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是家裡在鎮上開酒坊的,經常到何家超市來送酒水,一來二去的,就相中了一個姑娘,這家條件更好,這一輩只有一兒一女,男孩的姐姐已經出嫁了,等於是家中獨子,家裡開酒坊的,也不差錢。
酒廠老總成名之後,有記者去採訪他,才知道這個老闆年輕的時候,居然是在鄉鎮經營一家小酒坊的。
別看人家現在只是個鄉鎮小酒坊,姜甜記得,十幾年後,這家小酒坊的老闆,盤下了縣城一個瀕臨倒閉的國營酒廠,搞了一款很火的「保健酒」出來,風靡大江南北!
緊接著,又提拔了一批實習期間表現優秀、技術掌握數量的實習生,讓他們做了「見習生」。
按理說,他們鎮上的人家,是很少願意找鄉下姑娘做媳婦的。
兩個姑娘自己找的婆家,在老家的親戚看來,那可真是鄉下姑娘打著燈籠都難尋的好親事。
不過眼下,這幾個在何家超市幫忙的姑娘們,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有多幸運,她們最羡慕的,還是那些通過了考核,進了粽和_圖_書子廠和芳姐飯店的女學生們。
粽子廠這樣的私營企業,城裡人可能看不上,但在他們鄉下孩子看來,就是他們家庭能力範圍之內,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
姜甜打聽了一下這個酒坊的名字,不禁暗暗咋舌。
這裏面,居然還有何春玲的親爹!
別說鎮上了,這年頭,就是鄉下的老師傅帶徒弟,開始那兩年,也不會給小學徒發工錢的。
畢竟這年頭初中畢業生也不值錢了,初中畢業,去工地搬磚的也不少呢,還有的留在農村務農,乾著「修理地球」的手藝活,還不如到粽子廠打工呢。
這麼說吧,何奶奶給這幾個姑娘每個月的高薪,就是她們最亮眼的嫁妝!
就這樣,來何家上班還不到一年,就陸續有兩個姑娘的親事定下來了。
廠里「勸退」了十幾個在流水線上喜歡磨洋工、技術也不達標的「實習生」。
再說了,她始終覺得,這人吶,就跟那籠子里的鳥似的,你看那些逃出鳥籠的鳥,有幾個願意飛回去的?
也就和圖書是那個家暴成癮、差點把姚惠芬活活打死的渣男。
包一個粽子,正式工是一分錢的計件工資。
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這幾個姑娘在何奶奶這邊幫忙,後來還真成就了幾段好姻緣。
再加上廠里的實習生補助,還有逢年過節的各種福利,這待遇,已經和鎮上一些廠子的正式工差不多了。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姑娘們都有一份吃飯的手藝。
讓她們學到了賺錢的本事。
女孩子自身優秀,一切壁壘皆可破。
讓她們看到了外面的廣闊世界。
消息傳到家裡,下面各個村子都轟動了。
不過,這一回,是男方家急著把姑娘娶回家,反倒是女方家父母,依依不捨,堅持自家閨女還小,想再多留兩年。
這年頭,小鎮青年也不好找工作啊。
一個是父母雙職工,男孩子在化肥廠上班的,來何家超市門口接爸媽回去的時候,看上了人家姑娘,寧可多等兩年,也一定要娶人家。
姜甜讓何奶奶給這些女孩子的爸媽洗腦,本來是想給她們和_圖_書盡量多爭取幾年時間。
雖然在超市幫忙,不算什麼正式工作,但只要能賺錢,管他的呢。
這姑娘眼光是真的好,一挑就挑了個金龜婿呀。
改革開放三十年,時代的大潮之下,真的是誕生了一大批草根出身的富豪啊!
只要給這些十幾歲的小姑娘幾年時間。
一時間,到處都在找門路托關係,想把自家孩子送到粽子廠去做「學徒工」。
只要家裡別那麼早把她們給嫁出去,哪怕這幾年賺的錢,都貼補了娘家呢,有了賺錢的本事,以後還怕賺不到更多的錢嗎?
就這,彩禮都喊到兩千塊了,女方爸媽還不情不願的,一定要把閨女留到滿十八歲再嫁人。
讓她們知道,除了嫁人之外,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新的出路,在等著她們去開拓……
但也要分情況。
這不,聊著聊著,就有人把目光,盯上了在向軍超市幫忙的這幾個姑娘。
本來以為這個「學徒工」,學手藝期間頂多混口飯吃,廠里能包吃住,每個月給他們十五塊錢生活費,就已經
和_圖_書是很好的待遇了。
城鎮姑娘,也不是誰都會一手賺錢的手藝呀。
姑娘們是真好啊,長得俊,嘴也甜,待人接物都大大方方的,一點都沒有農村女孩畏畏縮縮的樣子。
尤其是像他們雙峰鎮這樣的小鄉鎮,幾個稍微大一點的廠子,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那些單位的領導們,自家孩子還安排不過來呢,哪輪得到他們?
他們自帶茶缸,蹭著何奶奶送的免費涼茶,或者拿幾毛錢出來,從超市買一袋瓜子,一包花生,從東家聊到西家,整個雙峰鎮,就沒有他們不知道的事兒。
這批人對外依然頂著「實習生」的名頭,並不算正式工,但每個月拿到手的錢,已經和正式工差不多了。
結果沒想到,進廠實習三個月後,情況漸漸有了變化——
韓四書本來以為姜甜會試著先招十幾個女學生進廠,結果沒想到,這丫頭膽子居然這麼大,步子賣得這麼野,一口氣把鎮中學今年初三的落榜生,幾乎全給招進去了。
除了幾個平時不講衛生、風評也不太好的學生之www.hetubook.com.com外,剩下的,都被粽子廠、芳姐飯店,還有新店給瓜分掉了。
你想想,人家都免費教你吃飯的手藝了,不讓你交學費就不錯了,你還想要錢?想屁吃呢~
見習生就減半發放。
現在的「向軍超市」,已然成了整個雙峰鎮的「農村CBD」,鎮上的大爺大媽們,閑來無事,一有時間就扎堆在向軍超市門口這一片。
也不是誰都能一個月拿兩三百的工資。
沒想到何奶奶手氣居然這麼好,隨手一抓,就招了個未來富豪的兒媳婦?
雖然根據法律規定,胡姥姥不能和這些孩子簽訂勞動合同,發放足額工資,但她老人家可以根據「多勞多得」的原則,給這些孩子發放計件獎勵呀。
有這個「正式工」的胡蘿蔔在前面吊著,這批落榜學生們對於簽什麼「在崗培訓實習協議」,是半點都不猶豫的。
進了粽子廠的落榜生們最激動,大伙兒都鉚足了勁想要學好手藝,爭取能留在廠里做正式工。
即便如此,那些手速快的見習生,一個月下來,也拿到了將近一百塊錢的計件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