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一百八十三章 美國,加速了!

城市人口一旦激增,城市房價自然也會隨之而漲。
該是聯想到台爾曼那邊的壓力,瑪利亞稍作思考,又寫了一封電報,希望台爾曼那邊能抗住壓力。
但也有不少人依舊頂住壓力,轉而將錢抓在手心上。
「現在的美國政府只看到了生產力的大幅度提升,卻忽略了民眾的購買力不足。」
但是,他認為自己可以成為資本主義的左翼,以他們的方式一點點改變美國。
然而,瑪利亞卻在裏面看到了一些端倪。
但能夠看到這裏面問題的人,卻寥寥無幾。
那時候還沒有蘇聯,而蘇俄的整體實力壓根就支援不了羅莎盧森堡等人,以至於斯巴達克同盟慘遭剿滅。
除非學習瑪利亞,來一場徹徹底底的階級背叛,然後帶領著美國共產黨掀起武裝革命。
當他們把房子、汽車作為抵押時,他們就成為了貸款的奴隸。
如此情況之下,分期付款逐漸流行了起來。
這場見面之後,瑪利亞就回到了自己的分公司裏面。
短暫的見面之後,瑪利亞便離開了羅斯福的宅邸。
很熟悉的感覺,那是一種強烈的既視感。
如果可以的話,她真想將這些技術工人給永遠留在境內。
而現在的美國經濟政策,就是為了刺|激消費,美聯儲進行了好幾次降息。
歐洲那邊的局勢目前還處於穩定階段。
看著正處於咆哮年代的美國,瑪利亞已經預感到不安。
「如此情況之下,貧富差距將會越來越大,購買力與商品產量的不對等遲早都會爆發。」
面對如此之多的嶄新技術之下,加上消費主義的高速發展,城市人口開始激增。
他們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儘管不怎麼完整,但他們對現在的咆哮金融發展是持有悲觀態度。
當然,瑪利亞更需要台爾曼做好未來的準備。
如果不趕緊入股,股市內的錢就會被其他人給賺走。
首先是現任的魏瑪共和國總統興登堡,他展開了一系列的反貪污行動,無數人就此而下台。
除了這兩件事和_圖_書之外,瑪利亞還在時刻關注著衣索比亞那邊的情況。
反觀美國,內部穩定,地理原因讓他們沒有外部勢力的威脅。
如若不行也不強求,但至少得把他們的技術給留下來。
既然如此,羅斯福就必須拾起這個責任,打破這個枷鎖。
一旦被點燃,美國將會被炸飛上天。
他們所聽到的宣傳是,『買股票就能賺錢,早買早賺,不買就被別人賺了。』
他再一次翻開《資本論》,如饑似渴地閱讀著上面的內容。
相信他可以給里夫共和國人民帶來幫助。
為了解釋這裏面的諸多問題,瑪利亞還進行了大量舉例,例子都是以日常生活有關係的內容,就是為了讓工人們更容易理解。
而且,該是瑪利亞在『道威斯計劃』大會中,對台爾曼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她對德國內部的嚴重腐敗好不吝嗇地指責原因,魏瑪共和國內部也出現了一些變化。
興登堡確實進行了風暴雷霆式的反貪污行動,可是真正受益者的容克貴族卻依舊過得很好。
有不少人受不了誘惑,最終加入到股市裡面。
她唯一能做的,只有對伏龍芝的信任。
……
現任的美國總統柯立芝所奉行的經濟政策,就是對『看不見的手』的縱容。
「一戰的結束,讓大量攜帶著現金的士兵回歸,同時帶來了巨大的勞動力提升。」
反而是由前任總統艾伯特提拔起來的官員,全都被興登堡給打了下去。
就在分公司逐漸發展起來,蒸蒸日上之時,美國也開始進入了咆哮的二十年。
『資本不死,消費永生。』
一位工人想買一座礦,但需要一百美元,然後就像銀行借了一百美元,銀行獲得了借條,而金融公司會收購銀行借條,畢竟借條屬於是長期兌現的利益。
說到底還是權力之間的爭奪,而且興登堡對台爾曼所代表的德國共產黨也充滿了忌憚。
對此,瑪利亞沒有絲毫隱瞞地指出美國的股票問題,特別是存在著和-圖-書大量的影子公司和槓桿問題。
即使是走了,其難度比蘇聯還要高。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不僅僅重新劃分了歐洲利益,更是將大量的技術帶到民間。
契卡立馬回答道。
由於『道威斯計劃』的實施,德國經濟正以一種平穩的速度緩步恢復。
興登堡的反貪污行動,其實就是『醉翁之意』。
然後,瑪利亞向工人們科普關於股票金融的問題。
能夠逗留的時間不多,可這短短的一個下午,卻給羅斯福帶來了無比深刻的印象。
金融公司會將其包裝成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又會以債券之類的玩意賣出去,因為這些理財產品已經被包裝成穩賺不賠的東西。
「目前還沒有任何聲音。」
眉頭緊皺不開,瑪利亞開始擔心起蘇德之間的合作是否能維持下去。
教育工人們,過分投資會導致怎麼樣的情況。
一旦協約國要求對魏瑪共和國台爾曼等人下手,他們就必須給自己準備好一條退路。
突然,瑪利亞心中多了一份擔憂。
「可怕的是,現在的美國人,無論是底層工人還是知識分子都認為這不是什麼問題,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由於摩洛哥那邊嚴重缺少通訊設備,直至現在瑪利亞都無法了解摩洛哥獨立戰爭的戰況。
考慮到工人會把錢給存進銀行或者拿去交易市場進行股票投資,瑪利亞立即對分公司內的部署進行了微調。
很快,他們就被稱之為『落後的加州人』。
因為他們也意識到了這泡沫的疊加,似乎加速了。
他在上面,確實看到了很多內容,獲得了很多啟發。
極有可能還沒爆發就被某個精神病人給刺殺了。
聯想到蘇聯內部也有不少伏爾加德意志人,甚至還有一個小型的德意志共和國。
這就使得美國人民在付款時,都是以自己當下收入為基準,包括工資收入和投資收入。
想到這裏,瑪利亞立即啟動起來,將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都寫在電報上,只要約瑟夫收到了,他hetubook•com.com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亞當斯密所謂的''看不見的手''根本無法調整市場的規律乃至人間的善惡,但它在''看不見''這件事情上做的是真的好。
更何況,房價本身就是一項高利潤的生意。
契卡思考了一會兒后才回答道。
而且寬鬆的貸款和集中的資本,讓大量的資金流入到股市裡面。
寧願少賺點,也別陷入到金融資本裏面。
如果真的有什麼需求,捷克那邊也能給予一定的幫助。
「但是,工人的工資卻幾乎沒有提升,大量利益都被美國的資本家所竊取。」
柯立芝對自由市場的放縱,讓消費主義盛行於美國內部。
於是乎,銀行、金融公司和買理財產品的客戶都會賺錢,而賺的錢都是從工人還的利息而來。
這句話,羅斯福牢牢地記在了心裏。
坐鎮在分公司的瑪利亞就曾經對身邊的人說過。
「境內的德國技術工人和科研人員,還在嗎?」
昔日斯巴達克同盟的失敗,不僅僅是叛徒的原因,更存在著他們沒有退路的這一要素。
股市價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攀升,在如此牛市的情況下,吸引了大量的樂觀投資者。
該是瑪利亞這形象過於鄰家親和,她的到來確實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而她所教導的內容,也給予了他們很大幫助。
「沒有聲音不代表真的沒有聲音。」
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以此來挽留他們。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自己想左轉,將美國帶入到社會主義制度,羅斯福所要面對的不僅僅只有國會,而是整個美國。
上面的內容就如瑪利亞所想的一樣。
儘力而為之。
於是乎,為了更加快速的融資,資本家們開始宣傳焦慮。
首先,瑪利亞會給工人們科普什麼是銀行,讓工人們知道,銀行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存儲機構。
這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經驗,台爾曼必須為德國共產黨做好考慮。
在裏面,他了解到了一件殘酷的事實。
這句話,如夢魘似的,和-圖-書一直在他腦海中徘徊盤旋。
很快,契卡將關於魏瑪共和國內的細節呈現在瑪利亞面前。
所以羅斯福並不認為自己是蘇聯那樣的左翼。
「還在。」
這可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口,如果能將衣索比亞拉到左翼陣營,即使他們不是社會主義制度,也能給英法兩國帶來巨大威脅。
由於股票金融本身極其複雜,就連專業人士也不一定能說得清楚裏面的運行,所以瑪利亞的科普是經過粗暴的簡化。
然而,這是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
而且不僅僅是股票,就連房地產也在高速發展著。
伏爾加拖拉機分公司在進入美國市場之後,不可能避免得了上市問題,但對於股票處理,瑪利亞的要求是謹慎且小心。
對於現在的美國金融問題,由於過於複雜而難以說清,但瑪利亞還是說服了一小部分人,讓他們理智投資。
這樣去做,自然會讓經濟表面更加繁榮。
是的,羅斯福不認為自己是蘇聯那樣的左翼。
這些人少得可憐,但他們沒有對金融投資的過度熱情。
他自始至終都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公民,而不是蘇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公民。
看樣子,台爾曼的壓力會驟增。
真要爆發武裝革命,恐怕他怎麼死都不知道。
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根本無法阻止資本主義制度所必然發生的、內部的、規律性和周期性的自毀機制。
這是一件何等可怕的事實,美國高速發展的表面,是逐漸積累的火藥。
「德國呢?有沒有對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召回。」
市場上的股票都是高風險玩意,如今的股票確實在瘋狂上漲,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在如此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無數人都在為賺錢而產生焦慮。
而且瑪利亞還親自給工人們進行面對面的談話。
蘇聯的成功不僅僅是瑪利亞的努力,更多的原因是沙俄時期的內部矛盾激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於是乎,在這個美國社會中出現了一批奇怪的人。
為了刺|激消費,同時也是對https://m.hetubook.com.com經濟前景的看好,柯立芝政府放縱了銀行,使得銀行放寬了貸款限制。
於是乎他們被人詬病為『目光短淺之徒』,甚至有人認為,他們之所以會變成這樣,都是因為那家蘇聯分公司所影響。
久而久之,這些不熱衷於投資股市的人逐漸被鄙視和抵制。
瑪利亞所在意的,始終是德國的工業技術和那些德國技術工人。
更何況德國的經濟復甦才剛剛開始,約瑟夫完全有時間和精力去挽留這些技術人員。
至少不會像大部分美國人那樣,對自己所要投資的公司是什麼都不知道。
最起碼要保住工人們的工資,同時還加大了對農產品的產出。
只不過,原本一直影響著衣索比亞的英國勢力,似乎因為摩洛哥問題而被迫轉移。
他們都認為,股市只會上漲不會下跌。
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集中在加州。
然而相對於華爾街那邊的輕視,美聯儲卻對此事表達出了重視。
因為他們在金融投資方面,沒有其他人那般熱情。
為了能順暢且無修改性地閱讀這本書籍,羅斯福更是通過關係,買到了德文版的《資本論》。
能夠打擊貪污收攏民心確實是一件不錯的事情,然而他的核心目的就是打擊艾伯特的殘餘勢力,提拔自己的勢力上台。
雖說簡化,但至少讓工人們知道,股票什麼東西,而他們在公司里所交的基金又是什麼東西。
就這樣,整個美國都陷入了一種名為『瘋狂』環境裏面。
緊接著,積蓄方面處理方面,分公司各部門的負責人也會給予指導。
而這樣的事情,很快就被美聯儲所知曉。
一時間,紐約時內的房價迅速飆升,無數人為了炒房價也加入到股市裡面。
例如一個簡單的例子,來描述現在的美國金融流程。
可同樣也會加大經濟泡沫,加上華爾街的勸說炒股,最終使得槓桿越來越大。
再加上對容克貴族們的妥協,他對魏瑪共和國的權力掌握就更加穩固了。
畢竟他們的公司就在加州,加州最盛產的就是農產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