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讓她瞎跑,不如寄存在她哥哥那裡,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需要我自己來書寫的……
這天晚上,老爺子講的是一個倭寇鬼出來行兇作惡,結果被人家家裡供奉的戚將軍像鎮壓的故事。
一個從電影橋段改編過來的小故事,原本的劇情是老爺子一刀把在樓里鬧騰的女鬼給從窗戶劈飛了出去,我卻講到這裏就算完了。
坐在機器前面,我沒有半點犯慫,把專門為今晚準備的故事拿了出來。
她胳膊上的屍毒雖然解掉了,想完全恢復卻需要一些時間,索性讓她架起狙擊槍作為支援。
有多大的靈氣也得看雕像本身的機緣,這個可遇而不可求。
雕像這玩意,有的是有靈的,有的乾脆就是破石頭。
和清醒過來的林逸凝談了一路。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故事名字叫做《刀》。」
院子東南西北四個角,分別是戚繼光、俞大猷、盧鏜、鄧子龍。
再次被控制,林逸凝清醒過來后一定m.hetubook•com.com會儘快從我身邊逃離的。
既然這裏的死亡事件本身是有「流程」的,那今天咱們就走走流程好了,順帶著用我這個藝名好好噁心他們一下。
「長城延綿,黃沙滾滾,是我生長的泉源。那路雖然遙遠,我仍然往前沖。只因我是華夏的駱駝……」
首先是鎮壓氣場的塑像方面,什麼管仲什麼關二爺,通通不要了。
「大刀隊,第29編隊,小隊長陳長生,何方妖孽,報上名來!」
故事講到那倭寇鬼跪地求饒滿口喊著「大爺大娘過年好,你是我的爺,我是你的兒」的時候,老爺子的眼角餘光突然瞄到並沒開燈的導播室里亮起了兩點紅光,那高度就和人的雙眼差不多。
老爺子唱著軍歌,起身從旁邊一個長條形布袋裡抽出了一把大刀。
之前他乾女兒小的時候,每天晚上都纏著他要他講的。
到時候找最火辣的跳給我看,讓我看得到吃不著hetubook.com.com,饞死我。
思量再三,我把電話打給了杜雪岩。
被人當做籌碼去要挾自己的愛人,如果我答應了,凝凝一輩子都不會開心的。
這四位都是明代的抗倭名將。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就不勸你了。三姑現在的樣子,最遲天亮就會自動解除。另外……雖然我們做不成朋友了,但是我希望這不要波及到娜娜。從始至終我都沒打算把她拉到杜家的車上。」
「李老師,出了這道門,我們就再不是朋友了。」
要說形象,也算是恐怖吧,但是在陳老爺子看來,那就是個小丑。
如果凝凝是個小女人的話,我可能就答應了。
然後,那紅光竟然穿過門板,飄進了直播間里,一個半邊臉腐爛的鬼子軍官出現在老爺子的對面。
他這七老八十的胳膊腿也不好了,沒事幹別去惹這個麻煩。
「你,敢侮辱我們大倭國黃軍,死啦死啦滴!」
今天如果換成別人來找我,我至和_圖_書少得卸她一條腿才能放她離開。
陳長生,是個退休在家的老爺子。
布置雕像的同時,曹署長讓人到博物館以及曾經的老兵家中尋找一些當年打倭寇時用過的武器。
聽完我的描述后,他沉默了一會兒,讓我把林逸凝給他送過去。
為了生活不再寂寞,他甚至報考了老年大學的播音班,並且在市裡的電台找到了個午夜檔主播的工作。
要說華夏近代第一抗倭名將是誰,你在網上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答案。
電話那邊的胡雪岩似乎並沒有什麼起床氣。
李沐清走了,帶著她的紅酒。
陳長生聽后哈哈大笑,告訴老兄弟說:「死人那玩意兒我見得還少嗎?真的有鬼,就讓它來。」
坐在直播間里,我舒展了一下身體。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午飯過後,我獨自回到了市裡。
只是我自作主張把她送回平灘村這事讓凝凝不是很開心。
但是問殺倭寇最多的將軍是誰,答案卻是唯一的——薛岳和圖書!
唯一的問題是這五尊雕像給我的英武感都及不上那天晚上的那一尊戚將軍像。
本著敵人越不想我們越要做的原則加緊了對廣播中心的部署。
我抱著腦門上貼了鎮屍符的林逸凝坐在床上,有些悵然。
但是老爺子並不介意坐在直播間里給聽節目的小年輕們講講鬼故事。
嘴上雖然對鬼魂的存在很是不屑。
除了讓我更放心一些外,杜雪岩一直在研究杜家的法術,說不定他能解除掉凝凝身上的法術控制。
該說不說的,這法子有點惡毒啊。
四十年前他沒照顧好妹妹,這一次,他不會再讓那些混蛋對妹妹為所欲為了。
她揚言要在平灘村進修,跟那些拍短視頻的小姐姐們學跳舞。
……
在入職之前,幾個曾經的老友告訴他電台最近不幹凈,午夜檔的節目已經連續死了好幾個主持人了,都是年輕的姑娘小伙。
次日一早,我讓人開車把我們送回平灘村。
畢竟滅了杜春娥家滿門,我的仇也算報了。和*圖*書
鬼子軍官站在對面張牙舞爪的吆喝著。
不過這個過程並不很順利,一共就找到三把大刀兩把刺刀。
「驚心動魄午夜回魂,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歡迎收聽今天的夜半鬼吹燈,我是你們的新朋友苟天黃。」
兄妹重逢,免不了一番抱頭痛哭,我也不知道這該算喜劇還是悲劇了。
三天後的晚上,我帶著四名零處的幹員走進了廣播中心的院子。
起身拎起放在腳邊的大刀,撇嘴看著觀察窗外那逐漸亮起的兩團紅光。
她說我做的對,如果她清醒著,一定不會同意李沐清的提議。
可是李沐清……終究算是有點交情,看在周娜娜的面子上,我給她留了一線。
這位老將軍雖然在退到島上以後晚年略顯凄慘,但是他殺的倭寇數量足足比戚將軍多了一倍,以他在中央鎮壓氣場,妥妥的。
而在院子正中鎮壓氣場的則是一位穿著板正軍裝,面相甚至帶著點喜相的近代軍人。
至於水紀,被安排在了附近的一棟居民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