求了。
「你們自己考慮考慮,這樣能不能行的通啊?」
其他幾個國家也不置可否,最終也都沒有反對。
大明把這些地邊沿海域划進自己的內海,那就很正常,很合理了。
泰西國家之間對比,就基本看本土地位了,葡萄牙的確比那幾個兩票國家矮一頭。
真的沉得住氣啊。
大明也許是利用這個投票權,來分化泰西各國,製造泰西各國之間的矛盾。
「我們的聯盟投票權規則,最好還是相對簡單粗暴一點,容易理解一點的好。
以前的各國君主頭銜都有一大串,是近一百年跟著大明學,才慢慢的不整那麼長了。
第一天的會議,除了保護山林水體的議題之外,基本就是圍繞著領土、領海相關的原則在討論。
皮特這種合理要求沒辦法拒絕,朱靖垣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然後西班牙緊隨其後,為自己的墨西哥殖民地要投票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