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幹已是大概知道了史禹的意思,說道:「現成的?」
曹幹問道:「什麼事?大兄請說。」
曹幹說道:「山陽郡中,現下並無成氣候的義軍。爰戚等三縣,又緊鄰山陽的郡治昌邑。我曾遣人往去山陽打探,山陽郡兵大約兩千余,算上各縣縣兵,此郡之兵不下五千之多!而咱部的部曲,加上新卒,現也只有四千余,除掉留守亢父、任城兩縣的,能用之兵,最多三千。以此三千之眾,南入山陽,爰戚等各縣復各有城池為倚,咱們怕是兵力不夠。」
曹幹都有點懷疑史禹是不是有點「面癱」,自前日與他相見,一直到現在,無論是什麼士氣,無論是與他聊什麼話題,史禹的神色基本都沒有過變化,總是一副深沉的模樣。
「多了不敢說,給我半個月,我保證能為郎君招募到三千新兵!」
在下調令之前,曹幹請來史禹,先把自己的此一決定,告訴了他知,並且徵詢他的意見。
告訴他此決定,徵詢他意見的時候,史禹的表情仍是這般。
史禹說道:「這樣一來,就不是短日可以辦成的了。」
史禹沒說什麼,只是沉穩地說道:「郎君說的這位蘇公,我不熟悉,但既是郎君選定的人,想來必是有真才實幹者。由他暫出任鄙縣縣宰,在下無有異議,悉從郎君之意就是。」
曹幹摸著短髭,察史禹顏色,辨其語氣,覺出其推辭不任之意甚是堅決,略略躊躇了下,便也不再相勸,笑道:「好吧!史大兄既不肯屈就,那這件事,咱就回頭再說!」
「表面看來,樊縣當是上選,它與任城接壤,與任https://www.hetubook.com.com城、鄙縣同屬一郡。可實際上,樊縣非是最好的選擇。」
「任城、亢父沒有鐵,但是我可以去書魯縣,請劉將軍撥些薛縣的鐵給我。」
曹幹摸著短髭,看著史禹,面帶笑容,慢慢地說道:「貴縣強豪諸家的宗兵、貴縣各股的盜賊,大兄俱能招之?」
史禹感受到了曹幹的目光,但沒回視,臉上並仍是沒什麼表情的樣子,依然還是莊重跪坐的姿勢,等了片刻,沒等來曹幹立刻的答覆,他於是又說道:「郎君是有為難么?」
——史禹說張曼之所以會有此提議,是在針對他的話。史禹的此個判斷,不算為錯。他「亢父難治」等等這些話語的話外之音,何止曹幹完全聽了出來,張曼等也都聽了出來。亢父是曹幹得的第二座縣城,對於曹幹部的繼續發展至關重要,亢父縣宰這個位置,需要及早定下,決不能拖拖拉拉,是以張曼索性就在昨晚的酒席上,直截了當的把亢父縣宰的人選道了出來。他這麼做,也是省的史禹、史備再有「奢念」,萬一因此發生事端,反是不妥。
「大兄這話,是何意思?什麼是『已備有軍械』的?」
曹幹說道:「可是我卻有一憂啊。」
「敢請郎君知曉,我說的這三千新兵,事實上約有半數是現成的。」
曹幹說道:「下步的打算嘛……,和任大兄相比,我也是個外地人,正要請問大兄有何良議?」
「蘇先生呢,在從我部義軍之前,曾在荏平縣寺為吏多年,也曾做過我的老師。他這個人,我很了和-圖-書解,其人誠厚,于縣寺政務等方面,也是個老手。任他為貴縣縣宰,我想他應是會能盡心儘力,治好貴縣的。」曹幹摸著短髭,笑道:「當然,史二兄亦說了,貴縣難治,蘇先生雖有才幹,到底是外地人,對貴縣的民情還不夠了解,他上任以後,尚需請大兄多多相助。」
「對呀,所以我說得等些時日才行。」
——爰戚在亢父的西北邊,東緡在亢父的西南邊,橐縣在亢父的東南邊,都與亢父接壤。
曹幹摸著短髭,目視史禹,若有所思。
史禹忖思了下,說道:「亦無妨也。郎君,那這樣吧,我可以先幫郎君,把新兵中已備有軍械的招募起來。」
曹幹說道:「大兄有何良策?」
「無非兩處可選,一則鄙郡之樊縣,一則山陽之爰戚、橐縣、東緡諸縣。」
「但是有兩個麻煩,得請郎君幫忙解決。」
「這件事,回頭再也不必再說,郎君,我是定然不會出任本縣縣丞此任的。此事並不重要,而下有件更重要的事情,在下斗膽,想問一問郎君的意思。」
史禹的神情半點變化沒有,卻口中推辭,不肯接受此任,說道:「依照慣例,本縣人不得出任本縣長吏。縣丞,也是長吏。在下是亢父本縣人,豈能出任本縣縣丞?」
曹幹說道:「大兄願為我在貴縣招募新兵?」
「亢父庫房裡的兵械不多。史大兄的這個麻煩要想得到解決,得等些時日才成。」
曹幹問道:「哪兩個麻煩?」
曹幹問道:「則如大兄之見,這兩處,四個縣,又哪個縣最宜選擇?」
曹幹問道:「為何?」
「縣丞此
https://m.hetubook.com.com任,暫便委屈大兄出任,何如?」
「對。一部分是鄙縣強豪諸家的宗兵,梁、鄭、楊諸家的宗兵合攏一起,能有七八百人;再一部分是鄙縣各股的盜賊,鄙縣大大小小的各股盜賊,合算一處,約有四五百人。這兩部分相加,已千五百人矣。我適所言之『已備有軍械的』,指的也是這兩部分的人。」
「郎君有何擔憂?」
曹幹介面笑道:「史大兄,我知大兄不是個說大話的人,但說實話,我方才聞大兄言說,半個月內,可招募到三千新兵,我實亦是吃驚!不知大兄知否,得了任城以後,我前前後後,經過了一兩個月,也只是才在任城招募到了兩三千新部曲。大兄卻能半個月內,募兵三千?」
曹幹訝然說道:「半個月?三千新兵?」
曹幹手頭上的治政人才不多,現已得到一定鍛煉,可以治縣的更少,數來數去,也無非劉讓、蘇建兩人而已。事實上,如前所述,早在來打亢父前,曹幹就已決定,若能得下亢父,就調蘇建來亢父暫任縣宰。昨晚酒席上,張曼的這個提議只不過是把這件事說到了明處而已。
「郎君此話,說到哪裡去了?縣丞,亦長吏也,朝廷命卿,能得一縣縣丞之任,不言光宗耀祖,至少已是超出眾上,雖縣大吏亦求圖之,況我一介白身而已?怎會敢嫌縣丞位卑?」
「郎君前得任城,今得亢父,已據兩縣之地。鄙郡以內,郎君之威已是僅稍遜城頭子路、劉詡耳。唯在下曾聞有言,丈夫為事,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尋常事尚且如是,何況舉義這等大事?因m•hetubook.com.com在下以為,郎君于下切不可生自滿之心,當務之要,是宜當再尋攻略之處!」
史禹說的這個情況,不是假話,郡北是城頭子路、劉詡的勢力範圍,相比郡北三縣、郡南三縣互相間的距離,東平陸和樊縣兩座縣城的距離雖然遠些,但東平郡就這麼大地方,東平陸、樊縣兩座縣城相距,亦不過百十來里,樊縣事實上早就被城頭子路、劉詡的勢力浸入了。
乃于得下亢父縣城的兩日後,曹幹正式下了調令,任命蘇建出任亢父縣宰。
「嗐,慣例是有這麼個慣例,可現在是非常時期啊。史大兄,我等是義軍,是揭竿造反的,又不是王莽那朝廷里的官兒,這慣例,咱不用遵從。縣丞此任,以我看來,非大兄莫屬。」
「正是!」
「我縣難治,但如郎君所言,蘇公其人,很有才幹,那麼我縣雖是為郎君新得,但在短時間內穩住局面,應當亦不難了。在下想問郎君的便是,不知郎君下步,有何打算?」
史禹說道:「凡我力所能及,我一定竭力相助。」
史禹說道:「敢問郎君,鐵從何來?」
「樊縣不僅與任城接壤,與鄙郡北的東平陸也接壤。東平陸那裡,現駐有城頭子路、劉詡兩部義軍中的部分。我聽說,樊縣縣內的豪強、輕俠等,包括不少縣吏在內,早就與城頭子路、劉詡暗通。這種情況下,郎君若是貿然去攻,攻不下來則罷,即便是攻下來了,我擔心到頭來也是為他人做嫁衣,便宜好處恐怕都會被城頭子路、劉詡得去,郎君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曹幹笑著說道:「史大兄莫不是嫌縣丞位卑?」
「兵力不夠,好
https://www.hetubook.com.com解決。」
史禹說道:「等些時日,郎君就有解決的辦法了么?」
史禹「哦」了聲,說道:「是我剛才沒有給郎君說清楚。是這樣,郎君,我敢先請問郎君一句,我剛才為何敢向郎君保證,半個月內,能為郎君招募到三千新兵,郎君可知緣由?」
史禹仍是推辭,說道:「郎君英武出眾,郎君的部曲諸將,這兩日我大多也都見了,亦皆人傑,俱武勇之士,今郎君雖方得任城、亢父兩縣,然料之日後,郎君的成就必是不限於此。鄙諺雲,無有規矩,不成方圓。本縣人不得出任本縣長吏的慣例,還是遵從為是。」
曹幹重複了遍史禹「丈夫為事,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此語,品咂了一二,點頭說道:「大兄此言甚是!」喟然嘆道:「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天下之事,何不如此!」問史禹說道:「那麼下步,宜當選取何處為再攻略之所?大兄應是已有定見?我敢聞大兄高見。」
曹幹沉吟稍頃,說道:「大兄言之有理,那以大兄的高見,咱們下步當是以取山陽三縣為宜?」
「我部中的胡軍侯,史大兄已見過了。可能大兄還不知道,胡軍侯在投我部義軍前,曾在薛縣鐵官。他曲中的部曲,也大部分都是跟著他從薛縣鐵官來的。只要能搞來足夠的鐵,我請胡軍侯相助,勞煩他出出力氣,史大兄的這個麻煩應當是就能解決了。」
「郎君,我在本縣算是小有威望,願為郎君在本縣招募新兵。」
「一則糧食,二則軍械,主要是軍械。糧食,我可以想辦法,靠著我在鄙縣的三分薄面,問鄙縣的大戶們要些,軍械這塊兒,就全得靠郎君解決了。」