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這麼一個爛攤子上,蘇聯給我們指明了一條道路。」
當哈伊達爾汗說到這個鴻門宴時,那肅殺的氣氛,就連鮑斯也捏了一把汗。
特別是伊朗的工業發展。
要知道,原時空中的伊朗,其名稱雖然叫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可這個國家的政體卻十分微妙。
伊斯蘭會議民主共和制、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結合起來的三權分立體制。
這因為這份潛力,伊朗的發展非常的快,只需再給多幾年時間,伊朗應該就能追上義大利的後腳跟了。
哈伊達爾汗一聽到是瑪利亞主席到來,立即激動起來,他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並對鮑斯說道。
根據蘇聯計算,伊朗的工業潛能甚至比義大利都要強,前提是沒走錯道路,陷入資源陷阱。
這個時空也同樣發生了,讓蘇聯對震旦的戰略部署發生巨大改變。
當哈伊達爾汗說出這個詞時,臉上浮現出自信的笑容。
隨著瑪利亞來到招待所后,哈伊達爾汗和鮑斯立即來到門前,進行了一番寒暄。
最後,有一半的伊共成員都過去了,哈伊達爾汗也在其中。
這番話說得輕飄飄的,可事實上卻非如此。
森林軍跟他們伊朗革命軍一樣,都是為了驅逐英國殖民者,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伊朗。
瑪利亞到來伊朗時,她要求司機不走繁華的道路,而是繞遠路,故意經過工業區和農業區。
「那時候,留給我們伊共手上的,是一個爛得不能再爛的攤子。」
而且,退一萬步來說,一旦鮑斯向大地主階級妥協了呢?
「你是如何看到甘地?」
因為,這就代表著,瑪利亞對鮑斯並沒有百分百信任。
所以說,伊朗能夠趕走英國人,蘇聯是重要原因,但並非全部。
而第二個歷史,則是上輩子的某個白色恐怖,大量革命戰士遭到背叛,幾十萬人慘死。
對於這些外交場合,瑪利亞得心應手地進行回應。
至於宗教世俗化等問題,則要和-圖-書交給他們的領導人去處理了。
那段日子,哈伊達爾汗稱之為『烈火的考驗』。
同為世界毒瘤的英國的受害者,哈伊達爾汗對鮑斯沒有絲毫保留,直接說出他們當時的處境。
接受著最高的禮遇,鮑斯在德黑蘭這裏待了兩天時間。
這並不是出於國際主義精神考慮,而是出於國家利益的方向去考慮。
「畢竟,印度等不及了。」
別說是出兵幫助,就連補給資源也很難給過去,畢竟那時候的東面戰場,幾乎被白軍控制。
然而,那時候的伊共大多數人都是認可庫切克汗,並認為庫切克汗是他們的同路人。
自從與蘇聯的總書記約瑟夫進行接觸之後,鮑斯心中便有了一個印象。
哈伊達爾汗聊起了他們是如何抗爭,又是如何聯合人民。
哈伊達爾汗就是被契卡用命保護才得以存活。
可是,與伊朗相比較起來,印度的情況更加複雜。
「如果不是有蘇聯的契卡同志拚死保護,恐怕,我已經死在了那裡。」
「工業被打爛了,農業被摧毀了,無數人無家可歸,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吃不果腹。」
畢竟,伊朗的獨立戰爭是發生在1918年,那時候正是蘇聯的紅白內戰,壓根就沒精力去幫助伊朗。
然後,她向鮑斯問了一個問題。
想明白這些道理之後,鮑斯整理自己的衣著,跟在哈伊達爾汗身後而去。
當然,後續的戰鬥裏面,率領的革命軍還是取得了很大成功,並最終統一整個伊朗。
「錢德拉先生,我不會強令您做些什麼,但這是一個機會,我希望你能抓住這個機會。」
巨大的落差感,讓鮑斯的壓力驟增。
那自豪的表情,燦爛無比,彷彿是一束光亮,直讓鮑斯有些無法直視。
『理想』……『現實』……
聽到這裏時,鮑斯心中有了疑惑。
這種事情對於伊共等革命軍而言,就是背叛行為,而且因為鴻門宴的原因,大量伊共成員和*圖*書在宴會中被殺。
「不能因為理想而忽略現實,也不能因為現實而拋棄理想。」
根據原時空中的憲法規定,伊朗所實行的政教合一,其實是神權高於一切,國家的一切行為都必須符合伊斯蘭教原則。
當哈伊達爾汗聊到伊朗森林軍這支革命軍時,臉色浮現出複雜的神色。
這一愣神,讓哈伊達爾汗的臉色有點尷尬了,他連忙用手肘拱了拱身邊的錢德拉·鮑斯,見他回過神來,便向瑪利亞說起了客套話。
正因如此,現在的伊朗正走向了一條,比原時空中,更能自我發展自強不息的道路。
那時候的抗爭日子,要多難就有多難。
這個疑問困擾著鮑斯,他絕對不會想到,瑪利亞的擔憂並非憑空而生。
如若鮑斯要徹底改變印度,首先要做的,就是與蘇聯搞好關係。
只不過,在瑪利亞來到伊朗時,心中還是頗為驚訝。
到那時候,印共就會成為他們的討伐對象。
這個問題十分敏感,至少對於鮑斯而言,這個問題是致命的,其致命原因,正是因為他曾經是國大黨一員的身份。
「我很清楚,你必然會對蘇聯充滿戒備,充滿戒心,但是啊錢德拉先生,理想和現實必須融為一體。」
既然不是百分百信任,那為何又要推薦自己?幫助自己在書記約瑟夫那裡取得援助?
當然,這些問題都與巴列維王朝脫不了關係。
由於瑪利亞距離這裏比較遠,所以在瑪利亞到來之前,鮑斯與伊朗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進行了接觸。
鮑斯就是想知道,他們是如何把英國人給趕走的。
隨著哈伊達爾汗的離開,瑪利亞立即找到對方入座。
所以,在他來到伊朗時,鮑斯便立即認為,伊朗必然是受到了蘇聯的諸多干涉。
「人民的戰爭,就應當由人民來解決。」
說到這,哈伊達爾汗只有一陣唏噓。
不然的話,他們真的要滅亡了。
當他們來到了貴賓接待所hetubook•com.com時,一位十分好看的女性出現在自己面前。
雖然蘇聯一直在給伊朗提供幫助,但是,對伊朗進行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就是約瑟夫。
正因為這兩段歷史,瑪利亞不得不慎重起來。
這番話,徹底壓制住了鮑斯心中的憂慮。
『人民的戰爭』這五個字,可是充滿了血與淚,充滿了背叛與鬥爭。
歷史教訓歷歷在目,瑪利亞不得不警惕小心。
「錢德拉先生,您可能有所不知,當我們統一了伊朗之後,整個伊朗都處於一種百廢待興的狀態。」
雖說這是首都的發展,其發展進度必然比其他地區要好很多,但瑪利亞還是對伊朗的發展抱有信心。
蘇聯幫助是一回事,但更多的努力,必然是伊朗人自己。
儘管有自己這個例子在此,地主階級出現一位背叛階級的革命戰士也屬正常,但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非常規。
也正因為經歷了烈火的考驗,伊共上下都拋棄了幻想、
但這裏就不一樣了,伊共核心黨員並沒有被如歷史那般,被一場鴻門宴給殲滅,巴列維王朝也沒有出現,國王勢力已經被徹底推翻。
當然,那都是以後的事情。
反觀瑪利亞,由於她那時候所負責的是歐洲方面,這使得她對伊朗的了解,還保留著一定的刻板印象。
那是他們最艱難最黑暗的時刻,是烈火的考驗。
她的擔憂,是有著歷史痕迹。
看向眼前的伊朗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鮑斯心中的糾結,更勝幾分。
經過這些地方后她才發現,伊朗的發展,比自己想象中的都要快上不少。
說到這裏,哈伊達爾汗臉上浮現出對未來的嚮往,畢竟現在的伊共得到了真正的統一,而蘇聯也沒有對他們進行任何干涉。
這個時空的伊共並沒有被全滅,契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是極其嚴重的背叛,而這件事,被那時候的契卡所知獲,並且告知給伊共。
他再怎麼多慮,再怎麼擔心蘇聯的擴張野心,他也必須優先考慮現在的印度。
如果鮑斯真的是隱患,瑪利亞會毫不猶豫地將他視作為敵人。
但原時空的伊共,就是在森林軍的鴻門宴下全部被殺害,就連現在的伊朗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哈伊達爾汗,也同樣死在了那場鴻門宴上。
鮑斯先是一愣,爾後便釋然了,若無意外眼前之人就是自己的上司,同時也是他所需要討好的對象。
只不過,在1989年的時候,因為內憂外患,伊朗被迫修改了憲法,確立了共和制及領袖的權力不可侵犯,在最高領袖領導下,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制度。
或許,伊朗能伸出援手,而哈伊達爾汗也願意伸出援手。
「你……好好想想吧。」
但考慮到伊朗內的問題還需要時間去處理解決,再騰出手去加入印度內部矛盾,恐怕是得不償失。
這場『烈火的考驗』曾一度逼得他們陷入死境,若非蘇軍在東線戰場上打出了很大優勢,並打通了與他們連接的通道。
這些事情,已經習慣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給了我們不少糧食,解決了那時候的燃眉之急。」
在與伊朗最高領導人哈伊達爾汗接觸時,鮑斯立即感受到對方的特性。
五個字,全都是鮮血和戰士們的犧牲換來的。
只不過,他沒想到的是,這位蘇聯女性領導人,居然會如此好看。
至少就目前來看,伊朗還在發展階段。
這位蘇聯領導人,絕對不是傳聞中那般的好相處,他充滿了野心,是一個鐵腕政治強人。
她確實欣賞錢德拉·鮑斯,但鮑斯畢竟是前國大黨成員,本身也是地主階級的一員。
因為,那時候的哈伊達爾汗革命軍,可不僅僅要對付英國人,還要對付國王政府軍,還有各種軍閥力量與舊時代勢力。
由於伊朗坐擁豐富的石油資源,憑藉這些石油資源,伊朗的工業發展比很多國家都要快。
畢竟,那時www.hetubook.com.com候的約瑟夫就是在蘇俄的東線戰場。
可當事人卻否認了這件事,並大力讚揚蘇聯在外交上的國際主義精神。
他只覺得自己的心臟,被一顆巨大沉重的石頭給死死壓著。
那是嚴厲的,且又是嚴謹的。
在1972年的時候,伊朗頒布了第一部憲法,確立了教法學家監護的政治制度。
然而,負責領導森林軍的庫切克汗卻遭到了離間,他打算來一場鴻門宴,邀請所有伊共成員,然後將所有伊共成員全部殺死。
留下來,就只剩下宗教和一些歷史遺留問題。
這是崛起之路,伊共扛過來了,並在最後成功取得勝利。
不久之後,瑪利亞到來的消息被帶過來了。
「人民戰爭。」
「他們為我們伊朗提供了無息貸款,提供了工業建設的基礎設施,也給我們建立了很多學校。」
這份刻板印象,自然是來自於上輩子的記憶。
第一個歷史,正是伊朗的抗爭史,伊共遭到了森林革命軍的背叛,大量黨員慘遭殺害。
但鮑斯還是不理解,為什麼會問出這個一個問題。
可即使如此,伊朗的宗教問題依舊嚴重,女性的社會地位十分微妙。
「而我們,只是幫助伊朗人民,協助他們對各個反動勢力進行打擊,如此而已。」
自那時起,伊共便陷入了最艱難的時刻,若非那時候的蘇俄已經打通了西伯利亞白軍,給他們帶來了足夠多的後勤補給,他們恐怕已經滅亡了。
蘇聯……沒幹涉伊朗??
經過工業區和農業區的道路后,瑪利亞看到了伊朗的初步發展成就。
對於這件事,哈伊達爾汗表示理解。
而他的成功要點,只有一個。
伊朗在還未得到徹底解放之前,其內部情況就已經夠複雜的了。
過了那外交之間的寒暄后,哈伊達爾汗便自覺地離開了。
由於伊朗也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所以鮑斯很想知道,伊朗究竟是怎麼趕走英國人的。
他很清楚,他們二人之所以會來到伊朗,必然是與印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