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州地界,可還有一個楚國的豫州行營。
見兩位盟友都沒問題,許國皇帝滿意點了點頭,立刻作出了安排。
兩位皇帝聽到盟主吩咐,轟然應諾。
說到這裏,晉國皇帝看了旁邊兩位皇者,語氣凝重道:「兩位,楚國現如今的體量,就已經足夠可怕了。要是再讓他整合整個青州,奪了徐人在青州的三千萬百姓,實力將要更進一步的膨脹。
但事情能否做到,就是另一回事。
能不能湊出百萬兵馬,都是問題。
還有你徐國,前年和那些梁人一起,偷襲我大唐將士,致使數十萬大軍淪喪在了青州之地。
你聽說過幫助仇敵的道理嗎?
至於陛下、及陛下諸子,京城宗人府,將會好好讓陛下安度晚年的。」
安王微微抬手,然後看向徐國使者,以及後面跟來的許國使者,笑道:「兩位使者,關於和解之事,孤以為可行……」
……
沒誰會阻止。
……
我們要是撕破臉了,這個豫州行營絕對不會無動於衷,肯定會對我鄭國和境國發起進攻的。
聽到這話,是旁邊兩人贊同的點了點頭,對此深以為然。
「陛下,別鬧了,乖乖聽令,寫下退位詔書,隨我去宗人府吧。」
湧進來的那些甲士,卻是直接忽略過了他,繼續朝著大帳內里走去。
可如今情況,即便我鄭國願意派兵,能不能派成,也是個大難題。
然後有這位徐國的先天大將,親自牽馬,領著進入了城池。
徐國使者也帶著許國使者,趕到了百裡外的唐軍大營,然後留下許國使者去拜訪營中其他唐國高層。
「見過安王,殿下千歲!」
徐國使者則經過通稟后,前去面見唐國皇帝。
鄭晉許三國軍營。
「若真能如此,能勸動唐國,那援徐之事,便沒什麼問題了。」
許國皇帝說到這個當了上千年鄰居的死對頭,也忍不住頭疼,最終沉吟一會,緩緩說道:「唐國那邊,徐人已經去進行遊說了,他們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比我們還急,不用我們過多憂慮。
一直沒說話的鄭國皇帝,這時提出了疑問:「幫助徐國,這沒問題,朕願意派出兵馬,助其和楚國為戰。
就這樣,三國聯軍這邊,為了救徐抗楚之事,緊鑼密鼓的籌備了起來。
大帳的門帘被拉起,身後一連串的甲士涌了進來,徐國使者腳步一晃,險些癱坐在地上,只覺得自己小命不保。
嘩啦。
他要是和自己的兒子住進去了和圖書,就等同於被幽禁在了京城。
「陛下!」
坐穩了位置,稍稍感受了一下這權力的滋味,下方眾臣就已經拜見。
聯合各國抗楚,乃大勢所趨。
「楚國的豫州行營,問題不大,你二國在南疆留下部分兵馬,嚴防死守,抵禦楚軍即可。
這時大帳之外,響起了一連串的腳步聲,隱約還能聽到軍士甲胄碰撞的金鐵交擊聲。
丟掉了這些土地,只剩下一個徐州的徐國,人口連千萬都無法維持,霸主之位也將跌落。
城外早有準備的楚軍,立刻派人上去,接收兵甲,同時看押解除了武裝的徐國士兵。
「情況就是這樣了。」
時間流淌,眨眼來到八月初。
恰在這時。
喊了好幾聲,外面都是一片寂靜。
現在伐唐戰事僵持,後方大患沒有解決,我們又如何安心出兵救徐,和楚國進行一場曠世大戰?
攻城數月,這座樂安郡的東南重鎮,終於陷落在了楚軍之手。
自己作為一國使者,來此還是為了調停戰爭,對唐國抱著極大善意。
大帳外又走進了一行人,一個個皆著朱紫,或穿著王服蟒袍,要麼乾脆穿著威武盔甲。
到時要應對這路兵馬,我二國少說也要出動百萬人,才能抵擋得住。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
以上兩點不解決,出兵救援徐國,也只是虛妄而已。
楚國一統九州的大勢,堅定不移的推進著。
這個行營,雖然經過仙雲盟約,抽調走了大量兵馬。
旁邊的大將軍輕嘆一聲,提著被封住穴位的皇帝,就走了下來。
只等唐國那邊有消息傳回,我們就立刻調兵,火速救援徐國。」
你們這些無恥奸賊,殺了我大唐將士,還有臉來向我請求援軍。
只剩一個徐州的徐國,最後連霸主之位,都無法維持了。
鄭國皇帝和晉國皇帝聞言,彼此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
不用多問,只看這副穿戴,便知這些人是唐國高層。
這個時候,看著一眾湧來的國中大臣、將軍、以及宗親,唐帝再怎麼反應遲鈍,此時也回過未來了。
而且以唐帝的暴虐無道,軍營之中,對其怨恨的,不知有多少?
徐國剛剛迎來的轉機,還未等成果發酵,頭上就又蒙上了一層陰霾。
今特來請陛下退位,將皇位禪讓給安王殿下。
可現在,不僅我們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唐國再鬧下去,也離亡國不遠了。
現在大帳附近,都是宰相、大和圖書將軍、和安王等人的甲士,在控制著。
徐國使者這時,總算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兩人言語中,就完成了大唐權力的暫時交接。
這樣的徐國,對於我們日後抗楚大計,根本就沒有什麼幫助。」
「逆賊,既然沒人,那朕親自斬了你們!」
所以唐帝期望的救駕之人,註定是不可能出現了。
屆時,楚軍千萬大軍而來,緊靠我們三國,甚至哪怕加上一個唐國,拿什麼去抵抗?
唐國境內的那些公卿貴族,乃至皇室宗親,難道就真願意唐國覆滅嗎?
很快,這些甲士就衝到了唐國皇帝身邊,把他附近伺候的幾個宮女太監,直接控制在了當場。
城中只剩下一位的徐國先天守將,帶著城裡剩下的三十萬將士,大開了城門,出城向楚國投降。
勉力壓下了心頭驚慌,此時看著大帳內明顯不對的氛圍,心中也生出新的希望。
故而大家都能忍他的小脾氣,陪著這位唐帝玩遊戲。
而且那位唐國皇帝,繼位以來,一直肆意妄為,早已經令很多人不滿了。
下方那位徐國使者雖然來初始前就知曉,眼前這位唐國皇帝喜怒無常,是九州出了名的暴君,但怎麼也沒想到對方如此暴虐。
只是,下面這些唐國高層們取得了共識,事情又哪是他區區一個皇帝能反抗的?
唐帝喊了許久,也沒人響應,心中越發凄涼,同時也更加憤怒。
而自己,此時似乎也要成為,證明眼前暴君無道的例子中的一條了。
哪位唐帝不願意停戰,不願意和解,不願意出兵救援徐國。
「眾卿平身!」
別忘了,在我們北邊,可還有一個唐國在。
經過這些年來,徐國不斷的人口南遷,在青州三郡上,已經聚集了徐國四分之三的人口。
已經日漸搖搖欲墜的蛇丘城,在幾近崩潰之前,終於升起了白旗。
楚國樂安行營通向徐國帝都樂陵的道路,至此,轟然打開,途中再無險阻。
「我這就去安排。」
此等暴虐無道,真就只在史書上的那些亡國之君中,才能見識到的了。
對於這種結局,唐帝是寧願死,也不會接受的。
那是好地方嗎?
要是徐國從青州撤走了,楚國統一青州,那麼後續就能將所有力量,都用在豫州之上。
許國皇帝揉了揉有些痛的頭,嘆了口氣說道:「徐人已經撐不住了,再不支援他們,怕是徐國就要退出在青州的勢力,逃回北邊徐州老家了。
旁邊安m•hetubook.com.com王笑了笑:「既如此,國事所重,孤就不推脫了。」
現在豫州三個賊子還沒消滅,朕暫時還顧及不了徐國,就先拿你的頭顱來祭旗,也算告慰那些死在青州的大唐將士了。
不僅想廢了他的帝位,為了以絕後患,更是連自己這一系的皇位都想剝奪。
我們與楚國的差距,也將更大。
宰相宋應安神情肅然:「大將軍放心,老朽省得。」
你來的正好,朕正打算平滅了豫州三國之後,就率軍征討徐國,滅了你們這些賊子。
徐人說是願意調停我們四國戰事,可唐國那位皇帝,腦子有問題是眾所周知的。
戰場爭鋒,誰勝誰負,猶未可知。」
而安王則上前幾步,做到了原本唐帝的位置上,半點也沒掩飾的意思。
到時他們這一逃,不僅拋棄了在中州十數年的開拓所得,國中最重要的人口錢糧重地,也將徹底丟掉。
唐帝聽到這話,勃然大怒:「朕乃天子,天命所歸,爾等逆賊,焉敢欺我!左右親衛在哪裡,快給我諸殺了眼前這些賊子!」
徐國使者眼看著小命就要不保了,忍不住高呼祈求。
來人,給我拿下下面這個賊子,拖出去砍了。」
至於唐國……」
領頭的唐國宰相宋應安,朝著上面的唐帝行了一禮:「如今國事衰頹,天下動蕩,九州風雲突變,我大唐國祚危在旦夕。
唐國皇帝接近徐國使者的大帳內,響起了唐帝的咆哮聲:「想讓朕和那三個惡賊和解,絕對不可能,朕死也不會與他們停戰。
能送他上路,對不少人來說,也算出了口氣。
「沒問題。」
唐帝大聲呵斥,就要讓人殺了徐國使者。
「既然這樣,那我們三國現在便開始提前準備,糧草輜重,各部要調遣的兵馬,還有你們兩國南方的防線,現在都可以進行籌備了。
看著滿臉笑容的唐國宰相,猶有些恍惚,只是吶吶點頭:「好,好的……談事情。」
到了這個時候,還和我們死磕,這是最好的證明。
什麼宗人府?
「不錯,只要唐國能跟著出兵,到時集合我等五州五國之力,即便對上楚國,也可抗衡。
豫州,益都郡,鄭唐邊界。
等到了宰相等人身邊時,微微點頭道:「丞相,陛下就由我先看著,營中諸將使我也會鎮著,不會出什麼亂子。退位詔書以及安王登基,還有安撫國中百姓之事,便交給你們了。」
這一日。
一座華麗雄偉,猶如宮殿般的巨大營m•hetubook•com•com帳內,三國皇帝齊聚,商討著徐國剛剛的來使。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這是第一個難關。
可留在豫州境內的大軍,依舊還有百萬之多,先天更是有數十人。
同時也是欣喜。
對於這個胡鬧的皇帝,大家都受夠了,也不想再陪著他一起走向滅亡。
專門用來關犯了錯的宗室子弟的。
唐國皇帝見到這一幕,頓時又驚又怒。
看著眼前冷冷注視著自己,面對自己質問,一言不發的甲士,心頭感到不安的同時,又升起了極大憤怒。
有它在,便能分攤楚國的精力,牽制楚國大量兵馬。
雖然才登基不久,但這位年輕的鄭國皇帝,還是尖銳的點出了眼下,最關鍵的矛盾和問題。
卻是沒想到,自家這位盟主,竟然已經有了行動,而且似乎對此早有準備的樣子。
此等時候,國中已經容不下陛下胡作非為了。
唐國一直都和楚國勾結,先前侵略梁國和入侵我徐國,唐人兩次都和楚國配合默契。
「你們這是幹什麼?想造反嗎!」
也正是因此,所以今年我三國才聯合伐唐,想先解決這個後方大患。
而一個連霸主都不算的徐國,又有何能力,在慘敗之後,來和他們三國一起對抗楚國?
現在陛下已去,我們可以仔細談一談,四國和解,五國聯兵抗楚的事情了。」
這眼花繚亂的一幕,又看的徐國使者目瞪口呆。
即便有人知道,這裏發生了兵變。
可這時,宰相後面的大將軍上前一步,幾個閃身,就奪下了唐帝手中的寶劍,手指輕點,封住了這位陛下的內力,將他輕鬆控制。
宋應安帶著眾臣行禮,初步確立好了名分。
這種不聲不響間,便達成大事的手段,令兩人有些心驚。
反正我是不看好此事的。」
大將軍輕輕點頭,然後帶著一眾甲士,「護送」著唐帝離去了。
原先九州局勢尚可,唐國也一直處在上升擴張之中,大家的利益,並沒有多少損失,甚至還獲得了不少好處。
為保唐國,為保天下,臣與大將軍、宗室商議,共同認為,陛下德行已不足登臨帝位。
朕已經派遣使者,跟著徐國使者一起去了唐國,會隨同拜訪唐國那幾位王爺和宰相,相信他們會給一個滿意答覆的。」
不過對此,沒人在意。
營帳外,那些忠於唐帝的親衛,早在這些政變之人來時,就提前被斬殺控制了。
怕也不會跑來勤王,反而會拍聲叫好,覺得那些宰相將軍們m.hetubook•com•com,總算做了件好事。
青陽子則騎著高頭大馬,領著一眾楚國大將,來到了徐國先天面前。
只是利弊能夠看得清楚。
日後等那位取代自己的皇叔安王登基,對方坐穩了位置,想殺了自己,還不是一道旨意的事情嗎?
心裏那股氣上來,腦子裡的那根筋就轉不過彎來,一味的鑽牛角尖。
徐唐許等五國聯合的事情,此時還在商議籌備,楚國已經先行一步,在樂安戰場取得了突破。
下面的徐國使者,此時也感覺到了不對。
他直接拔出了劍,就要向下面的宰相砍去。
同一時間內。
可唐國朝堂上的其他人,卻是願意的,也會幫那位唐帝願意。
徐人想勸這麼一個犟牛轉頭,可沒他們說的那麼輕鬆。
「徐國不能放棄,它是當今天下,除了楚國之外最強的一個霸國了。」
陛下一意孤行,為一己之私而致天下不利,實乃禍國殃民之罪行,以大失國內人心。
這宛若催命符,把這位徐國使者的臉色,嚇得更白了。
而這些人動了,最後能抽調出來,用於救援徐國的人,也剩不下多少了。
後面等待這位陛下的命運,將會是長久的幽禁,以及不知道會不會到來的賜酒。
至於出兵救援徐國的兵馬,我許國可以出大頭,你們儘力就行。
所以如果不想步魏趙梁等國的後塵,徐國就必須要保住,青州也絕不可能這樣輕易的交給楚國。」
等大將軍離去了,宋應安回過頭來,扶起了癱在地上的徐國使者,拍了拍對方身上的灰塵,笑著說道:「貴使安心,有我等待,使者不會有性命之危的。
宋應安微微頷首,然後扭頭又看向旁邊,一直沒說話的安王,恭敬行禮道:「安王殿下,陛下有恙,不能理事。殿下乃宗室重臣,還請攝理國政,執掌乾綱。」
「陛下,我是徐國使者,此來並無惡意,兩國交往,不殺來使啊……」
下面這些逆賊,做的實在太過。
到時候,我們就要面對整個楚國。」
旁側的晉國皇帝,此時斷然開口道:「現在魏趙梁三國,接連覆滅,楚國幾乎已經統一了大半個中州。青州之地,更是只剩下徐國這麼一個勢力,還在和楚國對抗。
結果,對方不僅絲毫不領情,反而竟然做出了殺使的舉動。
「宋應安、李慶賢、安王、靖王,還有陳玉,你們是要謀反嗎?」
兩位皇帝都是振奮的說道。
大唐軍營內,一場迅速且順利的政變,帶著五國聯合的密謀,悄然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