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坂6.5毫米步槍彈能打進去,在極端運氣好的情況下,總之88毫米全口徑被帽風帽穿甲彈是肯定不行。
但因為距離較遠且對俄國人的戰車根本不夠了解的緣故,操縱山寨虎的日軍戰車兵顯然不知道此番情況。
「無……無效!射擊無效,目標依然健在!!!」
「呦西!射擊!!!」
譬如T-34、四號、瑪蒂爾達、謝爾曼這類的名車都莫過於此,甚至諸如潘興、黑豹D\A等坦克,在靠近炮塔與車體結合部還有窩彈區這種更為致命的一擊必殺弱點。
再一方面就是被給予厚望的新銳重戰車首戰打成這樣,損兵折將輸得極慘還狼狽逃竄撤回,這結果無論是對上還是對下都沒法交待。
但打得中是一回事,打出效果又是另一回事,二者之間從來沒有必然聯繫。
炮術還算表現不錯,也是這些日軍戰車兵在德國教官口中,唯一值得稱道的優點了。
「算了,先後撤!戰術後撤,從其它位置攻擊俄國人的戰車!」
尚且還在周m•hetubook•com.com
身震顫,處在倒車狀態下的日軍車長不禁倆眼一閉,只求天照大神保佑躲過一劫。
換言之,日軍想打穿IS-7的脖子,炮彈的口徑得比這道指頭寬的縫隙還要小。
轟——
以IS-7炮塔正臉為跳板,像極了滑躍起飛航母放飛艦載機一般跳彈射入半空,只「嗖」的一聲便不見蹤跡。
在與斯大林重坦集群來回對射中差不多打出了上百炮,仍然一無所獲的日軍山寨虎戰車兵們,此時已經陷入了頭皮發麻、又驚又怒的幾近崩潰狀態。
「為什麼?怎麼會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我們的攻擊完全無效???那到底是什麼怪物啊!」
「徹甲彈裝填完畢!」
整顆彈丸被自身的動能推動,沿弧形裝甲強行向上傾斜滑躍。
再加上眼下不過四五百米的交火距離,以虎式本就值得稱道的射擊精度來說。
已經再裝填完成的130毫米主炮又一次對準了目標,正是那輛炮口餘溫尚存,正極速向後倒車中的山寨虎。和-圖-書
與無能狂怒到泄了氣的日軍車長這邊下令相同時,在不到10秒鐘時間內已經連續吃了3發88炮攻擊,從車體到炮塔連續被打得叮咣直響的IS-7正惱火。
但餘下倖存的日軍車組卻仍不肯放棄,硬頂損失過半的慘重傷亡,拚死也要堅持戰鬥到底。
但是IS-7根本就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脖子」部位可言。
即便是到了後世二十一世紀,美國人搓出來的艾布蘭先生那號稱「地表最強戰車」的玩意兒,照樣還有極端致命的大脖子病弱點。別說是上穿甲彈捅了,就是拿個RPG-7打中都能給它一發乾穿咯。
二戰這年頭不敢說全部,至少8成以上、接近9成的坦克,確實都有炮塔與車體結合部過於脆弱的致命弱點。
所以無論是于私還是于公,這幫發瘋到喪心病狂程度的日軍都斷然沒可能撤退,這種一輛俄國戰車都無法擊毀的結果根本就無法承受。
全程操縱著炮鏡觀察射擊效果的日軍炮手再次傳來噩耗,透過面前的車長和_圖_書潛望鏡,只是看到有彈道曳光尾跡斜射入半空的日軍車長更是眼前一黑。
遠超日軍任何自研戰車炮的強力88炮,依然啃不動那俄國人的怪物戰車,無論是大號的還是小號的、兩種外觀截然不同的俄國人戰車中的任意一種都完全打不動。
何況還是從槍法到炮術都格外強調「精確射擊」,以求最大化節約子彈炮彈,從而省著過日子的窮逼日本陸軍。
面對完全陌生而異常強大到恐怖駭人程度的IS-7,還在妄想著打穿絕大多數坦克上的傳統弱點「脖子」部位。
這一方面是瘋狂到失了智的武士道精神在作祟,這伙鬼子到底是日本陸軍最為精銳的第二師團,不是什麼守炮樓據點的三流鬼子地痞,就是論受軍國主義荼毒的程度那也是遠超一般日軍數倍的。
「蘇卡玩意兒還想跑?做夢!」
轟隆——
下達命令要求炮手攻擊敵戰車炮塔與車體結合部,也就是坦克「脖子」部位的某位日軍山寨虎車長,其想法當然也是好的、邏輯是講得通沒問和_圖_書題的。
不知道對面IS-7根本沒脖子可言的88毫米穿甲彈,照準IS-7的炮塔與車體結合部一發打了過去,還真就好巧不巧地準確命中,打中了日軍想要打的部位。
在視野中能清楚地看到對面那俄國人的怪物戰車,突然朝著自己所在方位炮口火光閃現。
「八嘎!難道俄國人這怪物戰車是無敵的嗎?為什麼根本找不到正面弱點?」
只因那俄國人的怪物戰車實在是過於堅不可摧,從炮塔到首上首下全部試了個遍、愣是沒有一處能打穿的,唯一能想得到的正面投影弱點就只剩下了脖子。
「嗨!」
原因倒也很簡單。
但有一個問題,IS-7屬於非常特殊的特例車型,並不在炮塔與車體結合部有致命弱點的大部分坦克當中。
賴以仰仗的最新銳四式重戰車,在俄國人的怪物戰車面前既打不|穿、也防不住。
不但敢想還敢做的日軍戰車兵車組,算是充分詮釋了所謂「無知者無畏」的真實含義。
在試射校準過彈道后,再想打中大塊頭的重型坦m.hetubook.com.com克脖子部位,倒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甚至都算不得是太難的事情。
「甲彈對抗,打穿防住」不止是大國焦慮,鬼子這樣的倭寇小國也是一樣。
儘管已經承受了相當程度的損失,首批投入戰鬥的近20輛山寨虎僅一個照面,便被對面的俄國人以近乎一發一個、絕不含胡的姿態,如砍瓜切菜般幹掉一半數量。
打車體和炮塔結合部,最直接的目的無非就是想打穿因為安置炮塔方向機佔用了空間,從而導致裝甲防護脆弱的坦克脖子部位。
叮咣——
面對一指頭寬的縫隙,根本打不進去的88毫米全口徑彈丸,隨即被IS-7倒扣在車體上的龜殼形炮塔正面的弧形裝甲直接偏轉了彈道。
設計構型將防護性強化到極致的IS-7,將內置了方向機的「脖子」部位都全部套進了炮塔里,只留一條保證炮塔和車體不發生直接摩擦、能夠正常轉動炮塔的指頭寬縫隙。
「八嘎!閉嘴!再來一次,俄國人的戰車不可能沒有弱點!瞄準炮塔和車體的結合處,朝那裡射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