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干戈戚揚
第一三四章 天文數字!天文數字!我笑都笑醒了!

如是,可保證歐洲戰事勝利之前,亞洲方向始終維持著對法國的牽制,不至於像「七星期戰爭」那樣,那個軟麵條盟友意呆利,一經接戰,在部隊尚未完全展開的情況下,便大潰特潰,基本上沒發揮什麼南向牽制奧地利的作用。
就像那個軟麵條一樣,明明仗打輸了,戰後卻收回了威尼斯,幾乎就完成了統一大業啦。
哈哈哈哈!
還有,照之前的分析,法國對中國正式宣戰之後,海軍的作用,過於陸軍——「升龍大捷」中,中國海軍的表現,自然也是非常出色的,不然,也不能將法國人的艦隊一舉覆沒;可是,對於中國海軍的表現,普魯士人畢竟沒有感同身受,他們在小站閱兵中親眼目睹並留下極深刻印象的,是陸軍。
原因很簡單:如果普、中其中一方,對法國有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譬如,中國竟要求法國將其歐洲本土的某地,割給中國,則法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答應,中、法若僵住了,普、法之間,也只好跟著僵住,這個和約,「兩方」也好,「三方」也好,就簽不下來了。
至於普魯士到底向法國索要多少戰爭賠款,由普魯士自定,中國不加干涉,反正,普魯士要一個億法郎,中國就要兩千萬法郎;普魯士要一千萬法郎,中國就要兩百萬法郎——「一切惟普魯士馬首是瞻」。
因此,五分之一——不過分。
當然了,為了這個「咬著牙打下去」,中國將付出更大的戰爭代價,不過,這是中國人自願的呀!和*圖*書
「三方協議」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想法,也是對中、普利害的更加緊密的「捆綁」,可是,這個提議,普魯士人就不能貿然答應了。
對法戰爭取勝,逐法國人出印度支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勒索到關卓凡心目中的天價賠款,就不是什麼順理成章的事兒了。
嗯,還是挺合理的吧!
兩位殿下,以為如何啊?
其中領土或者說「勢力範圍」部分,中國對法國的要求,不但不會超出亞洲,甚至不會超出印度支那——這和普魯士當初對中國的「希望」,是一致的。
所謂「義舉」,是指彼時,歐洲各國,明面兒上,都對美國內戰秉持「中立」,同時對南北雙方實施武器禁運,唯有普魯士,暗地向軒軍出售了一批「德萊賽」步槍。
頓了頓,「升龍戰役表明,法國人的『夏賽波』步槍,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步槍——不論射程,還是準頭,都很出色,究其性能,實話實說,猶在貴國『德萊賽』步槍之上——美國內戰期間,因為貴國政府的義舉,敝國軍隊裝備了不少『德萊賽』步槍,因此,對於『德萊賽』步槍的性能,大致還算是熟悉的。」
「三方協議」,以及貌似「挺合理」、「不過分」的「五分之一」的約定,可以確保,敗戰之後的法國,將俺夢中的那筆天價金法郎,乖乖雙手奉上。
頓了頓,嘴角掛上了一絲獰笑,「拿破崙一世最擅用炮,耶拿一役,普魯士就是在法軍的火炮轟擊下,潰不成軍的;風和-圖-書水輪流轉,這一回,該叫他的侄子,好好兒的嘗一嘗普魯士大炮的滋味了!」
在這場史稱「釣魚夜談」的密談中——請不要問獅子為什麼「釣魚台」的那個「台」字莫名其妙的不見了——中、普雙方還達成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意向性協議」:
關卓凡說,所謂「三方協議」之約,只是一個「原則性的意向」,其中細節,自然要先經中、普雙方的外交人員反覆討論,才能定約。
輔政王殿下自己也承認,法國人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法國的登陸部隊表現出了「優秀的紀律性」和「相當的勇氣」;海軍呢,「操作專業」,「炮術精湛」,法軍之敗,說到底,還是輕敵過甚,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云云。
「不過,」關卓凡繼續說道,「法國的火炮的性能,就遠不及貴國的克虜伯炮了!」
這個建議是關卓凡提出來的,卡爾親王未等表弟出聲,便叫了聲「好」,腓特烈王儲略一思襯,也便欣然同意了。
普、法之戰,普魯士人信心滿滿;中、法之戰,普魯士人卻認為,中國落下風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不得單獨同法國媾和」——落了法國人的下風,也要咬著牙打下去——自然就是普魯士佔了中國的便宜——
普魯士人釋然了,腓特烈王儲和卡爾親王交換了一個眼色,同時點了點頭,「好!」
中國向法國要求的戰爭賠款,為普魯士之五分之一,即,普魯士若向法國索償一億法郎,中國就向法國索償兩和*圖*書千萬法郎。
中、普雙方,真正「捆綁」在一起的,只是戰爭賠款一項。
再者說了,戰爭結束之後,作為勝利者之一,總能將損失撈補回來的嘛!
關卓凡真沒有這個本事。
所以,嘿嘿,自然「叫好」,自然「欣然同意」。
「因此,如果兩軍純以步槍對射,普魯士軍隊很難佔據法國軍隊的上風。」
法國人大可以一個子兒也不給,拍拍屁股就走人——有本事,你追到巴黎來咬我啊!
「好!」卡爾親王右拳往左掌中輕輕一砸,「殿下高見!真正是……於我心有戚戚焉!」
因此,在對中國軍力的判斷上,自然而然的,普魯士人就會有一個「陸強於海」的自我暗示;而法國的海軍軍力,卻是世界公認的第二強,即便普魯士,亦遠不能及,這,多多少少也加強了普魯士人的「法強中弱」的判斷。
「法國目下裝備的,主要還是『拿破崙炮』一類的火炮,其有效射程,不過克虜伯炮的一半多一點兒——軒軍炮兵由『拿破崙炮』全員換裝『克虜伯炮』,對這兩種火炮的性能上的差異,非常清楚。」
所謂「權利讓渡」,只是個委婉的說法,其實質,無非就是割地、賠款,等等。
「不得單獨同法國媾和」,自然是為了體現普、中同仇敵愾、休戚與共之義,進而將雙方更緊密的「捆綁」在一起——好事兒啊!
就是說,不論中國還是普魯士,在盟友那邊兒大局底定之前,您佔了法國人的上風,固然要繼續打下去;您落了法國和_圖_書人的下風,也要咬著牙打下去——不許投降!
五分之一?
中國對法國,雖然已經有了「升龍大捷」,不過,對於普魯士來說,「升龍大捷」的主要意義,在於確認了中國的戰爭決心和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在普魯士人眼裡,法強中弱的基本格局,並未因「升龍大捷」而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關卓凡進一步提出,既然中、普都不得對法單獨媾和,那麼,戰後,中、普亦不應分別同法國簽署和約,中、普、法三國,應該簽署「三方協議」——在一份協議之中,一次過解決法國對中、普的「權利讓渡」問題。
「釣魚夜談」的最後,卡爾親王請輔政王殿下為普魯士對法作戰提供「寶貴的指導意見」。
不過,普魯士有這個本事。
卡爾親王固然驕傲,可也聰明——不管他對自己的軍隊如何自負,都明白,擴充、改革后的普魯士軍隊,並沒有直接同法國人交過手;而中國軍隊,已經有了「升龍大捷」——已經有了同法軍的實戰的經驗。
因此,輔政王殿下的「寶貴的指導意見」,是不可以錯過的。
腓特烈王儲和卡爾親王對視一眼,神色鄭重的點了點頭。
關卓凡表面平靜,心裏卻大大鬆了口氣。
更重要的是,普魯士人認為,在這件「好事兒」中,普魯士是佔了中國的便宜的。
如是,我的「三縱三橫」鐵路網,我的進一步工業化——一切資金之投入,就統統的有著落了!
另一方面,中國對法國,雖然也只動用了部分的陸軍軍力,但海m.hetubook.com.com軍,卻一定是傾巢而出的,基本上也可算是「舉國以赴」了。
在接下來的對法戰爭中,不論戰況何如——不論輸、贏,不論順、逆,中、普都不得單獨同法國媾和。
關卓凡謙了幾句,說道:「貴國戰略籌劃之高明、軍隊動員之迅速,皆非我可及,這些方面,我無可獻替,嗯,這樣吧,就從雙方武器裝備的差異上,說一點自己的芻蕘之見吧!——這上頭,倒是有過些切身的體會的。」
嘿嘿,二位,眼下,您們肯定是想不到,在不久的將來,您們向法國人提出的戰爭賠款,將是何等樣的一個天文數字啊!
「因此,我以為,對陣法軍,最好的戰術,就是將步兵撤到『夏賽波』步槍的射程以外,依靠克虜伯炮的射程優勢,集中火力,先殲滅法軍的炮兵;然後,逐一打擊結陣的法軍步兵,待法軍行將崩潰或者已經崩潰了,再由步兵發動最後的攻擊。」
如前所述,中、法之戰,法國投入的陸軍部隊,雖不超過其總兵力的十五分之一、其參加對普作戰兵力的十分之一,但是,卻多了一支龐大的艦隊;更何況,法國對中國作戰,要遠涉重洋,這個單位費用,可不是用兵和法國接壤的普魯士可比的。
待法國人醒過神兒來,全力以赴,很難想象,會再出現第二個戰損比如此懸殊的「升龍大捷」。
關卓凡幾乎就要笑出聲來了。
這個約定,不能包括過高的、不切實際的、令盟友感到為難的內容。
「如是,可保在最小損失的情況下,取得最大的戰果。」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