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蘇俄,烏拉!
第四十三章 日本人民,革命起來吧

台下的百姓都歡呼起來。
她連滾帶爬,打算去找警察幫忙,卻被幾個婦女看中,以極快的速度將其按住。
於是乎,在城外的聲勢之下,城內的人民也被帶動了起來。
一些有識之士已經察覺到這些大米的去向。
「被石灰所蓋住的靈魂,等待著可以給他們帶來新生的希望與思想。」
至於他的老婆,早就被推倒在邊上。
「他們的思想都已經麻木了,本應鮮活的靈魂都被蓋上一層厚厚的石灰。」
他們卻不知道,這樣的做法只會更加激怒百姓們心中的怒火。
但這一次,他們是真真正正被激怒了。
「大米!!」
奴性是日本人民的核心思想。
他們站在一起,攔住了想要逮捕演講學生的警察。
「從今天開始,你這店鋪註定是沒了!」直接揮舞起手中的火把,往高曉松太郎家裡丟了過去。
即使是曾經的大逆事件,也只不過是少許人而已,絕不會演變成整個村乃至於鎮。
受到了如此侮辱,婦女們都氣得咬牙切齒。
首先反應過來的是當地警察,他們立即派出大量警力,驅散當地非法聚集的人群。
分散在日本各地的他們,不約而同地拆開幸德秋水留給他們的紅色錦囊。
她們有著明確的分工,從阻撓路人,隔斷鄰居聯繫,控制自己,然後再到現在焚燒自己的店鋪和搶掠裏面的大米,都是有組織性的。
他們從未想過推翻統治階級,也從未想過否定天皇的神性。
如果說,第一次通過那酒鬼進行文章修改,是一種別無選擇的方法。
大米的瘋狂漲價,使得連城市內的百姓都承擔不起。
矛盾的心理一直在日本百姓心中徘徊。
就連日本人經常性津津樂道的戰國時代也不過是貴族之間的戰鬥,就連武士也不是他們這些百姓所能當任的高貴職位。
但出現在眼前的,是密密麻麻的百姓。
這個米店店主叫做高曉松太郎,絕對不是什麼好人。
一些百姓更是走出街頭,大聲叫喊著,他們需要和圖書大米,他們需要大米降價。
高曉松太郎原本就不是普通人,他能知道屯米發財,最主要是因為他背後有官方的人。
那麼這一次,他將不會有任何含糊。
當然為了可以過審,他需要對文章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編。
「那一年,石川五右衛門是一己之力,讓統治階級感到恐懼。」
最為著名的正是安士桃山時代的一名俠盜,名叫石川五右衛門。
「只有讓他們敢於站出來,我們的這場行動,才算是成功。」
於是乎,在第二天的時候,《朝日新聞》開始對西水橋町那裡發生的事情,進行了文章報道。
眼看這些婦女衝到自己家門口,高曉松太郎直把眼睛瞪得滾圓滾圓,粗暴地呵斥道。
這份思想從日本建國直到現在都不曾褪去。
如果將這一新聞發布出去,一定能引得更多流量。
他們只想活著,只想吃到大米,僅此而已。
他就是通過屯米的方式發了暴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奸商。
他的話,讓所有人都記在了心裏。
可是,就在警察準備去鎮壓婦女們的大米運動時,卻突然間被叫住了。
百姓們所追求的只有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可是這些婦女並沒有做出任何過激的行為,也沒有出現任何暴力舉動。
這件大米運動的消息迅速被一位來到此處的《朝日新聞》記者給記錄了起來,他將這一消息帶回來報社。
因為大米的漲價是肉眼可見的出現在面前。
可是就這點微不足道的要求都得不到允許,而他們還得為了日本對外戰爭的需求,不斷地貢獻自己的一切。
況且他已經被嚇壞了,只能蜷縮起來瑟瑟發抖。
由於組長生病請假,所以這件事落在了尾崎秀實手上。
這一點,即使遠在俄國境內的弗拉基米爾和瑪利亞都不曾知曉。
也正因如此,他看到了這群婦女的一些端倪。
似乎有那燎原之勢,他們都高舉著拳頭,大聲地喊著大米。
由於大部分漁夫都因為魚價www.hetubook.com.com大幅度跌落,導致他們被迫留在海上遲遲未歸,所以留在西水橋町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婦女。
雖說她們有著極其詳細的計劃,而且給她們進行參謀的那幾個學生,也做出了路線安排。
然後,就在八月三日,暮色籠罩大地的時候,西水橋町響起了一片不同尋常的聲音。
冷漠、奴性。
不說把她們逮捕回去,至少也得打得她們不敢再做『惡』。
如果只是一兩個人,對於警察而言很快就能制止了。
由於日本人的住所都十分易燃,這火把一丟進去直接就起了濃煙。
已經有很多人都吃不起大米了,要知道大米可是日本最主要的主食沒有之一。
一聲怒喝,站在台上的學生,激動地高舉右拳。
她們需要大米,不單是這些婦女,事實上就連城市內的百姓也同樣如此。
紙張寫著兩個漢字。
她們只是舉著火把,大聲喊著這一個詞。
公平。
但字裡行間中,都透露出對婦女人的同情與認可,同時還指出因為屯米而暴富的高曉松太郎。
在他們心中,日本境內的百姓,都是一群被奴役慣的人,能夠脫穎而出的知識分子,少之又少。
而這僅僅是她們所要針對的其中一間米店而已。
他劫富濟貧,並帶領著人民鬥爭強權。
然而這件事哪裡是一個小小的鎮長能做得了主的?
警察已經是他們的武器,用來鎮壓不聽話民眾的武器。
餓瘋了的百姓,胸腔已經充斥著憤怒。
他們高舉著手,大聲著『要米,要米!』
警察們已經握緊了警棍,如果這些婦女做出任何帶有進攻性的行為和衝動,警察就會一擁而上。
一旦有超過五個人的聚集就會遭到逮捕或者直接用警棍打散。
學生同志們似是察覺到導師口中的『特殊情況』。
鎮長早就被這一陣勢給嚇壞了,壓根就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行動起來行雲流水,沒有絲毫的拖沓。
在政治上,日本就是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專制主義hetubook.com.com國家。
但是,他卻在所有學生同志擔憂的神色中,道出了一絲光明。
文章內容是率先公報出西水橋町那邊的大米運動。
一群毫無見識的婦女又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強大的組織力。
但很快,一些被感染的學生也走上講堂。
負責這條新聞的編輯,落在了第一組,而這一組有一個稍微有點特別的實習生,尾崎秀實。
那就是活下去,像一個人那樣活下去。
而且他們對大米的搶掠並非一擁而上的哄搶,而是出現十幾個婦人,直接拿著大袋子把所有大米都裝上帶走。
石川五右衛門的事迹最終以戲劇、話本、小說和歌舞伎流傳至今。
「麻木的外表,是渴求改變的內心。」
因為這已經危害到他們的生存了。
「就是這樣的奸商,讓我們吃不上大米,過不了日子,姐們們,我們應該好好教訓教訓他們!」
但是,這絕非第一次因為大米漲價而引起的社會騷動。
不耐煩的婦女直接把鎮長給綁了起來,並且要求他下令讓大米價格回歸正常,要不然就燒了他的家。
因為這就是他的國家,這就是他所了解到的日本國情與日本人民。
天皇制度在日本形成了一套軍事的警察官僚機構。
迎接他的,是一群高舉著火把,臉上寫滿了憤怒的婦女們。
「難道我們只想像一個人,都是一種不可求的奢望嗎?!」
同時也有不少人發現,這些大米都被運送到港口,朝著大海彼岸進行運送。
因為就算是背鍋,他也可以用『實習生不是很懂』的理由給推出去。
各座城市都湧現出一些由學生組織而成的演講。
「同胞們,鄉情們!」
原本百姓們只是要求大米,米價降回原來的價格,回到原來的生活就足夠了。
工作結束之後,漁婦們沒有回家,他們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街頭,另又有兩三百婦女聚集在海邊。
大量已經被飢餓所籠罩起來的百姓,都走出自己的家門,把警察們給團團包圍。
「奴性不再是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個時代的日本百姓的刻板印象。」
最終,他遭到豐成秀吉逮捕,並處以釜煮之刑而死。
詞彙簡練,內容清晰。
在還未派遣學生同志去執行任務之前,幸德秋水就曾經對日本國情與日本人民做出過評價。
上層者認為,只要用武力驅趕就可以維持原有的秩序。
他們接受過思想教育,也了解過發生在那片凍土之處的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
革命。
「我們就是這個時代的俠盜,但我們所需要做的不是劫富濟貧,而是勾出百姓們心中的鬥爭思想。」
在那裡面躺著一張紙。
但終究是缺乏經驗。
「哪怕只是勾出埋藏在日本百姓內心深處的一絲絲反抗慾望。」
高曉松太郎急得直跺腳,正準備掉準頭回去救火,卻被已經怒火攻心的婦女們給摁在地上。
但是,出生於本土的幸德秋水卻看得比弗拉基米爾等人都要清楚。
一支隊伍朝著城裡走去,一支隊伍朝著鎮長家走去,另外一隻隊伍朝著大米商人走去。
「而如今,便是到了我們付出的時候。」
「如果你們嫌米貴,活不下去,你們就死去好了!」
他開始著手編寫上面的內容。
各個城市都開始戒嚴,警察們紛紛走上街頭,禁止百姓們聚集。
生動形象的文筆,立即引起絕大部分讀者的共鳴。
社長知道此事之後,立馬意識到這條消息的重要性。
這些婦女,並不是盲目衝擊他的米店。
於是乎在學生同志們被安排到各自所在的地方執行任務時,他們便融入其中,與他們打成一片。
百姓們並不能聽懂太深奧的理論,但他們聽懂了一個最重要的關鍵詞。
這一阻撓事故讓警察局大為震撼,他們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
他的老婆更是兇橫,叫喧道。
她們指著高曉松太郎,大聲說道。
伴隨著米價的不斷上漲,已經有很多百姓吃不起飯,有些人更是一兩天沒吃飯,只能啃樹皮過日子。
火焰被點燃,百姓們開始抗議。
而且他在被推到之前就看到了www.hetubook.com.com一些不同尋常的場面。
他們似是有組織性地,分成了三個縱隊,朝著三個不同方向進發。
這一怒火隨著來自大阪的流血事件出現,再一次被推上高峰。
但這並不代表日本百姓從未出現過鬥爭的事例。
「一群沒用的垃圾!」
或是打,或是踩,讓他叫苦連天,卻無能為力。
另外一批婦女已經衝到米店。
學生們的激|情演講,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共鳴。
閱讀者很快就了解到西水橋町所發生的事情,同時也被尾崎秀實的文筆工夫給帶到了針對這些屯資奸商的憤怒與不滿。
「大米!」
然後,就是一位女工的來信。
「難道我們只想活下去都是一種奢望嗎?!」
他們通過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不斷地進行剝削和壓榨,同時又通過警察等武裝力量進行鎮壓和管理。
因為就在距離城市不遠處,又有一支高舉著火把的婦女。
她們要求米店向當地居民以廉價出售,並且拒絕把米給賣到其他地方。
「米是我的,我想賣給誰就賣給誰!」
日本百姓對統治階級的敬畏一直保留至今,但他們內心深處,也同樣渴望著這麼一位充滿著光明的『俠盜』。
其中一名虎背熊腰的婦女,直接擼起衣袖大聲喝道。
但現在不一樣了。
首先是西水橋町。
信中所說,她的一家三口人,每月只收入21到22元左右,因為米價太貴,在付出米錢和房租后,全家的買菜錢都沒有了,而他們的米也將要吃不起了。
一開始只是一兩個學生而已。
先是大阪、然後是西水橋町、富山縣、福岡縣……
這種舉動放到以前還會有些效果。
而這一次,警察的武裝力量也迅速地被作用了起來。
鎮長一聽到這一消息,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就急匆匆地跑到街頭上。
這些充滿了思想與想法的學生們開始傳播被禁止的社會性質思想。
緊接著,在《朝日新聞》爆出每日遞增的大米價格中,掀起那最後的風浪。
他們開始抗爭,也一同提出『要大米,大米降價!』的口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