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公司也要開機器紡紗廠,底下的人有的興奮,有的忐忑,更多的還是擔心。他們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機器紡織廠在目前的大清國可是個「高新科技」。目前他們知道已經開起來的也就是華盛紡織廠(上海機器織布局)和湖北織布局。江蘇本地聽說也在蘇州、南通、鎮江三地籌備機器紡織廠。但這些都是由官方主導開辦的,他們一個小小的鄉下布業公司有這個實力嗎?
楊邵文抬手往下按了按,結束了大家的抱怨。「抱怨太多也沒用,我們還是要拿出應對的辦法。棉紗捏在別人的手裡,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我的對策很簡單,那就是我們自己也進入棉紗業。」
大夥都嘀嘀咕咕的咒罵洋行。很明顯,這樣一來公司的現金流情況就會嚴峻很多,給公司經營帶來很大的挑戰。
大家三三兩兩進入會議室,相互打了聲招呼后,便各自落座開始閑聊起來。隨著公司業務拓展到外地,他們當中許多人都在外面東奔西走,大家平時能湊在一起的日子卻是不多。
楊邵文發覺老公茂和-圖-書洋行的這番舉動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起碼讓大夥對自紡棉紗的必要性有了充分認識。以前,大夥也知道楊邵文在機械部研製許多手工紡紗設備,知道總經理有這方面的打算。但那時候,大夥對棉紗的態度都有些搖擺不定,就是楊邵文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現在則明顯好了很多,楊邵文一說要進入棉紗業,不少人都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會議開始前,楊邵文先讓他們介紹些各自負責事務的進展情況。不過剛剛一開始,盧佟海介紹的情況就顯得不太美妙。
這都是追求利益使然,抱怨太多也沒用,一切還是要看你自己的實力夠不夠。老公茂能答應繼續給楊氏布業一個月的賒款期,也不是因為他們還念舊情,而是公司的實力使然。楊氏布業是蘇南最大的布商,是蘇南機紗的最大用戶,這才是他們對楊氏布業網開一面的關鍵所在。
在這方面,楊氏布業自己也比老公茂高尚不到哪裡去。公司在開拓新市場時,一般都會有送貨上門以及賒款的優惠措施。等市和_圖_書場穩定后,公司則會在當地建立倉庫讓附近的零售商自己過來取貨。對零售商的賒款優惠也會加強審查與管理,那些信譽不好、實力不夠的零售商會被取消賒款優惠。許多零售商即使有些抱怨,但在與其他供應商對比后,楊氏布業公司的新土布還是具有競爭力,他們也就只能選擇接受了。
當然,也不能說老公茂完全不念舊情,畢竟最後還是給了一個月的賒款期的。按老公茂自己的說法,因為機紗的緊俏,蘇南其他的布行或布業公司非但已經沒有了賒款優惠,有的拿貨價格還漲了一兩分,他們對楊氏布業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楊邵文對老公茂的舉動倒沒太過於義憤填膺。開拓市場的時候,自然會給與買主很大的甜頭,等時機一成熟,賣方當然就要想著去收割利益。
盧佟海剛剛從上海回來不久,他是去與老公茂洋行談棉紗的供應的。隨著新土布在江南地區的迅速鋪開,機紗的市場也猛然間擴大好幾倍。這樣一來,供求雙方形勢逆轉,老公茂洋行便開始拿捏起https://www.hetubook.com.com
來,前段時間嚷嚷著要去掉機紗賒款的優惠。沒奈何,盧佟海只得赴上海與老公茂洋行展開新的談判。
「首先說進攻。寇可往,我亦可往!機紗畢竟競爭力強大,我們要進入棉紗業,勢必不能坐以待斃。我決定了,我們明年也要開機器紡紗廠。」
部門人員得到擴充,不復以前小魚小蝦三兩隻的草台班子模樣,幾個部門經理也愈發感覺到了自己職位的分量。因為部門人員的擴充,公司中層管理人員也增加了不少。如銷售部、生產部、機械部都是一正二副的配置。這樣一來,加上財務部的楊玉華,負責人事後勤的綜合部正副經理,以及公司的正副總經理,參加這次會議的管理人員有14人之多,比以前熱鬧不少。
在放年假的前幾天,楊邵文召集公司的部門管理人員開會。他準備將自己的棉紗戰略向公司管理層做個通報,同時也想傾聽他們對此的意見。
銷售部經理張毅也顯得有些憂愁:「公司的資金流趨緊,這就對我們銷售部的回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_圖_書這樣一來,我們新土布的競爭力要打不少折扣。」
接著,楊邵文便開始介紹他制定的棉紗發展戰略。
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要保持銷售通路的最大擴張,自然要讓每一點資源都被使用到極限。
公司規模如今擴大了許多,這一方面就是體現在公司員工的增長上。銷售部,生產部(因為更多的介入到生產管理中,楊邵文將採購部改名為生產部),機械部等幾個主要部門人員規模都達到了百人左右。其中生產部人最多,共有130人。人手雖然不少,但他們要管理著旗下2萬名的代工戶的織布生產,其實任務也不輕鬆。銷售部次之,人數有97人,機械部經過幾次擴充也有了80人的匠師隊伍。
「我只爭取到了一個月的賒款期,而且也不太保險,這個優惠頂多也只能管個一年時間。」盧佟海當然對談判的結果不太滿意,但形勢比人強,他也沒有太多辦法,也只能忿忿地咒罵道:「這些該死的洋鬼子真是無情無義,咱們剛剛給他們開拓出了蘇南市場,馬上就開始過河拆橋了!」
棉紗
www.hetubook•com.com的市場如此之大,利權流失如此之嚴重,楊邵文原本對於棉紗業還有些畏難情緒,如今卻是變得愈發堅定了。
防守加進攻?這話明顯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都豎起耳朵聽楊邵文的進一步解釋。
「我的計劃,說起來就是一條,進攻加防守。」
蘇南還有十幾萬織新土布的散戶,在蘇南整體調控產能的背景下,散戶自己經營的很吃力,都非常渴望能夠加入非常省心的代工戶行列。葛洪看著這些散戶資源,實在是眼饞的很。
設備從哪裡來?技工從哪裡來?資本夠不夠?本地配套能不能跟上?一個個問題都拋向楊邵文。
生產部經理葛洪就明顯有些失望,他有些惋惜道:「我原本還想著,等布匹銷售穩定,價格再向上調漲幾分后,我們生產部又可以開始擴充代工規模呢。現在看來,不太現實了。」
按原來的情況,公司的新土布向西賣到湖北東部是沒問題的。在對回款提出要求后,以張毅的估計,公司的新土布也只能在安微境內還保有競爭力。新土布的銷售遇到挑戰,這也進一步壓縮了生產規模擴充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