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梁廷棟堅決支持吳川主張的不著急入關的根源,在吳川的眼皮底下,在組織的壓制下,這些革命功臣就已經如此蠢蠢欲動了,真要讓他們分散到關內各地去,恐怕到時連組織都無法約束住這些功臣們了,那麼革命豈不是就真的變成了換個人當皇帝?
在這樣較為和平的整合中,軍隊和黨的中層以上崗位基本都進行人員互換或是新血更替,革命以來軍中和黨內的同盟會成員、北洋軍官組織算是徹底瓦解,現在只剩下了黨內各派。軍政大學和中央黨校出身的軍官和幹部,開始成為東北的黨政軍骨幹力量了。
梁廷棟對於這個變化還是相當支持的,畢竟把同盟會和北洋經歷掛在嘴邊的黨員幹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不願意融入共和黨這個新團體的表現,他們還在留戀著過去革命時期的資歷,並試圖利用這種資歷為自己尋求好處。
同吳川交流了一下關於對基層黨員的培訓和對新解放區的幹部培養問題,梁廷棟就表示關於這個問題回去理出一個方案再提交給吳川,隨即他就開始彙報今次的最後一個工作了。
說句老實話,梁廷棟也不覺得大家在革命中有什麼功勞,要不是吳川從海外拉來了大批軍火和物資援助,又說服了德國和俄國在背後支持他們起義,從而得到了德俄軍官的幫助訓練革命軍,那麼不要說日本人,就是連北洋軍他們都打不過。
一批資歷較老但不思進取的黨政軍幹部,在這樣的抽調培訓和再分配工作的過程中被篩選了下去,一批更加年青且忠誠于黨的幹部被安排了重要的崗位上。
作為回報,m•hetubook•com.com
革命委員會將不僅向捷克軍團開放海參崴,也可以向捷克軍團開放大連和營口港,並安排船隻協助捷克軍團快速返回歐洲。此外,作為招募這些工程師和熟練技工的報酬,革命委員會可以提供一些糧食和現金,作為捷克軍團的平日消耗。
雖然因為歐戰爆發的關係,和同俄國布爾什維克政權交好的關係,德國和俄國軍官在革命中的功績被宣傳部門隱沒了,但也並不表示這些功勞就是他們這些北洋起義部隊的。
捷克和斯洛伐克都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不過19世紀上半葉歐洲民族主義的興起,隨著1848年歐洲革命向全歐的蔓延,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民族意識也因此覺醒,雖然這次革命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獨立運動被哈布斯堡王朝給鎮壓了下去,但是捷克人的民族主義運動卻沒有平息。
不過這個時候二月革命爆發了,原本試圖通過為沙皇征戰而贏得戰後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的捷克軍隊頓時失去了方向。就在這個時候,馬薩里克抓住了機會從英國跑到了混亂的彼得格勒,在協約國軍事代表團的支持下接觸了這支部隊。
不過他也通過梁廷棟向吳川提出了兩個要求,一個是希望儘快把捷克軍團運往歐洲,另一個則是希望能夠和革命委員會建立互利互惠的關係。
馬薩里克以戰後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計劃,和宣布美國總統也支持這一計劃為號召,很快就獲得了這支俄國捷克斯洛伐克步兵旅的支持。1917年六月,捷克旅轉向西南陣線,聽從了克倫斯基hetubook.com.com的命令,在第十一集團軍的指揮下發起了七月攻勢。
這就好比北洋內部動輒以小站練兵時自己隸屬於某部某位大人名下,或是革命黨人時不時的擺出自己加入同盟會的時候已經參加了革命多少年,無非就是在向後來者炫耀,並要求上位者酬謝自己的功勞或苦勞罷了。
不過馬薩里克很清楚,僅僅只是在名義上向奧匈帝國宣戰,而不付出什麼行動,那麼協約國是不可能在戰後履行對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的承諾的。
「最後一件事就是,我同馬薩里克已經會晤了數次,雖然美國人和法國人都很支持他,但是他對於我們卻還是表現的相當謙遜,因此就捷克軍團借路返回歐洲的事情,我們談還算是愉快,我們提出的條件馬薩里克都表示願意接受……」
和士氣低落的其他俄國軍隊不同,抱著戰後建立獨立國家的捷克旅(約7000人)在戰場上表現出色,他們俘獲了3300奧匈軍隊和20門大炮,自己只損失了800多人。
一戰爆發后不久,馬薩里克就聯合捷克在瑞士的僑民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員會,並同當時的法國總統白里安會晤,贏得了這位法國總統對於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的支持,於是在1915年11月18日,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員會宣布向奧匈帝國宣戰。
按照梁廷棟的說法,馬薩里克現在很擔心俄國布爾什維克對於捷克軍團的態度,因為俄國布爾什維克中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正在煽動捷克軍團的士兵反對軍官階層,並試圖讓捷克軍團成為紅軍的一部分,這顯然不是馬m.hetubook.com.com薩里克等捷克民族主義者樂意看到的結果。
至於和戰後的捷克搞好關係,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捷克工業區以機械製造、各種機床、動力設備、船舶、汽車、電力機車、軋鋼設備、軍工、輕紡工業出名,聽說化學、玻璃工業也不錯。只是除了煤炭之外,他們的其他資源好像不大豐富,我們正好同他們形成互補……」
軍中所謂的「士官三傑」,當初可是被馮國璋打的潰不成軍才逃回長春和革命軍匯合的,而不是什麼兩支革命軍隊的勝利會師,為之後擊敗日本-北洋聯軍建立了勝利基礎。
馬薩里克和梁廷棟會晤了兩三次后便答應了革命委員會提出的要求,和上個月25日他同人民委員會達成的奔薩協定相比,革命委員會對於捷克人的態度顯然要溫和的多,且捷克戰俘在中國的工廠內也獲得了合理的報酬,因此馬薩里克選擇了同革命委員會合作。
馬薩里克再次來到俄國,和人民委員會協商將這支部隊轉移到西線去。馬薩里克原想從阿爾漢格爾斯克乘船去法國,但人民委員會在德國的強烈壓力下,不准他們走這條路。走這條路需要經過莫斯科等蘇維埃政權的核心區,人民委員會也難以放心。
十月革命的爆發導致為臨時政府效力的捷克軍團處境尷尬,而俄國布爾什維克和德奧和談,也讓捷克軍團為戰後獨立的共和國戰鬥的希望破滅。俄國布爾什維克不希望這支不可靠的軍隊繼續待在自己的領土上,而在黑海被封鎖的狀況下,捷克軍團也很難轉移到西線。
對於在各地組建黨校,分批對基層黨員進行培訓的提議,梁www.hetubook•com.com
廷棟自然是贊成的,從過去這幾年對軍隊幹部和黨的中高級幹部的培訓來看,黨校的培訓班還是富有成效的。
為了儘快讓他們回到歐洲,那麼把他們分散到各個港口上船也就順利成章了,這件事你同宋雲桐同志商量下,最好不要讓他們在我國境內聚集起一個團的集中安置狀況。
但是,學習了這麼久的馬列主義,梁廷棟好歹也是學了一些革命理論的,自然知道革命並不是打江山,吳川也不是新朝的皇帝,自然不能拿江山酬謝這些開國功臣。
在這個時候,俄國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就納入了馬薩里克的視線。歐戰爆發前,大約有7萬捷克斯洛伐克僑民生活在俄羅斯帝國境內,大多聚居在烏克蘭西部。戰爭爆發一周之後,這些僑民就向沙皇政府申請組建一支自願者部隊為俄國作戰,這一申請獲得了沙皇政府的首肯。
因此看到那些黨員幹部動不動拿出自己的資歷向組織要求待遇和更好的位置,梁廷棟是既感到憤怒也感到不解,因為僅僅在幾年之前,他們還是為了國家民族不惜獻出生命的革命同志,何以剛剛進入到了建設祖國的和平時期,就變得讓人難以相認了。
吳川聽完之後不由攤開雙手回道:「為什麼不呢?儘快把捷克人運去歐洲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雖然我們解除了他們的武裝,但是這樣一支外國軍隊長久待在我國境內終究不是好事。
吳川對於捷克人還是比較敢興趣的,捷克作為奧匈帝國的工業區,奧匈帝國70%的工業都集中於捷克盆地,因此捷克人的受教育程度很高。革命委員會吸納的捷克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大約和_圖_書
佔了奧匈戰俘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和捷克近鄰的斯洛伐克人到都是些文盲農民。
於是捷克斯洛伐克人只能向東進入西伯利亞,希望通過海參崴乘船去歐洲。不過從赤塔向東的鐵路都在革命委員會的控制下,因此馬薩里克便順著西伯利亞鐵路抵達了哈爾濱,同革命委員會進行了接觸。
因為捷克旅的表現,臨時政府決定準許捷克旅吸收戰俘進行擴充。於是到了8月時,捷克旅已經擴充成了8團兩師,再加上一些騎兵部隊、一個突擊營、兩個預備團、兩個炮兵旅和一個迫擊炮單位,1918年初已經增長到了4萬人的規模。
於是1914年8月14日,一支名為「王室侍從隊伍」的捷克營在基輔軍區成立了,一開始這支部隊僅有700人。到了1916年秋季,捷克營擴充為第1「揚·胡斯」步兵團(2個營);年底前又組建了第2「波傑布拉德的伊日」步兵團;;1917年3月與同胞會合,組成了第3「揚·傑式卡」步兵團;這三個團組成了捷克斯洛伐克步兵旅。
因此吳川讓梁廷棟替自己會見馬薩里克,主要是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在進入中國境內時捷克人應當交出自己的武器,不過革命委員會不會沒收這些武器,會將之封存然後直接裝運上船;第二、革命委員會希望能夠在捷克軍團內招募一些工程師和熟練技工。
托馬斯·加里格·馬薩里克原本是布拉格的一位哲學教授,但他也是捷克斯洛伐克民族主義運動的支持者。歐戰爆發前他希望奧匈帝國能夠改革為民主化的邦聯國家,但是歐戰爆發后他已經轉向了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完全獨立主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