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才剛結束兩年,新一輪的國際貿易競爭似乎就開始了,德國資本家不得不加強了同東歐各國及蘇聯、中國的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的一些軍官和資本家們,開始鼓吹德國和法國和解的方案,以試圖拉住越來越向蘇聯靠攏的柏林政府。
此時的英美也正處於一種微妙的狀態,英國在戰後一直試圖遏制美國把伸入自己的傳統勢力範圍,特別是地中海和印度洋地區。但是美國人通過和中國的合作,不僅把手伸入到了中亞地區,還迫使英法不得不放開了對於美國石油公司在中東地區的限制。
不過看著海西灣內那些鋼鐵和水泥構築而成的造物,李子初的心理卻又感到火熱無比了。他面前的是青島造船廠新落成的5萬噸級別的造船塢,這也是國內目前最大的一個造船塢了。
對於德國來說,這場戰爭帶給他們最大的羞辱不是賠款和歸還法國洛林和阿爾薩斯地區,而是協約國在萊茵蘭駐軍和禁止奧地利同德國進行合併。但是,德俄中經濟圈和多瑙河商業聯盟,卻讓德國的工業能力找到了新的市場和新的原料產地,這讓德國僅僅花了兩年時間就恢復了戰前的工業產能。
在1911年他想要在龍口建航運公司時,不過就想購買兩條千噸級別的客船和貨船就覺得很不錯了。但是和革命委員會聯合成立遠洋航運公司后,1912年公司剛成立就擁有了各類船隻近10萬噸,1914年上半年公司船隻噸位突破了20萬噸,到年底則達到了70萬噸,其中向德國租借了23萬噸船隻,當年營業額超過了2000萬美元。
德國和英國一樣,國內幾乎沒有被戰火波及,巴黎和會上也沒有得到什麼嚴厲的懲罰,雖然失去了海外殖民地和要支付一筆賠償,但相對於協約國的損失來說,這筆賠償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了,而且還能以工業品進行償還。
至於德軍軍官們則是無法接受德共對於軍隊的看法,盧森堡作為一個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她一直都是主張消滅軍隊,然後建立民兵組織來保衛社會主義的。這顯然不是德軍軍官們想要看到的未來,在免除了戰敗的責任后,以興登堡為首的德軍將領雖然退出了軍隊,但是當前縮小的德軍依舊牢牢的控制www•hetubook•com.com在了軍官團手中。
除了造船業外,航運公司還應該控制港口,從而降低儲存貨物的成本;還應該更進一步去參股鋼鐵產業,鍊鋼產業需要的焦炭和鐵礦石,正是海上大宗運輸最好的貨物;或者還應該進一步去控制煤田、礦山和油田,從而壟斷這些大宗原料的運輸業務;對於鐵路運輸業和銀行業同樣可以再參一手。
這議案遭到了德國有產者們的積極反對,一位十月革命后從俄國逃回德國的德國後裔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博士在報紙上批評這一議案:「盧森堡總理的用意也許是好的,但是這一議案違背了德意志民族天性,德意志人是依賴於自己正直的品格和勤勞的雙手,在這片土地上建起了自己的家園,而不是試圖從有產者那裡搶劫他們的勞動所得,來養活自己的妻兒。
簡單的說,德國一開始是想要把青島建立成要塞港口,防備中國進攻這座港口城市,其次再以青島為基地深入中國內地,謀求開採山東及河北的資源,然後通過鐵路和港口運回到國內去。
和這個鋼筋混凝土巨物相比,隔壁那個德國人留下的1.6萬噸浮船塢又好像是一個小弟弟了。1898年,德國從滿清手中取得膠州灣的租借權后就在青島海灣建立了修船所,和德國人試圖把青島建成德國在遠東的一個前進基地一樣,德國對於青島修船所很快就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建設。
德國國內社會主義思潮的泛起,顯然不是德國資本家和軍官團所樂於看到的。特別是,在國內經濟開始好轉后,盧森堡夫人在議會上提出了一個對資本家徵收高額資本稅以建立一個高福利社會的議案,據說是仿效了戰爭中美國對資本家採取的高稅收政策。
雖然德國的資本家希望自己簽訂了和約之後能夠重新被接納入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貿易圈子,但德國的資本家很快就發現他們似乎還是過於樂觀了,美國人拒絕德國的化學品進入美國,並開始提高德國製造的工業品關稅,英法在國內重建工作完成之後,也開始了對德國工業品的圍追堵截,限制德國工業品進入本國市場。
不過還有一些資本家並不希望德皇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他們希望德和_圖_書共能夠下台,但也不想再回到過去被軍隊控制的德意志帝國時期。這些資本家開始和英國、美國接觸,希望能夠在英美的支持下改變國內的政治氛圍,從而建立一個真正的資本主義共和國。
李子初在參觀了青島造船廠的新船塢后,當即向船廠訂購了兩艘燃油動力的散貨船,一艘載重2.5萬噸,一艘3.5萬噸。這兩艘船建成后,將會用於運輸西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這也是革命委員會控股的企業第一次進行跨行業參股,雖然遠洋航運公司、青島造船廠和西澳鐵礦公司都有著革命委員會控制的股權。
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勢頭不錯,但是和擁有著深厚底蘊的英國和德國相比,終究還是差了那麼一點的。英國和法國都是依賴於海外廣闊的殖民地,通過對殖民地的吸血,從而完成了國內的重建工作。當然法國人的重建還是難以和英國相比的,畢竟整個法國東北部都被打爛了,而英國國內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失。
1918年中國遠洋航運公司的營業收入約為4.8億美元,盈利超過3.5億美元。革命委員會在戰前和摩根公司、洛克菲勒家族簽訂的對賭協議是:1916-1918年內,中國遠洋航運公司每年盈利超過3000萬美元,革命委員會贏得了協議。
盧森堡內閣解決了和平問題,又完成了戰後的經濟恢復,且沒有採取大規模的貨幣貶值來解決戰爭帶來的財政赤字問題,這就使得盧森堡夫人不僅獲得了工人階級的支持,也獲得了許多知識分子的稱讚。德國共產黨在1919-1920年內發展迅速,從戰爭結束時的一個小黨成為了德國第三大黨。
但是這些民族布爾什維克主義的聲音並不能蓋過真正的德國無產階級的聲音,德共提出的高稅收高福利議案獲得了大量的德國無產階級的支持。為了阻止議會通過議案,德國的資本家想盡了辦法,但不管他們如何拖延,也不能阻止在1921年議會大選后,德共獲得多數席位時通過這一法案。這令盧森堡夫人和德共遭到了許多德國資本家的痛恨。
當然,在扣除了德國租借的船隻噸位后,中國就跌落到了日本和法國之後,成為了世界第五大商船隊。當然這對於德國來說卻www.hetubook.com.com
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租借給中國的商船讓德國航運業保存了更多的元氣,至少他們現在還能保有戰前五分之一的商船噸位。
到1918年戰爭結束時,中國遠國洋航運公司的船隻噸位達到了240.4萬噸,其中有69萬噸船隻是租借的德國船,但實際上中國遠洋航運公司並沒有支付多少租金給德國船主,因為只有掛在中國遠洋航運公司的名下,這些德國船隻才不會被協約國沒收,光是這些租借的德國船就為中國遠洋航運公司贏得了大量的利益。
當然,如果盧森堡總理能夠修正一下自己的方案,比如針對猶太高利貸者徵收高額稅收,把他們從德國人民口袋中竊取的財富奪還給人民,那麼這就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議案。我們依然記得,是盧森堡總理從猶太人手中守住了德國;我們也將會記得,盧森堡總理將會從猶太人手中保衛德國人民……」
而和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博士同為德國工人黨的黨員阿道夫希特勒也向工人黨的黨員表示,「……我無比認同羅森堡博士的看法。就如蘇聯共產黨的領袖列寧為一群猶太人所控制一樣,盧森堡總理同樣也被一群猶太共產黨員所欺騙、隱瞞,從而制定了這樣一個符合猶太人利益的議案,那些猶太人就是想要摧毀德國民族的精神支柱……」
當這座5萬噸級別的造船塢落成之後,青島造船廠不僅已經成為北方第一大造船廠,也超過了能造萬噸輪的江南造船廠。作為中國遠洋航運公司總經理的李子初,是最樂於見到中國造船能力的提升的,雖然他出身於山東豪富之家,但是在和革命委員會合作多年之後,他已經完全不能忍受那種小打小鬧的商業模式了。
2月份青島海邊還是相當冷的,海風這麼呼呼刮過來,甚至讓李子初覺得這比長春還要冷了,當然他知道這不過是一種錯覺,如果沒有這不斷刮來的海風,長春終究還是要比青島冷的。
革命委員會在接手青島之後保留了所有的德國技術人員,並開始了按照中國的需要來改建這座港口城市。德國人把青島當成了遠東的前進基地,因此對於青島的建設是以軍事防禦為主,其次則以開發山東的資源為主。
1920-1921年的世界雖然還有hetubook.com.com
局部地區發生著衝突,但是世界主要的強國總算是安寧了下來,都開始埋頭於國內的建設,慢慢的從戰爭中恢復過來,展開了新一輪的對外貿易擴張期。
不過對於李子初來說,經歷過了戰爭時期的高度景氣之後,他自然是不會滿足戰後的低速發展的。更何況他和日本的那些資本家不同,那些資本家可以把戰爭景氣中贏得的紅利用於自己的揮霍,但是在他身後可是有著一個強力組織在監督著他,如果他想要耽於個人的享樂的話,那麼就會有人要求把他踢出董事會,讓其他人來經營公司了。
過去李子初還真的不大清楚,什麼叫做航運業的上游產業,不過現在么他倒是開始隱約明白了航運公司發展的目標。控製造船業對於航運公司來說確實重要,控制了造船業后,航運公司就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建設專門的貨船或客船,從而能夠針對不同的航線、貨物及船隻動力,降低運輸成本。
從1901年到1907年,完成了造船廠的主要設施,光是那座1.6萬噸浮船塢造價就達到了5000萬德國馬克,還建立了遠東最大的150噸大型起重機,可以說在歐洲大戰前青島造船廠是遠東最現代化的造船廠之一了。
不過和現在的青島造船廠相比,戰前的青島造船廠就沒那麼驚艷了。在德國人的配合下,革命委員會不僅完整的接收了青島的各項市政設施,也接收了包括造船廠在內的德國政府財產。
當盧森堡夫人試圖藉助自己在復興德國經濟中獲得的威望,把刀砍向德軍時,德軍軍官們就開始尋求自保的辦法了。以霍夫曼為首的一些軍官試圖以法德和解來解除德國西邊的麻煩,從而在法國的支持下發動一場政變,把德共趕下台,然後恢復皇帝執政的帝國體制。
而戰後的債務問題、國際貿易問題、海軍造艦計劃和公海艦隊的分配問題,都讓英美陷入了重重的衝突之中,如果不是英國確實已經力不從心,而美國的資本家始終不願意和英國爆發最終的衝突,那麼雙方之間的摩擦早就達到臨界點了。
但是青島在革命委員會手中時就不是這樣的用途了,青島是山東工業化后對外最好的商業港口,雖然需要保衛這座港口城市,但主要是防備外部敵人從青島登和*圖*書陸而已。而擁有整個山東腹地作為後備的青島,並不需要那樣嚴密的要塞化,特別是隨著山東的工業建設初步成型,利用鐵路機動大炮,飛機、坦克作為策應,也許擁有強大海上艦隊的國家能夠摧毀這座城市,但也會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到了這個時候,青島作為一個工業城市和商業港口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軍事要塞的需求。而戰爭對於航運業的需要,使得青島造船廠在戰爭爆發后一直擴大著自己的規模。哪怕到了戰爭結束時也沒有停止下來。到了1921年時,青島造船廠的佔地面積已經成為了戰前的四倍,而工人的總數也達到了近萬人,這還沒有包括為造船廠提供附屬設備的各種新建工廠的工人。
就像日本希望日中美英法之間能夠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秩序,英美同樣也開始謀求在大海上建立一個能夠保持和平的新國際秩序了。這場戰爭讓美國人意識到,他們並沒有做好和世界強國進行真正的戰爭的準備。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爆發的戰爭和歐洲爆發的戰爭,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在威爾遜卸任后,下一任美國總統哈定在3月4日的宣誓典禮上這樣說道:「世界應當變得更加和平,而美國應當更多的關注自身的問題。」
吳川給他打開了一個通往資本世界的大門,在這個世界里,資本可以無所不能,相對於航運公司的運輸業務而言,李子初覺得這個新世界似乎更加的龐大了。
1914年時,青島造船廠有13個工場,50名德國職員,1500多名華工,繁忙時工人總數達到了2000多名。造船廠還附設華人職業訓練班,以培訓熟練工人。
這場豪賭不僅讓革命委員會在航運公司股權中贏得了對美國資本的優勢,也讓中國遠洋航運公司在短時間內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在戰前中國的商船隊規模還比不上西班牙王國,到了1920年中國的商船隊已經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商船隊,為305萬噸。
李子初可不希望離開現在的位置,這是他過去和未來都不可能再擁有的地位。因此他積極跟上了吳川提出的繼續前進的主張:航運公司不能僅僅滿足於簡單的運輸任務,而應當主動的去控制航運業的上游產業,從而規避航運淡季和旺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