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馬紹武之後前往迪化向楊增新喊冤,於是被楊增新安置在了烏什縣擔任縣長。這次馬紹武得到楊增新的暗示出兵喀什,一是為了報被馬福興趕出喀什噶爾之仇;二則是為了得到楊增新的許諾,他將會接任馬福興的職位。
不提馬紹武如何在喀什上躥下跳的自救,在迪化楊增新的官邸內,楊增新此時也正面臨著人生第二次重大的抉擇。上一次的重大抉擇還是辛亥革命時,那一次他選對了,於是從主管司法的新疆臬司成為了新疆都督,掌握了一省之大權。
楊增新想了半天,發覺自己不走,恐怕是真的不行了。因為新疆各部的王公和各地的宗教頭目,現在都依附著他。不管他怎麼向共和黨解釋,也改變不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他現在已經成為了新疆反開墾、反土地改革的總頭目。只有去掉了他,新疆南北才會失去一個領頭人物,面對一盤散沙的新疆各地勢力,共和黨顯然要少了許多力氣。
送走了夏陽之後,楊增新回到客廳看到僕人正在收拾,他怒氣沖沖的走了過去拿起了夏陽喝過的玻璃杯狠狠的摔在了客廳內的地磚上,玻璃碎片飛濺到了邊上的僕人,對方卻一動都不敢動。
跟隨馬紹武進攻喀什噶爾的軍隊為之嘩然,剛剛佔領了喀什還沒有高興幾天的馬紹武也是手足無措,他一邊對外宣布自己出兵喀什噶爾是受了楊增新的指示,一邊則拚命聯絡相識的地方宗教領袖為自己出面向楊增新求情。至於號召地方民眾跟隨自己起兵反叛的念頭,馬紹武幾乎連想都沒敢想。
馬福興是親近英國人的南疆勢力,他幹掉馬福興父子就已經得罪了英國人了。而他自己則是親近東土耳其斯坦主義的新教徒,但是東土耳其斯坦主義者的勢力大多在境外,此時正被蘇維埃和共和黨聯手打擊,根本不可能給他什麼幫助。
巴斯馬奇的領導人開始分裂,一部分人支持政府,一部分人則要求改組政府。但是蒙斯特洛夫和馬達明伯克的相繼死亡,導致反政府力量大為衰退。為了儘快平息本地的騷亂,在兩國的邀請下,國民革命軍進駐皮什格克和安集延,為兩國政府培訓新政府軍。
但是共和黨不同和-圖-書,他們藉助西伯利亞鐵路和西伯利亞的資源,不僅把鐵路修進了新疆,還為那些新移民帶來了大量的墾荒物資,這就使得北疆的農業開發迅速加快了。相比之下,過去新疆所實施的鼓勵實業的政策,在共和黨的援疆建設規模下,完全猶如兒戲。
共和黨派人入新疆后,以補足軍餉為名,將北疆的駐軍遣散重編,那些混軍餉的老油條都被強制退役,願意回內地的發一筆遣散費,願意留在新疆務農的給田。於是到了1920年,北疆駐紮的2個騎兵師和一個步兵師,都成了國民革命軍的一部分,省政府這邊已經指揮不動。
穿著一件淺綠短袖的夏陽,拿起了面前的一杯石榴汁喝了一口,這才漫不經心的說道:「新疆的夏天可比東北乾燥多了。楊省長說了什麼?我剛剛沒有聽見。」
為了防止共和党進入南疆后再複製一遍北疆的政策,從而把南疆地區的控制權也拿走,楊增新不得不蠱惑了馬紹武出兵,試圖把南疆的局勢控制在自己手中。
楊增新當然不肯讓共和黨派兵進入南疆,共和黨從斜米修鐵路到塔山和伊犁河谷,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就把這兩塊地方接手過去了。再讓共和黨派兵進入南疆,那麼他這個新疆省長難道今後就管一個迪化和哈密地區嗎?
泄氣的讓僕人繼續收拾客廳地面上的玻璃渣,楊增新泱泱不快的走進了內室。9月15日,楊增新辭去了新疆省省長一職,由樊耀南接任省長。同日,張作霖進駐喀什噶爾,馬紹武束手就縛,其部下都宣稱自己是被馬紹武蒙蔽,無一人對抗國民革命軍。
差不多在同時,布魯特人民共和國、費爾干納人民共和國同時掀起了一次打擊分裂主義的行動,主要針對的目標是親英分子、親土耳其分子、親白俄分子及宗教極端派。
馬福興是雲南回族人,出生於1866年,因為臂力過人被招募入軍,而之後因為犯事被發配新疆。在新疆時得到了楊增新的看重,成為其手下的得力幹將,統領回營,于辛亥革命時殺害了不少哥老會成員。後來被楊增新安置於喀什,鎮守南疆。
特別是唐山地區,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個重工和圖書業基地的雛形,從澳大利亞運來的鐵礦石在秦皇島港口卸下,這裏一排的抓鬥和2條終日不停歇的運輸帶,一條運輸帶一天可裝卸1800噸礦石,一條萬噸礦石輪船隻要3天就卸完了。
楊增新自從控制了新疆之後,就一直在拉攏新疆各民族的上層人士,這種拉攏是以分出一部分控制權來實現的。比如馬福興在喀什的時候就完全是一個土皇帝做派,不僅開始對迪化的命令陽奉陰違,還同英國人勾結上了。
馬紹武是喀什出生的回族人,也是喀什較有名望的宗教人士,不過他信仰的是新教,而馬福興信仰的是老教。在馬福興擔任喀什提督的時候,馬紹武就成為了馬福興拉攏喀什回人的最大障礙,因此馬福興就借故將其一家趕出了喀什。
10月之後,兩國又相繼通過了一條憲法,宣布要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兩國政府宣布沒收所有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貧苦農民或牧民,宣布未經政府確認的經學學校為非法,並關閉了所有反對政府的伊斯蘭教法法院。
但是看著坐在面前的男子,楊增新心裏也是充滿了憤怒和無力感,他盯著對方咬著牙說道:「夏委員,咱們當初似乎不是怎麼說的。」
新疆駐軍名義上有2萬多人,但實際上才一萬出頭,而且除了回營還有些戰鬥力,剩下的軍隊都是混軍餉的老油條,他們可不會為了楊增新賣命。
讓楊增新和新疆人民束手無策的,逃入新疆的白俄軍隊和中亞民眾,在國民革命軍面前卻是無害的難民。在共和黨的安排下,這些人不是送去了東北,就是被遣返回了新成立的中亞自治共和國。
喀什噶爾的新教徒雖然支持他趕跑信奉老教的馬福興,但是老教在此地的勢力並沒有衰落,馬紹武的行動已經激怒了本地的老教信徒,他想要號召本地的新教徒和省政府開戰,估計只會招來事後對於整個新教勢力的清洗。畢竟,現在的新疆省政府的漢人武力已經相當強大了,在北疆已經沒有獨立的非漢人武裝了。
1920年的伏爾加河流域也同樣遭到了乾旱,不過,1919年內戰的結束和新經濟的推動,使得1920年的播種面積獲得了極hetubook.com.com大的增加,這也就使得1920年的蘇聯農業收成減少的並不是很多。如果再加上從美國運來的糧食及西伯利亞、中亞增產的糧食,人民委員會還是安然度過了1920年的旱情。
但是現在共和黨已經把鐵路修到了塔山和伊犁,並進一步向迪化修來,為了開發北疆的荒地和資和源,自然就不能讓楊增新及新疆各地的地主們擋在共和黨的前進道路上了。
楊增新眼中的怒火漸漸散去,沉默許久后忍氣吞聲的說道:「馬紹武一事,我確實有失察的責任。不過我本人在新十余年,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願意留在新疆彌補自己的過失,若是連這點要求都不能滿足,那麼我情願辭職養病,北京我就不去了吧。」
第二天一早,馬福興被綁在了喀什北門外的十字架上,馬紹武得意洋洋的問馬福興還認不認識自己,結果馬福興破口大罵馬紹武是「賊娃子,狗雜種」,這激怒了馬紹武,於是當場開槍將其槍殺。
在中蘇聯合對中亞地區的封建及宗教勢力打壓的時候,中國在中亞及西伯利亞地區的墾荒及租借農田,在1920年倒是獲得了大豐收。這些增產的糧食不僅滿足了中亞及新疆人民的需要,同樣給予了莫斯科以極大的幫助。
而在這個時候,蘇聯也開始了對於土庫曼地區及希瓦汗國地區的大舉進攻,中國控制了塔什干以東地區后,等於削弱了中亞的穆斯林勢力。而去年結束內戰並成立蘇聯后,也讓人民委員會有了更多力量用在中亞地區。因此這一次人民委員會採取了相當強硬的軍事行動,迫使中亞地區的封建領主逃離了自己的土地。
而從18到20年近三年的建設,新移民也初步在北疆地區站穩了腳跟,從而為共和黨駐紮在中亞和北疆地區的軍隊提供了足夠的糧食,至少三十萬的新移民和將近十萬的駐軍,已經徹底壓制住了楊增新及新疆各地的地方勢力。
而北疆及哈密的各王公,南疆的宗教領袖,無不在楊增新的支持下繼續佔有著新疆的大片土地,和滿清的新疆並無什麼區別。假如說有的話,無非就是新疆從服從北京的滿人皇帝轉為了服從楊增新這個新疆和_圖_書土皇帝。於是楊增新和他身邊的甘肅籍官員,也就成為了新疆地區的大地主。
但是現在看來,共和黨只是給他下了個套,不管他煽動不煽動馬紹武出兵解決馬福興,共和黨都要進入南疆進行土地改革了。夏陽臨走前說的那番話,其實就是在警告楊增新。
共和黨對於北疆的滲透速度,讓楊增新都感到驚恐萬分。畢竟前清雖然重視新疆,也沒有過這種第一年遷移五萬人口,第二年遷移十萬人口,第三年就遷移十五萬人口的速度,因為大清沒有這個資本,且沒有鐵路運輸人口物資進入新疆啊。
摔了一隻玻璃杯后,楊增新的心情總算是舒服了一些,要求除掉馬福興也是夏陽的要求,當時夏陽是和他這麼說的,「……我們得到了一些文件,證明馬福興和英國駐喀什領事館關係密切,有分裂新疆的意圖。要麼省政府自己處理馬福興父子,要麼我們派出軍隊進入南疆處理這件事。」
如天津、唐山等地,甚至都看不出受到旱情的影響。之前河北北部山區的水庫建設,使得這一地區的農田基本得到了灌溉,而更為重要的是,天津和唐山的工業建設已經開始出現社會效益,被吸納進工廠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補貼農村的家庭了。
而災情更為嚴重的中國北方,也依賴於這些年東北及山東的工業化和革命委員會良好的財政,總算沒有釀成如前清時北方大災的悲慘情景。中國的社會秩序依然運行良好,陝西和山西的逃荒人員甚至比往年都要少,因為在共和黨的組織下,都被遷移到邊疆地區去了。
1920年6月29日,在楊增新的指示下,烏什縣縣長馬紹武帶著8營騎兵突擊喀什噶爾,抓住了喀什督軍馬福興和其子馬繼武。馬繼武在疏勒縣縣長公署被陳青玉、安忠傑當場擊斃,而馬福興則被活捉。
於此同時,共和黨宣布對兩國教育及基礎建設進行援助,約每年1千萬共和元。這極大的穩固了兩國親共和黨政府的統治。且中國革命委員會還宣布對兩地的棉花種植業進行連續五年,每年2500萬元的無息貸款。這一政策進一步降低了當地的糧食自給率,使得兩國的反政府hetubook.com.com力量更加難以在山區之外的地區生存。
夏陽又喝了一大口石榴汁,才慢吞吞的說道:「給你的調令是北京政府所出,楊省長你去不去,我當然不會幹涉你。不過我想提醒您,我們共和黨是革命黨,辛亥革命時有些滿清官員為了向清政府效忠殺了我們的人,我們都記得。
馬紹武一家及反叛分子約1800餘人被遷移到臨海州,樊耀南也將新疆南北分為了十個專員行政區,然後開始推動各區的土地改革和行政改革。
我們之所以不找這些滿清官員算賬,因為我們有著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重建這個國家。在我們建設這個國家的過程中,如果還有人跳出來反對,我們可不會再容忍下去。楊省長,今年西北、華北地區大旱,光是往新疆遷移的人口就超過了15萬,我們在北疆推動的土地開墾政策,在南疆將要實施的土地改革政策,是不允許任何人擋路的。您真的要留下來……」
1918年開始開發的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山,出產品位在65%以上的鐵礦石,這已經超過了國內最好的礦山。到了1920年時,這座鐵礦山每月的產出量達到了20萬噸,幾乎都運到了中國唐山鋼鐵廠。雖然國際鋼鐵價格在下跌,但是中國的所有鋼鐵廠幾乎都在擴建,因為中國的基建和俄國的基建都需要著大量的鋼鐵,而英、法因為缺乏美元,也開始從中國而不是從美國進口鋼鐵了。
但是馬紹武的如意算盤很快就被打破了,半個月後新疆省政府發表了公告,內容是:馬紹武擅自出兵進攻喀什噶爾和處死馬福興父子是犯了判國罪,新疆省政府要求各地軍民不得為馬紹武叛變集團提供任何幫助,並要求被馬紹武蒙蔽的官兵放下武器向省政府投降。並宣布派張作霖、馮玉祥部進入南疆平息亂事。
於是共和黨想要在北疆開墾和對南疆實施土地改革,就必然會面對楊增新及新疆各地的王公及宗教頭目。也就是一開始共和黨把目標放在了斜米到阿拉木圖一線,這裏已經被俄國人強佔了,因此雙方的衝突還不大,倒是共和黨所佔領的區域隔絕了俄國同新疆的接觸,暫時讓新疆王公、楊增新同共和黨達成了妥協。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