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一章 算學入科舉

「反正只是閑聊,你乾脆說說其中的道理!」
「其實你們也別太捧殺陛下,他畢竟也只是一個人,人就會犯錯,許多政策的作用是幾十年,幾百年後才會顯現出來,不過這個問題太大了,我也懶得展開……
你說身為一個皇帝,朱元璋厲不厲害?
那無疑是非常強的。
朱元璋冷冷回應張異的話,他也不確定張異是敷衍他,還是真心話。
他將這件事壓在心底,他來問張異的事可不是這件,而是科舉!
「那你喜歡什麼選擇?是許存仁的維持原狀,還是陛下的禁錮思想?」
也就是說,陛下未來會不會回到八股文那一套,誰也不知道!
朱元璋的面子實在掛不住,主動轉移話題:
對於所謂的科舉改革,張異也不過是隨口胡說,反正關起門來吹牛逼又不用負責。
老朱愣住,他來張異這裏本意就是問問科舉的事,怎麼他還扯到舉薦制上去了?
叔叔您也是走南闖北的商人,如果你入朝為官,你推舉人才的話,會不會有偏向性?
比如說,我和黃大哥都是你應該推舉的人,我能力比黃大哥強點,但黃大哥跟你親近,你會推舉誰?」
「比起四書五經,算學不過是小道,為什麼要加入這種東西?
張異捧著肚子笑起來。
從舉薦制到再次科舉,大明在那些年失去的東西很多……
這貨終究還是個不求功名的道士,這種關係無數人命運的事情,他是一點都不在意。
所以我說呀,怎麼選都是顧此失彼!」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沉默了。
舉薦制確實,給皇帝選擇上來很多人才,卻也為大明埋下一些禍端!
也就是說,他本來想要限制相權的動作,最後反而和*圖*書成全了他想要限制的那些人……
「也不是,也許因為還有先生這種人,我對儒教的情況,還不至於絕望……當然,這和陛下的取捨無關,所謂當局者迷,在程朱理學的框架下,陛下做的決定雖然過,但卻不是錯!
然後他會後悔,自己停了科舉,但最後在取捨方面,他還是不得不做選擇!
可是他們卻忽略了,老朱畢竟也是個人,他的出身決定了他擰巴的性格,會做出一些很矛盾的事。
就說科舉改革本身吧,他的矛盾在於,限制思想,等於限制了選拔上來的人才的品質,這些人陛下好控制是不假,可是大部人的能力不行。
反正他說得又沒錯,信不信就是別人的事。
陛下的科舉改革,核心問題在於:不允許學生違背經注,有自己的思想,
不知道怎麼行?朱元璋好不容易來了一趟,當然要榨出一點東西再走!
朱標不能認同太多了,在老朱後邊頻頻點頭。
老朱剛想回答推舉能力強那個,但話在口邊他突然閉嘴了。
但要是我改革的話,我肯定要往裡邊加私貨,比如將算學之類的學科加入科舉,
所以從宋到元,從元到大明,皇帝進一步限制科舉取士的範圍,也是順勢而為!
如果讓大多數人選擇,這個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但他的性格缺陷導致他做的錯誤決策,一樣不少!
但那個時候,別說陛下,就是朝中那些大人恐怕都要砍了我?」
別說張異看不到,朱元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改革。
朱標忍不住反駁張異,他和老朱不同,算是受過比較正統的儒學教育,張異這種說法,對於他來說是叛經離道。
朱元璋繼和*圖*書續追問。
他覺得自己行,就覺得別人也行。而他又不相信別人比他行,所以又想將什麼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為了追求所謂的神聖性,人在其中的作用自然就越來越少!
這一來二去,就弄成這樣了,不過還好孔訥那傢伙有種,終究給陛下一個台階下!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本來皇帝想要削弱相權,但反而把相權空前加強了!」
可能有,可能無,天機蒙昧,我也看不到了!」
這對於皇權來說,是好是誰能說清?
「叔叔你是不知道其中的事,我倒是知道一點!」
現在天下的人才,估計也在觀望大明和北元的決戰。
那你自己要來改,你怎麼改?」
不過根據孔家子告訴我的情況來看,陛下命先生去改革科舉,證明他心中有鬆動,
或者站在上帝視角極力貶低別人,或者無限拔高了一個能力。
大明建立之後,朝廷缺人缺得厲害,加上北方不穩,如今選拔人才的方式確實是舉薦製為主。
那這一來一去的這些年,朝廷上的士子集團不知道會安插多少自己人?
「洪武三年才會開恩科?」
老朱阻止了朱標想和張異辯經的衝動,冷靜詢問。
其實如果按我看呀,他反正也擺不脫儒家那些人,老老實實推行科舉好了……整什麼八股文禍害人,這可不是禍害一朝一代的事!
學生所想,即是聖人所想,如此而已!
「那陛下不把我頭砍下來才怪!
「叔叔你看吧,黃大哥自己先受不了了!」
從舉薦制到科舉到後來的胡惟庸案再到南北榜案,其實很多東西都是因為前期政策導致的積習難返。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化本身hetubook.com.com,無論佛道儒三教,還是其他事物,程朱理學本就是儒家在求變過程中產物,到頭來它的改革卻變成不變……
其實從這件事來看,他大概也意識到問題,但他回到舉薦制這件事,就又開了歷史倒車……
畢竟這個混小子身上帶著仙緣,先不說那虛無縹緲的仙庭,神仙是什麼樣子。
但老朱聽到張異的說法,卻若有所思。
在這個君權神聖的時代,黃和對君王產生一些光環是可以理解的。
張異聳聳肩:
官場本身就講究抱團,他讓手下人舉薦人才,這其中的貓膩就不用說了。
「沒錯,就是君子六藝中的算學,也是從晚唐開始,被踢出科舉的算學!」
張異早就習慣了老朱的脾氣,也沒有理會他。
這其中的矛盾,就沒有辦法解決!
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到皇帝的傳奇一生,有太多供人去想象的空間。
其實老朱自己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開恩科,科舉之事關係選拔人才,可天下未定,他也不可能強行開科。
「其實皇帝想改革前朝科舉之事,也是正常,換成其他人估計也不是個事,我那先生的性子,偏偏就不喜歡陛下的改革……
他問:
「你的意思是,他吃飽沒事幹?」
這不是胡鬧嗎?」
「科舉,是朝廷通過公平的考試,選拔上來的人才……哪怕這些人能力再差,再蠢,他也是天子門生!
「其實咱們那位陛下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於他的性格,他就跟許多強勢的父親一般,有個臭毛病!
關於科舉這件事,皇帝是想了幾天也沒個結果,乾脆來試探一下張異的口風。
誰才是真正的勝利者,猶未可知。
張異一副雨我無瓜的模樣,讓老hetubook•com.com朱鬱悶不已。
加進來,也實實在在可以提高選人才的標準!」
皇帝不是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危害,所以開恩科勢在必行,可如果真如張異所言,開了恩科他又不滿意然後選擇繼續沿用舉薦制。
能改變那位的意志可不容易呀,但誰知道許先生的改革方案能不能讓那位滿意?
如果說陛下有錯,錯的也是它對未來的影響!
「咱們是來問科舉之事,你扯那麼遠幹什麼?
老朱的臉黑了,張異這話直接質疑了的執政能力,他在一邊氣了半天也說不出話。
許存仁也好,孔訥也好,想要動搖老朱的意志並不容易。唯有張異這個傢伙差了一腳,老朱的心就飄忽在空中,落不下來。
「我吃瓜,選什麼選?」
陛下選拔人才是為為了幹活,為了好控制他又選上來一批不能幹活的人……
不變,是改革的那個人希望將事情控制在一個他能控制的範圍,以求滿足他的控制欲,可這樣干,往往會把事情引向另一種不可知的變化。
明明不是仙神,卻想做仙神之事,禍亂之源也……」
這本就是一個【宗教】所應該擁有的特性,陛下只是強化了這種特性。
張異撇撇嘴:
「算學?」
你想呀,那些讀書人就跟我們和尚道士一樣整天念經,整天琢磨聖人怎麼想,不是培養出一批低能還狂熱的信徒嗎?
你說陛下改革這也不好,那也不好……
「什麼?」
結果張異給他回了一句,他自己也不知道。
朱元璋和朱標面面相覷,張異怎麼提了一個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問題?
「改不改是一回事,你給我分析分析,這改革和不改革有什麼區別?」
張異沒有說出自己起的作用,卻將許存仁和和圖書朱元璋的主要矛盾說出來。
「怎麼說!」
南北榜之後,皇帝也許才真正意識到大明的問題,可老天爺已經不給他去改變的時間了。
從張異的話語中,朱元璋也隱約猜出大明未來的戰爭情況。
「不過如果從我未來看到的情況來說,陛下的選擇終究還是錯的……
若換成其他人,大概也就不反對了,只可惜我那先生有些跳脫,卻和別人不同……」
人總喜歡腦補,尤其是對大人物有太多不實際的期待。
「很簡單呀,因為陛下無論怎麼改,他做的動作其實都是在儒家的範疇內修修補補,這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劍!他通過改革削弱了讀書人的自主性,但也加強了他們對儒教本身的忠誠!
他若是定下心,也不會來尋找張異。
從程朱理學出現開始,儒學從儒教的轉化基本已經不可逆,有了宗教化,就有一些不理性的東西!
陛下的取捨,取的是進一步加強思想控制,削弱整個大明官員階層,可他一旦嘗試之後,他會發現自己選上來的人是什麼玩意。
而舉薦,推舉賢能,確實能推舉上來不錯的人才,但是……嘿嘿~
可算學不一樣,它雖然是君子六藝,但和儒家的關係也不大!
張異清了清嗓子,道:
只是嘛,陛下的私心終究還是想要限制官僚集團,順便砍自己一刀而已!」
「區別的話,其實也就是取捨而已!
就他那本天書看到的隻言片語,都足以動搖老朱的意志。
如果他一開始做好心理準備,為自己的改制捏著鼻子認了也行,但他又不認,不甘心嗎,最後還不是蛇鼠兩端……?」
人性……
洪武三年朝廷開恩科,他選了三年的人才,最後自己覺得不滿意,就把科舉給關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