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一戰
第二十章 你是什麼司機?……羅科索夫斯基!

在某次會議中,瑪利亞如此地向著自己的三位副將說道。
奧匈帝國也會如此,他們正在對喀爾巴阡防線進行布防,而且他們的帝國國防軍本來就只有四十個師左右,人數上確實不多。
如今的波蘭獨立軍,正逐漸強大起來。
即使是波蘭社會黨人,也開始偏向于右翼的畢蘇斯基陣營。
這哪裡是選助手啊,分明就是在市場挑肉嘛。
波蘭,成為了她的最後堡壘。
華沙城內的兵工廠並不足以維持第四集團軍的大規模消耗,而且波蘭境內仍舊存在著大量的反抗勢力。
與此同時,在進行波蘭設防的時候,瑪利亞還需要對軍官進行培訓。
土星行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她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特別是來自彼得格勒的總指揮部的對德進攻戰略。
抓捕所有右翼分子,並且將他們給關押起來。
很快,這五人便整整齊齊地出現在瑪利亞面前。
當她仍需要對波蘭民眾進行監視。
瑪利亞的戰馬在這片凍土上快速奔行。
當然瑪利亞已經強令要求,不能實行任何暴力和虐待行為,新的監獄也必須保證正常伙食。
「你是……什麼司機?」
在地下行動方面,這些右翼勢力的力量壓根就滲透不進第四集團軍。
但這個名字並不罕見,就第四集團軍裏面,就有上百個叫這個名字的人。
瑪利亞臨時給了羅科索夫斯基一個『臨時參謀』的身份,然後將他帶在身邊趕赴前線陣地。
瑪利亞只需要一名助手,一名就夠了。
然後就是他的人品問題。
一些違抗命令的士兵立即遭到逮捕,並且公開審判。
在情報偵查與反偵查方面,她算是略懂一二。
瑪利亞對這位士兵頗有好感,特意走到他面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再回過頭去,她看向身後一望無際的平原,心中不禁感嘆一聲。
河流上時不時飄來一兩片木舟,小船上的漁民正在這冰冷的河流上打撈著什麼。
徵兵也自然少不了。
上面的內容都很一般,她稍微篩選了五張試卷,並讓這試卷的主人過來面試。m•hetubook•com•com
帶有一絲『必須看透你』的侵略性目光,著實是把羅科索夫斯基給看得臉頰發紅。
第五機關是一個臨時機構,而且不會被劃分到察里津裏面。
噢~~羅科索夫斯基啊。
但現在的第五機關存在著他們的核心任務。
但很快,他就明白呆在瑪利亞身邊,並不是一件容易輕鬆的事情。
只要民心毀了,影響力負數了,那麼他們就能揭竿而起。
但大型戰略影響不了,她可以對戰後局勢進行掌控。
無數物資正源源不斷地朝著車站運送而去。
事實上現在的波蘭只有四分之三在她的管控範圍之內,但這四分之三已經足夠了。
前段時間,瑪利亞所需要處理的是奧匈帝國的進攻和波蘭境內的各種右翼革命分子。
每當面對機槍大炮,俄軍都是一股腦往前沖,而這種作戰思路從十九世紀開始衍生至今。
萬萬沒想到,這一次居然真的碰見了。
她需要時刻提防著奧匈帝國和德國,還要處理波蘭內部的右翼分子,實在是有些分身乏術。
瑪利亞愣了半天,揉了揉耳朵,又帶著些許疑惑的語氣再一次問道。
風平浪靜的,甚至有點小和平的感覺。
「現在的波蘭給了我一種暴風雨前夕的寧靜,我很擔憂。」
「哥薩克人是我們的王牌,德國人不可小覷,我們必須用盡全力將其擊潰。」
原因很簡單。
陣地距離這裏很遠,一路上瑪利亞還看到不少車隊正源源不斷地將物資往陣地運送過去。
由此可見,在原則上,羅科索夫斯基確實十分優秀。
瑪利亞先是捏了捏對方的臉,然後又揉了揉他的肩膀。
他們當前所前往的地方,正是奧匈帝國的方向。
在未來的蘇聯歷史中,每當談起蘇聯元帥,絕大部分人都會想起朱可夫,可當他們談起朱可夫時,又會下意識地談到另外一號人物。
一條被遺棄的列車軌道,剛好在這裏斷開了,若無意外應該是以前的一些爛尾工程。
從軍事層面考慮,過度進攻只會讓自己的兵力嚴重和圖書分散。
就風格而言,朱可夫兇狠剛猛,他可以給敵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但同時也很容易因為打上頭了,直接就f2a過去。
一路上可以看到各種破敗的教堂,荒涼的村莊和崎嶇的土地。
但瑪利亞對所謂的男女關係毫無感覺,真要選,她也只會選自己的妹妹,再渣點的話姐姐也行。
瑪利亞把這裏的一切都看在眼裡。
到了赫魯曉夫時代,粟宗請他出山,希望他可以在政治上攻擊約瑟夫。
在波蘭這片地區,打防守確實很難,但兵力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防守成為了她的最重要手段。
因為影響太大,所有的士兵和軍官都明白,瑪利亞是鐵了心實行非血腥控制措施,因此士兵們只能加多點人手進行看管。
於是在十月中旬,大量的徵兵軍官往頓河而去。
但幸虧的是,德國如今的主力部隊都在西線,根據當前情報分析,德國並沒有在東線投入戰爭的打算。
嗯???
但即使如此,因為有畢蘇斯基這個大本營在,加上奧匈帝國特意給畢蘇斯基提供各種武裝和物資。
至少不能讓他們過於死板不懂得變通。
這些反抗勢力與社會主義革命黨完全不同。
他說服了尼古拉二世。
與此同時,她也開始在第四集團軍裏面設置了一個特殊部門,名叫第五機關。
或許對於女性而言確實挺有吸引力的。
這番舉動把身邊的人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們只會存在於當前的第四集團軍。
從個人意願考慮,她也不願意對這群只想獨立的波蘭人民進行大規模鎮壓。
危機關頭之下,她必須採取強硬的手段與措施。
培訓內容很直接,都是一些比較嶄新的軍事指引,而且多半是防守軍事。
「回指揮官的話,我叫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
反觀羅科索夫斯基,其戰術風格基本以機智沉穩著稱。
至於剩餘的四人,瑪利亞也讓他們去進行新軍官培訓。
這位士兵也很興奮地站直腰桿,大聲回答道。
因此,她必須在一個平衡點上進行衡量與調控。
瑪利和-圖-書亞不單要面對德奧兩方面的壓力,還有波蘭境內的右翼勢力。
如果不是戰況緊迫,她恐怕都不會實行這樣的政策。
「羅科索夫斯基!」
波蘭防線分別是西北方向和南面方向,都是圍繞著維斯瓦河建立。
還是年輕版本的羅科索夫斯基。
很好,非常好,就是一個老實人。
所以整個波蘭都不是鐵板一塊。
在徵兵方面,尼古拉大公推薦在頓河沿岸那裡進行兵員徵集。
瑪利亞特意向三位副將詢問,她需要一個機智且聽話的人,至少可以成為自己身邊的參謀。
這份要求卻被羅科索夫斯基給拒絕了。
要知道,一戰期間,死亡率最高的就是俄軍。
但很快瑪利亞就認出了這五個人裏面中的一位。
按理說,現在的波蘭確實無戰事。
朱可夫是衛國戰爭中,力挽狂瀾的蘇聯英雄,但同時羅科索夫斯基也打滿了整個衛國戰爭,而且也沒犯過太大的失誤錯誤。
即使是出兵圍剿,他們也會得到奧匈軍隊的保護。
「這司機就交給我好了。」
那就是羅科索夫斯基。
但這種感覺卻讓瑪利亞毛骨悚然。
但現在不一樣。
瑪利亞在他身邊轉了一圈又一圈。
一大批哥薩克人被徵召入伍,他們成為了沙俄帝國軍隊中的一員。
那是一個身材高大的波蘭族,他滿臉都寫著興奮兩個字。
十月末了,天上颳起了寒冷的季風,乾枯的雜草在已經被凍僵的土地上迎風晃動。
當然這二十萬的士兵戰鬥力,並不能與英德法三國比較。
況且就這五個候選人裏面,羅科索夫斯基確實是五人中最帥最高大的一個。
但不得不說,這該死的傢伙是真的高,超過一米八的身材,就算放在俄國境內也算是巨人級別了。
這份戰略就更讓瑪利亞感到擔憂。
所以瑪利亞已經下達指令,死守南方戰線,而非進攻。
瑪利亞需要改變一下第四集團軍的軍官。
首先是地理位置。
他們是完完全全的民族主義者,只要你是俄國人,無論你是什麼類型的人,又是有著何等信仰,對他們而言都是敵人https://m•hetubook.com.com
馬蹄下的土壤又黑又硬,被踩踏過的乾枯草屑佝僂著的軀幹,把頭深深扎入波蘭的土壤當中。
得知自己能夠成為軍長的左右手之後,他臉上的興奮連掩飾都不做一下直接表露出來。
她有預感,這個戰略是失敗的,而且會引起更加大規模的混亂問題。
特殊情況決不能心慈手軟,如果有時間的話,她或許會儘可能地通過少代價的方法去改變波蘭。
瑪利亞的第四集團軍也開始得到了些許兵員補充,兵力人數上回歸二十萬。
她不可能一直留在辦公室裏面。
對於瑪利亞的選擇,這三位副將自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大敵當前,你卻在我後方搞破壞。
但同時,也十分適合在此處布防。
而這人正是在出發波蘭前,親自到來彼得格勒為她接送的士兵。
僅僅一天時間,這些填滿內容的試卷就交到了瑪利亞手上。
一片極其荒涼的平原,邊上的河流卻又是軍隊的水資源補給。
而且第四集團軍的裝備力量依舊不足,無論是火炮亦或是子彈都是如此。
羅科索夫斯基是一個很帥氣且又十分高大的人,儘管她是從歷史書上看到過這樣的描述,但因為長期處理各種問題,以至於她都快要忘記羅科索夫斯基了。
「好,就你了。」瑪利亞拍了拍對方的身子,對身後的三名副將說道。
當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後,第五機關就會消失不見。
然後就是波蘭地貌多為平原,屬於是易攻難守的地形。
但現在也絕對不遲。
瑪利亞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削弱俄國,而是削弱羅曼諾夫王朝的影響力和民心。
幾隻烏鴉從他們頭頂上飛過,發出凄厲的叫聲。
萬萬沒想到,這麼一號人物居然會這麼直接的出現在自己面前,而且還是第二次,並非第一次。
瑪利亞不僅有些懊悔,為什麼當時沒反應過來呢?
邊上的水作為水路運輸,給前線部隊提供大量的後勤。
當然瑪利亞現在還需要一個可以協助自己的助力。
大型戰略她不可能控制得了,因為那是身為總司令的尼古拉大公去負責。
hetubook.com•com在處理這些事情之後,瑪利亞還得對波蘭的布防進行觀察和檢查。
為了確保第四集團軍可以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瑪利亞特意集結了波蘭內的十幾名契卡成員。
至於內部的右翼組織,也正一點點地遭到瑪利亞的打破。
無論是初期蘇聯的大潰敗亦或是後期的巴格拉季昂行動,都充分證明了羅科索夫斯基的指揮能力。
就在興登堡正式與奧匈帝國的參謀長斯蒂芬見面會談時,俄國的最高層指揮部仍在進行著這行大戰的準備。
「士兵,告訴我你的名字。」
試卷內容有一半是俄軍內部的內容,另外一半則是戰術和戰略上的測試題。
波蘭位於俄國、德國和奧匈帝國之間,可謂是被三個龐大國家給完全夾在中間。
憑藉這『略懂一二』,第五機關很快就搗毀了各種波蘭右翼分子的秘密行動。
現在的第四集團軍已經不是單純的機動性部隊,他們所在的位置,註定會成為一個核心問題。
戰前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戰後也絕不參与任何政治。
留守在波蘭境內的只有瑪利亞的第四集團軍。
如今的契卡並不是由瑪利亞負責,而是交給了捷爾任斯基,但再怎麼說瑪利亞也是契卡的創始人之一。
他的名字瑪利亞自然是記得,他叫做康斯坦丁。
在瑪利亞的安排下,整個波蘭都行動了起來。
……
唯一的一些小問題,也不過是因為長得太帥,導致多了不少艷史記錄而已。
那雙蔚藍色的目光,在對方身上來回掃視。
如今奧匈帝國暫時撤兵了,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大部分右翼分子,也逐漸被她清理得一乾二淨。
俄國軍官有多拉胯,恐怕只有當事人能夠清楚了解。
但她不希望太削弱俄國,畢竟無論是她亦或是弗拉基米爾等同志都十分清楚,現在的沙俄士兵,到頭來也只是俄國的百姓。
她所在意的,僅僅是對方的能力而已。
至於羅科索夫斯基嘛,把他留在身邊就得了。
這波蘭啊,真是易攻難守。
但是要進行人員篩選,自然不可能去逐一測試,因此瑪利亞給這三位將軍發放了一張試卷。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