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估價大雲經變

所以,林正卿先吃驚了。
不過,好在孔眼不大。
這不,我給他送來了。
當然,去除霉點污垢也是可以用一些化學藥劑的。比如氨水、高錳酸鉀、酒精等。
跟古董商從商業角度不太一樣。
林正卿說的沒錯,但,那是用他學術館藏單位的眼光來看問題。
而且,也並未佔到圖畫之上。
但其在輿論上的爆炸效果,那至少是十億級的。
眾人不明白我為何要一個明確的定價。
我竟然意外撿漏了一幅《大雲經變圖》。
接下來就沒什麼好說的了,眾人七嘴八舌討論了一番這幅圖畫的意義。
一定要用排刷擋著點,就是讓衝到毛巾上的水的力度比較柔和。
率先吃驚的是林正卿,他是真正得學者,他看東西是先從歷史價值去看。
圖畫一展開來,眾人都先是一愣。
其實,品鑒是其次,估價才是我的目的。
但是,對於這個數字,其餘人都達不成一致。
但是,這張圖原先中間對摺被壓成了一張紙,hetubook.com.com摺痕很深。
沒什麼好隱瞞的,我就老老實實將前幾天去京都,在潘家園撿漏的事跟大家說了一遍。
坦白講,我心中的估價跟榮正道、吳學潛的差不多。
他一聽說要上拍,不禁就有些鬱悶了。
京都一行,我雖沒在拍賣會上出手。
好奇之心人人有之!
歷史價值大的古董多的很,不是每件都能賣出高價。
這要是能收到金陵博物院去,那可就不得了了!
他的估價對於這種沒有市場參考的東西,我覺的不太准。
撿不撿漏我不管,問題是這幅畫的市場估價是多少。
然後就不約而同看向了我,問這畫是哪裡來的?
而且,他離開古董市場已經好些年了。
這張圖展開來,約莫兩張A4紙大小。
實際上,現場對這幅畫最是眼饞的就是他林正卿了。
遺憾那也沒辦法,我是古董商,總不可能把這幅圖畫贈送出去。
熱水燙畫本身也能很好的消除畫的摺痕。
而現和*圖*書場最失望的則是林正卿。
二來這張圖畫的歷史價值頗大,我不想一不小心把它破壞了。
畫平了,我就又進行了簡單的裝裱。
眾人聽得是驚奇不已,都說,過幾天我也去潘家園撿漏去。
但是這一行卻是有意外的收穫。
而且,由於是被長期對摺壓著。
第一步,燙畫。
最終,我們商量了一下,給這幅《大雲經變圖》估價定為三千萬。
我小心翼翼的將那本明朝的佛經給拆開來,將最後一頁《大雲經變圖》給拆了下來。
你說清朝的瓷器能比宋明的古籍更有歷史價值么?
自從我接了榮古齋,讓他們天天學習,告訴他們以後要做正經拍賣生意。
還有,仔細看,圖上面已經有很多霉點和污垢。
很多東西,也要看類別和內容。
當然了,這幅圖的實際長度也就四十五公分不到。
「喲!這是武則天時期的印刷品?」
而作為古董商,任何東西都有價值。
用一塊鬆軟的新毛巾覆蓋在和*圖*書圖畫上,然後用開水去燙畫。
單憑這一項就足以轟動世界了!
圖的兩頭原先被縫進了書頁里,所以兩邊各有四個孔。
但是,我沒有用這些東西。
蘇溪亭覺得這幅圖畫是現存最早的印刷品,價值能上億。
當然沒有!
林正卿不願意給出估價,因為他覺得這件東西的價值不可估量。
書就是便宜,你有何辦法呢!
但是,再仔細一看內容。
而是先請了林正卿、馮國坤,還有蘇溪亭、榮正道,以及吳學潛等人過來品鑒。
所以,我寧願它品相差點,嚴格遵循博物館修復文物的嚴謹方法去清理修復它。
開水燙畫的目的就是去除畫上面的霉點,同時鬆軟上面的污垢。
比如一本宋明時期的古籍,還賣不過一件清朝的瓷器。
現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
所以,估價大概在三千萬到五千萬。
林正卿砸吧了一下嘴,不禁搖搖頭嘆了口氣。
武則天?印刷品?
這件貨如果上拍,雖說價格上未必是驚天地的上億貨。和-圖-書
當然,這裏也都是有技巧的,千萬不能用開水直接衝下去。
霉點和污垢已經沁入到原先圖畫的油墨之中去了。
所以,清潔,修復,是我第一要解決的事情。
「我們都說歷史上武則天是利用佛教,利用輿論,讓她順利當上女皇的。但是,從來都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也都是野史說說而已。但這幅圖畫的出現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它充分的證明了,歷史上武則天是真的利用了佛教。其價值怎麼估量?」
我告訴他們,明年榮古齋的春拍,它是壓軸大戲!
而榮正道和吳學潛為代表的的拍賣一行卻覺得太誇張了,畢竟尺幅有限,而且內容也太簡單了。
所以,我的估價在兩千萬到三千萬之間。
總有可以衡量的一個數字。
就是用柔軟的排刷輕輕的將圖畫上已經鬆軟的霉點污垢刷掉。
這幅《大雲經變圖》修復裝裱好之後,我並沒有立即出手。
也不會用古董商的方法把它修復的十分漂亮。
一來這張圖畫本身品相還和圖書算不錯,沒必要。
不管它是什麼級別的國寶,不論它有怎麼樣難得的歷史價值。
但是,瓷器它就是貴。
這話一出,吳學潛是一臉的高興。
遺憾!
因為這並不是筆墨畫,而是印刷品。
先將圖畫打濕,然後燒一壺開水。
他正發愁,要從哪裡徵集下一季的大貨呢!
將這幅一千多年前印刷的圖畫裝裱成了一幅,高度三十公分,長度一米二的小手卷。
回到金陵,回到蘇古雅集。
但傳統的手卷裝裱向來首尾留白很多,看上去大氣,中間的內容才會顯得重要,突出。
蘇溪亭估價這麼高,我估計他這是受了林正卿的影響。
這兩個關鍵詞,不禁就讓在場的眾人意識到了這件圖畫的真正價值了。
等畫晾個半干,我再用熨斗墊著濕毛巾來回壓一壓,基本上這張圖畫就又會恢復到最原始的平坦模樣了。
就算我答應,人家蘇溪亭和榮正道也未必答應啊!
第二步,清潔。
而且,內容還是一幅佛教的經變圖,這也太大驚小怪了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