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蘇俄,烏拉!
第三十六章 美國人:友軍有難,風緊扯呼

待迫擊炮打完后,大量的戰鬥小組發起了衝鋒,他們所攜帶的大量手榴彈,成為了開路時最簡單粗暴的武器。
「你為什麼這麼自信,對方會放我們離開?你可要想清楚了,那可是殺人如麻,為非作歹的紅匪。」
只不過相對於白軍的慘烈,北極熊團只是略顯狼狽,在傷亡問題上,十分微弱。
直到第一個夜晚結束,英軍兩個團的陣地相繼淪陷。
當雪地里響起俄語時,他們就會知道什麼叫做恐怖。
可是,當他準備叫回留守在西面戰區的北極熊團時,得到的回應,則是激烈的戰鬥聲音。
在他的印象中,戰爭就是互相拼刺刀那樣簡單。
瑪利亞已經準備通過圍困的方式,將敵人困死在那貧瘠的北方。
「這是一種恥辱,我們連軍旗都丟了。」
他所提出的要求很簡單。
五萬打十萬,拿頭打。
經過一番戰前演講,便朝著芬蘭東線戰場而去。
但就如同芬蘭方面軍的進攻一樣,美軍的突破也同樣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
只不過,隨著沙皇的倒台與君主制度的下台,曼納海姆便獲得了來自英法兩國的支持。
士兵們也會帶著一個袋子,袋子裏面放滿了手雷。
他知道這些白軍軍官很拉胯,但沒想到居然會這麼拉胯。
伴隨著大量的迫擊炮轟炸,英軍陣地再一次被火光覆蓋。
戰鬥小組裡面也會各自配置一把機槍。
只要撤退到摩爾曼斯克,那麼他們就安全了。
這些軍隊因為沙俄的倒台而成為了無主軍隊,裏面有不少英勇善戰的哥薩克人。
所以在曼納海姆把他們組織起來后,這支芬蘭白俄已經略顯規模。
為了儘快結束芬蘭內戰,她不惜從紅四軍裏面抽出五萬人過來支援。
美一師幾乎被這可怕的天氣給冷得動彈不得,負責美一師的威廉將軍,甚至後悔為什麼要接下這個任務。
美國士兵也同樣是人民之一,所以羅斯福會毫和圖書不猶豫地傾向於美軍士兵,而非芬蘭白俄勢力。
不能再打下去了,必須撤退。
雖然他的良心不允許自己這樣去做。
英軍早有準備,已經建立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他組織起了最後的攻勢,最終在一天時間內,擊敗了他們,並俘虜了無數的白軍。
撤退過程中,羅斯福在自己的筆記中寫道。
而這一萬人的規模裏面,有一半是職業軍人。
只不過曼納海姆打算給東西兩個戰場發起增援,而非單獨一處。
土豆是好東西,不單可以方便攜帶,而且營養不低。
最終,在撤回到大後方后,他便以海軍助理部長的高級軍官身份,向芬蘭資產臨時政府進行對話。
因此,在準備這次總攻任務前,他讓自己的部隊士兵準備好五天時間的乾糧。
所以在面對羅斯福提出的建議,威廉將軍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
緊接著,又安排更多的兵力發起進攻。
這番場景,就連負責主攻的伏龍也芝感到詫異,他甚至懷疑,這支白軍是不是嗑藥了。
威廉將軍也顧不得那麼多。
至於英軍所申請的支援請求,已經被他丟到一邊去了。
而且這場戰敗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要知道對方可是有一個軍的兵力,他粗略估計至少有十萬人。
最後只剩下曼納海姆的這個白軍師和北極熊團。
反觀自己這邊,加上白軍和英軍,勉強有個五萬人。
該是察覺到瑪利亞的意圖,美軍和白俄軍已經發起了好幾輪突破性衝鋒。
加上紅軍早已準備好的禦寒物資與一直以來的凜冬生活,使得紅軍在芬蘭的大雪天下,依舊能發揮出相應的戰力。
他了解芬蘭這邊的道路問題,要想進行物資運送,就必須先清理沿途積雪。
最終在絕對優勢之下,紅軍再度擊退新編而成的白軍。
如此局勢,他們再無優勢可言。
可是這份申請剛落在美軍和白軍手上,這兩支軍和*圖*書隊也在同一時間遭到了紅軍的熱情招待。
「可如若要犧牲他人,保衛美國人民,我會義無反顧地執行下去。」
「因為,我認識他們的元帥。」
伴隨著漫天大雪,這批芬蘭北方士兵拿著從協約國那邊獲取得來的武器,對紅軍發起了衝鋒。
大炮壓根就運不上來,就連他們的後勤補給線也經常被風雪所覆蓋,導致道路不通。
特別是留在芬蘭內部的前沙俄軍隊。
相對於瑪利亞初來乍到的不適應性,伏龍芝則表現出豐富的芬蘭作戰經驗了。
就在這時,羅斯福提出了『和談』建議。
遠距離的迫擊炮雖然還是受阻於森林中的樹木,但其引發的爆炸聲勢,也足以震懾著裏面的敵人。
既然如此,就不可能違抗美國要求。
瑪利亞為了讓己方軍隊的後勤線能夠暢通起來,特意安排了一個師的兵力進行後勤補給線的圍護。
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在白軍不斷戰死的過程中,北極熊團正慌忙撤退。
得知這一情況后,威廉將軍便打消了進攻的念頭,轉而向白俄軍申請支援。
他們以極高的戰鬥氣焰,硬生生抗住了紅軍的幾輪攻勢。
羅傑斯衡量片刻后,立即做出跟羅斯福高度相同的決定。
而就在曼納海姆第一師來到了這片無名森林沒多久,伏龍芝的攻勢就已經打響了。
伏龍芝也不是沒嘗試過這樣去做,但因為成本太高,而且耗時太長,並不划算。
可是令羅斯福感到意外的是,失去了主心骨的白軍,竟然在面對紅軍的進攻時,發揮出驚人的戰鬥力。
當天深夜,四面八方響起了衝鋒時的口哨聲,震天撼地的『烏拉』響徹天空。
曼納海姆原本就只是沙皇身邊的弼馬溫,但是在歐洲大戰中,他大發光彩,因此被授予了軍銜。
紅軍不單在火力上碾壓自己,其人數規模更是在他們之上。
羅斯福絕不會讓第一師滅亡hetubook.com.com在此,這不單關乎到自己的政治生涯,更是關乎到美國的利益。
雙方的軍事力量逐漸拉開。
但就如同北極熊團那樣,在紅白交鋒的時候,威廉將軍已經撤軍了,只留下白軍在此孤軍奮戰,站至最後一刻。
要知道他眼前的這片雪地裏面,都躲藏匿著紅軍。
但沒想到,紅軍給他帶來的感覺,是如此的震撼。
在這個人口本就不多的苦寒之地上,竟然埋葬了數萬條生命。
但最終,他還是把選擇權交給了羅傑斯將軍手上。
但無論怎麼樣進攻,都很難再進取一步。
而負責進攻英軍的軍官,正是羅科索夫斯基。
因為撤退太匆忙了,他們只能將一些帶不走的後勤軍火都就地銷毀。
而且北方的物資確實匱乏,西線戰場越來越焦灼,運過來的物資早很早之前就已經斷了。
曼納海姆得知此事之後,只能去抓壯丁,補充到兵員嚴重不足的軍隊裏面。
反觀美軍,他們已經被凍得手指頭都僵硬了。
曼納海姆十分清楚這一點,但芬蘭資產臨時政府還抱有對英美等協約國的幻想。
可惜,他卻又補充了一句。
這就導致白軍的力量被削弱了一半,反觀紅軍那邊,為了更快結束芬蘭內戰,弗拉基米爾又給他們調配了更多的部隊。
前提是紅軍放棄追擊。
這一次,他放棄對火炮的使用,取而代之的則是迫擊炮和手榴彈。
他將自己帶來的三萬兵力,劃分成了三個部分。
在此之前,紅軍的進攻都很難取得有效效果,其最大原因便是因為兵力不足。
失去主心骨的白軍,成了無頭蒼蠅,不知如何是好。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美一師壓根就不是對手,被瑪利亞親自率領的紅軍打得節節敗退。
白軍軍官急了,他原本只是一名留守在芬蘭的普通沙俄軍官,即使一戰開打也沒加入到戰場中。
可是,他們壓根就沒想到,負責這次進攻的紅軍m•hetubook.com•com會比之前多了這麼多。
而且相對於俄國人,美國人在受冷方面顯得格外糟糕。
無論是火力壓制亦或是步兵衝鋒,都給英軍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羅斯福對這位將軍的描述極其不滿,但還是很認真地做出回答。
即使不是軍人的羅斯福,也能看得出來,再不跑就得交代在這裏了。
一紅一白,在這片冰天雪地之上,掀起了最後的戰鬥。
不久之後,一批新招募而來的士兵,集中在廣場內。
她本以為這場戰鬥會在短時間結束。
但這一次不一樣了。
惡劣的環境讓北極熊團後勤工作難以跟上,加上極冷寒潮,他們的戰鬥意志更是低落。
這些乾糧多半是土豆。
憑藉高質量的武器裝備,伏龍芝展開了自己的攻勢。
但他還是有些疑惑。
立即派出更多的兵力去解救已經被困在東線戰場的美一師主力部隊。
巨大的紅軍聲勢,伴隨著瑪利亞獨特的嗓音,紅軍士氣變得十分高漲。
任何一切都要以美國人民利益為主。
眼見白軍即將潰散,英軍也被團團包圍。
但是,身為美國人,他必須為自己的國家做出考慮。
只不過這都是無奈之下的辦法,如若運輸可以,伏龍芝絕對會改善將士們的條件。
如此富裕的武器裝備,全都是由瑪利亞提供而來。
現在的美軍,已不再有任何戰力可言。
在弗拉基米爾與瑪利亞發動二月革命之前,曼納海姆就已經是一名高級軍官。
「歷史已經向我們證明了,無恥的資產階級政府必將倒台,紅色的光輝一定會照耀整個芬蘭!」
但無論如何,伏龍芝都不想放過這支白軍第一師。
即使還未爆發,但也距離爆發不遠了。
只不過相對於英軍,招待他們的紅軍並沒有發起大規模攻勢,而是以遠距離火力進行覆蓋,又或者通過分散在四面八方的機槍陣地進行火力壓制。
這場戰爭所帶來的規模,遠超于瑪利亞的https://m.hetubook.com.com預料之內。
最終在代表著美國的羅斯福壓力之下,芬蘭資產臨時政府被迫出兵。
事實上他來芬蘭的初期也同樣遭遇到各種惡劣問題,但經過時間的考驗他已經適應了芬蘭的惡劣環境。
短短的一個交鋒,那兩個英軍團立即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
從一開始打到現在,來自紅軍攻勢就從來沒停過。
然後就是武器裝備的準備。
如此一來,便成為了芬蘭臨時政府的核心力量。
他們立即向美軍和剛支援到來的白軍申請支援。
他們迅速執行伏龍芝所下達的指令,發起分割包圍和集中優勢兵力的戰術部署。
他必須保住美一師部隊,絕不能交代在這裏。
這兩個英軍團當即發現,這次進攻,其規模之大遠在之前之上。
眼見局勢穩定,瑪利亞當即下達最後命令,對芬蘭臨時政府發起最後的攻勢。
羅斯福知道此事之後,整個人都震驚了。
已經組建了一萬人規模的曼納海姆,接取命令,將會帶領軍隊前來支援。
用這些防禦工事來阻擋之前的紅軍攻勢是綽綽有餘。
很快,這兩個英軍團就被打懵了。
羅斯福看到了這一切,他將人民的憤怒記錄在筆記本上。
負責芬蘭西面的白軍軍官當機立斷,把大部隊留在這裏,自己跑了。
別說近距離白刃戰,恐怕連扣扳機的力氣都沒有。
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口的芬蘭北部,被兩次強徵召之下,其怨氣逐漸積累。
他們所形成的交叉網路,當即把曼納海姆第一師給摁得抬不起頭來。
以一萬人的兵力,圍困獲得了白軍支援的北極熊團,剩下的十個團兵力,猛攻那兩個英軍團。
卻沒想到,以這五萬人所組成的芬蘭方面軍,卻受阻於這片苦寒凍土裡面。
所以他不單能夠獲取英法的武器裝備,更可以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兵員招募和訓練。
富裕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讓伏龍芝放開了手腳。
「因為,我了解他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