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52章 戎馬

王泰看了看曹變蛟,示意了一下陳子龍。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王泰怒氣勃發,將士一下子慌了神,「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洪督師的屍體,找到了嗎?」
這一次,可不要發生歷史上崇禎祭奠洪承疇的笑話來。
王泰輕輕搖了搖頭,若有所思。
「做事三思?」
眾人領命退去,王泰拿起書信,有些出神。
「大人,怕就怕大人揮兵北上,到時候清軍已經離開。那個時候,大人又何去何從?大人肆意妄為,跋扈之名已經傳遍朝野,一旦被朝廷抓獲,大人的下場,恐怕很慘。」
「先生,不必多言。傳令下去,各衛立即在宣武衛聚集,遷延罔顧軍令者,軍法從事!」
「洪承疇真是戰死沙場?」
受了冤枉的趙應貴目露凶光,怒火攻心。
三萬精銳邊軍潰敗,薊遼督師洪承疇戰死!
「人畜」!
王泰擺擺手,趙志正趕緊上前,拿出一封書信,放在了桌上。
文世輔一旁附聲陳子龍,眉頭緊皺,憂心忡忡。
或者說,絕難忍讓,絕難忍受!
這麼大的事情,竟然「以為是」,簡直是難以置信。
田生蘭的密信,寄到了趙志正處,說是清軍讓山西范家等商家派人去天津三衛。不用問,清軍的輜重大營,是設在天津衛了。
將士上來,便遭王泰當頭喝問。
「眾位兄弟,下去集結兵馬,三日後出兵,本官親自統兵,大軍直奔冀州,與韃子決戰!」
曹變蛟臉色難看至極。先是損兵折將,后又謊報軍情,不知道朝廷那裡,對自己又如何看法和處置?
「先生,你和文兄幫曹將軍斟酌一下https://www.hetubook.com.com奏摺,立刻呈報朝廷,莫要貽笑天下。」
李定國思慮片刻,搶先開口。
窮苦百姓出身,感同身受,自然是義憤填膺。
「趙志正,你馬上回山西,和田志統領山西兵馬,十日後在京師冀州和大軍會師,不得延誤!」
「韃子一般都是步騎各半,再加上擄掠的百姓和財物,即便是分兵,大部也應該留在山東。」
「大人,督標營全都戰死,小人以為洪督師……」
「大人,眼下建奴兵峰正盛,七八萬之眾,不可……」
軍情探查上,明軍一直都是處於劣勢,那些明軍的哨探們,往往血氣不足,喪失了野外偵訊的銳氣和勇氣,也使得軍情來源枯竭,戰略上先天不足。
王泰厲聲斥道,怒氣勃發。
「是哪一位將士親眼所見,此人可在你軍中?」
「大人,小人有緊急軍情相稟!」
趙應貴冷冷哼了一聲,接上了話題。
公然窩藏朝廷欽犯,這個王泰王大人,果然是忠肝義膽、膽大包天。
王泰正在思慮,曹變蛟的臉上,憂心忡忡又開始浮現。
今時不比往日,朝廷對王泰,尤其是崇禎皇帝對王泰,已經是猜忌連連。王泰北上對抗建奴,一旦被召回京師,很可能身不由己。
論資排輩,這個趙志正還是他本家的叔伯一級,不過趙應貴久為上官,大家年紀相仿,平時都是以兄弟相稱。
趙應貴喜不自禁,大聲問了出來。
「有將士親眼所見,必然是……」
……受命援錦,躬親戎行;未建懋功,遽成國殤。嗚呼痛哉!」
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https://www.hetubook.com.com蕩,不能報國反成仇。既然歷史上洪承疇能戰敗降清,現在幾乎同樣的條件下,他為什麼不會?
王泰看了看趙志正,目光炯炯。
趙應貴趕緊讓開,回到一旁。
王泰拿起書信,看了片刻,把書信遞給了一旁的陳子龍。
「大人,京師糜爛,山東、山西富裕,韃子必驅山西、山東兩地。我軍行軍,必先派出哨探,也是山東、山西兩地。只是不知道,韃子該如何行軍。」
維大明崇禎十五年五月,皇帝遣官致祭于故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薊遼總督洪承疇之靈前而告以文日:
看來,王泰已經有了行軍的統籌安排。
陳子龍拿起書信一看,眉毛不由得一揚。
「傳令諸軍,懷慶衛、河南衛、宣武衛、睢陽衛、汝寧衛儘快集結,派人通知張元平,準備揮軍北上,不得遷延!」
「大人對朝廷忠心耿耿,無論是濟南一戰,還是關外的大戰,大人從來都是主動請纓,麾下將士死傷無數。我這個山東總兵被藩王陷害,最後卻要我人頭落地。好聖明的天子,好公正無私的朝臣啊!」
曹變蛟目露驚詫之色,他看著一旁心思各異的眾人,不由得心驚肉跳。
「大人,韃子擊潰王師,進了冀州城,燒殺搶掠,奸.淫擄掠、數萬百姓被屠。如今,京師和山東無大軍阻擋,清軍毫無顧忌,沿途所到之處,生靈塗炭,百姓水深火熱……」
這個王泰,有時候做事極其隱忍,有時候卻是性烈如火,一發不可收拾。而在對待建奴入侵一事上,王泰從來都是睚眥必報,寸步不讓。
「趙志正,這裏www.hetubook.com.com都是自家兄弟,不必遮遮掩掩。」
「洪承疇生死未知,立即寫奏章給朝廷,不要惹出大笑話!」
「王大人,你的意思是……」
難道說,洪承疇沒死?
歷史上,松錦之戰潰敗后,傳聞洪承疇被清軍俘虜,英勇殉國,洪承疇家人親自報洪承疇的殉難經過,崇禎帝親筆揮毫,給洪承疇寫祭文一篇:
暴起一擊,于公于私,于天下人,都有個交待。
建奴擄掠大明百姓,對待其猶如畜生,那些被擄掠北去的人們,遭遇的苦難生不如死,自殺者不計其數。無論如何,也要揮軍北上,和清軍大戰一場,搶回被擄掠的大明百姓。
閑話少敘,趙志正看了看堂中眾人,猶猶豫豫。
曹變蛟五味雜陳,忍不住脫口而出,規勸起王泰來。
如果連王泰都對朝廷起了二心,那麼內憂外患的大明朝,可真是完了。
曹變蛟臉色鐵青,上前一腳,把將士踹倒在地。
「洪督師戰死殉國,是你親眼所見嗎?」
堂堂朝廷,一國之君,連好壞都分不清,乾坤獨斷的魄力都沒有,何必敬畏?
王泰的目光,轉向了堂中神色倉皇的曹變蛟。
「你們都說說,韃子下一步,該如何行軍?」
「大人,你沒有事,我這心裏,也就安心了!」
「嗚呼!劫際紅羊,禍深黃龍。安內攘外,端賴重臣。吳天不弔,折我股肱。朕以薄德,罹此蹇剝,臨軒灑涕,痛何如之!
曹變蛟一時語塞,說不出話來。
李定國年少氣盛,主動請纓。
「督標營全軍覆沒,洪督師戰死,有將士親眼所見!」
將領們都是點頭,陳子龍卻是上前,肅拜一禮急
「大人,山西副hetubook•com•com總兵趙志正在外求見!」
王泰點了點頭,無奈地皺起了眉頭。
「以為?洪成虎,你個混賬東西,謊報軍情,你可知道其罪當誅嗎?」
曹變蛟疑惑地看著王泰,話語遲疑。
濟南一戰,松錦之戰,王泰從來都是主動請纓,這一次建奴入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王泰知道了,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勇冠三軍的曹變蛟,僥倖突出重圍,死傷大半,沒有能保護好洪承疇,心裏也是七上八下。朝廷一旦怪罪下來,不知道如何應答。
「這些個雜碎!不殺光他們,又豈能對得起死難百姓的在天之靈!」
想起歷史上的故事,王泰的眼神變的凌厲。
「趙志正,你不在山西,跑到河南來,所為何事?」
果然,王泰面色陰沉,開始了他的憤慨。
「回……大人,是小人親……眼所見。」
趙志正抱拳領命,王泰看著堂中眾將領,面色凝重。
「大人,萬萬不可因怒興兵。再說了,我軍剛剛從四川回來,千里迢迢,兵馬疲憊,未做休整,直接北上,恐怕不是建奴的對手。」
「好了,把他壓下去吧。」
將士眼神閃爍,他的吞吞吐吐看著眼中,王泰面色陰沉,怒拍了一下桌子。
「先說正事,咱們稍後再敘。」
軍情第一時間傳至河南,剛剛回歸宣武衛的王泰,不由得愣了一下。
「啪」地一下,李定國怒容滿面,猛拍了一下桌子,怒吼了起來。
陳子龍看了一眼曹變蛟,終於開口說了出來。
「我沒有什麼意思。」
陳子龍和文世輔一起稱是。曹變蛟臉上的神色,緩和了許多。
「大人,朝廷對你已經起了猜忌之心,揮軍北上,就讓小人和眾和_圖_書兄弟代勞吧!」
趙志正也是驚喜交加,沒有想到在這裡能碰到趙應貴。
「大人,你是皇親國戚,大明臣子,做事可要三思啊!」
「說實話,否則軍法從事!」
「韃子燒殺搶掠,百姓水深火熱,朝廷望眼欲穿,我軍雖然疲憊,韃子照樣長途跋涉,舟車勞頓。我大明之地,百姓受苦,流離失所,本官又豈能坐視韃子禽獸不如,殘害百姓!既然如此,又要我們這些軍人何用?」
崇禎祭奠洪承疇,痛哭流涕,祭祀未完,傳洪承疇降清,崇禎之痛辱,可想而知。
「大人,陳先生所言極是。清軍勢大,理當據城堅守,休養生息,而不是孤軍北上,此舉于大局於事無補,反而可能會損兵折將。」
王泰擺擺手,衛士上前,把洪成虎押了下去。
曹變蛟的話,讓堂中眾將領都是面色陰沉,氣氛壓抑至極。
王泰倒不怕與清軍野戰,他只是擔心勞師無功。大軍北上,人吃馬嚼,再加上運河冰封,只能靠兩腳行軍,人馬消耗極大。
軍人者,生來保家衛國!坐視不理百姓死活,罔顧敵人侵入邊境,任其在己方土地上行兇作惡,那還算什麼軍人,連男人都不是。
軍士進來稟報,隨即趙志正滿身大汗走了進來。
「大人,現在該如何處置此事?」
不待陳子龍把話說完,王泰面色陰沉,微微搖了搖頭,下了軍令。
「聽調不聽宣,殺韃子而已,誰敢動大人分毫,我就率眾兄弟殺進京城,把紫禁城給奪下來!」
王泰雖然青雲直上,官運亨通,但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更兼血戰連連,走一步,卻都被掣肘。這樣的境遇,尤其是趙應貴一事,打壓王泰,已經是昭然若揭。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