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商也怕被自己人從背後捅刀子。
好傢夥!
這「兒媳婦」實在太優秀了,必須搶到自己家裡來!
這周他就沒回來,陪女同學去市裡買書去了。
真是妥妥的資本家,一點點油水都要榨乾。
姜樂生也不敢搞什麼大動作,只能先當成「共同奮鬥、備戰高考」的好同學,先把關係混熟了,其他的,只能等上了大學再說。
這可是她親姥姥!
打定了主意,童志遠有事沒事就跟胡姥姥套近乎。
可憐的童曉燕!這姑娘還以為沒了大嫂和侄子侄女的「拖累」,姜樂生在她爸這裏的印象分就能拉高。
胡瓊芳的新房子剛結頂,還在刷牆呢,胡姥姥的小吃攤就開門營業了。
姜樂生倒好,自己安安穩穩在學校上學,禮拜天回家拿衣服,連個招呼都不跟嫂子打,也沒說帶點吃的給侄子侄女,有這麼當人叔叔的嗎?
這次老太太打扮得乾淨又精神,還特意換了一身新衣裳,就連精明的童老闆,都沒認出來眼前這老太太,居然就是m•hetubook.com•com昨天來家裡討熱水喝的乞丐婆。
幸好他還有縣教育局老領導家的嫡親孫女……
胡姥姥行動力驚人。
這丫頭腦子壞了吧?
沒想到倆人熟起來之後,反倒叫童志遠知道了另一件讓他不太開心的事情。
姜甜差點以為童老闆反悔了,自己也想擺攤賣粽子,後來才知道,他招了個店員,擱這兒賣機油和各種修車的零部件呢。
萬萬沒想到,童志遠雖然是個奸商,但卻是個講良心的奸商。
姜甜這「服務處」三個字一刷出來,啥都不用解釋,別人都會以為這個賣粢米飯糰和粽子的小店,是加油站搞出來「服務群眾」的。
上周他特意回了一趟老家,給「親愛的筆友」童曉燕,送了他親手抄寫的縣一高內部專用考卷。
怪不得都說她姥姥這一代人,能耕田,會織布,還會扛槍打鬼子,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不會還給紅軍送過雞毛信吧?
也不知道她是怎麼跟兩個舅舅說的,反正等和_圖_書胡姥姥「驗收」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一個挑高足有四米的「小」房子。
沒辦法,他是個「對稱強迫症」,這小樓白牆紅瓦,看著還挺好看的,可惜只有一個,不對稱,他又不好意思讓胡家出錢給自己再修一個。
誰看了都會以為,這小樓是加油站給大車師傅和乘客服務的地方吧?
禮拜天回來找她玩,沒想到她爸居然說她去親戚店裡幫忙去了。
再說了,就算分了家,又不是斷了親,誰還能攔著你照顧嫂子和侄子侄女嗎?
正好家裡在蓋房子,紅磚、水泥、瓦片什麼的都是現成的,胡姥姥為了省錢,本來就想蓋個不大的小屋子就算了。
這童老闆也是的,居然對女兒的學習一點都不上心,果然兒子才是他的心頭寶吧?
跟家裡人宣布了自己的決定之後,立刻就讓外孫女帶她去找童老闆,付了一年的租金。
房間小了,冬天還好,暖和,夏天不得把老太太給熱壞了?
對於每年都有雨季的地方來說,真是太友好和圖書了!
再加上旁邊還有個免費加水的地方,簡直就是實錘了。
裏面卻做了一個獨特的設計:靠近前面櫃檯的部分,上面全部是空的,靠近後面的部分,卻用四根水泥柱撐起了一個挑空的「閣樓」,做了一個小樓梯通到上面,平時店裡常用的米面油之類的,都可以暫時儲存一部分放在這裏。
姜甜真是萬分佩服!
聽胡姥姥說,胡瓊芳的丈夫是為了供弟弟和兩個孩子上學,才死在了礦上,結果他這個寶貝弟弟倒好,親哥哥屍骨未寒,他倒是拿了錢,順水推舟地跟大嫂子分家單過了。
看起來是聽從長嫂的吩咐,童志遠只想呸他一臉。
只好自己出錢,在旁邊又「複製」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小樓。
原來女兒那個初中同學,來他們家玩過幾次的姜樂生,看著斯斯文文的,學習成績也很好,沒想到背地裡居然人品這麼差!
這樣一來,屋子裡空氣流通性好,夏天待在裏面也不會悶熱,還多了個挑空儲藏室。
姜樂生如果真的能記著大哥hetubook.com.com對他的好,肯像個男子漢一樣,承擔起嫂子和侄子侄女的責任,雖然作為老丈人,童志遠不想讓女兒嫁給負擔這麼重的男人,但也要誇他是條漢子!
你丫的要是真念著大哥生前對你的好,分家的時候,就不該拿這個錢!
以後禮拜天還是要看牢閨女,不能讓閨女被這種白眼狼給纏上。
童老闆做了這麼多年生意,還是第一次體會到被人強行「蹭熱度」的感覺。
姜甜不同意。
家裡開加油站的,也不缺錢,都高三了,還不想著好好複習備考,居然跑去給親戚幫忙?
被童老闆列入「女兒交友黑名單」的姜樂生,倒真是個八十年代的「時間管理大師」——
房子面積倒是不大,裏面只有不到二十個平方。
姜家大哥要是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當親兒子養大的弟弟,居然是這麼個狼心狗肺、忘恩負義的玩意兒,不知道會不會半夜來找他聊聊。
不過,讓「資本家」童志遠十分無語的是,姜甜這個「小資本家」,居然恬不知恥地,用紅和_圖_書油漆在新房子的白牆上寫了三個碩大的字:服務處。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本來以為手拿把掐、肯定跑不掉的童曉燕,最近突然就忙的沒時間回他的信了。
可姜樂生想都不想,就果斷甩掉了親嫂子和親侄子這三個包袱,對嫡親的親人都這麼冷血無情,還能指望他以後能對老婆一心一意?
這是預防萬一生意太好了,當天做的不夠賣,還能做一批出來。
這位女同學,就是姜甜上輩子聽說的那個縣一高的女學霸,據說她爺爺還是縣教育局的老領導,家裡好多親戚都是教育系統的,要麼是幹部,要麼是老師。
胡姥姥倒是沒有故意說姜樂生的壞話,是童志遠自己想打聽姜甜的家庭情況,聊著聊著,不知道怎麼就聊到了胡瓊芳為啥要從村裡搬出來,搬到省道這邊來開店賣盒飯的事兒。
童志遠哼了哼,不露聲色地在心裏給姜樂生畫了個叉叉。
童志遠閑著沒事也過來參觀了一番,看到這個小樓的設計,喜歡得很,轉頭就自己找人在旁邊蓋了個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