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每天進出的車子確實很多,但,萬一她這邊把生意給做火了,加油站老闆看著眼紅,明年把地方收回去,讓自己家裡人在那邊賣飯糰,那她老人家,豈不是白白給他人做了嫁衣?
問題是不管是這個年代,還是二十年後的國內,種地都是投入產出比最低的一個行業。
對了,以後禮拜天就讓曉軍去給胡姥姥幫忙,先在老人家面前刷夠好感度,到時候姜甜肯定也會經常來幫她姥姥賣飯糰,兩個年輕人朝夕相處,日久生情什麼的,有了感情基礎,豈不是比相親更靠譜?
從農村戶口變成城鎮戶口,雖然損失了家裡的耕地,但同樣也不用再交提留款和公糧了。
她心裏其實已經心動了,姜甜說的沒錯,這筆賬老太太算得可清楚了。
聽說這買賣是姜甜的姥姥來做,這年頭兒女婚事都是長輩做主的多,童老闆決定了,到時候一定要好好照顧胡姥姥,把她老人家哄開心了,到時候和_圖_書親自做媒,難道胡瓊芳還敢不聽親媽的話?
女兒這段時間在省道邊上賣盒飯,一天能賣多少盒,能賺多少錢,她心裏大概都有數了,不然也不會同意讓兩個兒子拿錢去省道邊上蓋房子。
回來就跟倆兒子說,她決定了,要找童老闆租一塊地方賣飯糰。
越想越開心,童老闆忍不住對姜甜露出了一個和藹的笑容。
雖然他娶不到胡瓊芳那樣勤儉持家的好女人,但是他可以替兒子娶個姜甜這樣會做買賣的媳婦呀。
俗話說「爹慫慫一個、娘慫慫一窩」,反之亦然。當爹的不靠譜,只要當媽的靠得住,就跟胡瓊芳那樣,沒有男人,不也把兩個孩子培養得這麼優秀?
不是說農村不好,只是這個年代,務農實在太辛苦了。
加油站這邊的攤子生意要真能火起來,12塊錢,不到半天就能賺回來了。
聽完外孫女的話,胡姥姥只思考了不到十秒鐘,就決定去童老和_圖_書闆的加油站看看。
不是不想活,是活不起。
辛辛苦苦一整年,收穫的糧食賣了錢,去掉種子農藥化肥等等成本,到手的凈利潤,可能還沒有進城打工一個月掙的多。
只可惜,現在還沒有「穿越」這一說,童老闆也不可能把養廢的兒子給丟了,只能從別的地方找補一下。
先把姥姥騙過來擺攤賣粢米飯糰!
上輩子姜甜在工地食堂上班,就經常能聽到一些年紀大的工友說要回老家。
而且,糧食才多少錢?姥爺姥姥兩口子就算敞開了吃,算他每人每月三十斤口糧吧,兩個人也才六十斤口糧,花錢買粳米,也不過才12塊錢。
他現在巴不得姜甜能說服家裡人,一口氣租個一年的。
再等個幾年,336省道這邊拓寬拆遷,到時候政府會統一安置這些住在省道邊上的人,趁著搬遷的時候可以談判,順勢就把全家人的戶口都遷過來。
別的不說,就說看病吧,她們m.hetubook•com•com
鎮上只有一個衛生站,稍微大點的毛病都看不了,只能坐車去縣城大醫院。這一來一回的,算上車費、拿葯的錢,一年多來幾次,種地掙的錢還不夠看病的。
姜甜還是把一切想的太簡單了。
童老闆算盤打得噼啪響。
「那就這麼說定了,一個月五塊錢,你回去問問家裡人,要是願意長租的話,我算你便宜點,一年五十塊錢。」
大舅胡建國都驚呆了。
不是童志遠埋汰自家孩子,他兒子童曉軍聽話是聽話,就是呆了點,膽子也小,簡直不像他親生的,童志遠一想到兒子以後可能守不住這份家業,就忍不住想穿越回去,先把那個只看臉的自己揍一頓,再給自己換個靠譜的對象。
不是干不動了,是生病了,農保在外地報銷不了,只能回老家看病。有些得了大病的,乾脆連治都不治了,直接回老家等死。
胡家。
比如說,兒子不靠譜,就給兒子找個靠譜的媳婦唄?
她和*圖*書沒有一口答應,主要還是想去看看加油站邊上能不能賣吃食。
姜甜壓根沒想到自己才上初一,就已經被人給惦記上了。
要是能把姜甜說給兒子做媳婦,未來孫子孫女有這麼個靠譜的親媽,何愁家業不能興旺?
更別提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相比,醫保的報銷額度都不一樣。
到時候不需要她去費心思說服,胡姥姥自己就要把胡姥爺叫過來幫忙了。
等到二老都過來了,回家不方便,正好新房子也蓋好了,平時就住在這邊唄,畢竟來回跑也麻煩得很。
等到生意好起來了,姥姥一個人忙不過來了,以胡姥姥的聰明,自然能算得出來,做生意比種地賺的多得多。
重活一世,姜甜不僅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想改變姥爺一家的命運。
自己家種糧食,種菜養豬,平時吃飯花銷確實少,但其他東西不一定便宜啊。
還進去討過兩次熱水。
不要說什麼「農村消費水平低」,只有真正在農村生活過的hetubook.com.com
才知道,農村真的不是什麼都便宜。
童志遠沒想到姜甜連這個都想到了。
以及,這個加油站的老闆,是不是個好相處的厚道人。
姜甜決定不跟家裡人玩心眼了,就跟姥姥姥爺實話實說!
這筆賬連姜甜都能算清楚,更別提胡姥姥那麼精明的老太太了。
向來知道自家老太太有點虎,沒想到她老人家居然越老越虎!
胡姥姥不愧是看過《雞毛信》和《地道戰》的,她沒讓兒子和外孫女跟著,自己拎著個打了補丁的編織袋,裝成撿破爛的,在童老闆的加油站附近轉悠了兩天。
暗暗揣度了一下姜甜的年齡,童老闆頓時覺得自己又可以了!
哪怕胡姥姥已經一大把年紀了,到了農忙的季節,也照樣要下地割稻子、收麥子,經常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她正在思考怎麼說服姥姥,現在就到省道這邊開店做買賣。
等到姥爺和兩個舅舅的生意都穩定下來了,每個月看著家裡的進賬,他們還會想要回村裡務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