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生八零,帶著親媽賣盒飯
第82章 芳姐盒飯

今天的幾道菜,都是姜甜掌勺的。她觀察過省道附近其他賣盒飯的,發現好幾家都跟平時在家做飯一樣,捨不得放油放鹽,清湯寡水的,反正主打的就是一個「吃飽就行」。
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姜甜的盒飯事業,在1985年的秋天,再次開啟。
烏泱泱下來四、五十號人,只有幾個人選擇了便宜的純素盒飯,剩下的幾乎全部要了兩塊錢一份的兩葷兩素盒飯。
胡建軍差點把手上夾著的煙屁股給丟出去。
字體特別大,旗幟迎風飄揚,離老遠就能看到。
擔心別人看不到,她還讓二舅幫她砍了一根毛竹,做了個旗杆,埋在家門口旁邊,上面用紅布黃字寫了個幌子:芳姐盒飯。
後來這個阿姨就比較聰明了,換了個小號的打菜勺,先打一勺,再問夠不夠,工友說不夠吃,立刻二話不說再來一勺。
之前胡瓊芳買廚具的時候,買的就是那種大鐵勺,後來被姜甜發現了,幸虧還沒用,又拿到店裡,換成了家www•hetubook•com.com裡常用的長柄鐵勺。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趁機討好一下這些大車司機,下回誰還帶客人來他們家吃飯啊?
這個年代的路邊攤,都是不做招牌的,姜甜卻堅持用一塊長條木板和黑墨水,在上面寫了一個招牌:芳姐盒飯,放在了盒飯攤子旁邊。
現在她大概明白了。
這樣算下來,等於是把這頓盒飯的錢,又給人家還了回去。
這種煙是他們這擺酒待客經常用的,算下來七毛錢一包。
開業當天,他們準備的一百份盒飯就不夠賣了。
姜甜讓胡瓊芳負責收錢,她來打飯打菜。
寧可一份盒飯貴幾毛錢,也要把飯菜的賣相和食材弄好一點,果然,這個年代能出來跑大車的,還有坐大客車的,十個裡面至少有一半是捨得在吃食上面花錢的。
吃飯的時候,好幾個客人一邊吃飯,一邊誇他們家「大方」,證據就是——別人家賣盒飯,都是一樣菜給一勺,要也不多給,這m.hetubook.com.com家老闆是真大方,打了一勺,怕他們不夠吃,又給添了一勺。
胡瓊芳一開始還不明白閨女為啥要換成小鐵勺。
總之,被醒目旗幟吸引過來的司機和乘客們,一看到這個賣盒飯的攤子前面居然坐滿了人,也忍不住湊了過來。
另外兩個說是素菜,其實也算半葷了——捲心菜裏面加了豬油渣,看著油汪汪的,比其他攤子上的水煮菜賣相好得多。毛豆炒鹹菜里也加了點肉末,雖然不多,但也算有油水了。
八十年代淳樸的鄉親們,哪能擋得住這個廣告衝擊?
還有幾個買了純素菜盒飯的客人,也拿著自己的飯盒跟人顯擺,說這家店的小老闆是個厚道人,看他們吃的不好,還主動給他們盒飯里添了兩勺葷菜的菜湯!
就在剛才,一輛跑長途的大客車,在她們家門口的空地上停了下來。
再一看,這家的葷菜,看著油水就很足,尤其是那個霉豆豉燒魚乾,本地人夏天太熱沒胃口的時和*圖*書候,煮一鍋綠豆稀飯,就著霉豆豉都是喝三大碗!
當然了,這個定律,後世被一些喜歡僱人排隊「烘托氣氛」的商家給打破了。
後來換上來一個新阿姨,不知道是不是被大師傅培訓過,打菜的時候,把原來的大勺換成了小勺,其實打菜的份量和以前沒差別。
才多大啊,居然連這個都懂?
胡建軍沒好氣地拿了錢,跑去馬路對面的小店,買了一條帶過濾嘴的「團結」牌香煙。
飯菜看著賣相不錯,再一問價格,兩葷兩素兩塊錢管飽,兩個素菜加米飯饅頭也只要一塊錢,價格雖然比別的盒飯貴了兩毛錢,但這家的盒飯賣相好啊,聞著也挺香的,不像有些路邊攤,那吃食做的跟豬食差不多,說是肉菜,其實就是切了點肉絲炒一炒。
國人大多愛湊個熱鬧,尤其是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哪家店好吃?看誰家門口排隊的人最多就知道啦!
一幫工友呼啦啦坐滿了小攤子前面的幾張桌子。
打好飯,姜甜抽空去找了自家二和*圖*書舅。
飯菜好就罷了,姜甜還找了一幫「托兒」——她特意觀察了一下省道邊上其他飯館,看著別家的客人多起來了,估計著到了大車司機和乘客們要下車吃飯的時間了,就讓大舅把後面蓋房子的工人都叫出來吃飯。
他也跟外甥女學了一招,煙買的是中檔的,然後每人給兩包!
前世姜甜在工地食堂上班的時候,就親眼看到大師傅辭掉了一個打菜的時候經常抖勺的阿姨。
明明大鐵勺只要一勺就能打好菜,換成小勺,就得再舀一次。
唯一的區別就是:以前的阿姨是個榆木腦袋,教了好幾次了,每次都是狠狠挖一勺,發現舀多了,然後再拚命往下顛。
要不是收錢的地方其他客人也看得見,她連飯錢都不會收這些司機和售票員的。
這一過來,聞著飯菜的香味,就走不動道了。
「二舅,我看他們下來吃飯,都要聽司機的,要不您幫我買幾包煙吧?等下找機會,給司機和跟車賣票的,每人一包煙,意思一下?」
姜甜恭恭敬敬和_圖_書地遞上了一張大團結。
這丫頭怕是成精了吧?
姜甜就打算搞「差異化競爭」了。
這麼大一桿旗子,又是豎在省道邊上的,而且胡瓊芳買的這塊地,正好在一個彎道上,大車到了這種彎道的地方,為了防止車速過快發生側翻,一般都會減速慢行,這一減速,可不就正好看到了「芳姐盒飯」這個招牌了嗎?
工人在工地幹了一天活,本來就又累又餓了,你再當著他的面,把原本的一勺菜,給顛成了半勺,肉片都顛出去了,那人家能不發火嗎?
明明都是一樣的份量,可第二個阿姨就成了熱心腸的好人,工地上的工友們,沒一個不誇這個阿姨的。
雖然只是菜湯,但好歹也是油水呀,而且姜甜給他們舀菜湯的時候,還特別大方地給了一點點肉菜,雖然只有兩三片臘肉和幾塊青椒,但吃著可比以前那種清湯寡水的盒飯好吃多了。
但眼下,這個年代,哪家店的飯菜味道好,看店裡飯點的時候客人多少,還真是一目了然。
打飯可是個技術活兒。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