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上面還標註了一個要求。
這種做法正一點點積累著國家內部的情緒矛盾。
新重新編製的第一第二集團軍已經準備就緒,喀爾巴阡山脈的防線部隊,正不斷地往北方調動。
由於俄國的加密電文已經有幾年沒更換過,破解起來十分輕鬆。
他的話,敲中了魯登道夫的心臟,讓他清楚明白自己的使命。
而他此時的內容,讓興登堡感到十分在意。
因此,在康拉德戰敗之後,他又開始對喀爾巴阡進行布防戰爭。
自那一日起,他便成為了東普魯士的守護神,與他一起的便是興登堡元帥。
喀爾巴阡不可能放棄,這一點即使是斐迪南皇帝也十分清楚。
窗外的風,依舊止不住地呼嘯著。
一切行動都必須在秘密中執行,決不能讓德軍發現。
「他確實給我們安排了十個師的兵力,但他還在中途換了一名將軍,是奧古斯特·馮·馬肯森,一個老傢伙!」
興登堡成為了這支新集團軍的總指揮。
因為他已經成為了這裏的英雄,這裏的守護神。
事實上這是一項無奈之舉。
例如興登堡是否會察覺到異常,奧匈帝國又是否會翻越喀爾巴阡山,對他們實施打擊。
手令內容很簡短。
就在剛才,他回想起了之前的一些往事。
通過大規模情報收集,從而確定俄國的走向。
「但我不甘心,這是我們二人的功勞。」
有統計學家計算過,每當他們需要進行一場大戰時,都需要耗費巨額的國家財富。
情報信息很多,但這裏面卻有一份剛截獲得來的電報文件。
帶他把電燈打開,一張熟悉的老臉映入眼帘。
魯登道夫沒有理會他,而是默默地把油燈給熄滅了。
也正因為塞爾維亞的失敗,奧匈帝國原先所擁有四十個師的兵力,如今也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他猶豫了一會兒后,便繞過法金漢,自己敲下了決定。
這位老將軍名字不詳,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他絕對忠誠于斐迪南。
當他還在比利時領兵和圖書時,他的軍官給他帶來了一封來自威廉皇帝的手令。
待這份情報破解之後,興登堡看到了一份來自俄國軍方總指揮部的戰略指令。
然而他很快又冷靜了下來。
別看興登堡對士兵的態度十分親切,但與興登堡相處了這麼久之後,他對興登堡的性格已經有了初步了解。
……
他匆匆地解開軍大衣,抖落領子上的水珠,吧軍大衣和被雨水浸濕的軍帽掛在門邊的釘子上。
每當奧匈帝國在奧塞邊境稍微弄點風吹草動,塞爾維亞當局都會被嚇個半死,完全睡不著覺。
『因戰況有誤,埃里希·馮·魯登道夫立即率領軍隊前往東線。』
防守或是反擊,進攻或是後撤。
這場內訌從法金漢與小毛奇展開,如今延伸到他們身上。
「我知道,我都知道。」不耐煩地擺動著雙手,興登堡還想說些什麼,但張了張嘴后,又無奈地搖著腦袋。
對著大吵大鬧的環境略微不耐煩。
無論是大小戰役,奧匈帝國都打得沒什麼毛病,即使有損失也不會出現大規模傷亡。
魯登道夫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這一點從他們二人第一次合作就發現了。
傳令兵低著頭,如此回答。
要知道,現在的塞爾維亞內部,其大部分工廠農田都已經被毀得七七八八。
得到了德皇指令的興登堡便開始著手對俄的防守與反擊。
「或許我們該稍微抗議一下?」魯登道夫托著下腮,目光依舊停留在窗外的雨景。
自那時起,魯登道夫就將自己視作為東普魯士人,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讓德國崛起的英雄。
奧匈帝國的軍隊依舊強盛,隸屬於巴爾幹同盟的國家已經陷入恐慌,塞爾維亞正處於毀滅邊緣。
但同時,他也明白興登堡為什麼會如此憤怒。
興登堡皺著眉頭,有些不耐地環顧四周一眼,然後把手上的文件丟給了魯登道夫。
這支由十個師兵力組成的新十一集團軍團,負責抵禦並且反擊俄國的進攻。
「只要我們二人知道俄https://m.hetubook.com.com軍的動向,便能夠以此為理由,爭奪東線的話語權。」
但派個人來分散自己在這裏的影響力和權力,確實可行。
將這份情報整理之後,興登堡立即向德皇提出申請,將原本協助奧匈帝國,並對喀爾巴阡進行反擊戰的戰略攻勢進行修改。
所以別說興登堡不服氣,就連魯登道夫也是如此。
曾經,在魯登道夫還是一個小屁孩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這樣給他陳述過這片地區。
馬肯森就是這樣的人物。
當然這份暴躁絕不會流露在外,也不會發泄到基層士兵身上。
事實上,瑪利亞對這個戰略部署也挺意外的。
『德意志的龍興之地,正是東普魯士!』
說干就干,興登堡不會浪費任何一點時間。
如今的俄國金庫已經見底,他們必須通過內部剝削,從而獲取更多的資源進行戰爭。
細微的寒風從窗戶的縫隙中透過,發出『呼呼呼呼』的尖銳聲音。
斐迪南皇帝『忍痛割愛』地遵從民意和其他大臣的建議,讓康拉德去負責對塞爾維亞的戰事,而他的職位則交給了另外一位老將軍。
「那就,從其他方面入手吧。」魯登道夫如此說道。
「你知道嗎,法金漢果然是個該死的蠢貨。」興登堡一邊搗弄著邊上的壁爐,一邊帶著埋怨的語氣抱怨道。
至於是否要毀滅塞爾維亞,對於他們而言已經不重要了。
興登堡需要去做更多的事。
而且魯登道夫出身低微,沒有興登堡的話,基本是指揮不動這裏的軍隊,因此二人是相輔相成。
但既然法金漢不給面子,他們二人也不會坐以待斃。
每一次備軍,都會讓塞爾維亞內部矛盾積累幾分。
奧匈軍隊能夠做出如此正常的戰略部署,即使是西南方面軍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突破他們在喀爾巴阡山上所設下的防線。
在擊潰俄軍的不久后,興登堡興緻勃勃地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他。
既然有了方向就應該立即行動。
讀到這裏,興登堡差點沒hetubook.com.com笑出聲來。
油燈的黃光打在這人臉上,白色的鬍子被照得一片暗黃。
「大黑天的,點油燈不夠亮。」
魯登道夫瞥了對方一眼。
他很信任魯登道夫,如今就更是如此。
當他來到情報部門時,便立即展開對俄國的各方面軍事情報的抓捕。
為了防止奧匈帝國再來一次突然性進攻,他們還得不斷備軍。
「各個地方,將俄國的所有情報都收集起來,根據這些情報信息,從而推導出俄軍即將到來的動向。」
就如同魯登道夫所說的那樣,應該收集出更多的情報信息,從而對情報進行整理。
『俄國人打進來了,他們有四十多萬人,是我們的兩倍!』
他知道奧古斯特·馮·馬肯森這號人物,那可是普法戰爭時代的元老級別將軍了,而且坦能堡戰役中他也是以參謀的身份協助他們二人。
所有戰區都在蓄勢待發。
是的,塞爾維亞會自我毀滅。
而這支新集團軍的指揮權,威廉二世也自作主張地從馬肯森身上轉移到興登堡那邊去。
這時候,波蘭仍在土木工程中。
興登堡看著這份截獲得來的電報文件,他有一個預感,這必然是十分重要的核心文件。
小時候的事,比利時的事,還有打敗俄軍之後的事。
女人的第六感很准,但男人的第六感也同樣如此。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我們這裡有兩個軍的兵力。」魯登道夫把目光收了回來,他看向興登堡這位老將,無奈地繼續說道。
但隨著請報上的工作越來越多,興登堡也組織了一個專門針對俄國的情報小組之後,他們開始確定了俄國的主要動作。
雖說指揮坦能堡戰役的人是魯登道夫,但興登堡的作用絕對不亞於他。
他在電報中充分表明自己的作戰戰略,語氣極其謙卑。
小煤油燈的黃光,油晃晃地照在趴在桌子上的魯登道夫。
由此,原本被法金漢擬定的戰略計劃,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自己的皇帝給更改了。
心意已動,他看向窗外雨夜,和*圖*書咬了咬牙,將掛在牆上的軍大衣和軍帽都拿了起來。
而這場大規模入侵戰爭,其人數之多,將會比坦能堡戰役還要龐大。
但是,論起年齡,興登堡比馬肯森還要大上兩歲,叫對方老傢伙,那他算什麼呢?
似乎在某一天上午,突然間出現一支遊行隊伍,他們抗議康拉德的犧牲行為,政府內也有很多官員站了出來反對康拉德。
而這種無節制的備軍,更是讓塞爾維亞這個本就不怎麼富裕的國家雪上加霜。
在他知道之後,命令已經下達。
如果沒有興登堡,也就沒有了德軍內部的穩定。
一個地地道道的暴躁容克老哥。
他們將會在冬季,再一次發動對東普魯士的大規模入侵戰爭。
『是東線的哪裡?傳令兵兄弟。』魯登道夫如此問道,儘管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風和雨,正肆虐著東普魯士。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戰場上的原因,興登堡的脾氣比和平年代要暴躁了許多。
而且也正如同瑪利亞和布魯西洛夫所認為的那樣,康拉德已經從陸軍元帥這個位置上被拉了下來。
待他抬起頭看向窗外的風雨後,那雙眼眸不僅有些發愣。
魯登道夫十分清楚,只不過他也有些不耐煩。
為了打破僵局,對德的再一次作戰才會被部署下去。
情報。
「還是說,我們消極作戰?要知道我們現在可是陷入歐洲大戰,內訌可不是什麼好事。」
即使是面對自己,他的暴躁也只是針對法金漢和大後方的各種後勤等問題而已。
因為法金漢這樣的做法,無異於分散了他們在東普魯士的影響力。
德意志的精神,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起源之地。
說是秘密行動,但他們連自家的電報加密都不重視一下。
俄國境內,一大批物資正通過列車,源源不斷地朝著各個戰區進行物資與人員的運輸。
1914年,10月初,夜。
他立即吩咐破譯人員對這份電報進行破解。
這份提議很快就落在了威廉二世手上。
「抗議?怎麼抗議,直接去跟皇帝說『噢和圖書上帝啊,我討厭那老傢伙,也討厭法金漢那蠢貨』這樣的話嗎?」
這份電報會不會是對方故意而為之,從而誤導他們呢?
他會為此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而這種事,正每日增加。
他的話深深打動了興登堡。
國家仇恨之下,奧地利人民高度團結,這四十個師的兵力也得到了最合理的軍事安排。
『是東普魯士,將軍。』
上面的內容經過加密,需要一段時間的破解才能知曉裏面內容。
他確實看不起俄軍的戰鬥力,但他不會因為自己的看不起而放鬆警惕。
那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
魯登道夫可不敢把自己的心裡話給說出來。
那雙眼眸如鷹眸那般尖銳。
表面上,魯登道夫依舊保持著自己一直以來的沉穩,但他的內心已經欣喜若狂。
『你知道嗎,在德意志日報中,我們被描述成坦能堡英雄。』
然而這是要在理論上,完全拋開各種實際上的因素。
「什麼地方?」
單一截獲而來的電報情報,並不足以證明這是真的。
「決不能讓德軍發現……」
這些問題瑪利亞都聯想到了,但她唯獨漏掉了一個。
俄軍將會集結大規模部隊,朝他們的發動攻勢。
就在這時,門被推開了。
直接撤銷自己的職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他們二人已經成為了東普魯士英雄。
來者是一名軍官,該是剛從外面走入進來,大雨把他的軍衣淋得濕噠噠。
如果真的能在理論上進行下去,那麼這將會是對德國造成最大打擊的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這是屬於德國高層的內訌。
如此一來,喀爾巴阡山脈防線逐漸鬆緩。
國王彼得一世已經聽說了,在某個地區,正有一批農民和工人正蠢蠢欲動,試圖掀起反抗塞爾維亞政府的叛亂。
東普魯士的雨夜,也同樣清美。
無論是經驗亦或是資歷都在他們二人之上。
當然,即使如此尼古拉二世也並不在意,而是繼續著自己的戰爭夢。
反觀奧匈帝國,他們只需要用幾萬人就能防住整個塞爾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